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35杨等杨树无性系育苗不同密度对比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选择目前江苏连云港地区比较适宜生长的35、95、107、土耳其杨树等4个优良杨树无性系,在东海县牛山综合试验场,进行了3种密度育苗试验,结果表明:采用40 cm×50 cm、40 cm×60 cm的育苗密度,不论是1年生还是2年生苗木的质量均比育苗密度30 cm×50 cm的苗木质量明显提高,其经济效益也明显增加,是连云港地区的杨树育苗最佳密度。  相似文献   

2.
绒毛白蜡1年生容器播种苗密度试验结果表明,苗木高、径生长量及大径级苗木株数随育苗密度的减小而增加。育苗密度与各径级苗木株数紧密相关,据此建立了预测模型,编制出密度控制表。  相似文献   

3.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沙床育苗是目前广西广泛推广的育苗方式,为更有效地培育杉木良种壮苗,从苗木苗高、地径、生物量、出圃率以及病害发生情况等方面,多指标综合分析杉木沙床育苗的密度控制。结果表明:适当增加育苗密度,有利于苗高生长,当行距为8 cm,株距在5~11 cm之间递增时,苗高之间无显著变化,当株距达13 cm以上时,苗高显著降低;适当减小育苗密度,有利于提高地径生长量,当株距在5~11 cm之间递增时,苗木地径显著增加,而当株距达11 cm以上时,地径趋于稳定。苗木生物量随密度减小呈增加趋势,当株距达11 cm以上时,生物量趋于稳定。当株距为5 cm时,出圃率显著降低,且病害发生率显著增加。综合分析可得,杉木沙床育苗的最佳密度为11 cm×8 cm,适宜调整的密度区间为(9 cm×8 cm)~(13 cm×8 cm)。  相似文献   

4.
不同密度对长序榆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长序榆播种苗不同育苗密度的苗高、地径、叶面积系数和生物量进行系统观测 ,研究了密度效应的变化趋势。根据叶面积系数和群体生物量提出了理想的生物学密度 ,用逐步聚类法划分了苗木分级标准 ,结合苗木产量和质量综合评定 ,确定了中亚热带地区的一般圃地条件和经营管理水平下 ,长序榆 1年生播种苗密度以 45~ 6 0万株·hm-2 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5.
该文报道了薄壳山核桃大田播种育苗和火箭盆、无纺布、塑料钵容器等育苗方式对苗木生长及根系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高度和地径生长影响显著,其中火箭盆容器培育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大,为39.14 cm和0.96 cm;无纺布容器苗和大田播种苗次之;塑料钵容器苗的苗高、地径生长量最小。多重比较分析表明,不同育苗方式对薄壳山核桃苗木的主根长度、主根直径、1级侧根数、1级侧根平均长度、根鲜质量、根干质量、茎鲜质量、茎干质量、根茎鲜质量比和根茎干质量比等指标影响显著,火箭盆容器和无纺布容器培育的苗木侧根系发达,根系质量好;而大田播种苗和普通塑料容器苗的主根发达,侧根少,根系质量较差。  相似文献   

6.
试验应用随机区组设计在田间进行了马甲子不同播种密度和苗期不同遮荫处理的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播种密度和苗期不同遮荫处理对马甲子苗木的生长量和苗木质量具有极显著影响,以株行距15 cm×10 cm密度的马甲子生长量最高、苗木质量最优;全光育苗比遮荫育苗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为发掘榉树良种资源,用优良家系林内的自然下种幼苗,研究不同移植密度、圃地条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及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101.1cm、地径1.09cm,Ⅰ、Ⅱ级苗出圃率达77%,分别比春季播种育苗增加13.21%和29.76%。苗木质量也优于春播苗,提高11%。育苗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春播苗增加9.89%和31.52%。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圃地1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地势低洼、土质较黏重、排水不畅圃地高25.83%和8.33%,Ⅰ、Ⅱ级苗出圃率增加21%。供试3种移植密度的苗高生长排序为:15cm×15cm10cm×15cm5cm×10cm。15cm×15cm密度移植自然下种苗能培育较多健壮苗木。试验共移植培育40万株自然下种苗,3年生时(移后2a)平均树高3.36m,地径4.3cm,显示出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榉树优良家系良种壮苗扩繁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8.
竹柏不同播种育苗方式的生长效果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杨鹏 《福建林业科技》2012,39(2):102-105,122
采用容器(10 cm×10 cm营养钵)和田间苗床2种播种育苗方式,进行了竹柏不同播种密度、不同遮荫处理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2种育苗方式对竹柏种子的发芽率没有显著影响,田间苗床播种苗的生长量大于容器苗;田间苗床的播种密度以株行距10 cm×20 cm最为适宜,生长量最大;生长期遮荫对竹柏播种苗有极显著影响,遮荫处理的苗木保存率达92.3%,未遮荫的苗木保存率只有37.5%。  相似文献   

9.
为发掘榉树良种资源,用优良家系林内的自然下种幼苗,研究不同移植密度、圃地条件对苗木生长的影响及培育技术。结果表明,1年生苗高101.1cm、地径1.09cm,Ⅰ、Ⅱ级苗出圃率达77%,分别比春季播种育苗增加13.21%和29.76%。苗木质量也优于春播苗,提高11%。育苗收入和净利润分别比春播苗增加9.89%和31.52%。地势高、排水良好的沙质土壤圃地1年生苗高和地径生长量分别比地势低洼、土质较黏重、排水不畅圃地高25.83%和8.33%,Ⅰ、Ⅱ级苗出圃率增加21%。供试3种移植密度的苗高生长排序为:15cm×15cm>10cm×15cm>5cm×10cm。15cm×15cm密度移植自然下种苗能培育较多健壮苗木。试验共移植培育40万株自然下种苗,3年生时(移后2a)平均树高3.36m,地径4.3cm,显示出可观的应用潜力。研究结果为榉树优良家系良种壮苗扩繁推广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鹅掌楸播种苗生长发育规律及育苗技术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有序样本聚类分析法将鹅掌楸1年生播种苗苗高生长过程分为4个时期:出苗期3月8日~5月20日;生长初期5月21日~7月20日;速生期7月21日-9月30日;生长后期10月1日~10月31日。不同密度试验的结果表明:鹅掌楸一年生播种苗适宜密度以80株/m^2效果最好。本文针对鹅掌楸苗木各生长期的特点,提出了相应的育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