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从组织分布、各毒株利用率、配体结合区介导感染的能力及β亚基胞质区作用等方面论述了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和αvβ8的研究进展,旨在阐明各整联蛋白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组织嗜性的作用,并为口蹄疫病毒致病机制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旨在研究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结构蛋白VP1上的RGD(Arg-Gly-Asp)基序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整联蛋白的结合特异性,作者应用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的Biacore 3000系统实时研究RGD基序分别与猪源整联蛋白αvβ6胞外区结构域、αv亚基胞...  相似文献   

3.
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的基因克隆及分子特征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发现,4种整联蛋白αvβ1、αvβ3、αvβ6、αvβ8能够介导口蹄疫病毒感染自然宿主,其中αv是4种受体的共用亚基。本试验对牛口蹄疫病毒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进行了克隆测序并对其编码蛋白的二级结构进行了预测。结果显示,牛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3147个核苷酸,编码1048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957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由29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32个氨基酸组成;在890和891位氨基酸之间有1个蛋白酶裂解位点(KR-D);胞外域含有13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2个Ca^2+结合位点[DX(D/N)XDGXXD]、18个半胱氨酸残基。该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为DQ871215。牛αv基因与猕猴、家鼠、犬、人、鸡的αv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1.0%、85.7%、90.1%、91.2%、73.1%,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7%、91.6%、96.3%、95.0%、81.6%。牛αv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这是其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分子基础,其中1-30位、988-1017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差,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口蹄疫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相互关系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设计并合成三条针对牛口蹄疫病毒(FMDV)整联蛋白受体αv亚基基因的特异性干扰小RNA(SiRNA)片段,将其转染至本身表达整联蛋白受体αv亚基基因的MDBK细胞.分别在转染后36 h和48 h收集细胞,提取细胞总RNA并反转录为cDNA.应用SYBR GreenI实时荧光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3个siRNA片段的...  相似文献   

5.
利用pcDNA3.1(+)-β6p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CHOK1细胞,间接免疫荧光法(IFA)检测整联蛋白αvβ6在转染细胞中的表达分布。以间接免疫组化法(IHA)检测整联蛋白αvβ6在健康猪舌、唇、气管等组织的表达分布。采用抗猪源整联蛋白β6亚基的单克隆抗体作为一抗,FITC标记山羊抗小鼠IgG、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山羊抗小鼠IgG分别作为二抗。结果表明,pcDNA3.1(+)-β6p真核表达载体稳定转染的CHOK1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可见致密的绿色荧光(IFA),猪舌、唇、气管等组织细胞的细胞膜及细胞质内均出现了棕黄色的特异阳性反应物,表明整联蛋白αvβ6受体广泛分布于猪体的器官组织细胞中,为深入研究整联蛋白αvβ6在口蹄疫病毒感染过程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6.
整联蛋白结构与信号转导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整联蛋白是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受体分子,通过细胞膜的双向信号转导作用以调节细胞分化、迁移、免疫、黏附等生物学功能。整联蛋白能通过多种途径如黏附斑激酶、胞内-外离子浓度及结构域构象变化等介导细胞信号转导。近年来,研究的焦点是整联蛋白如何通过构象的改变来调节细胞信号转导以及对配体的亲和力。论文主要从分子水平上就整联蛋白结构和介导的信号转导机理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整联蛋白是一类由α、β亚基结合成的异二聚体受体蛋白,主要介导细胞与细胞,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整联蛋白β1亚基是整联蛋白家族成员中重要的一种,通过介导细胞双向信号转导,调节多种细胞生物学过程。随着对整联蛋白亚基生物学特性研究的不断深入,整联蛋白β1在动物生产及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已被引起广泛的关注。本文旨在从分子生物学水平对整联蛋白β1亚基的结构,介导的信号转导通路以及生物学功能进行综述,为相关整联蛋白的研究内容和方法提供重要的信息。  相似文献   

