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为了解玫瑰种子的开发利用价值,对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塊(Rosa damascena Mill)和甘肃苦水玫瑰(Rosa setata Rolfe×Rosa rugosa Thunb)种子在果实中的比例、种子含油量、主要脂肪酸组成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大马士革玫瑰和甘肃苦水玫瑰的种子占果实比例分别为43.06%和44.75%,种子含油量达9.06%和8.51%,其中以不饱和脂肪酸(如油酸、亚油酸、亚麻酸)为主,分别占脂肪酸总量的91.97%和88.91%。以亚油酸含量最高,占脂肪酸总量的52.95%和50.44%。玫瑰种子含油量高,油质好,具有很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通过定量定时给予ICR小鼠嗅闻精油处理,探索了苦水玫瑰(Rosa setate×Rosa sugosa)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精油的镇静催眠功效,并采用GC-MS对2种玫瑰精油的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苦水玫瑰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均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效果,且苦水玫瑰精油(1 mg/mL)镇静催眠效果优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1 mg/mL);与空白对照相比,该浓度的苦水玫瑰精油延长了小鼠131.69%的睡眠持续时间(P0.05),减少了小鼠36.22%自主活动量(P0.05)和降低了小鼠体温。GC-MS分析结果表明,2种精油共同含有的化合物种类主要有醇类、烷类、醛类和萜烯类,其中苦水玫瑰精油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中含量最高的成分均为香茅醇(分别为41.49%、35.31%)和香叶醇(分别为11.06%、17.26%)。  相似文献   

3.
研究通过GC-MS法分析了大马士革玫瑰(Rosa damascena)精油和苦水玫瑰(Rosa sertata×Rosa rugosa)精油的化学成分。将ICR小鼠分成对照组、地西泮组和精油组,采用高架十字迷宫模型(elevated plus-maze,EPM)评价了急性嗅吸不同浓度2种精油对小鼠抗焦虑的影响。通过高架十字迷宫和明暗箱(light-dark box,LDB)模型评价了长期嗅吸苦水玫瑰精油对抗焦虑的影响。精油成分分析显示,苦水玫瑰精油的主要成分中香茅醇(37.36%)和香叶醇(12.06%)含量均高于大马士革玫瑰精油中香茅醇(16.87%)和香叶醇(11.63%)含量。急性嗅吸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开臂时间%:1.06±0.70,开臂次数%:0.68±0.49)相比,低浓度(10μL/mL)苦水玫瑰精油(开臂时间%:14.05±6.39,开臂次数%:16.16±6.19)具有显著缓解小鼠焦虑的作用(P0.05),而大马士革玫瑰精油则不具有抗焦虑功效。长期嗅吸实验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苦水玫瑰精油可以显著缓解小鼠在EPM(开臂时间%:14.05±6.39,开臂次数%:17.52±2.60)和LDB(精油组:明箱时间%:48.04±2.28,明箱距离%:46.26±3.19)模型中的焦虑行为(P0.05)。  相似文献   

4.
以7个玫瑰品种干燥花蕾为试验材料,采用DPPH法、水杨酸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鳌合金属离子法测定供试材料的抗氧化性,并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材料抗氧化能力进行综合评价,为玫瑰的开发与利用提供理论参考。结果表明,各玫瑰品种的铁离子还原力都在70%以上,其中最高的是‘苦水’玫瑰(99.33%),最低的是‘和田重瓣红’玫瑰(77.66%);‘墨红’玫瑰羟基自由基清除率显著高于其他供试品种,‘法兰西’玫瑰(33.62%)和‘苦水’玫瑰(31.42%)显著低于其他品种;‘苦水’玫瑰的超氧阴离子清除率最高(82.13%),‘长白山重瓣红’玫瑰最低(26.53%),其他介于两者之间;各品种DPPH清除率均在90%以上,且彼此之间差异不显著,‘法兰西’玫瑰DPPH清除率最高(94.56%),‘苦水’玫瑰DPPH清除率最低(93.72%)。利用隶属函数法对供试玫瑰品种抗氧化性进行综合评价,抗氧化能力由高到低为‘墨红’玫瑰>‘苦水’玫瑰>‘金边’玫瑰>‘长白山重瓣红’玫瑰>‘法兰西’玫瑰>‘和田重瓣红’玫瑰>‘平阴’玫瑰。  相似文献   

