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18 毫秒
1.
四、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黄体化而形成的(黄体化囊肿);或者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囊肿黄体)。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状态,因此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囊肿和黄体化囊肿。奶牛以卵泡囊肿较为多见。引起卵巢囊肿的原因一般  相似文献   

2.
杨松  于秀兰 《畜牧与兽医》2012,44(7):105-106
<正>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称黄体化囊肿。在犬科动物中卵巢囊肿有  相似文献   

3.
由于某些因素使卵巢排卵机能和黄体的正常发育受到扰乱,而形成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是指在卵巢上形成囊性肿物,数量为1个到数个,其直径为1厘米至几厘米,牛卵巢囊肿主要是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另外,卵巢囊肿也可表现为子宫内膜性囊肿,包含物性囊肿和卵巢冠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坏死、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  相似文献   

4.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因而又称黄体化囊肿。在正常排卵之后,由于某些原因,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化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的一种异常状态称为囊肿黄体,它和以上两种囊肿在外形上有显著的不同,有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囊肿黄体不一定是病理性的,因而卵巢囊肿通常是指卵泡壁囊肿和黄体化囊肿。  相似文献   

5.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  相似文献   

6.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7.
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8.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卯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卯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可单个或多个发生于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9.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吸收或增加而形成,其壁较厚。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或是正常排卵后由于某种原因黄体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而形成。  相似文献   

10.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中未破裂的卵泡或黄体上皮变性,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萎缩形成空腔,腔洞内可能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卵巢囊肿有4种类型: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上皮小管囊肿和卵巢网囊肿,前2种较为常见。动物卵巢囊肿病自1831年发现以来,科  相似文献   

11.
卵巢囊肿是猪卵巢最常见疾病之一,可使母猪因长期不孕而被淘汰,调查发现老的淘汰母猪约有10%患有卵泡囊肿病,给养猪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Follicular cysts)和黄体囊肿《Lutea Icysts)两种,其中卵泡囊肿约占90%。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  相似文献   

12.
当卵巢长期存在有比成熟卵泡大而含有液体的结构时,统称为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黄体囊肿。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可发生在一侧或两侧卵巢上。  相似文献   

13.
正1卵巢囊肿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多而形成。黄体囊肿是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或黄体化不足在黄体内形成空腔,腔内聚积液体。1.1发病原因饲料中精料过多,缺乏维生素A,或含多量雌激素,又缺乏运动。使役过重,经久发情而不配种。机体激素水平失调(促黄体素分泌不足或促卵泡素分泌过多),或注射雌激素过多。子宫内膜炎、胎衣滞留及卵巢疾病引起的卵巢炎,排卵受干  相似文献   

14.
<正>卵巢囊肿自1831年发现以来,现已成为家畜常见的繁殖障碍疾病之一[1]。卵巢囊肿主要包括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卵泡液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其发病机理目前仍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与黄体的功能异常有关。另外,还有一种囊状黄体,与黄体囊肿相似,但其是一种正常的结构而非病理性的,既不改变动物机体的发情[2],  相似文献   

15.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卵细胞死亡 ,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而形成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 ,或排卵后由于黄体化不足 ,在黄体内形成空腔 ,腔内积聚液体而形成 ,其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多发此病。笔者采用穿刺疗法辅以大七气汤治疗该病 4例 ,全部治愈。1 病因母牛内分泌失调 ,引起促黄体素不足 ,促卵泡素过多 ;饲料中精料过多 ,维生素 A不足又缺乏运动 ,应用雌激素过多 ,长期发情而失配 ,可使卵泡变为囊肿 ;另卵巢…  相似文献   

16.
卵巢囊肿(Cystic ovaries)是奶牛的常见病,尤其是高产牛群发病率较高。卵巢囊肿可分为卵泡囊肿(Follicular cysts)和黄体囊肿(Luteal cysts)。前者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泡液增多而形成;而黄体囊肿是由未排卵的卵泡上皮细胞黄体化而形成的。患卵泡囊肿的母牛表现发情异常,大多数病例发情周期变短,发情期延长,病牛哞叫、减食、追逐或爬跨其他牛,表现强烈的发情行为严重的成为慕雄狂,直肠检查卵巢上有波动的囊泡直径可达5~7厘米。患黄体囊肿的母牛主要表现…  相似文献   

17.
正犬卵巢囊肿是由于生殖内分泌紊乱,导致犬的卵巢组织内未破裂的卵泡或黄体因其自身组织发生变性和萎缩而形成球形的空腔,腔洞内可能充满液体或半固体。卵巢囊肿是引起犬异常发情及不孕的重要原因,包括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上皮小管囊肿和卵巢网囊肿四种类型,前两种较为常见。犬的卵巢囊肿有一侧性或双侧性、囊性或实性、良性或恶性等特点,其  相似文献   

18.
<正>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中未破裂的卵泡或黄体上皮变性,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卵细胞死亡、萎缩形成空腔,腔洞内可能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未被吸收或者增多而形成的。卵巢囊肿主要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化脓性子宫内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腔内蓄积大量脓液的疾病。临床上犬科动物卵巢囊肿的发病率较高,但关于组织病理学的描述较少。本实验室于2014年接诊了一例卵巢囊肿伴化脓性子宫内膜炎的病犬,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卵巢囊肿是指卵巢中未破裂的卵泡或黄体成分变性和萎缩形成空腔,腔洞内可能充满液体或半固体物质,包括卵泡囊肿、黄体囊肿、上皮小管  相似文献   

20.
卵巢囊肿分为卵泡囊肿和黄体囊肿两种。卵泡囊肿是由于卵泡上皮变性 ,卵泡壁结缔组织增生变厚 ,卵细胞死亡 ,卵泡液未被吸收或增生而形成 ;黄体囊肿是由于未排卵的卵泡壁上皮黄体化而形成 ,或排卵后由于黄体化不足 ,在黄体内形成空腔 ,腔内积聚液体而形成 ,其一部分黄体组织突出于卵巢表面。高产奶牛在泌乳盛期多发此病 ,影响了养牛业的发展。笔者采用穿制疗法和口服大七气汤治疗本病 17例 ,治愈 15例 ,治愈率达 88.2 4 % ,疗效显著。1 病因 母牛内分泌失调 ,引起促黄体素不足 ,促卵泡素过多 ;饲料中精料过多 ,维生素A不足又缺乏运动 ,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