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研究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对小鼠巨噬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连续给小鼠灌胃2周,计数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总数。采用ELISA法检测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分泌水平;通过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检测小鼠巨噬细胞的吞噬能力。[结果]结果表明,强力天麻杜仲胶囊能够轻度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数量,明显降低腹腔巨噬细胞TNF-α和IL-1β的分泌水平和抑制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结论]强力天麻杜仲胶囊可降低小鼠巨噬细胞活性。  相似文献   

2.
研究复方桑黄口服液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脏器与体重比值、小鼠自然杀伤( 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的高剂量组(40 ml/kg)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中(20 ml/kg)、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低(10 ml/kg)、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 NK细胞活力功能。这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 NK细胞活力功能,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研究复方桑黄口服液粗多糖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从小鼠碳廓清实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半体内法)、脏器与体重比值、小鼠自然杀伤(NK)细胞活性测定(乳酸脱氢酶测定法)等四个方面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的高剂量组(40 ml/kg)能明显增强小鼠碳廓清能力,中(20 ml/kg)、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低(10 ml/kg)、中、高剂量组能明显增强小鼠NK细胞活力功能。这表明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单核-巨噬细胞功能、增强NK细胞活力功能,复方桑黄口服液具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可显著提高机体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4.
本文实验表明,阿司匹林有显著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促进血中碳粒廓清和抗体生成作用及抑制PHA诱导的小鼠体内淋巴细胞转化的作用.此外,阿司匹林对免疫抑制剂强的松龙所致的脾重减轻及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抑制均有显著的拮抗作用.  相似文献   

5.
为了阐明TCA对小鼠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本研究分别采用鸡红细胞半体内法和体外培养的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法测定了TCA对体内、外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影响,结果证明,高、低剂量的TCA均能极显著的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百分率(P〈0.01),显著提高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鸡红细胞吞噬指数;0.015μg/ml、0.3μg/ml、1.5μg/ml和15μg/ml的TCA均能显著提高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对中性红的吞噬率(P〈0.05),表明TCA具有提高巨噬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采用ELISA法测定了TCA对小鼠巨噬细胞分泌白介素-1β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高、低剂量的TCA均能极显著提高正常和免疫抑制小鼠血清中的含量(P〈0.01),1.5和15?g/mL的TCA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量(P〈0.01),0.015μg/ml和1.5μg/ml的TCA可极显著提高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量(P〈0.01),0.3μg/ml和15μg/ml的TCA可显著提高LPS活化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IL-1β的分泌量(P〈0.05),表明TCA具有促进腹腔巨噬细胞的分泌IL-1β的功能。  相似文献   

6.
小茴香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究小茴香对环磷酰胺模型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以环磷酰胺制备小鼠免疫低下模型并结合体外药理试验,测定灌胃给药后小鼠体内巨噬细胞吞噬率、血清溶血素抗体水平,并观察植物血凝素诱导T淋巴细胞的增殖反应。采用含药血清体外培养小鼠腹腔巨噬细胞,MTT法考察巨噬细胞的活性,并观察体外培养的巨噬细胞吞噬红细胞的吞噬百分率和吞噬指数。[结果]小茴香提高免疫抑制小鼠碳粒廓清率,促进血清溶血素形成以及促进T淋巴细胞增殖。[结论]小茴香有提高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用胃管每日一次给两个试验组小鼠灌服消黄散汤剂0.5ml/只,在给药第三天,第六天分别腹腔注射3%的鸡红细胞悬液1ml/只,11小时后处死吸取腹腔冲洗液,滴片,染色,孵育,镜检观察。结果,消黄散能显增强腹腔巨噬细胞的吞噬机能。  相似文献   

