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根据172块典型样地调查资料,分析了太行山区主要天然栎林中辽东栎林、蒙古栎林、栓皮栎林的分布、生长、群落结构,此外,还就栎林经营中存在的问题阐述了有关建议和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2.
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 Blume)是用途广泛、生长较快、具有一定经营价值和开发利用前途的乡土树种。但在过去的经营工作中未予足够重视。着重分析了栓皮栎的林学特性;探讨了栓皮栎经营意义和主要用途以及在经营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提出了经营和开发利用栓皮栎几点措施。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栓皮栎的天然更新状况,进一步揭示其更新规律,以促进该地区栓皮栎林建康经营,采用典型样地调查法对小陇山林区栓皮栎的更新密度进行调查,通过灰色关联法对影响栓皮栎林天然更新的林窗、郁闭度、种子产量等因子进行关联性分析。结果表明:(1)栓皮栎针阔混交林下更新状况最好,更新密度为10 653株/hm~2;其中栓皮栎针叶混交林,更新密度为6 015株/hm~2;栓皮栎纯林林下更新密度最小,为5 458株/hm~2。(2)优势树种栓皮栎更新状况明显优于其他树种,更新密度最高可达6 100株/hm~2,频度可达80%。(3)影响栓皮栎更新的15个环境因子关联度排序为:林窗林分密度种子产量土壤厚度年龄结构郁闭度林木健康程度林分长势物种多样性坡度成层性啮齿动物数量灌草盖度海拔枯枝落叶层厚度。(4)在15个因子中不可控制因子包括土壤厚度、种子产量、年龄结构、坡度、海拔;可控制因子包括林窗、林分密度、郁闭度、林木建康程度、林分长势、物种多样性、成层性、啮齿动物数量、灌草盖度、枯枝落叶层厚度。为促进栓皮栎林天然更新,可通过营造栓皮栎针阔混交林以及对可控因子的调整来促进其天然更新,促进该地区栓皮栎林建康稳定生长。  相似文献   

4.
以秦岭北坡栓皮栎为研究对象,采用选择典型样株与随机采样的方法,研究不同径级下厚皮和薄皮2种类型栓皮栎软木的差异、软木质量变化的趋势,及周皮与树体生长的关系等.研究结果表明:栓皮栎不同部位(阴面和阳面)软木厚度存在极显著差异.对比2种类型软木密度、硬度、皮层厚度等可以得出厚皮类型软木优于薄皮类型,2种类型栓皮栎胸径在10~20 cm的软木质量最差;2种类型栓皮栎周皮厚度与树体生长存在极显著的正相关性,可用胸径代替年龄作为反映周皮厚度的重要度量指标.软木厚度越大软木质量也相对越好,厚皮类型栓皮栎软木在胸径10 ~ 30 cm时速生,胸径40 cm后增长迟缓,而薄皮类型软木以较慢的速度缓慢增长.在栓皮栎林的经营和树皮采剥中,应该对胸径为30 ~ 40 cm的厚皮类型栓皮栎及时进行周皮采剥,而尽量避免对胸径小于20 cm的薄皮类型栓皮栎进行剥皮,同时可以适当对栓皮栎林进行间伐,增加林窗的数量,从而增加光照、温度等环境资源的异质性,为栓皮栎软木的发育生长提供有利的条件.  相似文献   

5.
不同立地条件下栓皮栎人工林群落生物量结构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林业资源管理》2016,(3):67-73
比较了河南省境内不同立地条件下栓皮栎人工林5个分布区生物量的分配特征。结果表明:黄棕壤上的栓皮栎林生物量最高,为138.63 kg/m2,棕壤其次,褐土上的栓皮栎人工林生物量最低,仅为黄棕壤的72.62%;不同坡向的栓皮栎林生物量平均值大小顺序为西南南东南东北北西北;不同的土层厚度对栓皮栎林的生物量影响显著,不同土壤厚度的生物量大小顺序为(60~80cm)(40~60cm)(20~40cm)(0~20cm),随着土层厚度的加深,林地生物量迅速增加;不同坡位生长的栓皮栎林生物量有所差异,林分生物量大小顺序为下坡上坡中坡,但差异不明显;海拔对栓皮栎人工林生物量没有显著的影响,栓皮栎林在海拔700~1 300m之间生长状况最好,随着海拔的升高,生物量呈下降的趋势。  相似文献   

