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黄秋凤 《绿色科技》2023,(5):162-165
结合山丹县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发生现状及丹巴腮扁叶蜂的特性,同时借鉴其他县区丹巴腮扁叶蜂的其他不同药剂的防治试验,根据常用的防治药剂和药剂使用广谱性、高效低毒、经济安全的特点,经过反复筛选,确定采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等3种不同药剂在山丹县大马营镇中河村开展了防治实验研究,结果得出: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灭幼脲悬浮剂(1000+1000倍)2000倍液在幼虫2龄、3龄期防治,防治效果分别为92.8%、91.6%,均可达到最佳防治效果。通过试验找出了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的最佳防治药剂、浓度和防治时间,为巩固河西地区云杉林的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相似文献   

2.
松阿扁叶蜂是目前商洛市油松林主要食叶害虫,严重威胁油松林的生长质量和森林资源安全。本文通过对商洛市松阿扁叶蜂的发生规律、危害现状进行多年设点监测,连续三年采用贝尔B-7140型直升飞机超低容量喷洒"噻虫啉+白僵菌"防治松阿扁叶蜂,防治面积累计2.2万hm2。结果表明,飞机防治能有效遏制松阿扁叶蜂对油松林的为害,选用"噻虫啉"和"白僵菌"环保农药进行防治,平均虫口减退率96%以上,平均防治效果在95%以上,防治成本大幅下降,省时省力,防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榆三节叶蜂发生严重,大大降低了榆树的园林景观效果,该文开展了榆三节叶蜂发生规律观测及防治试验。研究发现:榆三节叶蜂在沧州地区1a发生2代,以老熟幼虫在土中结丝质茧变为预蛹越冬。以幼虫取食各种榆树叶片危害,危害期集中在6月下旬至7月中旬、8月中旬至9月上旬。在防治榆三节叶蜂幼虫时,宜采用25%灭幼脲悬浮剂1500~2000倍液、苏云金杆菌乳剂1500~2000倍液、白僵菌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1000~1500倍液喷雾适用于虫龄较大或大发生时使用。防治效果均可达到90%以上。  相似文献   

4.
落叶松伊腾厚丝叶蜂在黑龙江省1年2~3代,利用20%敌虫菊脂、40%氧化乐果、80%敌敌畏进行防治,效果可达90%以上。  相似文献   

5.
落叶松叶蜂危害及烟剂防治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苦参碱和敌敌畏2种杀虫烟剂防治落叶松叶蜂试验。结果表明,敌敌畏杀虫烟剂防治效果好于苦参烟碱杀虫烟剂;在牡丹江城郊防治落叶松叶蜂的最佳时间是8月2~18日,卵全部孵化,幼虫虫龄2~3龄。放烟时间以早晨太阳出来以前和傍晚太阳落山后为最好。  相似文献   

6.
根据云杉丹巴腮扁叶蜂病虫生物学和生态学特征,应用3.6%盐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和其他某氯氰菊酯农药对祁连山东段乌鞘岭保护站天然林区丹巴腮扁叶蜂幼虫进行了防治对照试验,对不同药剂防治效果和药物持效性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应用3.6%盐碱·苦参碱微囊悬浮剂对防治云杉丹巴腮扁叶蜂幼虫具有防治率高、持效性长的特征,防治后的2d、8d、15d新老幼虫死亡率分别达到96.15%、96.97%、86.05%。  相似文献   

7.
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⒇杨春(河北围场阴河林场068456)关键词落叶松腮扁叶蜂综合防治虫口减退率平均虫口密度落叶松腮扁叶蜂属膜翅目扁叶蜂科,腮扁叶蜂亚科。其幼虫暴食落叶松针叶,连续为害3年可使树木停止生长或死亡。该虫种适应海拔高度为1700~18...  相似文献   

8.
松阿比扁叶蜂是油松主要食叶害虫.采用1.2%苦·烟乳油、3%高渗苯氧威、森得保粉剂对油松阿扁叶蜂防治试验表明,1.2%苦·烟乳油1 000~1 200倍液3 d和5 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7%.3%高渗苯氧威3 500倍液3 d和5 d防治效果达到90%和93%.森得保粉剂300 g/hm2剂量3 d和5 d防治效果达90%~95%;  相似文献   