8.
张焕新  兰海崇  张冰洁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8):177-179,190
为了研究金钗石斛复方对小鼠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实验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剂量组、中剂量组、低剂量组;采用Con A诱导小鼠淋巴细胞转化试验及迟发性变态反应试验测试试验组小鼠的细胞免疫功能;采用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及溶血试验测试其体液免疫功能;采用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试验测试其特异性免疫功能.结果表明,与对照组比较,金钗石斛复方能够明显提高脾淋巴细胞增殖能力、溶血空斑数、小鼠抗体积数、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的能力;金钗石斛复方对提高小鼠NK细胞活性能力无显著影响.金钗石斛复方对正常小鼠的细胞免疫、体液免疫及巨噬细胞功能均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仔猪痢清口服液对动物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分别采用MTT法和中性红吞噬法测定仔猪痢清口服液对猪淋巴细胞转化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作用的影响。[结果]给药组猪淋巴细胞的转化显著高于对照组;给药组小鼠腹腔巨噬细胞活性与生理盐水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结论]该口服液具有良好的促进ConA诱导的猪外周血T淋巴细胞转化作用和促进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中性红作用,表明其具有良好的免疫增强效果。  相似文献   

10.
研究灵芝功能性食品对小鼠免疫功能的调节作用。通过设3个浓度的剂量组和对照组,分别进行脏器指数测定,ConA诱导的小鼠脾淋巴细胞转化实验,迟发型变态反应,血清溶血素测定,抗体生成细胞检测,小鼠腹腔巨噬细胞吞噬鸡红细胞实验,小鼠碳廓清实验,NK细胞活性测定等试验。结果表明灵芝功能性食品具有增强小鼠免疫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黑嘴病病原菌感染对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的影响,选用壳径约2 cm的中间球海胆108只,用注射器针头刺入海胆体腔,再用浓度102 CFU/mL的黑嘴病病原菌液浸泡,经病原菌胁迫后0、1、6、12、24、48 h时测定各体腔细胞密度、细胞凋亡率、细胞坏死率、吞噬作用相关免疫指标(酸性磷酸酶(ACP)活性、活性氧(ROS)含量和总抗氧化能力(T-AOC))及吞噬相关免疫基因表达量,并利用有效吞噬细胞比例计算几种免疫指标的单细胞贡献值。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体腔液中变形吞噬细胞密度在黑嘴病病原菌胁迫1 h后下降约80%,同时吞噬细胞凋亡率上升至60.92%;体腔细胞中ACP、ROS和T-AOC在胁迫后呈现不同程度的变化趋势,计算为单个吞噬细胞平均贡献值后,这些指标及C3-pre和Clec4g基因相对表达量均一致呈现先升高后下降趋势,且均在胁迫1 h时达到最高,分别较胁迫前升高3、6、7、4、7倍;在胁迫后6~24 h,虽然吞噬细胞密度逐渐恢复,但其凋亡率呈下降趋势,坏死率逐渐上升至63.98%,C3-pre和Clec4g基因相对表达量,以及ACP、ROS和T-AOC的单个吞噬细胞平均贡献值均出现下降趋势;在胁迫后48 h,Caspase-8基因相对表达量上调至最高值,约为0 h的2倍。研究表明,中间球海胆在病原菌入侵前期,通过提高ACP活性、ROS含量和T-AOC及吞噬相关免疫基因表达等方式增强吞噬作用,并通过细胞凋亡和再生保持细胞数量,在病原菌入侵后期,由于不能清除病原菌,上述指标均下降,吞噬作用逐渐减退,细胞坏死率大幅上升,导致海胆发病。  相似文献   

