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机插技术在庐江水稻种植区已经广泛应用,但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发现部分早籼稻品种在机插后出现生产性能下降问题,因此开展机插早籼稻品种进行筛选,选择适宜机插的早稻品种。通过随机对照试验分析各品种生长性状,结果表明,早籼320、早籼310、中嘉早17、中早33、中早39、浙辐203适宜机插。  相似文献   

2.
[目的]筛选适宜庐江县及相近区域的合适机插双季早籼稻品种。[方法]用井关播种流水线播种和井关PZ80D-25型插秧机进行25 cm行距和11 cm株距机插14个双季早籼稻新品种(系),重点研究同一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纹枯病等差异。[结果]中早33、早籼402、嘉早15-128、浙辐203、嘉早15-143、中组143这6个品种较适宜在庐江县及相近区域作双季早籼稻机插种植。[结论]该研究为双季早籼稻毯状机插栽培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对比沿江地区主推的2种早籼稻栽培方式,摸索不同品种在大面积条件下2种栽培方式的产量潜力。[方法]选择4个沿江地区主推早籼稻品种,分别采用毯秧窄行机插与盘育抛栽2种方式。在田块地力相近的条件下,比较2种栽培方式下的品种表现。[结果]各品种的盘育抛栽方式产量表现普遍优于毯秧窄行机插方式,但毯秧窄行机插全生育期综合效益优势更大。[结论]进一步细化栽培管理措施后,毯秧窄行机插方式可成为沿江地区早籼稻的最佳栽培方式,对多数早籼稻品种均可适用。  相似文献   

4.
机插常规早籼稻的适宜群体起点探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常规早籼稻品种"嘉育253"为材料,在机插条件下,研究了单位面积穴数和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栽插穴数、穴数与本数两者互作对产量的影响分别达到极显著和显著水平,每穴本数对产量的影响不显著。通径分析表明,单位面积有效穗数对产量的直接作用最大,机插早籼稻产量提高主要依靠单位面积有效穗的增加。综合试验结果看,温州地区常规早籼稻品种机插的群体起点以27万穴/hm2(30 cm×12 cm)、每穴5.4本、基本苗数137万/hm2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5.
在沿江平原双季稻北缘地区,以10个早籼稻品种为供试材料,采用窄行毯苗机插,通过对各品种生育特征、产量及其构成指标的综合分析,以筛选本生态区适宜机插的早籼稻品种。结果表明,中早25、中早33、中早39和嘉早311生育期116~117d,穗粒结构均衡,丰产性较好,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2.36%、5.02%、8.94%和3.67%,适合在庐江县以及相同生态区作为毯苗机插早籼稻配套品种。  相似文献   

6.
早稻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早39是中国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中熟早籼稻新品种,通过2010 - 2011年机插精确定量栽培的试验攻关和示范印证,总结完善中早39机插精确定量栽培产量超9t·hm-2的配套技术体系.  相似文献   

7.
采用25 cm行距机插早籼稻能保证高产所需落田苗数,比30 cm行距机插种具有明显增产效果。技术关键为基质育秧、叠盘暗出苗、秧田管理和大田肥水管理,但需注意出苗不齐、高温烧苗和低温烂秧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以常规早籼稻中早39为试验材料,研究不同机插密度对水稻群体结构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同一品种不同机插密度对双季早稻分蘖力、最高苗数、成穗率等群体结构及产量均有一定影响。在该试验条件下,机插密度为33.3万蔸/hm2(25 cm×12 cm)时,产量最高。  相似文献   

9.
以早籼稻温814为材料,研究不同行距插秧机(七寸机和九寸机)对早稻产量的影响,探索其七寸机在早稻上的推广应用前景。结果表明:采用七寸机小精AP60的手扶插秧机机插,亩产达到440.9公斤/亩,亩增产14.7公斤。  相似文献   

10.
为筛选适宜庐江县区域及相近生态区域的合适机插双季早稻品种,以常用的井关播种流水线和井关毯状插秧机栽插12个早籼稻新品种(系),以浙辐203作为对照,重点研究了毯状机插条件下各品种在产量构成、生育期、茎蘖动态、抗纹枯病性等差异.结果表明,早籼320、早籼310、中嘉早17、中早33、中早39、浙辐203等6个品种适宜在庐江县区域及相近生态区作双季早稻机插种植.  相似文献   

11.
采用直播和机插两种栽培模式,研究不同用量有机肥配施化肥氮对早籼稻金早47主要农艺性状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直播方式施用250 kg/667m2有机肥产量最高,机插方式施用500 kg/667m2有机肥最为适宜,其产量水平分别达到422.92 kg/667m2和402.08 kg/667m2。  相似文献   