8.
口蹄疫病毒野毒株利用整联蛋白(integrin)αvβ1、αvβ3、αvβ6和αvβ8作为受体侵入细胞。本研究采用实时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qRT-PCR)技术,定量检测绵羊胎儿(45、75和110 d的绵羊胎儿)、新生羔羊和成年绵羊组织中整联蛋白亚单位αv、β3、β6和β8转录水平。比较分析发现,在蹄冠上皮组织中,成年绵羊和新生羔羊的β6 mRNA水平低于75和110 d胎儿的;在心组织中,成年绵羊、新生羔羊和110 d胎儿的β6 mRNA高于45和75 d胎儿的;在肌肉组织中,胎儿和新生羔羊的β6以及β8 mRNA水平高于成年绵羊的;在舌上皮组织中,成年绵羊的β3 mRNA水平低于其他发育时期的。在软腭组织、扁桃体中整联蛋白mRNA水平在胎儿、新生儿和成年绵羊之间变化不大。本研究首次获得相关整联蛋白mRNA在绵羊不同发育阶段组织中分布的定量数据,为了解整联蛋白在口蹄疫病毒感染组织嗜性中的作用机制提供新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筛选靶向FMDV受体猪源整联蛋白αv亚基基因抑制FMDV复制的最佳siRNA.根据猪源αv mRNA序列,设计并合成siRNA,Lipofectamine 2000转染siRNA于PK-15细胞,利用qRT-PCR检测RNAi组(iαv-480、iαv-1719和iαv-2077)、空白组(Mock)和阴性对照组(Control)中αvmRNA表达情况;在转染siRNA12 h后通过接种100 TCID50,收集病毒液,测定TCID50,确定其抗病性变化.结果显示,瞬间转染PK-15后,与阴性对照组和空白组相比,3个RNAi组均不同程度抑制αv亚基基因表达,在24 h iαv-480组在mRNA水平抑制90.1%,作用最明显.TCID50测定表明iαv-480组有较低的病毒滴度,说明其抗病性增加.针对猪源整联蛋白αv亚基基因的最佳siRNA的筛选成功,为深入研究干扰FMDV受体抗FMDV转基因路线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正>目的为研究β3亚基在口蹄疫感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同时也为进一步深入研究FMDV嗜性、与宿主细胞的相互作用、病毒的侵入机制等问题奠定基础。方法从正常的猪肾细胞(pk15)中克隆到了整联蛋白β3亚基的基因,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以及蛋白结构进行了分析并与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相连接。结果猪整联蛋白β3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355个核苷酸,编  相似文献   

11.
李欣蔚  张勇 《动物营养学报》2012,24(7):1201-1206
整联蛋白广泛存在于真核细胞的细胞膜表面,是一类α、β异源二聚体膜受体蛋白,可使细胞黏附于胞外基质并介导来自基质的机械信号和化学信号,并通过细胞膜的双向信号转导作用来调节细胞分化、迁移、免疫、黏附等生物学功能.本文总结了整联蛋白信号途径的功能特点和活化特点,重点阐述了整联蛋白及其介导的信号转导途径对骨骼肌生长发育的调控.  相似文献   

