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7 毫秒
1.
介绍了用动力学方法同时测定植物叶绿素提取液中的叶绿素和脱镁叶绿素含量。在比较试验的4种叶绿素提取溶剂中,以微碱性的两种溶剂防止叶绿素脱镁的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2.
为了明确外源物质和低温诱导对小麦光合能力及抗逆能力相关的酶活性的变化,以郑麦1860和郑麦369为材料,利用快速叶绿素荧光对不同温度(0、15℃)及不同处理(清水、水杨酸)下小麦幼苗光合电子传递活性相关参数及抗氧化酶活性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低温胁迫下,2个品种小麦J点上升、P点下降、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光合性能指数(PIABS)、单位面积内反应中心的数量(RC/CSm)、用于电子传递的量子产额(φEo)均显著下降,而水杨酸处理显著减轻了Fv/Fm、PIABS、RC/CSm、φEo的下降幅度;水杨酸处理能够提高植株逆境防御能力,与15℃处理相比,0℃低温逆境下,经水杨酸处理的郑麦1860的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在6 h显著提高122.17%,过氧化物酶(POD)活性无显著性差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在24 h提高10.64%,丙二醛(MDA)含量在6、24 h分别降低34.11%、21.7...  相似文献   

3.
武玉永  谭秀华  姚庆收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1126-1128,1148
[目的]筛选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并研究其产酶活性。[方法]以海藻酸钠为唯一碳源,通过驯化培养、初筛、复筛得到一株优势菌,并对该菌的最适生长条件、最适产酶条件及酶的性质作了初步研究。[结果]优选出1株海藻酸钠高效降解菌8号菌株,为革兰氏阴性菌,形态为杆状。该菌在30℃培养72h产酶量最高。海藻酸钠裂解酶作用的最适底物质量分数为1.00%~2.00%,最适pH值为7.o,最适反应温度为4JD℃,温度继续升高,酶活力急剧下降。[结论]为海藻酸钠的有效降解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不同贮藏方式对大白菜贮藏品质的影响,为大白菜的采后保鲜技术提供参考。[方法]以大白菜为试材,将其置入0℃冷库(0.03 mm PE袋包装)和传统窖中,在100 d贮藏期间内测定大白菜中与叶绿素降解相关的生理生化指标。[结果]冷库贮藏能够有效地延缓大白菜的水分损失,维持叶绿素含量,较好地抑制了参与叶绿素降解途径的相关酶活性,其中包括脱镁叶绿素酶(Pheophytinase,PPH)活性、叶绿素酶(Chlase)活性、脱镁螯合酶(Mg-dechelating)活性,而叶绿素过氧化物酶(chlorophyll-peroxidase,Chl-POX)被证实不是参与大白菜叶绿素降解的关键酶;除此之外,还较好地维持了大白菜叶绿体的完整性及其数量。[结论]0℃冷库贮藏结合0.03mm PE包装可有效抑制大白菜叶绿素的降解,对其保鲜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5.
用脱落酸和玉米素及二者的混合溶液 (脱落酸 /玉米素 =2× 10 - 4mol.L- 1/ 10 - 4mol.L- 1)处理小麦幼苗及离体的叶片 ,脱落酸可提高叶片中蛋白质水解酶活性 ,玉米素则抑制蛋白质水解酶活性的上升。混合激素溶液倾向于玉米素对蛋白质水解酶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
茶叶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4  
以对硝基β-D-葡萄糖苷为底物,对茶叶中β-D-葡萄糖苷酶活性测定条件进行了研究,包括缓冲液pH值、底物浓度、反应温度和时间等条件对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20mg茶树鲜叶粗酶提取液底物浓度为10mmol/L,在49℃条件下反应120min能得到最大的光吸收值。  相似文献   

