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以新罗区森林资源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森林资源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和优势树种因子作为主要依据建立分类系统,将研究区划分为9种景观类型,生成了森林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利用景观分析软件Fragstats3.3对新罗区森林景观格局指数进行计算,研究区景观要素空间格局和斑块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该研究区森林景观类型多样,丰富度较高。针叶林是面积最大的景观组分,是研究区景观的基质。针叶林、非林地和阔叶林景观空间结构复杂,空间拓展能力较强,而灌木林、食用油料林斑块形状更规则,空间结构简单。阔叶林和针叶林平均斑块面积较大,景观连接性较其他类型好。非林地破碎化程度最高,这与该类型受人类活动影响频繁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林业资源管理》2017,(4):124-130
在3S技术的支持下,应用景观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借助景观空间格局指标定量分析了1991—2016年4期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格局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诸城市城镇森林景观总面积呈先减少再增加的趋势,景观格局的破碎化程度加剧,景观多样性和分布均衡性均有所增加。5类城镇森林景观类型中,农田森林景观主要分布在诸城市西部、北部及中部平原地带;山丘森林景观大部分集中在诸城东南部丘陵地带,少部分在西部分布;居住区森林景观分布比较均匀;水系森林景观主要沿境内潍河水系、百尺河等分布;道路森林景观占比较少,呈线条状分布特征明显。1991—2016年间,水系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有所缓解,其余景观类型破碎化程度加重;山丘森林景观与水系森林景观聚集度较高,但呈下降的趋势;道路森林景观与水系森林景观的连通性较好,且水系森林景观的连通性呈增加趋势,其余类型连通性均变差。本研究可以为城镇森林景观的分类、可视化操作及合理布局等提供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3.
景观格局空间分析对于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具有指导作用。文章利用ArcGIS10.2和Fragstats4.2软件对大兴区2014年和2019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分析。结果发现:研究时段内,大兴区景观格局特征变化显著。土地的转入转出表现剧烈,主要以非林地转出,针叶林地、阔叶林地转入为主;从斑块类型和景观水平两个尺度来看,景观破碎化程度增加,景观异质性上升;景观边界逐渐增加,斑块形状、空间关系向复杂化发展,景观要素斑块分布趋于多样化和均匀化,但景观聚集度有所降低。  相似文献   

4.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分类研究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林场为例 ,提出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景观要素分类方法。选取优势树种 (组 )、海拔、坡度、坡向和太阳辐射强度作为分类因子 ,在GIS技术支持下 ,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 975 7个空间基本单元 ,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 ,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 ,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并最终确定了 7种景观要素类型 ,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 :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 ,中、小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 90 %。针阔混交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 ,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 ,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  相似文献   

5.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延庆县森林景观格局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北京市延庆县1999年和2004年两期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在ArcG IS的支持下,使用PatchAnalyst 4软件计算出10个景观指数,对研究区域的森林景观进行了要素组成、斑块特征、异质性和空间分布等的动态分析。结果表明,以土地类型和优势树种为依据的二级森林景观类型为标准,在以有林地为基质的森林景观格局中,由于人工和自然因素影响,其整体森林景观具有极强的异质性,并且有升高的趋势,使得有林地景观具有较高破碎度。同时非林地受人类活动影响严重,不规则斑块形状进一步加剧。通过对优势树种的二级森林景观类型划分,刺槐、杨树、阔叶杂木等先锋树种的斑块,侧柏、油松、落叶松等人工林树种的斑块,桦树、栎类等高海拔次生林树种的斑块都分别表现出与之生态和林学特性相适应的状态。  相似文献   

6.
以黄土高原黄龙山林业局蔡家川林场为例,选取优势树种(组)、海拔、坡度和坡向作为分类因子,利用ArcGIS,按分类因子分割林场森林景观空间为56 672个空间基本单元,建立起量化的、与植被和环境因子相关的森林景观空间基本单元数据库,在此基础上采用聚类分析方法把所有基本单元聚合为不同相似水平上的景观要素类型,结合生态特征和经营需要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最终确定了7种景观要素类型,生成了景观要素类型斑块图。斑块特征和空间格局分析结果表明:该林区森林景观中以小斑块要素比例最大,中、小和巨大斑块数占总斑块数的91.91%。栎类林具有最大的面积、平均斑块面积、斑块周长、最大生境面积和内部生境指数,是该地区受人为干扰相对较小、仍需要进行保护的景观要素类型。在森林经营中,应注意保护大型斑块的景观要素类型。景观多样性和均匀度较高,优势度相对较低,表明景观异质性好。  相似文献   

