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通过对西安市小王涧国有生态林场智慧化建设现状的分析,依托物联网、移动互联网、3S、大数据等信息技术,提出了智慧林场建设的对策,并指明通过基础设施搭建、数据中心建立、应用系统开发和应用终端建设四个部分的实施,实现林场的信息化、智慧化,进而增强林场森林资源管护能力,推动秦岭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  相似文献   

2.
任建勇  刘创峰 《绿色科技》2019,(11):190-191
指出了森林病虫害是森林健康生长的大敌,只有经常普查,建立监测长效机制,总结病虫害的发生规律,进行综合分析和研判,及时地掌握发生发展情况,对害虫未来的发生及危害做出科学的预判,才能有针对性地制定防治方案,及时有效地进行防治,最大限度地减轻危害,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环境安全。介绍了西安市小王涧国有林场的森林资源现状,对其进行了病虫害现状普查,提出了针对其病虫害的防治对策及建议,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2003年,就学习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和全国林业工作会议精神及实施森林管护承包和家庭生态林场建设等情况,笔者受局领导委托深入到梨子山、育林、苏格河、翠岭四个林场进行调研,感受到了家庭管护承包给职工观念和经济上带来的变化,也看到了家庭生态林场未来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详细阐述了生态林业和生态林场,仔细分析了生态林场经营中存在的发展定位等问题,从7个方面提出了建设生态林场的途径和解决措施,希望为生态林场的建设提供一些借鉴。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引言:阿尔山全称“哈伦阿尔山”,系蒙古语,其意思为“热的圣水”。阿尔山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兴安盟西北部,横跨大兴安岭西南山麓。阿尔山林业局(森工公司)在国家正式启动天然林保护工程之后,创新森林资源管护与经营机制,做到资源管护和职工增收的有机结合,大力发展家庭生态林场,取得了显著效果,为我国国有林区和谐、持续发展探索出了一条新路。一“、家庭生态林场”的诞生7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炎热难耐。而遥远的塞外明珠阿尔山却气候如秋,凉爽宜人。日前,记者在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宣传部有关领导的陪同下,来到了以“家庭生态林场”和森林旅…  相似文献   

6.
西安市城市森林资源评价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西安市城市森林资源分类、西安市城市森林资源面积动态变化、森林资源蓄积量变化、林种结构变化、森林质量变化等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阐明了西安市城市森林资源的特点;在对西安城市森林植被生产有机物、保持土壤,涵养水分,固定CO2和释放O2.净化环境等六个方面的功能进行了测算;在分析西安城市森林建设存在主要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安城市森林建设的原则、目标、总体布局、发展方向及保障措施.提出今后西安城市森林建设发展研究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7.
指出了森林资源是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基础,在国家经济建设和可持续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森林资源的管护工作是林业工作中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针对华坪县国有林区森林管护工作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搞好和强化国有林区森林管护工作的措施及建议。  相似文献   

8.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对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进行调查后认为,家庭生态林场的出现是林业产权制度的改革尝试,较好地解决了国有森林资源所有权的责任承担问题。这一经验不仅有助于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后续产业发展和工会组织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更有助于促进以人为本的全面、协调、可持续科学发展观在林区真正贯彻落实。家庭生态林场———这是内蒙古森工集团在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实施过程中的重要创造。目前,家庭生态林场(管护站)已经成为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森林资源管护和家庭脱贫致富的有效载体。通过建设家庭生态林场,内蒙古森工集团走出了一条“…  相似文献   

9.
文章对白云山生态林场森林防灭火机制建设现状、工作重点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建议和对策。该场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为依托,以防灭火实战为中心,外抓宣传、内盯重点、建队伍、订预案,查隐患、补短板,强化实战演练,建立护林防火联盟等有效做法值得推广。要不断完善以水灭火和森林防灭火标识系统等为主要内容的基础设施建设,引进重点人群管控机制和森林防灭火队伍建设等管理新模式。  相似文献   

