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黑鹳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由于其对环境要求严格,在山西分布范围小、数量少。本文介绍了山西灵丘黑鹳自然保护区自然概况以及黑鹳在保护区内栖息、繁殖、越冬情况。观察表明,自然环境的优劣是黑鹳迁徙还是停留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2.
红外线照相技术目前已在野生动物调查中广泛应用。对山西历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金钱豹种群分布及活动范围进行了监测,分析了金钱豹在历山保护区内活动时间、活动地点及栖息地类型。  相似文献   

3.
刊中报     
加强保护非保护区野生动物有专家研究表明,人与果子狸等野生动物非典病毒高度同源。尽管部分专家对此结论持审慎态度,但非典之灾的惨痛教训,已使各地尤其是野生动物保护区意识到禁捕禁食野生动物的紧迫性和重要性。近年来,野生动物保护区的保护工作做得较好,但不少非保护区的野生动物保护工作就不尽如人意了,对滥捕狂食野生动物的现象,有的管而不严,有的视而不见,令人遗憾和痛心。非保护区地域广阔,动物种类繁多,数量也不少。一些非保护区群众对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仍较差,这对于做好广大山区农村的卫生和环保工作都是不利的。不过也有例外,…  相似文献   

4.
随着保护力度的加强,保护区内野生动物种类和数量不断增加,产生了野生动物游离于保护区周边觅食,破坏农作物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在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野生动物危害农作物的原因,提出了相应对策,为保护区野生动物管理决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为了解福建省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分布情况,采用数据分析的方法对福建省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内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的物种丰富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闽江源国家级保护区与戴云山国家级保护区、峨嵋峰国家级保护区相似性最高;福建省自然分布有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89种,40个省级以上自然保护区分布有147种,占比78%,有效保护了全省近80%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保护区分布有哺乳纲、昆虫纲、鸟纲、爬行纲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保护了福建省自然分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种数各纲的83%、89%、77%、57%;存在物种生存空间日益不足,物种与其他保护区间交流、迁移少等问题。同时提出物种保护措施。研究结果可为科学区划、管理自然保护区,合理开展就地、迁地保护,有效保护遗传资源、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文章根据新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结合自然保护区监测及科考报告,对保护区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进行了修订。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原记载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9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43种,修订后的名录中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2种。  相似文献   

7.
保护区鸟兽多样性监测是濒危物种保护和维持及生物多样性管理的重要手段。为进一步完善保护区内鸟兽资源多样性信息及鸟兽分布情况,2022年5月~11月利用红外相机对大稠顶省级自然保护区鸟类和兽类进行了调查。调查共在50个位点上布设了红外相机,累积6494个相机工作日,共鉴定出陆生脊椎野生动物25种,属于2纲8目16科。其中,鸟纲4目7科10种、哺乳纲4目9科15种。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分别是藏酋猴、猕猴、白鹇、豹猫和凤头鹰。项目为保护区的有效保护和管理提供了基础资料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8.
佛坪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影响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坪自然保护区草坪—黑龙潭—大城壕属保护区实验区,是保护区境内最主要生态旅游线路。通过2004年至2010年对该区域入区人员的统计和日常巡护及定期监测中收集的野生动物活动数据分析,研究保护区开展生态旅游对野生动物活动的影响,探索了保护区生态旅游方向,使之既能实现一定的旅游收入,又对自然环境和野生动物的影响降到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9.
南非的灌木草丛中,生活着各种珍稀动物.去年8月,我们决定去这个一直向往的地方. 大克鲁格野生动物保护区位于南非东北部,是南非最大的野生动物保护区,拥有极其丰富的动物资源.这个区里最有名的克鲁格国家公园,占地约19425平方公里.克鲁格公园邻近地区,还有20多个规模相当大的私人野生动物保护区,例如萨比森私人保护区.这些私...  相似文献   

10.
2012年6月至2013年4月,安西极旱荒漠自然保护区采用红外触发自动相机开展保护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在20个位点共拍摄到有效照片2 517张,获取有效独立照片732张,其中47.4%为兽类,50.8%为鸟类,1.8%为工作人员。应用监测照片共鉴定出物种25种,其中兽类8种,鸟类17种。兽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北山羊、岩羊、中亚兔;鸟类中拍摄率最高的前3种依次为红嘴山鸦、岩鸽、石鸡。并分析讨论了红外触发相机在保护区监测应用中的一些常见问题和优缺点,为红外相机在荒漠区野生动物的监测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对江苏宜兴龙池自然保护区的野生动植物区系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该保护区共记录了野生维管束植物有131科430属705种,种子植物有113科402属669种,种子植物种世界广布型的科占保护区总科数的37.2%,说明保护区生境丰富多样,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具有复杂性和来源多样性的特点;脊椎动物有4纲22目52科145种,具有亚热带特点,且温带—亚热带过渡性明显。此外,该保护区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8种,是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具有突出的生物多样性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照 《河北林业》2013,(Z1):18-19
近年来,保护区在野生动物救助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2008年,在杨家坪管理区建设有野生动物救护站一处,占地3876平方米,房屋面积251.25平方米。周边的村、镇、县居民,一有发现野生动物受伤的情况,便会积极地与保护区取得联系,保护区工作人员及时将其送往救护中心进行救护,待  相似文献   

13.
乡村生态发展(VED)计划是印度专门为保护区(Pas),如国家公园和野生动物禁猎区周围的村庄设计的。建立保护区是为了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特别是保护野生动物的必要性。这是一个必须在全球及全国范围内反复宣传的问题。印度的森林法中规定,森林覆盖率至少应该占土地总面积的33%,其中4%应该指定为保护区。保护区内没有人类的干扰,有利于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繁殖。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9月,通过野外样线调查、座谈访问、历史资源收集,对薤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为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  相似文献   

15.
庞泉沟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世界珍禽褐马鸡及华北落叶松、云杉森林生态系统为主的森林和野生动物类型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自1980年建区以来.始终把保护工作放在首位,褐马鸡数量稳步增加;以动物生态和生物学为主的科研工作初见成效;基本摸清了保护区的动植物家底。并开始试办以森林旅游为主的旅游业,增加了保护区收入,缓解了资金不足。一、野生动物和森林植物保护有成效保护森林和野生动物的安全,是保护区的首要任务。他们在野生动物、森林植物的保护上,采取了以下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6.
2005年7—9月,通过野外样线调查、座谈访问、历史资源收集,对薤山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进行调查,结果为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46种的29.27%,其中兽类21种、鸟类38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4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3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8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56种.  相似文献   

17.
210国道位于牛背梁保护区西部,从保护区内及边缘南北穿越12 km,直接隔断了该区野生动物东西方向水平迁移扩散的通道。通过样带监测和实地调查,摸清了公路两侧野生动物的分布和活动现状,结合车流量现状和变化规律,分析讨论了210国道对牛背梁保护区羚牛等野生动物东西迁移扩散的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据调查,湖北万朝山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77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57种的29.96%,其中兽类21种,鸟类43种,爬行类7种,两栖类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6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物种39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61种。  相似文献   

19.
野人谷自然保护区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及其保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据调查,发现湖北野人谷自然保护区分布有珍稀濒危野生脊椎动物82种,占保护区脊椎动物285种数的28.8%,其中兽类22种,鸟类43种,爬行类9种,两栖类7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8种,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44种,国际贸易公约濒危野生动物61种。  相似文献   

20.
为更好地对甘肃连城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进行保护,在现有文献查阅、保护区综合科学考察和保护措施基础之上,运用SWOT分析法,对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从4个方面进行了综合分析,并提出了连城自然保护区野生动物资源保护的措施,以期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