7.
通过景观的观点来审视城镇化的发展,是解决城市化过程中环境问题的新方法、新思路.采用2009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仁义镇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为基础数据,以GIS和Fragstats为技术支撑,从景观的组成结构、斑块特征等方面对研究区域景观的空间分布和结构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景观要素斑块中以小斑块所占比例最大,植被景观以乔木林和灌丛景观为主要类型.由于相对强烈的人类活动影响,区域内林业用地的景观破碎化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8.
森林景观格局是森林景观生态学研究的核心。本文以林场1∶5万的地形林相图及小班调查数据为基本资料,建立森林景观二级分类体系;利用GIS技术,选取景观要素斑块特征指数(类斑近圆指数、分维数)、景观异质性指数(斑块边缘密度、多样性指数、优势度)、景观要素空间相互关系分析指数(联系度、聚集度),系统地分析了林场的森林景观格局,以期在此基础上实现森林景观的优化配置。  相似文献   

9.
以钦廉林场2013、2019年二类调查数据为数据源,结合GIS软件,对两期森林景观进行分类;再利用excel计算所选取的景观指数,分析和研究森林景观格局变化情况。结果表明:(1)钦廉分场森林景观面积从2013~2019年减少了1 119.35 hm2,景观斑块数增加了7 133个,平均斑块面积在不断减少,森林景观破碎度持续增加。(2)钦廉林场2013年、2019年森林景观中有林地为主导景观类型,占比面积分别为73.81%、78.84%,无立木林地次之,占比面积为14.66%,10.13%,其他景观类型占比面积较小。2时期面积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宜林地,斑块数动态度变化最大的是未成林地,斑块破碎度最大的是宜林地。(3)钦廉林场从2013~2019年森林景观类型的比重差异性减小,各景观类型面积比重趋向均衡。  相似文献   

10.
对湖南靖州坳上镇2004和2007年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进行处理,并将其划分为8个景观类型,运用AreGIS9.2和景观格局指数对其2004和2007年森林景观格局变化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各景观要素之问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其中未成林造林、杉木林面积增加十分显著。增幅分别为154.86%、13.83%;阔叶林、松木林面积减少十分明显,减幅分别为26.92%、42.24%;2004年森林景观以杉木林、阔叶林占主导优势,2007仅以杉木林占优势,阔叶林优势度降低了20.25%;通过对研究区景观格局分析发现,森林景观破碎化程度加大,森林景观的异质性降低,景观要素斑块在景观中的分布向着多样化和均匀化程度发展,斑块形状向着简单化和规则化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1.
基于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风景资源的调查,根据《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中国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标准,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主要资源有5类44处,森林风景资源质量评分值为25.53分,区域环境质量评价分值为8.0分,开发利用条件评价分值为7.0分,综合得分为40.53分,达到森林公园风景资源质量等级评定分值Ⅰ级标准,其资源价值和旅游价值较高,最后,对太极城城市森林旅游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对策。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以2006年和2016年二类调查数据为依据,通过对林地面积、蓄积的统计分析,探寻呼和浩特市林地面积增减变化规律。分析结果表明:2006—2016年,呼和浩特市土地面积和林地面积呈现双下降趋势,但有林地、灌木林地面积呈增加趋势,有林地、灌木林地分别增加5 539.9 hm^2和7 890.4 hm^2,对森林覆盖率贡献率0.78%;疏林地、未成林地、宜林地面积减少113 624.2 hm^2;林地利用率从22.25%上升到23.23%,提高了0.98个百分点,上升缓慢,乔木林单位面积蓄积量从2006年的55.5 m3/hm^2下降到2016年的48.53 m3/hm^2,减少率12.59%;天然林面积减少13 756.7 hm^2。  相似文献   