12.
为研究鲑鳟鱼的血细胞形态学差异,采用光镜及电镜技术对白点鲑Salvelinus malma(体质量49.07 g±12.05 g)、红点鲑Salvelinus leucomaenis(体质量83.23 g±15.07 g)、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60.12 g±11.86 g)和金鳟Oncorhynchus mykiss(体质量42.04 g±10.26 g)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组成、大小、显微及超微结构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中可见红细胞、淋巴细胞、嗜中性粒细胞、血栓细胞及单核细胞,其中,红细胞占大多数,淋巴细胞数量仅次于红细胞,大淋巴细胞和嗜中性粒细胞密度在4种鲑鳟鱼中无显著性差异(P>0.05);4种鲑鳟鱼的成熟红细胞形态结构相似,血栓细胞形态多样,其他种类白细胞形态结构相似,白细胞均以血栓细胞和淋巴细胞为主体;白点鲑血栓细胞最多,成群结队排列,红细胞数量也较多,红细胞长径和短径均最大,单核细胞中富含细胞器,嗜中性粒细胞分叶较多;红点鲑红细胞和淋巴细胞数量也较多;虹鳟红细胞密度最小,淋巴细胞最多,嗜中性粒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金鳟红细胞和白细胞密度最大,淋巴细胞和血栓细胞长径和短径最大。研究表明,4种鲑鳟鱼外周血细胞的显微和超微结构特征与其他鱼类相似,但不同物种间血细胞数量和大小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鱼类雄核发育新途径及自然四倍体泥鳅所产生的配子染色体组构成,采用自然四倍体泥鳅(4n=100)为父本、二倍体泥鳅(2n=50)为母本进行杂交,受精后5 min将受精卵放入3℃水中处理60 min诱导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并对其后代的血红细胞核体积、染色体核型、Ag-NORs带型及荧光原位杂交(FISH)信号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杂交三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38.29±3.14)μm3,处理组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血红细胞核体积为(27.92±3.58)μm3,二者血红细胞核体积之比为1.37∶1;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3n=75,核型公式为15m+6sm+54t,NF=96,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数目2n=50,核型公式为10m+4sm+36t,NF=64;杂交三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3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3个FISH杂交信号,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中,在2个染色体短臂的端部检测到2个FISH杂交信号;杂交三倍体泥鳅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3个,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胚胎染色体和间期核中,呈现出Ag-NORs数目为1~2个。研究表明,雄核发育二倍体泥鳅的染色体组构成为2套染色体组,表明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能产生二倍体(2n)配子,该结果为自然四倍体雄性泥鳅是具有4套染色体组的遗传四倍体提供了重要的遗传学证据。  相似文献   

14.
嗜水气单胞菌3种疫苗免疫的青鱼外周血免疫指标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福尔马林灭活的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菌体外膜蛋白(OMP)和菌体脂多糖(LPS)作为免疫原,分别免疫健康青鱼。在免疫1、2、4、7、14、21、28d后进行外周血的血细胞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测定细胞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结果表明:3种免疫原均可诱导红细胞和白细胞数量增加,并引起各种白细胞分类百分比变化,提高吞噬活性和抗体效价;免疫应答早期(第1周)主要是红细胞、单核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数量明显增加,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迅速提高,吞噬百分比(PP)和吞噬指数(PI)第4天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PP、PI值依次分别为39.84%、46.53%、41.59%及3.94、4.26、3.77;随后则是淋巴细胞大量增殖,第21天淋巴细胞数量和抗体效价达峰值,F-AH组、OMP组和LPS组的抗体效价分别为1∶426.67、1∶341.33和1∶213.33。免疫28d后活菌攻毒的结果表明,OMP组的免疫保护率为75%;LPS组为67.8%,均明显优于F-AH组(50%)。可见3种免疫原均能通过促进青鱼血细胞增殖、提高吞噬细胞的吞噬活性、产生特异性抗体等方式增强机体的免疫保护力。  相似文献   

