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年来,随着农业高新技术的应用及玉米产量的大幅度提高,土壤中的钾素不断消耗,而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更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土壤缺钾成为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推广玉米高产优质品种,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而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加速了土壤钾肥的消耗,因此土壤缺钾成了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我们于2000~2005年在全区多点开展玉米钾肥肥效试验,实践证明,钾肥对玉米的增产幅度可达14%~18%。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推广玉米高产优质品种,施用氮、磷化肥逐年增加,而有机肥用量不断减少,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因此,土壤缺钾成了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对此我们于1994~1999年在全市多点开展玉米钾肥肥效试验,实践证明,钾肥对玉米的增产幅度可达14%~18%,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一、玉米施肥中普遍存在的问题玉米是禾谷类作物中需钾量较大的作物.对钾肥反应十分敏感,合理施用钾肥是玉米创高产的必要措施。在生产实际中有些高产地块.由于多年未施过有机肥,底肥仅施用化肥且偏重氮磷肥而不施用钾肥,结果加速了土壤钾素的消耗,土壤缺钾成了制约玉米高产的主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5.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新型化肥的施用,农作物产量不断提高,农家肥施用越来越少,土壤缺肥的情况日益严重。笔者从多年的实践经验中总结出一些玉米缺肥症状和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6.
玉米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玉米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用时期和施用方法。为全面推进玉米测土配方施肥工作,不断提高技术覆盖面,根据以往测土配方施肥的最佳配方,采用不同的施用方法进行试验,确定科学、合理的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7.
在玉米生产中,除了施用所需的大量化学肥料外,有机肥也是不可缺少的。近年来,化学肥料的过量投入,忽视了土壤养护,导致土壤质量退化。提高有机肥的施用,有利于增强土壤肥力,提高土壤生物活性,在玉米测土配方施肥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红壤旱地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效果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探明红壤旱地玉米合理的有机和无机肥配合施用比例,采用田间小区试验对其进行了施用效果的研究,结合表明,较合理的有机无机肥料配合施用比例为25-50%有机肥加75%-50%化肥,合理的有机与无机肥料配合施用可降低土壤容重,提高土壤含水量与土壤肥力,促进玉米生长,提高玉米籽粒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9.
在古浪县西靖镇进行了施用不同有机肥对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产量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施用不同有机肥后土壤养分含量和玉米产量都有所提高。其中,土壤有机质含量提高1.77~9.75 g/kg;土壤速效N含量提高1~20 mg/kg;土壤有效P含量提高2~7 mg/kg;土壤速效K含量提高35~287 mg/kg;耕层pH值降低0.02~0.22个单位。通过试验得出,施用有机肥可以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培肥地力,降低土壤pH值,提升耕地质量,从而提高玉米产量。  相似文献   

10.
沼肥对玉米增产及土壤改良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进行地膜玉米施用沼肥、化肥及农家肥试验,结果表明:与施用化肥、农家肥比较,沼肥可提高玉米单产,降低土壤容重,改良土壤结构,在沼气推广应用的恩施山区应大力提倡施用沼肥。  相似文献   

