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对特产于云南省的2个藤种盈江省藤和版纳省藤的纤维、导管、维管束和薄壁细胞的形态大小进行显微观测分析.结果表明:藤茎横向(内、中、外部)差异较大,纵向(上、中、下部)呈规律性变化.纤维长度、维管束分布密度、纤维胞壁厚度等自藤皮向藤芯减小,藤皮与藤芯的维管束分布密度差异较大;纤维宽度、导管分子长度与宽度和维管束大小等自藤皮向藤芯增大.与版纳省藤相比较,盈江省藤的纤维壁厚及纤维、导管和维管束尺寸等较大,维管束分布密度均匀,而且在藤茎横向的内外差异较小,变化梯度平缓,材质较版纳省藤的好,是特产于云南的优秀棕榈藤种.版纳省藤和盈江省藤在纤维、导管、维管束、薄壁细胞及表皮细胞等各解剖因子上均有差异,从解剖角度而言,2藤种应为南巴省藤的不同变种,解剖学证据支持《中国植物志》及《云南植物》上对2藤种的处理.  相似文献   

2.
描述了采自中国云南的省藤属新种斑岭省藤Calamus banlingensis C.Y.Yang,Z.H.Yang et J.Lu。新种与无刺省藤(C.inermis T and.)相近,区别在于藤果较大,近球形,大多数歪斜似鸟头,喙与主轴的夹角约15°;鳞片达20纵列,每列由10-11个鳞片组成。而无刺藤果实较小,椭圆形,鳞片仅18纵列。  相似文献   

3.
观赏竹新品种引进与快速繁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竹子作为一种重要的观赏植物深受人们的喜爱。竹子在造园中的应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从古到今 ,不乏园林用竹之典范。但长期以来 ,竹子在造园中并未得到广泛应用和重视 ,用于造园的竹 (品 )种十分单调 ,常见的只有紫竹、斑竹、慈孝竹等少数竹 (品 )种。我国竹类植物资源十分丰富 ,堪称竹子王国 ,但目前可大量提供用于园林绿化的观赏价值高的竹种不多。而日本、欧洲、美国均长期引种选育观赏竹种 ,拉丁美洲自然分布有许多观赏价值很高的竹种。引进这些竹种 ,不仅可以为造园提供丰富多彩的素材 ,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也可以大大丰富我国的…  相似文献   

4.
两种省藤组培成苗芽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单叶省藤、短叶省藤组培快繁成苗芽的选择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生长健壮、形态正常的不同高度未展叶单芽组,在成苗培养过程中,高生长、生根率、生根条数和生根长度存在差异。高度在2.1~4.0cm的未展叶单芽为伸长培养和生根诱导培养的最佳高度组,生根诱导培养3个月后,芽苗生长可达长到组培苗移植规格(苗高、根长〉4.0cm)。研究试验结果还显示,2种省藤组培成苗培养过程,伸长及生根诱导培养可浓缩为一步,直接从增殖培养材料中选择2.1~4.0cm的单芽进入生根诱导培养,一步成苗。  相似文献   

5.
单叶省藤(Calamus simplicifolius)和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是棕榈藤的2种重要的代表藤种,是藤工业化利用的主要原材料。然而,棕榈藤参考基因组的空白成为开展其基础生物学和应用生物学研究的主要障碍。本研究通过使用Illumina、Pacific Biosciences和基于染色体构象捕获技术的基因组辅助组装测序等高通量测序技术,完成了单叶省藤和黄藤染色体水平上基因组的组装。项目测序共分别得到约730 Gb和约682 Gb的原始数据,分别相当于预测基因组覆盖度(单叶省藤约1.98 Gb,黄藤约1.61 Gb)的372倍和426倍。另外,单叶省藤和黄藤的scaffold N50分别为160 Mb和119 Mb。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分别注释出51 235和53 342个完整的蛋白质编码基因模型。通用单拷贝直系同源评估表明,2种藤基因组组装的完整性分别达到96.4%和91.3%。进化分析显示,4种棕榈科植物聚在一支上,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分化时间约出现于1 930万年前。此外,还分别在单叶省藤和黄藤的基因组中鉴定了193个和172个参与木质素生物合成的基因。这些数据不仅为开展藤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源,促进种质资源的育种应用,而且还作为开展种间及不同物种之间的比较研究提供了参考基因组。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从北京引种的粉芽海棠和绚丽海棠,在哈尔滨定植后进行的物候观测、抗性适应性、繁殖技术等调查试验,经研究初步确定此2种观赏海棠均适合在寒冷地区正常生长,并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及推广意义。  相似文献   

