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过在自然变温下对美洲斑潜蝇(LiriomyzasativaeBlanchard)饲养观察获得的各虫态发育历期数据的分析,依据有效积温法则,测算出卵、幼虫、蛹、产卵前期的成虫以及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分别为14.63、11.94、13.64、16.50、13.69℃和40.58、59.73、102.19、15.38、203.06℃,并建立了历期预测式,可用于发生期和防治适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温度对茶刺蛾[Iragoides fasciata(Moore)]幼虫发育的影响,在20、24、26、28、30和32℃6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各龄幼虫的发育历期,计算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20~30℃时幼虫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7龄幼虫和整个幼虫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7.0、5.1、11.3、11.8、11.6、10.3、10.0和10.8℃,有效积温分别为13.3、87.7、60.0、60.8、70.2、81.3、101.5和466.3日·度。  相似文献   

3.
温度是影响草地贪夜蛾Spodoptera frugiperda生长发育、繁殖和分布地区的主要环境因素。本研究利用室内恒温饲养的方法,测定了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起点温度、有效积温和生命表参数,并构建了发育历期的预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温度对草地贪夜蛾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化蛹率、蛹的存活率与羽化率以及成虫繁殖力有显著影响。各发育阶段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15~35℃下幼虫的发育历期为55.26~9.58 d。20~30℃为种群生长发育的适宜温度,成虫繁殖的最适温度为20~25℃。卵、幼虫、蛹和卵到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27、11.10、12.20和11.34℃,有效积温分别为44.57、211.93、135.69和390.55日·度。本研究结果可为预测草地贪夜蛾的发育历期、发生区域、发生期和发生世代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云眼斑螳(Creobroter nebulosa)是我国南方一种常见的花螳,捕食各种农业害虫,具有生物防治应用价值.为明确云眼斑螳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本试验在人工气候箱设置了21、24、26、28、30℃五个温度梯度,测定不同温度下的发育历期,采用最小二乘法计算出各个龄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采用log...  相似文献   

5.
在5个不同恒温条件下,观察和测定了斑翅康瘿蚊各虫态的发育历期及温度对该害虫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在18~30℃范围内,其卵、幼虫、蛹、成虫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2.96、6.82、6.27、3.60和6.07℃,有效积温分别为32.15、80.67、266.85、28.51和406.57日·度。利用线性日·度模型拟合的方法,对温度与斑翅康瘿蚊发育速率的关系进行检验与分析,结果表明,在试验温度范围内,r均大于94%,其拟合相关性显著(P0.05)。根据海南省文昌市、东方市、乐东县和三亚市的年平均气温及年度总积温等气象资料,预测康瘿蚊在上述4个市(县)的年发生代数分别约为16、16~17、17和17代。  相似文献   

6.
豌豆象卵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测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谢成君 《植物检疫》2003,17(4):220-223
豌豆象宁夏列为一种植物检疫对象。在室内变温条件下 ,测定该虫卵发育起点为1 1 76± 0 71℃ ,有效积温为 74 0± 6 89日度。以西吉县 1 994年气象资料对测定结果进行了检验 ,预测与实际相符。经 1 995~ 2 0 0 2年 8年预测应用 ,预报基本吻合实际 ,有效地指导了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7.
柑桔潜叶蛾Phyllocnistis CitrellaStainton是柑桔类果树的主要害虫之一.柑桔潜叶蛾发生期的预测目前主要采用发育进度预测法进行.笔者通过对柑桔潜叶蛾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求得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从而建立历期预测式,作为预测柑桔潜叶蛾的发生期的方法.现将结果报道如下:一、饲养及观察记载方法1986年7月至12月和1988年5月至10月在岑溪县城附近的上奇柑桔园对柑桔潜叶蛾卵、幼虫和蛹在室外自然条件下进行饲养观察.共饲养卵8批,幼虫10批,蛹9批,每批饲养50头.  相似文献   

8.
为了明确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的影响,在室内15、20、25、28、31、34 ℃条件下,测定了苹果蠹蛾各发育阶段的历期,利用Marquardt法拟合推导出苹果蠹蛾的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5~31 ℃范围内,苹果蠹蛾各阶段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但是当温度达34 ℃时,苹果蠹蛾发育速率变慢,各阶段发育历期出现较为明显的延长现象,各虫态死亡率大幅增加,已接近苹果蠹蛾存活的上限;苹果蠹蛾卵、幼虫、蛹和整个未成熟期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0.64、10.68、9.33、10.41 ℃,有效积温分别为75.46、293.57、147.63、508.86日•度。说明温度对苹果蠹蛾生长发育有显著的影响,高温对苹果蠹蛾的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
红火蚁卵、幼虫和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2、25、28、31、34℃下研究了红火蚁(Solenopsis invicta Buren)工蚁卵、幼虫和蛹的发育历期、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红火蚁的发育历期受温度影响显著,随着温度的升高,各虫态发育历期缩短;幼虫的发育历期最长,其次为蛹,卵的历期最短。红火蚁工蚁卵、幼虫和蛹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9.2℃、20.1℃和18.4℃,有效积温分别为66.7日·度、119.0日.度和99.1日·度。  相似文献   