5.
研究利用ISSR(inter-simple sequence repeat)分子标记技术对栽培在我国的9个主要油用玫瑰品种的遗传关系进行了分析,从分子水平上阐明其遗传相似性,为建立油用玫瑰品种资源评价体系提供依据.结果表明,8个引物共扩增出135条带,其中123条为多态性带,多态性比率为91.11%,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66,两两间的相似系数分布在0.398到1之间.聚类分析结果显示9个品种归为2组,其中第1组中,玫瑰2(Rosa damascena"HuZhou"),玫瑰3(Rosa damascena"PingYin")归为一亚组,玫瑰1(Rosa damascena"HuZhou")归为一亚组.第2组中玫瑰4(Rosa rugosa var.typica Reg)、玫瑰8(Rosa rugosa"FengHua")归为一亚组,玫瑰5(Rosa rugosa"LengXiang")、玫瑰6(Rosa rugosa"ZiZhi")、玫瑰9(Rosa rigosa"ZiZhi")归为一亚组,玫瑰7(Rosa serta×Rosa rugosa)单为一亚组.  相似文献   

6.
玫瑰的抗寒性与质膜透性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以当年生玫瑰枝条为材料,用电导法研究了不同低温处理下的4个玫瑰品种的质膜相对透性及其与抗寒性的关系.结果表明:4个品种在越冬期间对-27℃~-35℃低温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它们的抗寒性有一定差异,其中苦水玫瑰具有较强的抗寒性,摩洛哥玫瑰和保加利亚玫瑰次之,卡扎里克玫瑰抗寒性较弱.  相似文献   

7.
平阴玫瑰资源相当丰富,平阳县的玫瑰花研究所是国内唯一玫瑰专业研究机构,已引种、保存有国内外品种50多个,具有国内最丰富的玫瑰种质资源库,为发展玫瑰产业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玫瑰品种主要有紫枝玫瑰、丰花玫瑰、重瓣红玫瑰、黄玫瑰、重瓣白玫瑰、粉色玫瑰、北京白玫瑰、保加利亚白玫瑰、山刺玫、苏联香水玫瑰1-4号、西胡1-3号、平阴1-4号、平阴11号、平阴12号、繁花玫瑰、大红玫瑰、单瓣红玫瑰、刺果玫瑰、北京红玫瑰、保加利亚红玫瑰、苦水玫瑰等。其中,丰花玫瑰、平阴2号、紫枝玫瑰、平阴5号、重瓣红玫瑰品种特征简介如下:1.丰…  相似文献   

8.
苦水玫瑰和冷香玫瑰抗寒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甘肃苦水及辽宁开原引进苦水玫瑰种源和冷香玫瑰为供试材料,选择2个品种的1年生离体休眠枝条为试材,通过-25、-30、-35、-38(哈尔滨地区极限温度)、-40℃低温胁迫处理,分别对其相对电导率,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游离脯氨酸、可溶性蛋白质量分数的动态变化进行测定与分析,并通过恢复试验评级其抗寒性.结果表明:苦水玫瑰低温胁迫半致死温度为-43.3 ℃,冷香玫瑰低温胁迫半致死温度为-44.9℃,冷香玫瑰较苦水玫瑰对低温胁迫的耐受能力强,与恢复生长试验结果相吻合.  相似文献   

9.
张增芳 《安徽农业科学》2013,(14):6188-6189
[目的]探讨影响玫瑰(Rosa rugosa Thunb.)花柱半离体培养的关键因素。[方法]以1份野生玫瑰(珲春)、2个栽培玫瑰品种(紫枝玫瑰R.rugosa‘Zizhi’,重瓣玫瑰R.rugosa‘Chongban’)及2个月季品种(红帽子月季R.chinensis‘Red Hat’,粉和平月季R.chinen-sis‘Pink Peace’)为材料,对比分析水培花枝与露地花枝2种材料及5月中旬及6月中旬2个栽培时间对玫瑰花柱半立体培养的影响。[结果]水培花枝的花和露地自然开花的花对花柱半离体培养的结果影响不显著;5月份的花柱半离体培养结果显著优于6月份的。[结论]该研究可为克服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花柱半离体培养技术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0.
正玫瑰(R.rugosa Thunb),又被称为刺玫花、徘徊花、穿心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灌木。作为农作物,其花朵主要用于提炼香精玫瑰油和食用添加。当前生产中常见的油、食兼用品种有:紫枝玫瑰(四季玫瑰、平阴玫瑰)学名:Rosa rugosa Thunb、丰花一号、大马士革(Rosa Damascna)、格拉斯(Rosa Centfolia)。品种生长特性不一样,对修剪的要求也不一样。结合不同品种进行科学修剪,方能达到延长丰产期,提高  相似文献   

11.
保加利亚大马士革玫瑰属蔷薇科蔷薇属玫瑰中的一种富含玫瑰油的品种,采用传统扦插方法进行繁殖,但是从加拿大引入的该种生根率极低。为提高其生根率,试验采用4个浓度的生根粉和3种基质对3个不同品种(fourseasons、celsiana、rose de rescht)进行扦插,同时控制其温度与湿度,结果表明:3个品种的扦插成活率品种1高,品种2最低,其基质的选择为珍珠岩最好,其次是草炭和珍珠岩混合,由于草炭透气性差,故成活率较低,3个品种在生根粉浓度的选择上依次选用50mg·kg-1、100mg·kg-1、30mg·kg-1。  相似文献   