7.
扶芳藤特性及扦插繁育技术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扶芳藤(Euonyusfortunei[Turcz.]Hand-Mazz),又称蔓卫矛、爬行卫矛,属卫矛科卫矛属植物,常绿藤状,枝条茂密,叶色油绿,富有光泽,叶脉色泽较浅,叶色入秋变红,冬季呈红褐色,枝叶连成一片,可谓庭院一景。而且扶芳藤有红叶、斑叶、白边、红边等变种,更具观赏效果。扶芳藤四季常绿,而且耐荫性强,具良好的抗寒能力,因此,在园林绿化美化特别是在垂直绿化方面  相似文献   

8.
单叶省藤与石梓间种的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评价了13a经营期内5种采收方式下单叶省藤人工林的经济效益,分析了间种对上层林木生长收获的影响以及对林地经济收益贡献水平。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初采年龄和采收间隔期对13a单叶省藤人工林经济效益具有重要的影响,其中单叶省藤以9a初采和4a间隔期的采收方式获得最高经济效益,净现值、内部收益率和收益成本比分别为20255元·hm-2、20 08%、1 38;单叶省藤种植后对上层林木石梓的生长与收获量产生不利影响,进而导致20年生石梓林分的纯收益和净现值比未间种时分别减少4000、1500元·hm-2。通过综合分析,5种采收方式对整个林地经济收益仍有较大贡献,林藤间种产生的林地增益水平和净现值增量分别为12 49%~91 10%、706~5145元·hm-2。  相似文献   

9.
以单株种植为对照,通过设置2株、3株和4株共3个水平的丛栽试验对单叶省藤的丛栽效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母茎保存率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降低,且均低于单株种植时的母茎保存率,各丛栽水平间的差异未达显著水平;藤丛保存率均达到100%,高于单株种植时的保存率.②丛栽对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具有显著的影响,植株萌蘖数和藤丛平均株数分别随丛栽株数的增加而呈递减和递增的变化.③丛栽分别对植株母茎长和藤丛总茎长产生明显的负面和正面效应;与单株种植相比,丛栽抑制植株母茎的生长,但有利于增加藤丛总茎长.④丛栽株数对植株的平均直径和节间长也有显著影响,但二者主要在单株种植与3、4株丛栽之间有显著差异.⑤随着丛栽株数的增加,藤条的产量也逐渐递增;与单株种植相比,丛栽可以显著提高藤林的产量;仅2株丛栽与4株丛栽之间的藤条产量有显著差异.⑥进一步的经济分析表明,2株丛栽可获得最高的经济收益,因而在进行丛栽时以2株丛栽为宜.  相似文献   

10.
短叶省藤和黄藤组培苗造林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造林试验结果表明,黄藤组培苗的适应性与保存率不低于实生苗,其造林的立地、整地、上层林木和种植措施等可与实生苗相同。黄藤组培苗能保持母株优良的生长特性,生长显著快于未经选择的实生苗。同时,组培丛芽苗的第1单芽的茎长生长快于第2单芽的茎长生长。短叶省藤的单芽高度与造林保存率有显著的相关性.高度大的单芽保存率高,反之则小。造林前的苗高分析表明,单芽苗和丛芽苗第1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5cm的比率接近,丛芽苗第2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10cm的比例接近,第3单芽的保存率与其造林前苗高大于5cm的比例接近。与黄藤相同,短叶省藤丛芽苗各单芽的生长速度也与造林前单芽的高度相关,苗高大的单芽生长快,苗高小的单芽生长慢。  相似文献   

