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高源 《现代农业科技》2013,(9):290-292,294
社会分化和社会整合是社会发展的2个重要组成部分,以安徽省国营敬亭山茶场为例,并结合中国社会和国营农场的发展历程,进而分析国营农场这一特殊社区的社会分化和整合的现象,并揭示了两者之间的平衡才是农场社区现代化的保证。  相似文献   

2.
改革开放以后,长期以农为本缺少变化的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这一分化虽然为更为紧密的相互依赖提供了基础,但是也打乱了原有的社会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新的社会冲突和社会的失序状态。因此,政府必须加强对农村社会的整合,将阶层分化导入公正、有序、规范的轨道,不断提升公众对阶层分化趋向的认同意识,防止出现激烈的社会对抗和社会公共秩序的严重侵害。其政策取向为:以贯彻"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作为农村社会整合的最高准则;以加强依法治国的力度,完善利益协调机制,构建科学合理的现代社会阶层结构作为农村社会整合的根本目标;以建立健全公平的利益分配机制,共享改革成果,实现社会公正作为农村社会整合的理念依据。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阶层分化现象。本文从当代中国农村社会阶层的现状出发,把农民分为八个具有不同社会地位的阶层,并对这一时期农民阶层分化的特征进行了分析归纳,这既有利于政府对农村社会的科学认知与有效整合,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相似文献   

4.
政党作为现代政治生活的主体,其根本任务是整合利用社会资源,实现自身执政目标,因而社会整合是政党的基本功能。改革开放以来,市场经济的发展引起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对中国共产党社会治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需要执政党发挥自身的社会整合功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体系和群众运动的革命化社会整合模式,调适为以民主法治为基础的现代社会整合模式,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实现社会治理现代化。通过利益整合、价值整合、制度整合、组织整合等途径,协调社会关系,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5.
改革以来,中国农村社会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分化,它对现代化的发展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积极影响是主要的。但是,分化后的各个阶层毕竟是具有不同利益的群体,随着农村社会的分化,原来的利益格局和社会秩序被打破,也出现了一些消极因素。因此,科学分析农村社会阶层分化对社会发展的影响,可以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决策前提。  相似文献   

6.
失地农民社会分化的产生与加重,是一个基于社会比较下的多因子相互作用与影响的复杂动态过程,具体表现在城镇身份定位分化的尴尬矛盾、因社会比较产生的分化、社会融入程度的分化,以及阶层差异导致的社会阶层分化。  相似文献   

7.
三元蜕变     
许树坡的名片还是旧的,标注他是北京三元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科技处处长、企管部部长。工作单位三元集团后面的括弧里还有这样一行字,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首农集团的前身是1949年9月6日成立的"平郊农垦管理局"(后来改为北京市国营农场管理局),"三元股份"是其旗下的上市公司,最近又整合了三鹿集团、华都集团、大发畜产公司,成为一家以农牧业为主的大型农业国有集团公司。  相似文献   

8.
本文从国营农场社会经济发展及宏观管理的客观需要出发,对国营农场现行统计指标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认为该体系已不适应农场社会、经济,科技协调发展的长期战略要求,进而提出改革设想,建立一套农场让会,经济、科技三位一体的新型统计指标体系。新体系包括描述性指标体系和宏观评价与蓝测指标体系,可全面反映农场社会经济发展的客观实际。  相似文献   

9.
20世纪50年代,由苏联提供全部农机设备,派来不同层次专家援建的国营友谊农场,是新中国第一个按照先勘探、后设计、再开荒的科学程序建立的大型机械化国营农场,开荒当年获得丰收。它的建立,引入了土地整理和国营农场建设、管理的技术与经验;为中国大规模建设国营农场培养、锻炼和输出大批经营管理干部和技术人才,提供大量农业技术和良种;并在建场规划、开荒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对全国国营农场建设起到示范和借鉴作用,达到了周恩来总理提出的“出粮食、出经验、出人才”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周小花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365-8367
对农村社会阶层分化状况进行了分析,并对这种分化给农村社会管理带来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对策,即改革完善相关制度,构建合理的农村社会管理格局,协调各阶层利益关系,畅通表达渠道,公共产品供给多元化,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不断推进农村社会管理创新。  相似文献   

