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正>两季高粱是利用头季高粱收割后再蓄留一季高粱的连作栽培模式。富顺县地处川南平坝、浅丘,温光条件适宜发展两季高粱。一般头季高粱亩产350kg,二季亩产300kg,两季亩产可达750kg,亩产值达3 000元左右。发展两季高粱是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现将两季高粱栽培技术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高粱栽培采用育苗移栽,一是可以创造良好的苗期生长环境条件,培育健壮苗;二是可以减少高粱与在土作物的共生期,提高土地利用率。高粱育苗应抓好几方面环节:1、选用良种蓄留再生高粱宜选用植株较矮,头季单产高,再生能力强的泸糯系列杂交高粱品种。不蓄留再生高粱的也可以选用抗逆性强的红樱子、青壳洋高粱等常规高粱品种。每亩大田需要常规高粱种子250克,杂交高粱品种500克。  相似文献   

3.
<正> 再生高粱是指在正常收获头季高粱的基础上,采取加强中耕管理、追肥等措施,利用茎节上的腋芽培育出正常植株,再收获一季高粱。蓄留再生高粱一是可减少整地、育苗、移栽等工序,大大节省劳力,减少种子  相似文献   

4.
“高粱+再生高粱”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确保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依据自贡近年来试验研究结果与示范应用效果,创新集成"头季优选良种、适期早播、再生高粱控制留桩高度、就地砍秆覆盖、适时抹芽留苗、抢时收获归仓"等高产高效栽培技术,旨在指导自贡及相似生态区域种植者加快推广"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从而提高高粱种植效益。  相似文献   

5.
一、改变耕作制度,形成"粱—粱—芋(冬马铃薯)或菜"种植模式 需种植两季高粱的田土,应进行耕作制度改革,即将传统种植模式"麦(油)—玉(粱)苕"改革成"芋—粱—粱"模式。即冬季实行洋芋、葫豆、蔬菜预留行种植,早春在空地或预留行内栽高粱,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粱。  相似文献   

6.
在川南地区进行杂交稻栽培模式试验研究,发现泸糯8号在川南地区于3月上旬播种,苗期在30~35d、叶龄不超过5叶时及时移栽,密度90 000~99 990株/hm2,头季高粱可获得较高产量。在头季高粱收获当天立即用快刀砍秆,留桩高度3~5cm、保留近地第1节位,促进休眠腋芽及时萌发为健壮再生苗,可使再生季高粱获得较高产量,从而实现在一年中"栽种1次收获2季"高粱。  相似文献   

7.
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通过品种选择、卡定播期、适时移栽、配方施肥、田间管理、适时收割、即时砍秆等措施,获得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高产.再生杂交高粱栽培是利用当地的光热资源进行头季高粱和再生高粱连作的栽培模式,一般海拔450米以下的平坝、浅丘,温度满足3月平均温度15℃、9月平均温度20℃以上的区域可以种植.  相似文献   

8.
<正>芋/粱—粱栽培模式是指小春季种植冬马铃薯,次季4月上旬在冬马铃薯空行内套种杂交高粱并蓄留再生高粱的全新旱地周年种植模式。该模式可亩产超吨粮(即亩产马铃薯鲜薯  相似文献   

9.
以17个杂交稻品种为试验材料,以Y两优9918、准两优608为对照材料,以生育期、头季茎秆抗折力、头季产量、头季米质、再生季再生率、再生季产量、再生季米质为考察指标,采用随机区组设计,于2017、2018年在湖南长沙进行适合蓄留再生的杂交稻品种筛选.2年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89、望两优889蓄留再生(留桩高度30 cm...  相似文献   

10.
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 1号属早熟新组合 ,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双季高产栽培应抓好适时早播 ,合理密植 ,科学施肥 ,早施再生腋芽肥 ,适时收割头季 ,留矮桩 ,留足基本苗 ,防治高粱螟虫、纹枯病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1.
主要对影响泸糯8号再生高粱再生季产量的主要因素,即促芽肥施用量、施用时间、发苗肥施用量和留桩高度进行了正交试验,得到其最佳种植方案:在距离头季高粱收获前10 d左右,施用促苗肥碳铵300 kg/hm2;发苗肥碳铵150 kg/hm2;留桩高度为2节,高粱再生季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12.
杂交糯高粱湘两优糯粱1号属早熟新组合,具有品质优、产量高、再生能力强、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双季高产栽培应抓好适时早播,合理密植,科学施肥,早施再生腋芽肥,适时收割头季,留矮桩,留足基本苗,防治高粱螟虫、纹枯病等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3.
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氮肥施用量与栽培密度对Ⅱ优航1号作早稻再生稻栽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头季施氮量、栽培密度、施氮量与栽培密度互作对头季稻产量差异极显著,但对再生季产量差异不显著。栽培密度对两季总产量差异显著。头季每公顷施纯N 150kg与栽培密度22.5 ̄30万丛搭配和每公顷施纯N 195 ̄240kg与栽培密度15 ̄30万丛搭配,配套其他高产栽培措施,再生栽培能获得两季高产。再生季有效穗与头季有效穗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4.
川南浅丘区盛产高梁,是泸州老窖、贵州茅台等名酒不可替代的重要酿酒原料,当地高梁品质享誉省内外.利用川南浅丘区秋季丰富的温光资源,将传统的一季栽培改为头季收后蓄留再生高梁栽培,实现一种两收,是实现种植高梁增产增收的高效种值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15.
介绍了龙胜县超级稻蓄留再生稻栽培技术,包括头季超级稻、再生稻的栽培技术,以为其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6.
为了高粱在"种植一季有余、两季不足"的温光资源条件下实现"一种两收、高产高效",引进6个具有优势潜力的高粱品种,在"高粱+再生高粱"模式下进行品种比较试验,结果表明,泸糯12号头季和再生季产量达11 566.80 kg/hm2,显著高于其他引试品种,比对照(青壳洋高粱)增产103.6%,且丰产性、稳产性、抗病性好,可作为"高粱+再生高粱"种植模式的优选品种,值得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再生稻“一种两收”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再生稻是通过一定的栽培管理措施,使头季稻收割后稻桩上的休眠芽继续萌发生长成穗后再收一季的水稻,该技术特别适合在两季不足、一季有余的地方种植,能达到"一种两收"多产稻谷的效果。本文就达州市适宜发展再生稻的片区作了简明介绍,其栽培的关键技术包括选用良种、秧田管理、科学移栽、大田管理、收获留桩等,以期为达州市更好地发展再生稻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低留桩强再生力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19.
对9个杂交稻新品种作低留桩再生稻筛选进行了小区简比试验,通过测定头季和再生季两季的产量、再生季各节位产量和再生季有效节位与田面的距离,调查两季产量构成因素,观察记载生育期、丰产性、抗逆性,筛选出了泸优明占、福龙两优29等2个组合可在尤溪县作低留桩再生稻种植,为当地推广机收再生稻提供品种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对不育系闽红249S的再生力以及水稻品种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头季适宜留桩高度以及机械化生产的产量潜力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闽红249S是一个再生力强的水稻不育系,其再生率(力)为1.89,比强再生力对照佳辐占(1.67)高13.17%,差异达显著水平;闽红两优727作再生稻栽培时较适宜留低桩,留桩高度15 cm,再生季产量构成性状协调、产量高;闽红两优727头季、再生季和全年两季平均每667 m~2产量分别为597.87、320.05和917.92 kg,与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主推品种泸优明占产量相当,适合作机收低桩再生稻全程机械化生产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