9.
沂源县运用AS350B3直升机喷洒2%噻虫啉、30%阿维·灭幼脲、1.2%烟碱·苦参碱防治松阿扁叶蜂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三种药物均能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在施药7d后,飞防区样木上松阿扁叶蜂虫口减退率分别为2%噻虫啉96.8%、30%阿维·灭幼脲92.5%、1.2%烟碱·苦参碱95.3%;施药15d后,松阿扁叶蜂虫口减退率分别为为2%噻虫啉97.7%、30%阿维·灭幼脲96.2%、1.2%烟碱·苦参碱96.5%。采用飞机施药灭杀松阿扁叶蜂,用时少,成本低,对环境友好,特别是在地形复杂的山区和发生大面积虫害的区域具有极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10.
樟叶蜂防治试验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介绍了不同时期、使用不同病虫害防治药品对樟叶蜂进行试验的防治效果,并对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对第1、2代樟叶蜂使用50%马拉硫磷乳油2000倍溶液,对第3代樟叶蜂使用生物防治药品白僵菌可以达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11.
桦三节叶蜂(Arge pullata)是近年来湖北省神农架林区危害红桦的主要食叶害虫。为有效控制该害虫的蔓延和危害,应用新一代植物源农药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对桦三节叶蜂进行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利用2.8%木烟碱微囊悬浮剂低量10倍液处理或超低量5倍液处理,防治效果分别为97.41%和95.68%。试验为防治桦三节叶蜂最佳用药量等防治技术的推广应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
松阿扁叶蜂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4 000倍、1.2%苦.烟乳油1 500倍、绿得宝2 500倍喷雾防治松阿扁叶蜂初孵幼虫,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利用3%高渗苯氧威乳油 柴油1∶20喷烟防治松阿扁叶蜂初孵幼虫,施药后3 d幼虫死亡率达到91.9%。具有省事、高效、无污染的优点。  相似文献   

13.
为探索落叶松叶蜂无公害防治技术,2017年在六盘山林区开展了利用粘虫板、烟碱·苦参碱、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4种颜色粘虫板中,落叶松叶蜂成虫最趋向于绿色;不同浓度的烟碱·苦参碱对幼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稀释10倍液防治效果为92.39%,最经济有效;不同放蜂量的六盘山翠金小蜂,按虫蜂比为1∶5放蜂最经济有效。筛选出的3种无公害技术对落叶松叶蜂防治效果均高于90%,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探索落叶松叶蜂无公害防治技术,2017年在六盘山林区开展了利用粘虫板、烟碱·苦参碱、六盘山翠金小蜂防治落叶松叶蜂试验。结果表明,在绿色、黄绿色、土黄色、红色4种颜色粘虫板中,落叶松叶蜂成虫最趋向于绿色。不同浓度的烟碱·苦参碱对幼虫都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其中稀释10倍液防治效果为92.39%,最经济有效。不同放蜂量的六盘山翠金小蜂,按虫蜂比为1:5放蜂最经济有效。筛选出的三种无公害技术对落叶松叶蜂防治效果均高于90%,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5.
《林业科学》2021,57(1)
樱桃实叶蜂幼虫蛀食野生樱桃幼果,导致樱桃提前落果。国内多个省区有报道樱桃实叶蜂危害严重,但其种类均尚待澄清。本文记述采自甘肃省、幼虫蛀食大樱桃幼果的叶蜂科一新种:武氏樱实叶蜂Analcellicampa wui NiuWei,sp. nov.。本种与陕西、河南、湖北、湖南、四川等地分布的丹凤樱实叶蜂近似,其区别是:各足基节端部、转节全部和后足胫节大部黄褐色,触角第2节浅褐色;中胸胸腹侧片被毛,无明显光裸区;前翅Sc脉游离段位于1M脉上端内侧并远离1m脉,R+M脉段等长于1m-cu脉,显著短于1M脉;后翅2A脉很短,约等长于cu-a脉;腹部第1背板缺口深三角形,内缘直;锯腹片亚端部锯节明显宽于中部锯节,中部锯节节缝显著,锯基腹索踵宽大。对3种樱实叶蜂的COI基因进行测序,其中武氏樱实叶蜂与丹凤樱实叶蜂COI序列的K2P距离为7.29%,武氏樱实叶蜂与黄褐樱实叶蜂COI序列的K2P距离为8.54%。为方便害虫鉴定,提供实叶蜂族分属检索表和3种樱实叶蜂分种检索表。  相似文献   

