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及生物性状影响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提倡低碳、高效和生态农业的需求下,秸秆还田作为一项有效的生态农业措施得以大力推广.现对国内外秸秆还田的研究进展进行阐述,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团聚体形成、土壤养分释放的影响;重点分析了秸秆还田对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量、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等的影响,指出了秸秆还田在生理、生物、生态效应方面的广泛应用.强调了秸秆还田不仅能够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其更大的意义在于能够增强土壤生物肥力,改善土壤生物性状,增强土壤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生物缓冲性,在农业生态中具有极其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秸秆是一类重要的农业副产物,经还田成为绿色循环农业生产的重要有机能源原料,在果园中的应用越来越广.围绕秸秆还园对果树和土壤的影响进行综述,分析秸秆还园在果树生长、果实产量和品质、土壤理化性质、土壤微生物和土壤酶活性等方面的影响,旨在明确秸秆还园的重要作用,为推动秸秆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和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秸秆还田既可避免秸秆资源堆放浪费,也可防止其大量焚烧而造成环境污染,同时利于培肥土壤,提高土地的可持续利用。该研究结合近年来秸秆还田的相关研究进展,阐述了秸秆还田对土壤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性质的影响,进一步揭示了秸秆还田在改善土壤环境方面的重要作用,指出了当前秸秆还田技术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建议及展望,旨在为开展秸秆还田培肥土壤的机制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已进行4 a温室夏季种植甜玉米、菜豆及其秸秆还田试验的温室黄瓜连作土壤,于2009年继续进行相同的处理,研究了温室夏季填闲作物及秸杆还田对黄瓜连作土壤养分和微生物代谢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种植甜玉米秸秆还田处理能减小土壤容重,改善土壤通透性。夏季填闲及秸秆还田处理对土壤养分和微生物的影响在秋冬茬表现较明显,能增加土壤中有效磷含量,种植菜豆处理(秸秆还田和不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效钾含量。填闲作物及秸秆还田处理还能提高土壤微生物代谢活性,改变土壤微生物对单一碳源的利用能力。  相似文献   

5.
秸秆中富含有机质和营养元素,还田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本文总结了秸秆还田对土壤-作物-大气系统的影响,分析了秸秆还田技术在研究和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6.
秸秆资源丰富,发展潜力巨大。秸秆还田是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有效途径,合理的秸秆还田可以有效改善土壤环境,促进农田生态系统碳、氮循环,但不合理的还田也会带来负面效应,造成农田病虫害增加,微生物系统紊乱。因此,该研究总结了国内外秸秆还田现状,分析了应用较为广泛的还田方式之间的差异。并从节水减肥、温室效应、病虫害影响、土壤理化性质以及微生物结构等方面综合评价了秸秆还田的生态效应,进一步揭示秸秆还田技术在农田环境上的调控作用。同时指出当前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以及从可持续性角度对秸秆还田进行了展望,以期为开展秸秆还田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采用盆栽定量等氮还田的方法,研究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和堆肥还田对番茄生长、产量、果实品质、土壤碳氮含量及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处理在还田60 d内对番茄植株生长有化感抑制作用,抑制作用在60 d后减弱,还田110 d后能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显著提升果实品质,提高土壤全碳、全氮含量。番茄秸秆堆肥还田处理能够持续促进番茄植株生长,改善果实品质,显著提高番茄产量,土壤全碳、全氮含量及C/N显著提高,脲酶、蔗糖酶活性显著提高。在生产中番茄秸秆堆肥可直接作为肥料施用,且肥效优于鸡粪,番茄秸秆直接还田则需要至少60 d的腐解才能减弱对番茄生长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秸秆还田方式对设施土壤盐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设施栽培条件下,研究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对土壤盐分空间运移的影响,通过测定分析不同秸秆还田方式处理对不同深度土壤全盐、电导率、硝酸盐、pH值,比较不同处理盐分指标的差异,并对不同盐分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2 000kg/667m2行下秸秆反应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但与无秸秆处理相比,不同行下秸秆反应堆处理能够降低0~10cm土层土壤全盐20.16%~21.75%,降低10~20cm土层土壤全盐13.25%~24.40%;能够降低0~10cm土壤硝酸盐25.00%~25.80%,降低20~30cm土层土壤硝酸盐22.41%~24.75%;土壤全盐与土壤硝酸盐极显著正相关,土壤全盐与土壤pH值极显著负相关。  相似文献   

9.
以“奇迹”番茄为试材,采用秸秆腐熟还田的方法,研究不同秸秆还田剂量和方式对番茄产量、品质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以期为玉米秸秆在设施栽培中还田改良土壤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多数情况下,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对土壤理化性质和产量指标影响差异不显著;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提高幅度分别为11.66%~14.67%、15.40%~16.17%、2.30%~10.81%和15.38%~20.10%;秸秆还田降低土壤电导率,二水平腐熟还田与未腐熟还田降幅分别为13.54%和8.58%,腐熟秸秆还田显著提高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二水平和四水平腐熟还田升幅分别为20.39%和16.73%,未腐熟秸秆还田显著降低土壤硝态氮含量,比同水平腐熟还田降低16.68%;秸秆还田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总孔隙度,提高土壤非毛管孔隙度,降低土壤毛管孔隙度,土壤容重降幅为11.46%~14.65%,土壤总孔隙度升幅为4.05%~13.68%,土壤非毛管孔隙度升幅为28.11%~68.10%,土壤毛管孔隙度降幅为13.47%~25.94%;秸秆还田使土壤团聚体表现为大团聚体增多,小团聚体...  相似文献   