12.
中国野生玫瑰种质资源调查及其形态变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野外调查的方法,对我国山东东部沿海、辽宁南部沿海以及吉林珲春地区自然分布的野生玫瑰进行了调查,并对其形态特征及变异进行了系统调查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我国野生玫瑰资源破坏严重,急需保护.其外部形态特征有变化,但较为接近,没有特别明显地、显著地差异.不同种群间的差异及变异主要表现在叶片、果实及种子形态特征上.珲春种群的形态变异极为丰富,而牟平、荣成和庄河种群的形态特征较稳定,变异较少或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凝胶电泳技术,对珲春地区包括野玫瑰在内的7个蔷薇属野生种及野玫瑰10个不同表型的子代进行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分析。酶谱显示,供试类型间含有丰富多态性。聚类分析表明:野玫瑰子代间确有差异,其遗传距离为0.143~0.800;部分野玫瑰子代与刺蔷薇和山刺玫有较近的亲缘关系,且子代中也存在独立的个体。  相似文献   

14.
[目的]进行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红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径大小与花生物量、花被生物量、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都不同;都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红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22份国产玫瑰资源的自交亲和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探明玫瑰(Rosa rugosa Thunb.)自交亲和性状况,为玫瑰及以玫瑰为母本的月季、蔷薇等重要蔷薇属观赏植物的杂交育种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统计分析田间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荧光显微观察花粉管生长状况相结合的方法。【结果】(1)所有试验材料开花当天及开花前4 d的自交坐果率均为零,且花粉管只能伸长到花柱上部1/3处;(2)蕾期授粉能够一定程度地提高玫瑰的自交亲和性,其中开花前2 d授粉效果最好;(3)蕾期自交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与其自由授粉坐果率及平均种子数显著正相关。【结论】(1)玫瑰普遍具有配子体型完全自交不亲和性;(2)蕾期授粉可提高玫瑰自交亲和性,但效果因授粉时期不同和品种不同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16.
宋金枝  杨允菲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0):5204-5205,5222
[目的]进行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及其生长规律的研究。[方法]采用大样本、随机取样方法分析长白山区红刺玫花构件结构和不同时间条件下红刺玫花构件的生长规律。[结果]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生物量与花构件生物量之间以及花构件组分生物量之间均有着密切的正相关关系,其相关程度最佳的均为线性函数,并且b值均不相同,说明在不同时间红刺玫花构件生物量随着花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均存在着差异;花蕊和花托之和生物量随着花被生物量的增加在增长速度上也存在着差异;均存在表型可塑性,但相同的函数变化蕴涵着不同时间它们具有相同的形成规律。[结论]该研究可为红刺玫的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以及栽培、建植红刺玫人工和半人工灌丛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为了开发一种高效优质的大马士革玫瑰红茶的窨制工艺技术。[方法]采摘新鲜大马士革玫瑰花,利用玫瑰花对新制红茶进行窨制,通过对叶底、外形、汤色、香气、滋味等5个指标分别进行打分评价窨制后红茶的品质,主要研究了窨制时间和配花量2个因素对大马士革玫瑰红茶窨制效果的影响,筛选最佳窨制条件。[结果]研究表明,最适宜的玫瑰花窨制红茶技术条件为:窨制时间1天,配花量300%。[结论]本研究可为大马士革玫瑰红茶的生产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玫瑰(Rosa rugosa)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R. chinensis)花粉管离体生长的影响,探讨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性机理。【方法】使用玫瑰花柱提取液对玫瑰及月季花粉进行培养,花粉管顶端囊泡采用FM4-64标记,花粉管顶端钙离子采用Fluo-3AM标记,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下观测。花粉管形态变化采用光学显微镜观测。【结果】经玫瑰花柱提取液处理,玫瑰花粉管形态正常,而月季花粉管在生长过程中发生扭曲、开裂等现象,花粉管顶端囊泡区域化分布不明显,钙离子浓度下降,钙梯度消失,钙波微弱,花粉管顶端有部分细胞壁增厚,产生胼胝质。【结论】玫瑰花柱提取液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使花粉管生长停止,并在花粉管顶端产生大量胼胝质。由此推测玫瑰与月季种间杂交不亲和的原因之一可能是玫瑰花柱通过影响月季花粉管顶端囊泡分泌、钙离子分布抑制花粉管生长,并且在生长停止的花粉管顶端产生胼胝质沉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