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仿刺参耳状幼体和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为每个雄性仿刺参配3个雌性仿刺参,每个雌性个体产生若干幼体,建立了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9个半同胞家系和27个全同胞家系。对仿刺参中耳幼体的27个全同胞和稚参阶段的23个全同胞幼仿刺参的体长分别进行了测量,中耳幼体阶段共测量810个个体,稚参阶段共测量640个个体,并用MTDFREML软件中的混合动物模型对其进行分析,估计仿刺参早期生长发育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中耳幼体阶段的体长生长性状遗传力为0.29,稚参阶段的体长遗传力为0.49。在仿刺参的不同发育阶段其体长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仿刺参的体长生长性状是在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进行选择育种具有较大的遗传改良潜力,可以获得较好的选择效果。  相似文献   

2.
为估计中间球海胆Strongylocentrotus intermedius幼体及稚海胆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采用巢式不平衡设计方法建立了44个中间球海胆全同胞家系,并测量了各家系海胆四腕幼体、六腕幼体和八腕幼体等各期浮游幼体的体长以及受精后30 d的稚海胆壳径,采用动物模型和约束性最大似然法(REML)估计了中间球海胆幼体和稚海胆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结果表明:中间球海胆四腕幼体和八腕幼体体长的遗传力分别为0.705±0.373和0.538±0.444,为高度遗传力,六腕幼体体长和稚海胆壳径的遗传力均接近于0,为低度遗传力;各阶段幼体体长和稚海胆壳径的共同环境效应为0.048~0.352;各阶段幼体体长间遗传相关为正相关(0.300~0.518),各阶段幼体体长与稚海胆壳径间的遗传相关为负相关(-0.152~-0.435)。本研究结果可为制定中间球海胆的早期选择和间接选择选育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中国蛤蜊人工育苗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8年4—10月在庄河海洋贝类养殖场对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zis的人工育苗技术进行了研究,至10月份成功培育出壳长为(9.124-1.13)mm的稚贝共计64030粒。结果表明:在海区采集的中国蛤蜊亲贝的雌雄比例为1.02:1,产卵量为74.1万粒/个;在温度为23~24℃、盐度为24—26、pH为8.02的条件下,受精卵经过23.5h发育为D形幼虫;中国蛤蜊的卵径、D形幼虫、足面盘幼虫的大小分别为(54.4±1.64)、(70.91±3.75)、(216.5±12.48)μm,变态规格、出现单水管、双水管的稚贝大小分别为(240.42±6.56)、(248.22±14.14)、(1175±72.31) μm。浮游期间(0~10日龄),水温为22.7~23.4℃,幼虫生长速度为(11.16±0.45)μm/d,存活率为(92.80±2.34)%;变态期间(10~1513龄),水温为22.4—24.2℃,幼虫生长速度为(10.91±0.54)μm/d,变态率为(73.16±8.32)%,变态过程持续5~6d。稚贝期间(15—40日龄),水温为24.2~27.0℃,双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明显快于单水管稚贝,但存活率明显下降。单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为(73.98±9.05)μm/d,存活率为(73.6±6.58)%;双水管稚贝的生长速度为(87.95.±8.34)μm/d,由于水温过高(〉30.0℃),存活率仅为(13.78±3.65)%。幼贝期间(40—100日龄),其生长速度为(111.24±13.08)μm/d,存活率为(62.75±5.35)%。  相似文献   

4.
以福建省35个油杉优树子代为研究对象,揭示其苗高和地径两个性状的差异。研究结果显示,家系间苗高、地径两个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广义遗传力分别为0.86和0.83,说明油杉半同胞家系间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苗期生长性状在家系水平上主要受遗传力控制,极具改良潜力。从苗高、地径这两个主要生长性状入手,对油杉二年生苗进行优良家系初选,选出3个优良家系。  相似文献   