10.
徐华 《森林防火》2022,(1):75-77
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十分重要又较为复杂。南陵县持续开展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加强信息化建设和新技术、新科技装备应用,构建立体林火监测预警系统。同时加强森林消防专业队伍能力建设,健全责任机制,完善工作机制,采取人防、物防、技防相结合,不断完善国有林区森林防火预警、扑救、保障三大体系建设,有力推进了国有林区森林防火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戴公山林场森林防火工作中采取的主要举措和方法,为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
随着国有林区改革的不断深入,传统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必然受到冲击。为了更好地适应黑龙江国有林区改革需要,推进森林资源监督管理事业的全面发展和国有林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坚持以生态保护的新思维和新理念,创新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生态红线保护为准绳,推进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坚持以森林文化建设为根基,拓展森林资源监督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12.
2004年10月6日,五岔沟林业局在全局范围内分12处实地召开了家庭生态林场联谊会,局党政领导及有关科室人员分片参加了会议。这次联谊会重点讨论了家庭生态林场的持续发展战略、加强林政防火工作及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景宁县林业总场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发展思想,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推进现代国有林场建设,确立以生态建设为核心的公益型生态林场,改革取得巨大成功。实现林业总场成为森林、湿地生态文化的示范区,林下经济发展的实验区,森林、湿地生态康养休闲的核心区,成就了畲乡景宁生态建设的样板。  相似文献   

14.
森林经营在林业发展和建设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在实践中,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根据森林经营要求,确定发展目标,通过科学规划森林经营方案,为未来发展提供参考。但是,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在森林经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问题,如经营理念落后、育林技术缺乏创新等。对此,结合《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森林经营方案(2021-2030年)》中相关要求,结合林场发展现状,确定森林经营目标,制定经营策略,旨在为森林经营提供更多思路,也为实现林场稳定发展夯实基础。  相似文献   

15.
绿讯     
《内蒙古林业》2005,(8):48-48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管局(森工集团)以推行家庭生态林场为主,对森林及野生动植物资源进行合理开发和有效利用。截止2005年6月,已建成管护站668个,落实家庭生态林场和沟系承包户3149户,分流25657名职工从事森林资源管护,使894.5万公顷林地得以有效保护。今年,将力争使家庭生态林场和沟系承包户总数达到4000户。  相似文献   

16.
丰富的森林资源促进了第2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日本经济的恢复和高速发展。此后,林产品市场供求、生产经营和产业政策发生了重大变化。文中分析了日本森林资源和森林经营现状、木材供求和森林功能多样化的趋势,以及林业政策、经营管理和技术创新的动向,以期为理论研究和业务决策提供参考。日本在经济高速增长期过后,木材需求量减少,自给率维持低位。近年来,日本林木进入集中主伐利用期,社会对森林生态环保需求增大,森林经营面临着规模过小、国有林缺乏经营活力、年轻劳动力减少等问题。日本森林经营管理创新的重点包括提高科技贡献率、改革林业特别是国有林的生产经营体制、提升森林在生态与环境和经济减贫等多方面价值。目前,上述创新已经效果初现,也是今后日本林业改革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的生态地位及在生态建设方面取得的成就。分别从经济、生态的角度论述了森林火灾对林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影响。结合重点国有林区的特点,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在理顺管理体制、创新防火理念、夯实基础设施、加强队伍建设、强化科技支撑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山岳景区复杂的地形地貌如何加强森林防火工作,黄山风景区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防火工作机制,并根据形势的不断发展,创新防火举措,总结成功经验,为同类型景区乃至更大范围的国有林区森林防火工作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9.
《陕西林业》2008,(4):27-27
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中心(原西安市林业技术推广站)是西安市林业局直属事业单位,现有职工31人,其中高级职称10人,中级职称8人,初级职称10人。主要承担全市林业技术推广、森林病虫害防治检疫、乡镇林业站管理、林木良种引进、林木种苗质量检验和执法监督、飞播造林、森林资源监测、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业重点工程检查验收等职能,是西安市唯一的一个市级林业科技社会化服务机构。近年来,在市林业局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中心紧紧围绕全市林业工作的中心,不断强化自身建设,积极开展林业科技示范、科技推广和科技创新工作,为全市林业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20.
试论建设现代化良性循环生态林场的要点陈宝升,解云华,陈晓明(汪清林业局金沟岭实验林场)由于科学技术的进步,环境与发展是当今社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工业生产的高速发展,人口数量的剧增,使地球表面的生态环境不断遭到破坏,森林面积日渐缩小,物种灭绝,空气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