7.
刘沙沙  李静梅  石波  梁平  李超 《中国农业科学》2013,46(11):2345-2352
【目的】探索商品化β-葡聚糖酶水解小麦秸秆制备纤维寡糖的最佳条件,为纤维寡糖的工业化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浓硫酸和浓盐酸混酸降解微晶纤维素制备纤维寡糖混合物,通过分离纯化得到聚合度为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用所得纤维二糖作为标准品测定小麦秸秆酶解产物中的纤维二糖,并以纤维二糖含量和小麦秸秆转化率为衡量指标,研究酶解反应温度、pH、反应酶底比E/S、反应底物浓度、反应时间对寡糖生成的影响。【结果】采用活性炭柱层析法得到了高纯度的聚合度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当酶解反应温度为50℃、pH为5.5、E/S为0.4、底物浓度为2%、时间10 h时酶解效果最好,小麦秸秆总转化率达到55.57%,纤维二糖得率为148.15 mg•g-1秸秆。【结论】活性炭柱层析可以很好地分离纤维寡糖,得到了聚合度为2—5的纤维寡糖单一组分;酶解小麦秸秆总转化率及纤维二糖得率均提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干旱条件下非顺序衰老小麦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及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规律,为揭示小麦叶片非顺序衰老的形成机理和生态变异特征提供理论指导。【方法】以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豫麦19和顺序衰老小麦陕229为材料,分别采用CCM-200手持式叶绿素仪和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法测定了干旱和自然天气条件下小麦花后旗叶和倒二叶叶绿素含量及抗氧化酶活性。【结果】无论在干旱还是自然天气条件下,在叶片衰老后期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旗叶的SPAD值、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低于倒二叶,而旗叶的丙二醛(MDA)含量均高于倒二叶。顺序衰老小麦陕229顶二叶的表现正好与此相反。在自然天气条件下,花后30d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旗叶的SPAD值,SOD、CAT和POD活性分别比倒二叶低44.36%,26.05%和21.54%;25.88%,27.74%和30.12%;71.14%,35.34%和62.29%;62.67%,43.38%和40.06%,而旗叶的MDA含量分别比倒二叶高55.76%,54.09%和51.67%。在干旱条件下,花后30d非顺序衰老小麦温麦19、兰考矮早8和豫麦19旗叶的SPAD值,SOD、CAT和POD活性分别比倒二叶低71.87%,46.08%和55.46%;77.35%,44.34%和57.33%;74.12%,69.73%和71.54%;80.44%,68.32%和65.66%,而旗叶的MDA含量分别比倒二叶高12.62%,31.70%和25.07%。【结论】在干旱条件下,小麦顶二叶的衰老速度加快,顺序衰老和非顺序衰老小麦的衰老现象均出现较早。  相似文献   

9.
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测定的分光光度计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崔勤  李新丽  翟淑芝 《安徽农业科学》2006,34(10):2063-2063
采用分光光度计法测定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比较干鲜2种状态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结果表明:在失水、不失绿情况下,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不受影响。  相似文献   

10.
耐热果胶酶产生菌的分离及酶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果胶酶是一种用途广泛的酶 ,报道一株耐热性果胶酶产生菌及酶学特性的研究。经实验确定该菌株产生的果胶酶最适反应温度 6 0℃ ,液体酶 6 0℃保温 1h ,酶活保存 5 0 % ,最适反应pH 8.0 ,在pH4~ 10具有较好的酶活性。  相似文献   

11.
BE-91菌株木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的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单因素试验法和正交试验法对BE-91菌株木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进行系统研究,获得优化的木聚糖酶活力测定条件为:按1/9的比值添加稀释100倍的木聚糖酶与预热至62℃的浓度为0.8%的木聚糖底物(用pH值5.4~5.6的0.1mol/L柠檬酸-柠檬酸钠缓冲溶液配制),62℃水浴准确反应3min,加入2.0mLDNS溶液,沸水浴显色10min,测定波长为540nm。在此优化条件下,测得BE-91菌株木聚糖酶活力达350.24U/mL。  相似文献   