5.
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中国蛤蜊Mactra chinensis和四角蛤蜊Mactra veneriformis的最佳运输时间及放养方式,在实验室条件下分别进行了其稚贝与成贝对干露和淡水浸泡的耐受性研究。结果表明:1)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干露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气温为25℃时,中国蛤蜊稚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6.4、20.4、14.4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29.2、21.9、14.6 h;气温为15℃时,中国蛤蜊成贝耐干露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53.2、35.8、18.3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124.6、95.7、66.8 h。2)在试验范围内,中国蛤蜊和四角蛤蜊的死亡率随淡水浸泡时间的延长呈直线增加(P<0.05);中国蛤蜊稚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9.0、6.6、4.2 h,四角蛤蜊稚贝的依次为15.3、10.8、6.4 h;中国蛤蜊成贝耐淡水浸泡的LT90、LT50和LT10依次为29.4、17.0、4.6 h,四角蛤蜊成贝的依次为52.3、28.9、5.6 h。本研究表明,四角蛤蜊耐干露和淡水浸泡能力总体上要强于中国蛤蜊。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内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估计,为中国对虾的选择育种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5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35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各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在0.36~0.51之间,头胸甲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14~0.24之间,腹节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25~0.50之间,而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4~0.29之间。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之间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体重和腹节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92,其次为体长和腹节长(0.91)、体长和体重(0.88)、体重和头胸甲长(0.87)、腹节长和头胸甲长(0.86)之间的遗传相关,以体长和头胸甲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最小(0.83)。[结论]中国对虾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性状表型相关在0.80~0.90之间,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7.
以仿刺参Apostichopus japonicus为亲本,采用不平衡巢式设计方法和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仿刺参12个父系半同胞家系和24个母系半同胞家系。分别在其3、4月龄时,从每个全同胞家系中随机选择30个后代个体,测定其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及肉刺长度,并根据所测数据计算表型变量的原因方差组分,估算仿刺参幼参阶段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和肉刺长度的遗传力。结果表明:仿刺参幼参阶段(0.002~1.95g),其体长、体重、肉刺数目和肉刺长度4个性状的遗传力估计值分别为0.304~0.419、0.138~0.24、0.191~0.404、0.131~0.378,均属于中度遗传力范围,说明4个生长性状均处于加性效应控制下,对仿刺参的选择育种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
林建东 《安徽农学通报》2011,17(17):130-131,134
对福建省尤溪国有林场马尾松一代种子园42个家系1a生半同胞子代苗的生长性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马尾松42个半同胞家系均具有较高的生长潜力,家系间苗高、地径生长性状均达极显著差异,表明马尾松半同胞家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变异,有较大的选择潜力;其苗高与地径家系遗传力较高,属强度遗传;以苗高、地径2个主要苗期生长性状,把42个家系划分为3种类型,为种子园留优去劣和营建改良代种子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估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中国对虾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相关进行估计,为中国对虾的选择育种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参数。[方法]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建立了51个全同胞家系(包括35个半同胞家系),分别测定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各家系的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应用数量遗传学原理,采用方差、协方差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中国对虾150日龄时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及性状间的遗传相关和表型相关。[结果]中国对虾体长遗传力的估计值在0,36—0.51,头胸甲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14—0.24,腹节长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25~0.50,而体重的遗传力估计值在0.04~0.29。中国对虾各生长性状表现出高的正相关,其中体重和腹节长的遗传相关最大(为0.92),其次为体长和腹节长(0.91)、体长和体重(O.88)、体重和头胸甲长(O.87)、腹节长和头胸甲长(0.86)之间的遗传相关,以体长和头胸甲长之间的遗传相关最小(0.83)。[结论]中国对虾体长、头胸甲长、腹节长和体重性状表型相关在0.80一O.90,t检验均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  相似文献   