6.
栓皮栎是我国温带落叶阔叶林代表树种之一,是河南省山区典型地带性树种和主要造林树种.间伐作为一个重要的森林经营措施,研究其对林下更新的影响,可为改善栓皮栎人工林林分结构,维持林下物种多样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森林经营措施提供支撑.对间伐3 a后栓皮栎人工林林下幼苗更新物种及更新多样性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间伐后林地内幼苗种类和...  相似文献   

7.
近年通过对百色地区雅长林区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和植被调查,认为经过多年的采伐利用,林区的细叶云南松纯林多为松栎混交林代替,其栎类林相已构成红水河畔、右江河谷山地独特的森林类型.其麻栎林栓皮栎林的成因有①百色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地形,为麻栎栓皮栎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②当地的气候特点为麻栎栓皮栎林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热条件;③麻栎栓皮栎对百色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8.
为探讨不同水土保持树种对土壤质量的影响,以华北石质山区3种30a生典型树种刺槐、侧柏和栓皮栎林为对象,研究各人工林地及对照样地的土壤理化性质,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计算各样地土壤质量指数。结果表明:1)侧柏林种植对土壤粘粒体积分数和孔隙度的提高作用最大,刺槐林最大限度地增加了土壤粉粒及含水率,栓皮栎林对土壤硬度降低作用最大;2)侧柏林对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的积累作用最大,刺槐林对土壤速效磷增加作用最好,而栓皮栎林则有利于土壤速效钾的累积;3)综合土壤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得到侧柏、刺槐和栓皮栎林地土壤质量指数分别为1.42,0.99,0.53。刺槐、侧柏、栓皮栎等3种树种均显著提高了土壤质量,且不同水土保持林土壤质量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建议在华北石质山区水土保持林构建中,可以选择侧柏作为先锋树种。  相似文献   

9.
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数量分类与排序   总被引:16,自引:4,他引:16  
应用二元指示种分析(TWINSPAN)和无偏对应分析(DCA)对河南宝天曼植物群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TWINSPAN将植物群落分成了岩栎林、千金榆林、铁木刺楸林、栓皮栎化香林、栓皮栎林、栓皮栎茅栗林、茅栗林、锐龄槲栎化香林、短柄Fu锐龄槲栎林、山杨白桦林、锐齿栎林、化香漆树青榨槭林、青冈栎林、杜鹃林、杈叶槭水曲柳林、山茱萸林、栾树林、河楸枫杨林、飞蛾槭林、青檀林、黄荆灌丛、金钱槭银鹊树林和领春  相似文献   

10.
近通过对百色地区雅长林区的二类森林资源调查和植被调查,认为经过多年的采伐利用,林区的细叶云南松纯林多为松栎混交林代替,其栎类林相已构成红水河畔、右江河谷山地独特的森林类型。其麻栎林栓皮栎林的成因有:①百色地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复杂的地貌地形,为麻栎栓皮栎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长环境;②当地的气候特点为麻栎栓皮栎林的形成提供了有利的水热条件;③麻栎栓皮栎对百色地区的自然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1.
文章通过对通辽市人工林现状分析,提出了人工林发展的主要目标、任务和战略布局,以及发展近自然林、施行近自然林经营模式,构建健康、稳定、持续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的主要措施。  相似文献   

12.
以河北太行山区4种典型水土保持林为研究对象,对混交林(栓皮栎-侧柏)、油松林、栓皮栎林和刺槐林的乔木层各器官生物量、含碳率以及碳储量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混交林、油松林、栓皮栎林和刺槐林生物量分别为51.94,86.40,90.19,18.08t/hm^2,栓皮栎林和油松林生物量高于4种水土保持林生物量的均值(61.65t/hm^2),而混交林和刺槐林生物量分别占生物量均值的84.25%,29.33%。不同林分各器官在乔木层生物量中分配顺序均表现为树干>树根>树枝>树叶。4种典型林分各器官含碳率分别为45.16%~58.93%,58.48%~64.61%,51.16%~58.37%,52.35%~62.30%。4种典型林分碳储量为10.10~53.85t/hm^2。不同林分类型各器官碳储量与生物量呈正比关系,与生物量趋势基本相同,碳储量大小表现为油松林>栓皮栎林>混交林>刺槐林。  相似文献   

13.
中条山是我省栓皮栎林的分布中心,文中利用了近期调查的18块标准地、28株解析木、28株标准木最新资料,编制了天然栓皮栎林的地位指数表,并系统地介绍了编制过程和步骤及检验,可以在生产中直接使用。  相似文献   

