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为揭示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在青岛地区发生规律,采用林间踏查、设置诱捕器、解析枯死木的方法对青岛李沧地区黑松林内褐梗天牛发生规律及特性进行调查及分析。结果表明褐梗天牛在李沧成虫期为每年4月底5月初至10月上中旬,每年有两个羽化高峰期,分别为6月中旬至8月上旬和8月中旬至9月下旬。实验结果为青岛地区防治褐梗天牛甚至控制松材线虫病蔓延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
桂林市松褐天牛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设立诱木堆、诱捕器等方法对广西桂林的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生物学特性进行了观察和研究,结果表明:该虫当地1年发生1~2代;8月以前产卵的松褐天牛,当年均有一部分能完成1代,8月以后产卵的当年不能完成1代;松褐天牛成虫于每年的4月中旬开始羽化,至10月中旬结束,羽化高峰期为5月上、中旬。  相似文献   

3.
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及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是崂山地区重要的蛀干害虫,为有效的防治这两种天牛提供理论依据,本实验研究了这种天牛的羽化规律。松墨天牛羽化时段为5月上旬-7月中旬,其羽化高峰期集中在6月上旬-6月中旬,雌雄天牛羽化无明显差异。褐梗天牛羽化时段为5月上旬-7月下旬,羽化高峰时段集中在5月中下旬,7月中旬出现一次小的羽化高峰,雌雄天牛羽化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
为了准确掌握松墨褐天牛成虫在信阳新县羽化时间,监测松材线虫病发生区林间的松墨褐天牛虫口密度,有效防治松材线虫病提供科学依据,2010年至2012年的5-8月,笔者在河南省新县采用松墨天牛引诱剂监测松墨褐天牛,结果表明:新县松墨褐天牛羽化初期为5月上旬至6月上旬,6月中旬到7月中旬为高峰期,7月下旬至8月底为羽化末期。虫口密度与引诱效果成正相关,在松墨天牛成虫虫口密度大的林分,引诱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5.
在对山东威海成山林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调查中发现,松褐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 Hope和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 Linnaeus是危害黑松的主要蛀干害虫.对老熟幼虫空间生态位研究发现,在4月松褐天牛和褐梗天牛幼虫的空间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841和0.640,存在一定差异性,生态位重叠值为0.842,在7月和8月空间生态位宽度相似,生态位重叠值和竞争系数增大.衰弱木上松褐天牛幼虫生态位宽度为0.904,比褐梗天牛分布宽.枯立木上松褐天牛在树干2m以下分布最多,与褐梗天牛分布相似,生态位宽度分别为0.53和0.46.  相似文献   

6.
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是马尾松Pinus massoniana、黑松Pinus thunbergii、赤松Pinus densiflora等的主要蛀干害虫。作者在室内设置不同温度处理,测定褐梗天牛蛹的发育起点温度(C)和有效积温(K)。初步确定褐梗天牛蛹期有效积温K=(143.988±35.33)日度,发育起点温度C=(9.475±3.36)℃,为褐梗天牛成虫发生期的预测预报提供依据,也为褐梗天牛防治时间的确定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7.
在广东地区,应用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连续3年监测松褐天牛及其它松树主要蛀干害虫的为害情况,结果表明:A-3型松褐天牛引诱剂可以持续监测林间松褐天牛、赤梗天牛、马尾松角胫象和松瘤象等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成虫的发生时间、发生量和发生规律,为监测、预报、控制松树主要蛀干害虫提供直接、客观的依据。  相似文献   