10.
为了选育生长性状优良的湿地松家系,基于无人机多光谱技术,对不同家系湿地松的生长性状进行遗传变异分析。以8年生湿地松的20个半同胞家系测定林为研究对象,利用无人机多光谱快速提取其2021年11个月份(2月份除外)的树高和冠幅面积,并根据实测胸径数据构建胸径预测模型;估算不同月份的每个家系湿地松树高、冠幅面积和胸径的遗传力和育种值。结果表明:基于冠幅面积和树高建立的深度学习模型的胸径预测值与测量的胸径真实值之间具有较强的相关性,其中R2为0.70,RMSE为1.83 cm;湿地松的3个生长性状的遗传力在0.00~0.40之间;以10%入选率进行家系选择时获得了较好的遗传增益,3个生长性状遗传增益范围为0.21~0.79(11月份冠幅面积的遗传增益接近于0.00)。根据冠幅面积和树高的育种值进行家系选择,最终应考虑1、6、8、9、10、16、18和20号家系作为备选家系。基于湿地松的冠幅面积和树高的深度学习模型可应用于预测湿地松的胸径。湿地松的3个生长性状受中等遗传力控制,10%选择强度获得了较好的遗传增益。8个家系被选择出来用于冠幅面积和树高的同步遗传改良。研究结果可为选育生长性状优良的湿...  相似文献   

11.
刘晓玲  袁青  王敏强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69-1170,1195
[目的]初步探讨保存条件对中国蛤蜊总DNA提取及线粒体16S rRNA基因扩增的影响。[方法]设置3种温度和4个时间点的正交试验,对不同温度和不同时间保存的中国蛤蜊进行总DNA提取及检验,判断不同保存条件对线粒体16S rRNA基因PCR扩增的影响。[结果]中国蛤蜊在4、-20和-40 ℃条件下保存7 d,其DNA含量和PCR电泳条带检出率均无明显差异,说明7 d内中国蛤蜊线粒体基因的保存是完好的。20和28 d的保存结果表明,在4、-20和-40 ℃条件下保存中国蛤蜊组织样的总DNA仍可出现很亮的电泳条带,但PCR结果则显示,线粒体16S rRNA基因扩增效果不好。[结论]若要利用中国蛤蜊总DNA作为模板扩增线粒体16S rRNA基因,最好能在7 d内进行。若需  相似文献   

12.
黄连木优树子代苗期测定与初步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太行山区采集到的40株优树种子为材料,进行多地点苗期子代测定。结果表明,黄连木种内存在丰富的遗传变异,家系间各性状差异显著,且主要由遗传因素控制。各性状平均家系遗传力为0.449,属于中等遗传力,苗高遗传力最大达0.657,地径次之。联合方差分析说明参试地点间存在使家系显著增产或减产的效应。以苗高和地径2个性状为主要选择指标,在各试验点选取的10个优良家系都表现出明显的速生性,其中河北临城点子代长势最好,平均苗高、地径、冠幅都远大于其它2个地点,而平均遗传增益则是陕西扶风点高于河北临城点。所选出的优良家系可用作种子园建园材料或无性繁殖材料,并有待于在子代试验林中进一步观测。  相似文献   

13.
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苗期生长变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提高南方红豆杉遗传品质,对23个材用型南方红豆杉家系(含对照)在福建明溪进行苗期试验。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在家系间均存在显著性差异;家系间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存在显著性正相关;22个南方红豆杉优树自由授粉家系在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方面均显著性优于对照;南方红豆杉苗期苗高、地径、最长侧枝长度等性状均有较高的遗传力,中等的变异系数和较高的遗传增益;采用22个优树自由授粉家系进行繁育苗木可以达到遗传改良目的。  相似文献   