14.
朱锡明 《江苏林业科技》1992,19(4):37-41,47
江阴地处杉木的北亚热带较适区,现有杉木林面积13762亩,占山区林地面积的59.8%,杉木林蓄积40128m~3,占山区林木蓄积的84.1%。在经营的杉木林中,有较大面积的丰产试验林,采取了高规格的改土施肥等措施,集约经营,使杉木林分的实际树高级比自然立地级提高2~3级,也有较大面积的低产林,采取一些低规格的改土措施等,为一般和粗放经营类,杉木林分树高级仍然处于低自然立地级水平。因此,本区发展杉木人工林,究竟如何经营,很值得研究。本文根据对序列林价的试算,从商品生产角度分析了投入,产出的关系和营林的经济效益,以便为杉木经营措施的最佳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栓皮栎是重要的用材、经济树种.其木材致密,材质坚硬,纹理通直;栓皮可制软木,具有比重小、浮力大、弹性好、不透水、不透气、耐酸、耐碱及对热、声、电绝缘等特性,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栓皮栎根系特别发达,适应性强,能改良土壤,树皮不易燃烧,也是营造水土涵养林和防火林带的优良树种,我省气候温和,比较适合栓皮栎的生长,为了进一步保护和利用我省栓皮栎林资源,笔者对盱眙县水冲港林场的栓皮栎林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以秦岭北坡发育良好的栓皮栎林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不同生境条件下(林内、林窗、林缘)栓皮栎伐桩萌苗在种群更新中的地位以及环境条件对伐桩萌发能力、萌苗数量和萌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1)研究区域中存在3种起源的栓皮栎幼苗,分别为伐桩萌苗、实生苗和主干基部萌苗;2)伐桩萌苗在不同生境中对种群更新的贡献不同,在林内,种群更新以伐桩萌苗和实生苗为主,林窗和林缘的种群更新主要依靠伐桩萌苗;3)生境条件对伐桩的萌芽能力、萌苗的保存率和生长产生影响,林窗和林缘的伐桩萌芽能力较强,但萌苗枯死率也相对较高;萌苗在林窗中生长最好,其高度、基径、叶面积和地上生物量均大于林缘和林内的萌苗;4)林窗对栓皮栎的伐桩萌芽更新较为有利,在更新不良的栓皮栎次生林中适当间伐,开辟林窗,有利于栓皮栎种群更新。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母竹林、材用林和景观林3种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在林分结构和土壤理化性质上的差异。结果显示:不同经营模式的毛竹林,其林分结构、植物多样性指数、地上生物量以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变化规律符合毛竹林结构变化的一般规律,这些经营模式可在生产上应用;景观林是一种近自然经营模式,竹林生产力较小,年龄结构老化,土壤理化性质较好;材用林新生竹径级和株数率呈上升趋势,土壤质量指标与景观林间差异显著;母竹林初次强度采伐降低了林分质量,提高了小径竹株数,是一种破坏性经营模式,由于经营措施的频繁干扰,土壤性质界于材用林与景观林之间;3种经营模式的经营措施可相互借鉴。  相似文献   

18.
森林经营的新模式以自然林经营理念为方针,森林抚育经营要顺应自然,通过森林抚育经营技术和措施,能促进林业事业的发展、经济转型,使得林业经济能够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通过对乌伊岭林业局实地调研对森林进行抚育经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基于群落学野外调查,应用TWINSPAN和DCA分别对中条山太宽河自然保护区栓皮栎(Quercus variabilis)林进行了数量分类和排序研究。结果表明:将中条山太宽河栓皮栎林的42个样方分为8个群丛,分别是:I.栓皮栎+槲栎-陕西荚蒾+连翘-披针叶苔草群丛,Ⅱ.栓皮栎+橿子栎-连翘+卫茅-披针叶苔草群丛,Ⅲ.栓皮栎+板栗-连翘-披针叶苔草群丛,Ⅳ.栓皮栎+板栗-连翘-披针叶苔草+矛叶荩草群丛,Ⅴ.栓皮栎-黄栌+连翘-披针叶苔草+野青茅群丛,Ⅵ.栓皮栎-黄栌-披针叶苔草群丛,Ⅶ.栓皮栎+槲栎-荆条+连翘+黄栌-披针叶苔草+委陵菊群丛,Ⅷ.栓皮栎+槲栎-连翘+榛子-披针叶苔草+细叶沙参群丛。群落和优势种的DCA排序结果表明:影响群落分布和优势种分布的生态因子主要是热量和水分。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在中国森林经营中出现了源于德国的近自然林目标树作业法,针对其涉及的作业法与森林经营方案的重要性和权威性、“近自然林”经营的产生背景、近自然林经营的条件以及引进目标树作业法等问题,提出个人的认识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