11.
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的方法与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分析了观赏植物新品种选育的主要方法和途径.简要讨论了传统常规育种和现代分子育种在培育和创造新品种中的地位和作用,认为现阶段我国花卉育种应将两者有机结合起来。  相似文献   

12.
沿单叶省藤径向由外而内选取5种常用的编织条,进行顺纹拉伸试验及性能比较分析,考察不同径向取材位置对顺纹抗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径向取材位置对藤条的顺纹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均具有显著影响.顺纹抗拉强度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二层扁平藤皮>半圆藤芯>圆藤芯>头层扁平藤皮>扁平藤芯;拉伸弹性模量平均值由大到小依次为:圆藤芯>半圆藤芯>二层扁平藤皮>扁平藤芯>头层扁平藤皮.径向取材位置由外而内对应的藤条顺纹抗拉强度和弹性模量值均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3.
藤茎嫩梢的营养成分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藤制品的国际市场价格和全球贸易额不断上升。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藤原材料进口国,每年从东南亚国家进口原材料5万~6万t。同时,中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藤制品出口国,2004年5种主要藤产品出口额达到1.39亿美元。随着国内资源的短缺,中国藤产业原材料对外依存度越来越大。为了保障中国藤产业的健康发展,文中提出了3点政策性建议:(1)加强国内藤资源培育;(2)建立稳定的国外原材料市场,在国外建立原材料基地;(3)提高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为探索云南热带和南亚热带地区人工林种植结构经营模式,充分发挥热区水、热、土地等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林木资源和林下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1994年在山桂花人工林下进行了白藤和版纳省藤2个藤种的引种栽培试验。经过多年的试验观测和分析比较,白藤和版纳省藤均能适宜在山桂花人工林下种植。林下种植10 a后即可逐年采收藤条。与单一种植山桂花人工林相比较,可获得更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16.
棕榈藤作为热带、亚热带植物中重要的森林资源,优质的藤材是重要的加工利用材料,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叶片光合能力对藤材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利用叶绿素荧光仪测定黄藤(Daemonorops jenkinsiana)、大白藤(Calamus faberii)、小白藤(C.balansaeanus)的叶绿素荧光参数,为研究逆境条件下棕榈藤的光合能力和选择适宜的栽培条件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在实验室条件下3种棕榈藤的光系统Ⅰ(PSⅠ)实际光量子效率Y(Ⅰ)为小白藤 > 大白藤 > 黄藤,光系统Ⅱ(PSⅡ)的Y(Ⅱ)为大白藤 > 黄藤 > 小白藤;非光化学猝灭系数qN由高到低依次为大白藤、黄藤和小白藤;而光化学猝灭系数qP则是小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大白藤最低;PSⅠ的电子传递效率ETR(Ⅰ)是小白藤 > 大白藤 > 黄藤,而PSⅡ的ETR(Ⅱ)值则是小白藤 > 黄藤 > 大白藤;PSⅡ最大光量子产量Fv/Fm维持在0.78~0.8范围内,且大白藤显著高于黄藤和小白藤(P < 0.05)。由此可见,在实验室条件下小白藤的光合效率在这3种藤中最高,其次为黄藤,大白藤最低;且光保护能力为大白藤最高,黄藤次之,小白藤最低。  相似文献   

17.
棕榈藤材是重要的非木材林产品,在区域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综述了国内外藤材的改性、防霉和防腐等防护处理技术,以及藤材加工剩余物的综合利用等情况。目前棕榈藤资源短缺,藤材工业迫切需要大力开展藤材防护及其综合利用的研究,以提高藤制品价值和全藤利用率;藤材的材性研究则应与其工业化利用紧密联系。  相似文献   

18.
空间诱变技术及其在我国花卉育种上的应用   总被引:35,自引:0,他引:3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综述微重力环境、空间辐射等对生物样本的诱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论述了应用空间诱变技术进行高科技生物育种的理论基础。回顾了空间诱变技术在我国农作物、花卉新品种选育工作中取得的成就,并探讨了花卉新品种培育中应用空间诱变的不定向性的优势及花卉空间诱变成功的可能性,对未来花卉空间诱变育种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