12.
介绍常规早籼稻温926在生产上的种植产量和综合表现,提出机械均播,培育壮秧;精细耕整,适时机插;本田初期促分蘖早发,控制无效分蘖;本田中后期增加实粒数和提高千粒重;病虫害综合防治保丰收;机割机干的农机农艺融合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庐江县石头镇以及相近区域作为双季早籼稻机插种植的水稻新品种,以浙辐203为对照,选择10个水稻新品种(系)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中早33、早籼402、嘉早15-128、浙辐203等4个品种的全生育期适中、经济性状较好、产量高、综合抗性水平较高,适合在当地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4.
超级早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效果及产量形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在双季超级早稻上机插应用,探究机插效果及对产量形成的影响,以期为我国水稻机械化种植技术发展提供参考。【方法】以常规超级早籼稻中早39、中嘉早17为试验材料,采用水稻钵形毯状秧盘(BT)和传统平盘(CK)培育秧苗,考察种子出苗、秧苗素质、根系形态及分布、机插效果、产量并比较差异。【结果】水稻钵形毯状秧盘与平盘育秧种子出苗率差异不显著;钵形毯状秧苗根系独立成钵状,56.03%的根系在底层钵碗内,上部根系比例43.97%,且白根多,根数比对照略少,但根长度、根表面积、根直径和根体积有所增加,而对照秧苗的下部根系比例37.86%,上部根系比例高达62.14%;从机插效果看,中早39和中嘉早17钵形毯状秧苗的机插断根率比平盘毯状秧苗分别降低了25.06%和14.24%,相同播种量下,2年重复试验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的漏秧率比对照分别下降了3.89%和1.67%,中嘉早17下降了2.22%和1.66%,另外翻秧、漂秧、伤秧比例较对照也有所减少;钵形毯状秧苗机插14 d后的秧苗叶重、茎鞘重、根重、地上部总重量和叶绿素含量均比对照明显增加,表明有利于促进秧苗早发生长;产量比较,中早39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比对照增产6.35%—7.66%,中嘉早17增产8.99%—10.87%,其中主要通过有效穗数增加实现增产,中早39和中嘉早17的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处理有效穗数分别增加了2.14%—6.01%和4.76%—6.98%。【结论】水稻钵形毯状秧苗机插技术通过培育形成上毯下钵的钵形毯状秧苗,按钵取秧机插,有利于提高机插质量,减少机插漏秧率及伤根,促进秧苗早发,提高有效穗数,实现机插水稻高产。  相似文献   

15.
选择双季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各8个品种,采用等行和宽窄行2种机插方式,探讨了2种机插方式下双季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生理性状表现,旨在为双季稻机插的品种选择和适宜机插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插处理较等行机插处理,早晚稻产量各提高2.90%和2.73%;宽窄行机插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行机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理平均光合势高于等行机插处理,从分蘖盛期到成熟期各生育阶段,早稻分别提高了0.92%、3.99%、5.64%,晚稻分别提高了3.46%、7.09%、6.79%;宽窄行机插处的叶绿素 SPAD值、根系活力高于等行机插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的单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较高、退化率较低。同等机插条件下,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和晚稻品种丰源优299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此类品种可作为江西等双季稻区机插品种首选。  相似文献   

16.
研究了机插育秧机插、机插育秧手插、湿润育秧手插和抛秧对生育期和产量的影响。机插秧生育期较湿润育秧手插方式生育期要延长3 d左右,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秧苗素质比湿润育秧差,移栽后返青慢,前期分蘖阶段所需的物质积累少,有效分蘖临界期延迟,延缓了水稻生长发育。产量以机插育秧机插处理最高。  相似文献   

17.
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不同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的影响,2010-2012年在肇庆市怀集县以人工手插为对照进行3种机械种植方式对水稻产量影响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与人工手插相比,机直播生育期缩短15d左右,机械插秧种植的生育期与人工手插基本相当;2010、2011年,毯状机插、钵毯机插和机直播的产量均低于人工手插,但机直播的平均日产量高于人工手插;2012年毯状机插、钵毯机插的产量都高于人工手插,机直播的产量与人工手插基本相当,3种机械种植方式的平均日产量均高于人工手插.  相似文献   

18.
对金早47进行直播、手插、机插等不同栽培方式处理试验,通过对其生长和产量等分析,结果表明:直播和机插处理最高苗数、每穗颖花数和每穗实粒数等性状优于手插处理,同时机插的播齐历期比手插短1—2d,但不同机插密度产量差异较大,建议早稻推广机插密度以12cm×30cm为佳。  相似文献   

19.
选择双季不同生育期的早、晚稻各8个品种,采用等行和宽窄行2种机插方式,探讨了2种机插方式下双季稻不同品种的产量和主要生理性状表现,旨在为双季稻机插的品种选择和适宜机插方式提供参考。结果表明,宽窄行机插处理较等行机插处理,早晚稻产量各提高2.90%和2.73%;宽窄行机插处理叶面积指数高于行机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理平均光合势高于等行机插处理,从分蘖盛期到成熟期各生育阶段,早稻分别提高了0.92%、3.99%、5.64%,晚稻分别提高了3.46%、7.09%、6.79%;宽窄行机插处的叶绿素SPAD值、根系活力高于等行机插处理;宽窄行机插处的单穗枝梗和颖花分化数较高、退化率较低。同等机插条件下,早稻品种株两优819和晚稻品种丰源优299有明显的产量优势,此类品种可作为江西等双季稻区机插品种首选。  相似文献   

20.
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水稻机插育秧的特点,并重点阐述了水稻机械化插秧技术,包括机插育秧技术、机插大田技术、机插作业技术,以期为水稻机械化插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