15.
为筛选适用于鲟使用的抗热应激中草药免疫制剂,研究了中草药方剂对常温及高温应激情况下施氏鲟Acipenser schrenckii Brandt免疫性能的影响。在22℃养殖水温下,将1~+龄施氏鲟分为4个受试组,每组设两个平行,每个平行放30尾鲟,选取当归、鱼腥草和一种自组中草药复方(方四),分别以0.30、0.54、0.80 g/kg(体质量)的给药剂量对试验鲟口灌给药,每日1次,连续给药14 d,同时设立口灌蒸馏水的对照组;停药24 h后,每组取半数试验鲟于高温30℃下热刺激2 h后,与常温试验组共同采样,对试验鲟血清中蛋白含量、细胞吞噬和不同组织中溶菌酶活性进行测定。结果表明:方四和鱼腥草能有效抑制机体高温应激后血清中蛋白含量的异常增高;常温情况下,当归具有提高试验鲟细胞吞噬功能的作用;而方四不仅可以有效提高高温应激后机体的细胞吞噬作用,还可有效提高肝、血清、鳃和胃组织中的溶菌酶活性,并能在高温应激后保持其效果。研究表明,高温应激情况下,方四能有效保持施氏鲟机体内环境平衡,并促进机体细胞的吞噬作用和溶菌酶活性,可作为鲟抗热应激中草药免疫制剂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6.
采用解剖、石蜡切片及HE染色技术研究了唇?脾脏、头肾及中肾的解剖学与组织学特征。结果显示,唇?脾脏单个,暗红色,呈扁平椭圆形,脾实质被起自被膜的结缔组织隔膜分隔成许多小叶,小叶内红髓与白髓界限不明显,含红细胞、淋巴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等,血管丰富。肾脏可明显的分为头肾和中肾。头肾位于体腔前端的心腹隔膜上方,分左右两叶,对称分布。头肾实质部分无肾单位,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分红细胞聚集区和白细胞聚集区,内含丰富的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一定数量的黑色素巨噬细胞,在细胞组成上与脾脏有类似特征。中肾位于鱼体的胸腹段,紧贴体腔背部脊椎两侧,实质部分主要由肾单位、集合管及淋巴组织等构成;淋巴组织在细胞组成上与头肾有相似之处,含红细胞、淋巴细胞、粒细胞及黑色素巨噬细胞。研究结果表明,唇?脾脏、头肾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和造血器官,中肾除了泌尿功能外,在免疫及造血中也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黄河鲤Cyprinus carpio基础饲料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的怀山药与怀菊花,在室外水泥池中饲养42d后,测定其生长性能及血液理化指标,研究怀山药、怀菊花对黄河鲤生长及血液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怀菊花能显著提高黄河鲤的增重率、特定生长率(P〈0.05),分别比对照组提高11.68%、5,60%;怀山药对黄河鲤的生长效果无显著影响(P〉0.05)。怀菊花组黄河鲤血液中红细胞(RBC)数量(P〈0.05)显著提高,红细胞平均体积(MCV)极显著提高,血清白蛋白(A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怀山药组黄河鲤血清中球蛋白(GLB)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比健康和尾部溃烂的半滑舌鳎血液生理生化指标,为该症状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测定血液红细胞数(RBC)、血沉(ESR)、比积(Ht)、白细胞吞噬活力,血清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和C4含量、溶菌酶(LZM)活力、白蛋白/球蛋白(A/G)。[结果]2组半滑舌鳎的血液生理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血液生化指标中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含量、A/G和吞噬率差异显著(P〈0.05),其他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尾部溃烂的半滑舌鳎在血清MDA含量、SOD活力、补体C3含量、A/G和血液白细胞吞噬率等指标上与健康的半滑舌鳎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9.
During apoptosis, phosphatidylserine, which is normally restricted to the inner leaflet of the plasma membrane, is exposed on the surface of apoptotic cells and has been suggested to act as an "eat-me" signal to trigger phagocytosis. It is unclear how phagocytes recognize phosphatidylserine. Recently, a putative phosphatidylserine receptor (PSR) was identified and proposed to mediate recognition of phosphatidylserine and phagocytosis. We report that psr-1, the Caenorhabditis elegans homolog of PSR, is important for cell corpse engulfment. In vitro PSR-1 binds preferentially phosphatidylserine or cells with exposed phosphatidylserine. In C. elegans, PSR-1 acts in the same cell corpse engulfment pathway mediated by intracellular signaling molecules CED-2 (homologous to the human CrkII protein), CED-5 (DOCK180), CED-10 (Rac GTPase), and CED-12 (ELMO), possibly through direct interaction with CED-5 and CED-12. Our findings suggest that PSR-1 is likely an upstream receptor for the signaling pathway containing CED-2, CED-5, CED-10, and CED-12 proteins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recognizing phosphatidylserine during phagocytosis.  相似文献   

20.
对临床自然病例进行颈静脉采血,按常规制作血液涂片,Giemsa氏染色,油镜下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许多红细胞感染有1~3个数量不等的环形泰勒虫,以1个的为最多,含有2个虫体的红细胞较少,偶尔可见到含有3个虫体的红细胞。同时,在红细胞之间可看到弓形虫的速殖体,细胞外的柯赫氏蓝体。在一些单核细胞的胞质中,可看到由许多速殖体聚集在一起所形成的假囊。通过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和实验室检查能够对该病及时做出确切诊断,为有效治疗和预防该病的发生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