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2.
3.
4.
5.
6.
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 ,对春小麦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进行了研究 ,得出覆膜春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水 3 0 mm,与不灌水相比 ,均有增产效果。其中在拔节期灌水 3 0 mm产量可增加 3 71 .1kg/hm2 ,水分利用率提高 1 1 .2 %。考虑降雨分布等因素 ,认为拔节期是地膜春小麦集雨节灌最佳补水时期 相似文献
8.
集雨节灌旱地春小麦最佳补灌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宁夏南部半干旱地区,对春小麦不同时期灌水对小麦产量及水分利用效应进行了研究,得出覆膜春小麦不同生育期灌水30mm,与不灌水相比,均有增产效果。其中在拔节期灌水30mm产量可增加371.1kg/hm^2,水分利用率提高11.2%。考虑降雨分布等因素,认为拔节期是地膜春小麦集雨节灌最佳补水时期。 相似文献
9.
10.
秦海生 《农业机械化与电气化》1999,(1)
北方旱作农业区年降水350~600mm、且集中在7、8、9三个月,雨水分布不均,造成大量泾流损失。而水窖集流技术则有效收集泾流,在农作物播种期及生育期缺水干旱时补灌关键水,以实现高产高效之目的。下面介绍其配套技术。1膜下沟灌技术在传统沟灌的基础上,通... 相似文献
11.
12.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1959,(7)
桥头公社一切为了实现双千斤,紧紧地结合整切、扦秧,大搞田间“四化”(过水渠道化,田坝口一边化,闸板化,消力化)大部分生产队消灭了过水丘,从根本上改变了满垅漫灌的不良灌溉习惯,切实地发挥了水量的丰产灌溉效能,为确保1959年更大丰收创造了条件。特别是公社试验场在社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做得更好。增产的绊脚石试验场共有田土563.8亩,抗旱能力很高,旱灾威胁已根本解除.但过去由于对田间用水管理注意不够,特別是普遍地存在满垅漫灌现象,给稻谷丰产仍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17.
膜上灌节水技术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1膜上灌技术在新疆推广应用现状新疆是我国最干旱地区,农业生态的特点是"荒漠绿洲,灌溉农业。"合理开发和节约使用水资源对农业生产发展有着重大的意义。膜上灌是新疆广大农民和团场职工在地膜栽培基础上创造和发展起来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新的节水灌溉技术。膜上灌自1986年在新疆进行生产性节水灌溉试验开始,当年就收到显著的节水效果,比原灌溉节水56.8%。这一技术很快引起了兵团和原自治区党委农工部重视,并列项、拨专款进行研究、完善,迅速在全疆推广,使这一技术的灌溉面积迅速扩大,1987年膜上灌133hm2,1988年919.4hm2,1989年l… 相似文献
18.
19.
朱景武 《农田水利与小水电》1994,(1):19-21
分析阐述了“坐水种”的灌溉原理及其效果,并根据其注水浇灌方式及形成覆埋式湿团,将这一灌溉方法命名注灌。研究表明,注灌的灌水定额虽然只有60m^3/hm^2-120m^3/hm^2,但却相当于50mm以上的等效降雨量或580m^3/hm^2的沟灌水定额的湿润效果。而且有更明显的抗旱、耐旱、增温、保苗等效应,和投资少,设备简单、操作方便、适应性强、不板结土壤等优点。 相似文献
20.
内蒙古河套灌区三湖河灌域井渠双灌试验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缓减黄河水资源日益短缺的局面,提高内蒙古引黄灌区的灌溉水保证率,以乌拉特三湖河灌域为研究对象,从2010年开始开展井渠双灌试验。结果表明:在实际运行中,井渠双灌起到了在灌溉紧张期缓解用水矛盾的作用,改善了地下水水质,但通过两年来的运行,出现了地下水采补不平衡形成漏斗的情况,并由于开采地下水水费没有开征,使用井灌成本低,灌溉方便及时,导致井灌面积不断扩大,引黄灌溉面积逐渐萎缩,地下水得不到有效补充,致使采补失衡,长此下去必将威胁三湖河灌域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