11.
以2012年国有林场改革及职工生活状况调研组对河北省国有林场职工生活状况的652份调查问卷数据为样本,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方法,详细描述了林场职工的基本情况、收入与工资发放情况、社会保障情况和生活情况,发现河北省国有林场存在职工老龄化严重、拖欠工资和社会保险等问题,并分析出存在问题的根源,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了实施人才就业鼓励政策、提升职工队伍的综合素质、加大对国有林场的扶持力度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贵州省国有林场森林旅游发展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林业已实现由以生产木材为主向生态建设为主的战略转变,发展森林旅游已成为许多国有林场脱贫致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该文就贵州省国有林场发展森林旅游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进行分析,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相似文献   

13.
该文以广西国有黄冕林场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业产业发展历程、现状及森林资源状况。其次,分析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业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产业结构不平衡、树种和品种结构单一、森林资源开发不足以及人才匮乏等。再次,结合林场实际情况及社会发展趋势,提出广西国有黄冕林场林业产业发展对策建议: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建立多元化产业结构;顺应国有林场改革需要,大力发展新兴产业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乡土树种,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充分挖掘和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创新招商引资方式;坚持科技兴林发展战略,加强人才队伍建设等。  相似文献   

14.
对国有兰考林场的森林资产进行评估,林地评估采用市价法,林木评估根据林木所处的不同龄组,采用了不同的评估方法。为建立森林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合理利用与配置提供基础依据,目的在于促进该场资产的增值和保值。  相似文献   

15.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稳步推进国有林场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国有林场改革已经成为林业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我国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来看,改革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且改革的条件也基本成熟。推进国有林场改革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改革促发展,确保国有林场森林资源不断增长和质量不断提高;坚持以人为本,正确处理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坚持把加快改革与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相结合,加大扶持力度,努力为国有林场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16.
从资源分布、组织机构与经营管理、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介绍了海晏县国有林场的基本情况,阐述了林场扶贫规划的依据、目标以及具体内容,涉及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人员培训、棚户区改造等,并提出保障措施,以期为国有林场的扶贫项目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社会转型对我国国有林和国有林管理提出了新要求、赋予了新任务、提出了新课题,必须把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纳入到我国社会转型的大环境中去进行认真谋划和统筹研究。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根据我国社会转型的形势和需要,对国有林的功能作用进行重新定位,以此为基础,解决好"谁来管理国有林"和"怎样管理国有林"两个命题,同时,在国有林管理体制改革中,要妥善处理国有林与国有林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黄伟 《安徽农学通报》2012,18(12):35-38
高保护价值森林的判定标准是高保护价值森林研究的基础。在现有的6大判定标准的框架内,根据研究区的实际情况结合中德技术合作一中国森林可持续经营政策与模式项目,提出适合福建省国有林场森林特点的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标准,对漳平五一国有林场经营区进行高保护价值森林判定。结果表明:研究区内森林存在高保护价值3、4、5、6,各高保护价值森林面积分别为946.73、756.6、141.6、15.33hm^2。  相似文献   

19.
国有农场发展面临的困境及对策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农场是我国特定时期形成的特殊产物,在计划经济时期成为农村先进生产力的代表,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有农场的改革滞后,发展缓慢,逐渐走入困境,研究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对于促进国有农场深化改革与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国有农场改革发展中出现的政府定位不明确、农场管理体制存在缺陷、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缺乏科学的农场风险管理机制等问题的分析,提出了找准政府职能定位,发挥引导作用;强化农业基础地位,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国有农场管理体制,完善经营机制;构建科学的国有农场风险管理机制等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能力的发展状况,对江苏省徐州市2个区进行了实地调查,并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探讨了影响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因素。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社会情感发展总体状况良好,但在人际交往、社区融入和亲社会行为方面存在一定问题。农村留守儿童社会情感的发展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其中年级、亲子间沟通频率、教师行为和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对留守儿童社会情感发展的各个方面都有影响,此外,成绩排名、班级团结度对留守儿童的人际交往有显著影响,亲子分离形式、是否为独生子女、社区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的开展情况对留守儿童的社区融入有显著影响,性别、校园活动的丰富度对留守儿童的亲社会行为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