10.
巴氏钝绥螨发育起点温度与有效积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5℃、20℃、25℃、30℃、35℃五种恒温、湿度72%,光照L∶D=12∶12的人工气候箱中,测定巴氏钝绥螨的发育历期.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发育历期逐渐缩短.巴氏钝绥螨卵、幼螨、前若螨、后若螨、产卵前期、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8.07℃、12.65℃、13.66℃、13.25℃、15.85℃、11.90℃;有效积温分别为:11.57、10.95、23.08、20.90、24.20和126.87日·度.根据有效积温法则预测巴氏钝绥螨在南昌地区的发生代数为21代.  相似文献   

11.
白面叉草蛉Dichochrysa albofrontata Yang et Yang是螺旋粉虱Aleurodicus dispersus RusseⅡ的重要捕食性天敌。本文在实验室温(26℃~32℃)及特设(16℃、20℃、24℃、28℃、32℃)下对白面叉草蛉的发育及繁殖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白面叉草蛉发育经历卵、幼虫、蛹及成虫四个阶段,幼虫期分3个龄期。幼虫捕食螺旋粉虱的卵、若虫和拟蛹,偏嗜拟蛹,其中3龄幼虫捕食量大。在室温下,完成一个世代的时间为31.5d~41.5d,其中幼虫期平均14.3d,蛹期平均8.7d,卵期平均3.3d。在16℃~32℃温度范围内,白面叉草蛉均可完成世代发育,各虫态的发育历期随温度升高而缩短,其中在32℃下最短,分别为卵3.1d、1龄幼虫4.2d、2龄幼虫4.0d、3龄幼虫5.2d、蛹10.8d。各虫态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卵11.8℃、幼虫7.5℃、蛹9.5℃、世代10.5℃,卵、幼虫、蛹和世代完成发育所需的有效积温分别为62.7日度、310.5日度、230.7日度、716.1日度。据此估算,该虫在海南每年可完成6~7代。在16℃~32℃范围内各虫态及世代存活率随温度升高而...  相似文献   

12.
在18、22、26、30和34℃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南瓜实蝇[Bactraera tau(Walker)]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南瓜实蝇卵、幼虫、蛹、产卵前期和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13.10±2.35)、(9.86±1.47)、(12.87±1.36)、(9.66±0.91)和(9.54±0.89)℃,有效积温分别为(26.30±4.57)、(134.04±11.38)、(149.92±36.92)、(157.56±43.64)和(542.25±24.79)日·度。  相似文献   

13.
李巧  郭宏伟  赵祎  张格  和桂兰  刘波 《植物保护》2015,41(3):193-196
小圆胸小蠹(Euwallacea fornicatus)是一种具有经济重要性的蛀干害虫,多年来一直为害昆明市行道树三角枫(Acer buergerianum)和悬铃木(Platanus acerifolia),近年来为害加剧,导致寄主树大枝枯死甚至全株死亡。为揭示小圆胸小蠹为害特点及虫情发展状况,本文调查了距地面不同高度寄主植物主干虫孔分布状况,以及近3年来小圆胸小蠹为害状况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距地面50~100、100~150、150~200cm主干虫孔百分率的平均值分别为10.81%、37.01%、47.76%,小圆胸小蠹更多侵入三角枫主干距地面100~200cm部位进行筑坑;3年来小圆胸小蠹的为害率增加了7.5%,为害指数增加了6.3。制定了小圆胸小蠹的防治对策及防治月历。提出了加强对距地面100~200cm主干的监测,在进行冬季树干涂白时,将涂刷高度增加到距地面2m的建议。指出了今后虫情监测和控制的方向,即大力开展小圆胸小蠹引诱剂研究。  相似文献   

14.
在恒温条件下,观察了21~33℃范围内甘蔗红尾白螟蛹的发育历期,并测定了其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红尾白螟蛹发育历期与温度呈负相关,蛹的发育起点温度为(14.129±0.529)℃,有效积温为(191.003±7.461)℃,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191.003±7.461)/T-(14.129±0.529),可用于成虫发生期和防治适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5.
在20、24、28、32、36℃5种恒温条件下,测定了邱氏异爪蝗(Euchorthi ppus cheui Hsia)各虫态发育起点温度及有效积温.结果表明,邱氏异爪蝗(EHC)卵、1、2、3、4龄若虫和成虫的发育起点温度分别为(7.01±3.25)、(11.89±6.68)、(11.05±4.65)、(15.02±4.45)、(17.05±2.19)、(14.16±3.02)℃,有效积温分别为(295.01±44.67)、(132.93±53.55)、(122.99±32.72)、(95.36±31.22)、(94.90±17.41)、(847.73±96.92)日·度.  相似文献   

16.
在18~34℃范围内的5个温度下,对杨黄褐锉叶蜂蛹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杨黄褐锉叶蜂蛹在18、22、26℃和30℃4个温度下可正常生长发育,而在34℃条件下不能完成发育;杨黄褐锉叶蜂蛹发育起点温度为5.7℃,有效积温为360.9日.度;越冬后蛹发育历期预测式为N=(360.9-K0)/(T-5.7)。  相似文献   

17.
花生新珠蚧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铁山 《植物保护》2009,35(3):60-62
本试验测定了不同发育阶段花生新珠蚧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结果表明:在16~32 ℃时,该虫的发育历期随温度的升高而缩短,发育速率与温度呈直线关系。并得到了花生新珠蚧各虫态及全世代的发育起点温度和有效积温。根据有效积温法则推算,该虫在濮阳地区1年发生1代,与田间调查结果和发生规律相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