12.
口蹄疫病毒利用整联蛋白作为病毒受体进入宿主细胞。本试验在国际上首次从口蹄疫病毒感染猪的舌皮组织中克隆到了β8亚基基因,并对其核苷酸序列和推导的氨基酸序列进行了比较分析。猪β8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含有2 304个核苷酸,编码767个氨基酸,其中信号肽由4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域由637个氨基酸组成,含有7个潜在的糖基化位点(NXT/NXS)和49个半胱氨酸残基,跨膜区由30个氨基酸组成,胞浆域由58个氨基酸组成,猪β8基因与牛、人、犬、猕猴、家鼠和挪威大鼠的β8基因核苷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4.3%、91.4%、91.7%、91.4%、83.5%、83.5%,推导的氨基酸序列同源性分别为95.0%、91.8%、92.8%、91.5%、84.0%、84.8%。猪与牛β8亚基同源性最高。猪β8亚基存在复杂多变的二级结构,其中1-42、680-709位氨基酸区段疏水性较强,形成表面蛋白结构的可能性较小,分别是该亚基的信号肽和跨膜区。本试验为进一步深入研究β8亚基在口蹄疫感染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感染宿主细胞首先是病毒与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受体结合,通过网格蛋白介导的内吞途径,酸化的内吞泡运输进入细胞内,然后衣壳迅速解体,释放出基因组RNA,细胞受体决定口蹄疫病毒宿主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对口蹄疫病毒细胞受体的研究将有助于揭示口蹄疫病毒的感染机制、复制过程、致病机理和疫病预防及治疗等,细胞受体的研究已经成为目前口蹄疫病毒研究中的重点领域之一,论文就近年来FMDV整合素受体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并对其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讨和分析整联蛋白αv亚基基因(integrin alpha v,itgαv基因)的功能及受体基因表达量下调对口蹄疫病毒复制的影响,试验构建并筛选了绵羊itgαv基因的RNAi载体,根据绵羊itgαv基因核苷酸序列,设计了3条特异性双链小干扰RNA(short interfering RNA,siRNA)分子,将合成的DNA片段退火形成双链后,连接到p Genesil-1.3载体人源U6启动子下游,分别命名为Genesil-αv1、Genesil-αv2、Genesil-αv3;以乳腺组织RNA反转录产物为模板,扩增绵羊itgαv,并将其克隆入p EGFP-N1载体多克隆位点,构建itgαv与GFP蛋白融合表达载体p EGFP-itgαv,用上述Genesil-αv1、Genesil-αv2、Genesil-αv3载体分别与p EGFP-itgαv共转染豚鼠BHK-21细胞之后,通过绿色荧光信号观察和半定量RT-PCR检测siRNA分子对itgαv基因表达的抑制效果,经酶切及测序鉴定以及瞬转试验证实,载体表达的RNAi分子构建成功,且能有效抑制目标基因的体外表达。结果表明:研究成功构建了有效抑制itgαv基因表达的RNAi载体。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口蹄疫病毒(foot-and-mouth disease virus,FMDV)结构蛋白VP1上的RGD(Arg-Gly-Asp)基序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整联蛋白的结合特异性,作者应用基于表面等离子共振技术(SPR)的Biacore 3000系统实时研究RGD基序分别与猪源整联蛋白αvβ6胞外区结构域、αv亚基胞外区结构域和β6亚基胞外区结构域的亲和力。首先通过结合试验筛选与RGD基序有结合的整联蛋白结构域,再对有结合的整联蛋白与RGD基序开展动力学分析。结果显示,合成的RGD基序与猪源整联蛋白αvβ6胞外区结构域有结合,结合动力学常数KaKdKD分别为42.3 M-1s-1、3.1×10-4s-1和7.33×10-6M;与整联蛋白αv亚基胞外区结构域之间亦有结合,结合动力学常数KaKdKD分别为21.8 M-1s-1、2.13×10-4s-1和9.79×10-5M;与β6亚基胞外区结构域几乎没有结合。综上表明,RGD与整联蛋白αvβ6胞外区结构域的结合比与整联蛋白αv亚基胞外区结构域之间的结合快且亲和力强。本研究将为进一步探讨FMDV与宿主细胞表面受体的相互作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病毒感染都是从黏附于细胞表面开始的,黏附是通过病毒表面蛋白与靶细胞上特异性受体和配体分子的相互作用来完成的.病毒表面蛋白的特异性抗体常常可以阻抑这一步骤,将病毒"中和",使其失去感染细胞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已发现至少有αvp1、αve3、αvB6、αvp84种整联蛋白是FMDV的细胞受体,αv是4种受体的通用亚基。本试验中从FMDV实验感染猪和牛、健康羊和双峰驼等的肺组织中克隆到了受体通用亚基αv基因,并对其序列进行了比较和进化关系分析。结果显示,羊、牛、猪、双峰驼的αv亚基基因的编码区分别含有3147、3147、3141、3165个核苷酸,分别编码1048、1048、1046、1054个氨基酸,信号肽均由氨基端30个氨基酸组成,跨膜区、胞浆区均分别由29、32个氨基酸组成;胞外区分别由957、957、955、963个氨基酸组成。羊、牛、猪、双峰驼αv亚基基因在Gen—Bank中的登录号分别为EU367989、DQ871215、EF474019、EU367990。同源性分析表明,信号肽变异最大,胞外区次之,跨膜区和胞浆区比较保守;进化树表明,与灵长类、啮齿类、奇蹄类、禽类、食肉类等口蹄疫非易感物种相比,口蹄疫易感动物羊、双峰驼、猪、牛等偶蹄家畜αv亚基的亲缘关系较近,处于同一进化分支。这表明受体αv亚基可能与FMDV的宿主范围和组织嗜性有关。  相似文献   

18.
猫白血病病毒是引起猫白血病的主要病原,根据病毒与细胞表面受体特异性,将其分为A、B、C和T 4个亚型。不同亚型病毒感染宿主细胞需要特异性受体识别。该病毒表面糖蛋白在病毒感染宿主细胞中发挥重要作用,表面糖蛋白包含3个区域,其中第一和第二受体结合区是病毒表面糖蛋白结合到宿主细胞受体的关键,后者与病毒感染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鸡传染性法氏囊病病毒(Infectious bursal disease virus,IBDV)强、弱毒株在侵染宿主细胞上存在着明显的细胞嗜性差异,普遍认为,这种细胞嗜性差异主要由宿主细胞的不同受体所介导.迄今为止,已报道4种IBDV受体相关分子:SIgM免疫球蛋白、热休克蛋白90(cHsp90)、整合素α4β1、Toll样受体(TLR).本文对IBDV细胞嗜性及细胞受体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整联蛋白是一类细胞表面受体分子家族,可使细胞黏附于胞外基质并介导来自基质的机械信号和化学信号,具有激活胞浆激酶和维持生长因子的生物活性,实现细胞外基质-整联蛋白-细胞内的信号转导功能,调节细胞生长、分化、黏附等生理活动。近来许多研究发现,整联蛋白与肌肉品质也有密切的关系,动物屠宰后肌细胞膜整联蛋白的完整性决定着肌肉系水力的大小。本文对骨骼肌细胞整联蛋白的结构与功能、基本信号构件和整联蛋白与肌肉品质的关系作了详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