8.
为了摸清松墨天牛的羽化高峰期,更好地防治松材线虫病,采用在典型样地悬挂诱捕器的方法,于2018年5-10月对大连市甘井子区、中山区典型样地的松墨天牛种群活动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样地发现松墨天牛、褐梗天牛和小灰长角天牛3种蛀干害虫;松墨天牛的羽化高峰期在6月末至7月上中旬,6-7月的虫口密度占全年的80%以上,为科学有效地监测松褐天牛的发生规律,预测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及时有效地控制其蔓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为给暖温带沿海地区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侵染黑松Pinus thunbergii病死木的清理提供依据,对越年枯死和当年枯死黑松上钻蛀性害虫的种类和分布进行研究;2015—2017年连续3 a诱集监测林间成虫发生期。结果表明:松材线虫侵染黑松病死木主要钻蛀性害虫有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松墨天牛Monochamus alternatus和纵坑切梢小蠹Tomicus piniperda。越年枯死黑松伐桩及以下部分没有钻蛀性害虫侵入;在地上部分,褐梗天牛主要分布在2 m段以下,纵坑切梢小蠹在垂直分布上没有显著差异。当年枯死黑松伐桩和树干均有钻蛀性害虫分布,伐桩内主要为褐梗天牛和纵坑切梢小蠹,松墨天牛主要分布在树干中部。松墨天牛成虫在烟台地区始见期为5月中下旬,盛期为7月中旬;褐梗天牛在林间羽化始期为5月上中旬,6—8月种群密度较高。因此,当年枯死黑松罹病木需在翌年4月底前清理完毕,并对伐桩除害处理;越年枯死黑松罹病木的伐桩作剥皮处理即可。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野外种群优势不断加大,已严重威胁我国森林生态安全,对褐梗天牛的防治已刻不容缓。本文通过一系列试验筛选得到对褐梗天牛有杀灭效果的层生镰刀菌(Fusarium proliferatum)CS-03,该菌株72 h发酵液处理褐梗天牛3 d的累计校正死亡率达86.7%,此发现为首次。同时,通过林间药效试验,发现经层生镰刀菌CS-03 500倍稀释发酵液处理后,该区域平均虫口减退率在70%以上;说明层生镰刀菌CS-03能够有效防治褐梗天牛发生与扩散,在褐梗天牛的生物防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分析,得到青杨虎天牛在各种杨树及其它阔叶树种的纯林、混交林以及不同类型林分、、树干不同部位的发生状况,选择出相对抗青杨虎天牛及易受青杨虎天牛危害的杨树品种及其它阔叶树种,为利用生态方法控制青杨虎天牛的传播和蔓延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2.
福州口岸先后2次从进境的木质包装中检出危害性极大的林木害虫——褐梗天牛[Arhopalus rusticus(Linnaeus)],该害虫对松属、杉属、柏属等树木危害极其严重,通过对褐梗天牛害虫的形态特征、生物学特性等研究,结合口岸检验检疫实际,提出防范褐梗天牛入侵我国的检疫措施,为进境口岸针对性检疫和保护好林业资源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报道了黄山风景区松墨天牛、褐幽天牛和短角幽天牛3种主要松蛀虫成虫携带拟松材线虫等非病原线虫的情况.监测显示3种松蛀虫均能携带线虫,以松墨天牛携带机率最高,达61.3%.褐幽天牛和松墨天牛平均携带线虫数量较多,分别为5 128.6、3 622.0条·头-1.温泉的松墨天牛和西海的褐幽天牛携带的线虫数量最高,分别达4 781、10 840条·头-1.本文还报道了不同时间诱捕的松墨天牛和褐幽天牛性别、个体大小与携带线虫数量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报道了黄山风景区松蛀虫种类、主要松蛀虫成虫活动期、种间种群数量比率和种内种群数量垂直分布比率 ,2 0 0 1年 5种松蛀虫成虫种群数量变动规律、不同监测期松墨天牛雌成虫孕卵量及比率。研究结果表明 ,黄山风景区繁衍着 14种松蛀虫 ,主要松蛀虫有 5种 :马尾松角胫象、松墨天牛、短角幽天牛、褐幽天牛、松树皮象。其种群数量比率分别为 6 1.6 %、2 7.0 %、5 .5 %、3.8%和 2 .2 %。松墨天牛成虫最高分布区为海拔 16 5 8m的天海景点 ,海拔 318m的白亭景点种群数量分布比率最高 ,达80 .9% ,诱获的松墨天牛雌成虫平均孕卵量为 2 5 .3粒  相似文献   

15.
夹竹桃天蛾的生物学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夹竹桃天蛾在汕头一年发生3代,以蛹越冬。越冬代成虫于2月下旬开始羽化,第1代幼虫于3月上旬开始孵化,以5-6月、8-9月为幼虫取食高峰期。本文报道其生物学特性,并提出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16.
走马芹根部提取液对几种常见森林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33%的走马芹根部提取液对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蛾进行防治试验,防治效果较好,分别达到93.1%和85.12%,而对青杨虎天牛的作用较差,防治效果只有26.67%。  相似文献   

17.
狼毒根部提取液对几种常见森林害虫的防治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张黎明 《林业科技》2003,28(2):25-26
利用33%的狼毒根部提取液对落叶松毛虫,分月扇舟娥进行防治的效果较好,分别达到79.31%和77.78%,而对青杨虎天牛防治效果较差,只有20.00%。  相似文献   

18.
TOYNE  E. P. 《Forestry》1997,70(2):121-127
Northern Goshawks (Accipiter gentilis) in Wales built or refurbishednests between September and April in a semi-upland environment.Dates of first egg-laying ranged between late March and mid-May.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annual difference inthese dates. Most young hatched in late May and juveniles hadleft their nesting territories by early August. Goshawks didnot tolerate disturbance from forestry operations during incubationand the early chick stage, and breeding failures occurred asa result of disturbance. However, once the young fledged (midJuly), forestry operations were no longer detrimental as adultsand young moved to adjacent forested areas  相似文献   

19.
吡虫啉杀虫剂注干对4种鞘翅目害虫毒杀效果研究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下载免费PDF全文
光肩星天牛(Anoplophora glabripennis(Motsch.))、青杨脊虎天牛(Xylotrechus rusticus L.)、白星花金龟(Liocola brevharsis(Lewis))和榆紫叶甲(Ambrostoma quadriimpressum Motschulsky)属鞘翅目(Coleoptera),危害多种林木和果树。1980年以来,光肩星天牛在三北防护林中严重发生^[1,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