13.
金沟岭林场森林景观分类及景观变化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吉林省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为例,介绍了一种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数据的森林景观类型划分方法。划分景观要素类型的因子一级为土地覆盖类型,二级为优势树种组。在景观分类的基础上分析了1987-1997年10a问金沟岭实验林场森林景观空间格局变化。1987年和1997年主要的景观要素类型为针阔混交林、针叶混交林、落叶松林和阔叶混交林,1987年的斑块个数为592块,1997年为946块。斑块个数大幅度增加,反映出森林景观破碎化的趋势。10a问,景观多样性指数和相对丰富度指数降低,优势度指数有所增加。文章对营林活动对森林景观变化的影响进行了初步分析,发现景观类型变化较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景观斑块数量变化最大的林班也是作业强度比较大的林班。  相似文献   

14.
根据我国不同森林类型共1 266个样地的生物量、生产力和蓄积量资料,建立中国主要森林类型生物量与蓄积量、生物量与群落生长量和年凋落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并利用1973-2003年间中国6次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研究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及其动态变化。研究结果表明:1999-2003年间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为1 360.64×106t/a,平均生产力为9.53 t/(hm2.a),植被净生产量构成以幼龄林和中龄林为主且存在较大的区域差异,东北和西南地区植被净生产量较高;其它地区植被净生产量相对较小。近30年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由第一次森林资源清查时的790.13×106t/a增加到1999-2003年间的1 360.64×106t/a,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植被净生产量较低,之后开始逐步增加;中国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的变化与净生长量的变化不同,20世纪70年代末期,中国森林植被平均生产力较高,而后开始下降,直到90年代末之后才开始恢复增长。  相似文献   

15.
上海城市生态分区与城市森林布局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作为人口主要集中居住的地区 ,其生态环境的日益恶化已经受到普遍关注。建立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健康、安全和可持续发展的现代化城市是全球人类的共同理想。通过建设城市森林来改善城市环境 ,维持和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 ,促进城市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是现代城市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主要标志 ,城市森林是城市有生命的基础设施之一 ,对城市生态环境改善具有重大意义。本文从上海市的自然生境条件、环境质量状况、生态敏感区的分布、城市化程度等方面进行城市生态分区 ,同时根据水系及道路交通系统的等级 ,提出上海城市森林布局的建议和依据  相似文献   

16.
基于眼动的城市森林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及距离变化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注视时间、平均眼跳幅度、平均眼跳速度、首次注视时间、注视时间比重7个眼动指标,构建景观视觉质量评价模型,选取并拍摄获取通州运河森林公园旱柳林5个样地、6个不同距离梯度下的30个样本,通过眼动实验获取指标数据进行景观视觉质量评价;再基于ANOVA分析距离对景观视觉质量的影响,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旱柳林游憩步道建设对策。研究结果表明:1)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值分布在0.13~1.49范围内,90%样本处于中高等级,视觉质量较好;2)注视点个数、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对景观视觉质量构成显著影响,距离变化通过显著影响注视点个数,对注视频率、平均眼跳幅度、注视时间比重产生相关影响,从而影响景观视觉质量;3)旱柳林景观视觉质量在25 m处最低,且25 m处视线多向树冠与草坪交界面聚集,草坪对景观感知存在一定影响,在5 m和30 m处景观视觉质量呈现相对较高水平,可作为游憩路径设置参考值。  相似文献   

17.
千岛湖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千岛湖国家森林公园自1963年以来,先后进行过5次森林资源调查,其中有林地面积增长97.4%;森林覆盖率由23.8%增加到89.4%;森林蓄积量由154993m^3增加到2026866m^3,增加12倍以上。分析了森林资源的特点,提出了今后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的对策。  相似文献   

18.
基于广东省1978—2017 年9 次森林资源连续清查数据,通过统计和图表分析人工林的面积、 蓄积、公顷蓄积和龄组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1978—2017 年人工林面积增长量为327.08 万hm2,年均 增加8.18 万hm2;人工林森林蓄积量增长了7.8 倍, 年均增长471.09 万m3;人工林公顷蓄积大幅度提高, 且质量得到了质的提升。文章同时指出了当前我省人工林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如何进一步提升和发 展人工林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