14.
旨在分析不同动物模型对宁夏地区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遗传参数估计的影响,筛选出估计生长性状遗传参数的最佳动物模型。本研究使用包含或剔除母体遗传效应、母体永久环境效应及母体与直接遗传效应之间是否存在协方差来区分6种动物模型,借助DMU软件的DMU_AI模块,利用约束最大似然法(AI-REML)估计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利用赤池信息准则(AIC)和似然比检验(LRT)来确定最佳动物模型。结果表明:1)在不考虑母体效应的模型中(模型1),周岁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59±0.02、0.52±0.03、0.20±0.04和0.52±0.03;2)在考虑母体加性遗传效应及其与直接加性遗传效应的协方差模型中(模型4),直接遗传力和母体效应的遗传力升高,总遗传力值降低;3)模型4估计的周岁体重、体高、体长和胸围的直接遗传力分别为0.77±0.01、0.73±0.03、0.33±0.04和0.70±0.03,母体效应遗传力分别为0.50±0.05、0.51±0.05、0.10±0.04和0.23±0.04,总遗传力分别为0.16±0.06、0.12±0.05、0.11±0.01和0.32±0.01。综上,基于本研究发现模型4对安格斯牛周岁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效果最佳,为宁夏地区安格斯牛核心群的选育提高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有效防治茄二十八星瓢虫提供试验依据。[方法]通过孵化率试验和强迫取食试验测试黄连、黄柏、丹皮、百部、野菊花的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孵化、成虫产卵的影响。[结果]黄柏提取物处理的卵的孵化率为(48.7±4.7)%;野菊花和丹皮提取物的分别为(54.6±10.1)%和(61.7±24.5)%;黄连和百部提取物的分别为(89.7±4.3)%和(94.6±4.8)%。黄连提取物处理的成虫的产卵量为(89.3±7.6)粒;丹皮和野菊花提取物的分别为(106.7±12.1)和(110.3±11.2)粒;百部和黄柏提取物的分别为(154.2±9.8)和(165.3±20.3)粒。[结论]这5种中药水提取物对茄二十八星瓢虫卵的孵化、成虫产卵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黄柏水提取物对其孵化率影响最为显著,黄连水提取物对其成虫产卵的抑制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中国蛤蜊多糖粗提物对丝裂霉素(MMC)诱发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影响。[方法]设置阳性对照组(0.5μg/ml丝裂霉素),阴性对照组(自来水)和3个试验组(中国蛤蜊多糖浓度为501、001、50μg/ml),将培养的蚕豆根尖(1.5~2.0 cm长)置于上述处理液在25℃下分别浸根培养4、68、h,进行蚕豆根尖细胞微核试验。[结果]3种浓度的中国蛤蜊多糖对浓度为1.5μg/ml丝裂霉素诱发的蚕豆根尖微核率与阳性对照组均有显著差异。浓度为150、100、50μg/ml的中国蛤蜊多糖对蚕豆根尖微核的抑制率分别为25.553%、13.506%、8.089%,且随多糖浓度增加,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率降低,抑制率增加。[结论]中国蛤蜊多糖可有效抑制丝裂霉素诱导的蚕豆根尖细胞微核的产生。  相似文献   

17.
 在室内25℃恒温条件下,饲养观察了绿豆象[Callosobruchus chinensis(Linn)]对不同豆种的产卵选择性、产卵量、卵的孵化率、幼虫和成虫的生长发育历期。结果表明,供试的17种豆粒上绿豆象的着卵率均达80%以上,且不同豆种粒上产卵量差异显著(P<0.01),卵在不同豆种上的孵化率间也存在显著差异(P<0.05),卵孵化后,幼虫仅在蚕豆、绿豆、红皮豇豆、豌豆、黑豆、红小豆、大豆上可蛀入危害,蛀孔数分别为3.00±0.25,2.00±0.18,3.50±0.09,2.50±0.21,4.50±0.10,2.00±0.22,2.50±0.17蛀孔/豆,差异显著(P<0.05)。在蚕豆、绿豆、红小豆、红皮豇豆、黑豆、大豆粒上的世代存活率分别为(0.63±0.12)%,(54.84±0.09)%,(44.40±0.08)%,(46.33±0.11)%,(66.88±0.10)%,(45.71±0.11)%,(21.59±0.21)%;雌虫的产卵期分别为(4.24±1.58)d,(5.10±0.22)d,(5.40±0.26)d,(5.21±1.25)d,(5.30±0.38)d,(4.63±0.41)d和(4.30±0.80)d,差异不显著(P>0.05),卵历期分别为(5.01±0.15)d,(4.30±0.05)d,(4.10±0.08)d,(5.10±0.18)d,(4.30±0.07)d,(4.20±0.14)d及(4.51±0.16)d,差异不显著(P>0.05);幼虫的平均历期分别为(33.40±4.85)d,(31.60±1.78)d,(28.22±3.56)d,(30.91±2.49)d,(27.30±1.98)d,(29.50±1.93)d及(36.70±4.97)d,差异显著(P<0.05)。不同豆种上绿豆象雄虫寿命间差异不显著(P>0.05),而雌虫寿命差异显著(P>0.0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