16.
本文在测定 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的胃毒毒力的基础上 ,进行了 Bt菌液单用和与 2 .5 %溴氰菊酯乳油混用防治鞭角华扁叶蜂 Chinolyda flagellicornis(F.Smith)的研究。室内生物测定表明 Bt菌液对鞭角华扁叶蜂有着较高的毒力 ,它的 L C50 值为 91 3 (稀释倍数 ) ;Bt菌液和溴氰菊酯乳油的混合使用存在着增效 ;林间试验的防治效果经济指数表明 ,Bt菌液和 2 .5 %溴氰菊酯乳油在混合药液中的稀释倍数分别为 5 0 0和 2万倍时 ,是最为理想的防治模式  相似文献   

17.
短须突瓣叶蜂是近年来危害柳树的一种新害虫,选用7种杀虫剂对短须突瓣叶蜂幼虫进行室内毒力测定,筛选出5种杀虫剂开展田间防治试验。结果表明:供试杀虫剂对短须突瓣叶蜂的毒力大小依次为: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40%丙溴磷乳油>4.5%联菊·啶虫咪微乳剂>1%苦参碱可溶性液剂>4%甲维·氟铃脲微乳剂。田间药效试验结果显示,施药24h后,1.8%阿维菌素乳油、10%阿维·毒死蜱乳油和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是防治短须突瓣叶蜂的有效药剂。  相似文献   

18.
采用野外调查与室内饲养相结合的方法,查明了落叶松叶蜂在塞罕坝地区的发生规律。结果显示,在塞罕坝地区落叶松叶蜂1年发生1代,以老熟幼虫结茧于树冠下枯枝落叶层及土壤里越冬。营造混交林可以显著的降低落叶松叶蜂的发生;使用60kg/hm2和70kg/hm2浓度梯度白僵菌菌粉、600g/hm2和700g/hm2 3%高渗苯氧威防治,虫口减退率可达96%以上,防治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9.
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及其无公害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保证昆嵛山重要旅游景区赤松、红松的正常生长,维护景区沿线景观,于2009年开展昆嵛山腮扁叶蜂发生特点的调查,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利用无公害植物源杀虫剂1.2%烟碱.苦参碱乳油开展了昆嵛山腮扁叶蜂防治试验并确立了可靠的操作技术。结果表明:昆嵛山腮扁叶蜂在不同林分类型中的有虫株率差异极显著(F2,6=12.570,P=0.007),虫口密度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F2,6=12.807,P=0.007);其中赤松纯林的有虫株率和虫口密度均最高。1.2%烟碱.苦参碱乳油(750~1 500)g/hm2,按照原药与柴油容量比1∶9,1∶12和1∶5 3个浓度实施喷烟,15 d后各林分内的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均达80%以上,浓度1∶9处理后昆嵛山腮扁叶蜂校正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2个浓度处理,因此,该浓度配比可以作为今后大面积防治腮扁叶蜂的最佳选择。  相似文献   

20.
灭幼脲Ⅰ、Ⅲ号防治鞭角华扁叶蜂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1~1992年在仙居县萍溪林场采用灭幼脲Ⅰ号(每公顷用量150、205、300g)和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225、300g)防治鞭角华扁叶蜂幼虫,144小时的校正死亡率为92.6%~99.3%。灭幼脲Ⅲ号每公顷用量300g对虫卵孵化抑制率59.4%~76.0%。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