10.
从日本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演变看管理技术更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变迁,一方面反映了一定生产时期的生产力特征,同时,也反映了人为管理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研究日本苹果果园管理的发展历程,总结其经验,避免其过失,对我国现阶段果园土壤管理制度的调整有多方面的借鉴性。从早期的绵苹果栽培开始,日本果农就非常注重果园土壤管理,从秸秆还田到有机肥料的使用,果园土壤肥力在一个较长的时期内保持了相对稳定。20世纪40年代前后,随着世界范围内苹果商业栽培的发展以及化肥工业的崛起,日本的苹果土壤管理又先后历经了化学农业、有机与生态农业不同的发展时期,下面分别进行分析。1传统农业时期…  相似文献   

11.
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皖南酸性红黄壤上进行了为期4年的定位试验,探讨不同作物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及土壤养分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秸秆还田配施化肥,在提高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方面优于单施化肥。稻草还田产量最高,稻草>油菜秆>麦秸草>单施化肥,并且作物产量随着稻草用量的增加而增加。秸秆还田可以增加土壤的养分含量,以稻草还田最佳,且土壤养分的增加量随着稻草还田量的增加而增加。  相似文献   

12.
《中国瓜菜》2010,23(3):66-66
伴随中央对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实施.一批农业机械化秸秆还田新技术、新机具相继问世,秸秆还田面积逐年增加,全国共投入各类秸秆还田机具39.83万台.实现秸秆机械化还田面积2273万hm^2。秸秆还田在解决土壤氮磷钾比例失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农作物秸秆是一种重要的可再生生物质资源,秸秆还田是资源化利用的重要方式之一,对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该研究详细阐述了近20年来农作物秸秆的主要化学组成及所占比重方面的研究概况,分析了秸秆还田后对改善土壤理化性质、促进土壤微生物繁殖、改变土壤动物的丰度等影响,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以期为下一步深入开展农作物秸秆高效资源化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了提高植物秸秆的有效利用率,减少化肥的使用量,进行了秸秆腐熟还田化肥减量试验,结果发现,作物秸秆腐熟还田能有效减少化肥的施用量,同时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容重,提高土壤供肥保水能力,增加作物产量。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农作物设施生产发展迅速,但由于设施内环境密闭,土壤连作障碍不断加重。农作物秸秆还田可有效减轻设施土壤连作障碍,应用效果非常显著。本文主要介绍了秸秆还田在设施西甜瓜栽培中的应用技术及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6.
论秸秆还田的技术手段及特点效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秸秆还田是当今世界上普遍重视的一项培肥地力的增产措施,在杜绝了秸秆焚烧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的同时还有增肥增产作用。秸秆还田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结构,使土壤疏松,孔隙度增加,容量减轻,促进微生物活力和作物根系的发育。秸秆还田增肥增产作用显著,一般可增产5%~10%,但若方法不当,也会导致土壤病菌增加,作物病害加重及缺苗(僵苗)等不良现象。因此采取合理的秸秆还田措施,才能起到良好的还田效果。  相似文献   

17.
生物工程秸秆还田技术具有就地取材、活化土壤、安全高效、操作简易、成本低、服务多赢等优点,能有效解决秸秆直接还田带来的危害。详细阐述应用科凯绿精灵+秸秆自制秸秆肥的工艺流程,并对此技术在大面积推广中出现的问题提出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8.
利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 Space可视化软件,分析了基于CNKI数据库收录的连作障碍及秸秆还田在连作障碍应用研究中的发文数量、发文趋势、关键词频次和突现状况;主要包括连作障碍、蔬菜连作障碍及秸秆还田在连作障碍中的应用分析并绘制知识图谱。结果表明:连作障碍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土壤性状和防治防控技术,土壤改良是未来发展方向。秸秆还田可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生物活性等,仍作为缓解连作障碍的研究方向之一。该结论也为减缓蔬菜连作障碍研究选题提供了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小麦茭白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不同还田处理方式对土壤理化性质、田面水水质变化及茭白产量品质的影响,以常规基施化肥为对照,设置秸秆全量还田+基施化肥、秸秆堆肥(秸混肥)还田+基施化肥、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常规基施化肥减量20%5个处理。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不同还田方式处理对茭白采收后土壤pH、全氮含量的影响不大,秸秆全量还田处理的土壤EC值、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最高。与对照相比,秸混肥还田可显著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并提高茭白产量,但茭白品质改善的效果不显著。秸混肥还田+缓释肥替代化肥基施处理的土壤碱解氮和速效钾含量较对照显著降低,但茭白产量最高。基施化肥减量处理土壤有效磷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对茭白产量品质无明显影响。茭白不同生长时期田面水的采样检测结果表明,各处理田面水pH、COD和总磷、全钾含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且硝态氮含量均低于检出限(0.5 mg·L-1),小麦秸秆还田对茭白田面水面源污染无影响。综上,麦茭水旱轮作模式下小麦秸秆还田可用于培肥土壤、增加茭白产量和控制面源污染。  相似文献   

20.
乌兰县秸秆腐熟剂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旭青 《北方园艺》2012,(11):162-163
在柴达木地区,设置无秸秆还田的常规施肥、常规施肥+不加腐熟剂秸秆还田、常规施肥+全量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 3个处理。进行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试验。结果表明:常规施肥+秸秆+"京圃园"秸秆腐熟剂2kg/667m2+尿素5kg/667m2与没有秸秆还田、有秸秆还田但没有施用秸秆腐熟剂相比,提升土壤有机质的效果最好,提升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的效果最好,3个秸秆处理的后茬小麦籽粒产量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