12.
张永勤  王哲平  孙岩  詹志春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2):15643-15645
综述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多糖水解酶活力的测定方法,并介绍了一些最新涌现的方法。还原糖测定法由于具有简便、快速、低成本、可高通量、实时测定的特点,仍是当前酶活力测定中的首推方法,其中灵敏度较高、可较准确地测定酶解初速度的3-甲基-2.苯并噻唑酮腙(MBTH)法将更加受到业界的推崇。灵敏度普遍较高的荧光法如果能克服底物成本较高,制备过程中分子量降低等问题,也将得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3.
通过硫酸铵分级分离和SephadexG-100柱纯化得到的小麦叶片蛋白,可分为两个部分,其对硝酸还原酶(NR)都有明显的钝化活力;且钝化蛋白部分Ⅱ的钝化活力明显高于同样蛋白含量的部分Ⅰ.小麦叶片中硝酸还原酶钝化蛋白部分Ⅰ和Ⅱ同样对其根中的NR具有钝化活性。钝化蛋白部分Ⅰ通过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进一步纯化,达到电泳纯,测得分子量为47.5k  相似文献   

14.
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黄瓜叶片总蛋白双向电泳技术优化体系,即可溶性蛋白提取方法为TCA/丙酮沉淀法,上样量为600μg,染色方法为考马斯亮蓝G-350。从而获得一个比较稳定的黄瓜叶片蛋白质双向电泳体系。  相似文献   

15.
室内模拟研究结果表明,霉腐格氏霉(Ceriachianivalis)侵染小麦的适宜温度为17℃,20℃以上有利于病菌在寄生组织中扩展。在相对温度93%以上的条件下,2~3d病害就会普遍发生,持续时间越长,发病越严重。光强8000~100001x每天光照6h最适于病菌侵入和扩展,长时间光照不利于病害发生。  相似文献   

16.
《山东农业科学》2019,(11):13-17
以济麦22和临麦4号小麦叶片为材料进行离体培养试验,通过添加1/2MS、霍格兰营养液(Hoagland)、6-苄氨基腺嘌呤(6-benzylaminopurine,6-BA)分析不同培养条件下小麦离体叶片叶绿素及植物总蛋白的变化,建立适用于两个品种的离体培养体系。结果表明,筛选的培养体系中1/2MS液体培养基最适用于济麦22和临麦4号,叶片离体培养10 d内可保持生理活性稳定;霍格兰营养液仅适用于临麦4号;1/2MS液体培养基添加6-BA后叶片SPAD值及总蛋白含量增加,浓度25 mg/L时效果最佳,离体培养14 d叶片仍可保持良好的生理活性。本研究建立了适用于济麦22和临麦4号的叶片离体培养体系,为进一步开展小麦抗病性研究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铝胁迫与小麦叶片的内肽酶活性及活性氧的产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温室内自然光下小麦种子培养实验 ,研究了Al3 胁迫下和H2O2 处理时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和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 ,Al3 的胁迫和H2O2 处理均使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升高 ,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Al3 的胁迫下 ,H 2O2 的清除剂ASA(抗坏血酸 )的加入使内肽酶活性明显下降 ,可溶性蛋白质的含量明显增加。Al3 胁迫下小麦幼苗叶片中的内肽酶活性升高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下降的原因之一是产生了活性氧—H2O2。  相似文献   

18.
[目的]建立小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培养体系。[方法]以野生小蓟无菌苗叶片为外植体,分析2,4-D、6-BA、NAA对小蓟愈伤组织的诱导及增殖的影响,确定最适宜的激素组合。[结果]单因素条件下,0.8 mg/L 2,4-D、0.9 mg/L 6-BA、2.0 mg/L NAA为小蓟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浓度;MS+2,4-D 0.6 mg/L+6-BA 0.9 mg/L+NAA 2.5 mg/L培养基为小蓟叶片愈伤组织最适诱导组合。单因素条件下,2,4-D、NAA不适合小蓟愈伤组织增殖培养,MS+6-BA 0.3 mg/L为小蓟叶片愈伤最佳增殖培养基。[结论]该研究为小蓟的进一步开发利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9.
[目的]测定并比较龙葵不同部位中龙葵碱的含量。[方法]采用乙醇一乙酸提取法对龙葵不同器官中的龙葵碱进行对比提取试验,采用吸光度法进行生物碱含量测定,并对不同器官的生物碱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茎中龙葵碱的含量为0.06%,叶中含量为0.19%,未成熟的果实中含量为0.33%,成熟的果实中的含量为0.06%。龙葵碱含量在植株各部位的大小顺序为:茎〈成熟果实〈叶〈未成熟果实。[结论]该方法优化了龙葵碱的提取条件,为龙葵碱的工业化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