11.
大豆、玉米是林甸县的主要栽培品种,近些年,由于土壤中施入氮、磷肥量不断增加,加之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对土壤中有效钾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土壤耕层有效钾日趋下降,致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去了平衡,土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钾。实践证明,玉米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7.6~14.9%,大豆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8.4~16.7%。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一、钾肥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12.
广西以花岗岩、浅海沉积物及部分地区砂页岩发育的土壤缺镁,尤其是旱地土壤缺镁更为严重,这些土壤不仅变换性镁低,而且交换性K/Mg比也较高。在这些土壤上种植作物特别是经济作物和果树应注意镁肥和其它肥料的配合施用,以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作物品质,玉米对镁的吸收受到镁肥,钾肥,石灰,氮肥施用等的影响,如施用镁肥能显著提高玉米镁素含量,而施用较多钾肥,则抑制玉米对镁素的吸收。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不同化肥减施量对玉米生产力与土壤养分状况的影响,以玉米品种郑单958为材料,于2021年夏玉米生长季开展了化肥减施大田试验,通过分析不同处理玉米产量、养分利用率、偏生产力以及土壤养分之间的差异,研究了对玉米生长影响较佳的化肥减施比例。结果表明,合理施用控释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改善土壤养分状况,其中化肥减量25%处理玉米产量最高,为11 278.3 kg/hm2,与化肥减量33.3%、化肥减量50%处理的产量差距不大,说明化肥减量施用并协同施用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能够明显提高玉米产量。另外,化肥减量50%处理氮、钾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33.3%处理磷肥利用率较高;化肥减量50%处理氮、磷、钾肥及肥料偏生产力均最高。综上所述,一定用量的树脂包膜尿素控释肥与普通化肥配合施用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和养分利用率,有利于改善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田间试验探讨了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对小麦的产量、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以期为麦田合理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提供依据和技术指导。结果表明,施用玉米秸秆还田腐熟剂,麦田土壤容重、土壤孔隙度、土壤养分、土壤微生物含量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5.
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肃南县玉米种植面积越来越大,目前多数土地已经连续栽植玉米10年以上,在长期连续或重茬种植玉米的基础上,土壤无法得到充分的休养,导致土壤肥力严重下降和微生态失衡,玉米病虫害不断出现,对玉米品质和产量均有负面影响。通过对肃南县玉米种植现状进行分析,总结当地玉米连作产生的危害,提出合理轮作、改变施肥习惯、施用微生物肥料、土壤消毒抑菌等措施来减少连作对土壤产生的障碍问题。  相似文献   

16.
近些年,由于土壤中施入氮、磷肥量不断增加,加之高产品种和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应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对土壤中有效钾的消耗量越来越大,土壤层有效钾日趋下降,致使土壤中氮、磷、钾比例失去了平衡,土壤表现出不同程度的缺钾.为此,我们自 1994年至 1996年在全县内多点次开展了玉米、大豆施用钾肥肥效试验示范.实践证明:玉米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 7 6%~ 14 9%;大豆施用钾肥的增产幅度为 8 4%~ 16 7%.取得了较好的增产增收效果. 一、钾肥应用技术 多年来,我们广辟钾肥肥源,在玉米、大豆上进行了施用硫酸钾、生物钾、小灰、炭化稻…  相似文献   

17.
土壤重金属因不能被土壤微生物分解而易蓄积,影响玉米安全生产,危害人体健康,解决土壤重金属污染势在必行。为进一步验证施用叶面阻控剂、土壤调理剂、微生物菌剂对玉米籽粒中镉、铅重金属的吸附能力大小,为今后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特安排本试验。结果表明,喷施叶面阻控剂可显著降低玉米籽粒镉含量;施用土壤调理剂可有效降低土壤有效态砷含量而降低玉米籽粒砷含量;施用微生物菌剂可显著降低土壤有效态镉含量而降低玉米籽粒镉含量。  相似文献   

18.
土壤酸碱性过高对农作物生长都不利,酸性土壤施用石灰,对农作物有增产效果,碱性土壤若施用石灰会造成作物减产.在不同的土壤类型上,施用化肥也要考虑其酸碱性.阜新市土肥站在碱性土壤耕地上做过施用酸性化肥与施用中性化肥对比试验,结果表明:施酸性掺混肥做基肥的玉米,苗期就此施中性掺混肥做基肥的玉米茁壮,产量比施中性掺混肥的玉米增产9%.  相似文献   

19.
通过研究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对土壤黑碳(BC)数量和结构的影响规律,比较施用生物质炭后不同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土壤BC在土壤固碳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选择化学氧化修改法进行土壤BC的提取,采用重铬酸钾外加热法测定土壤有机碳(SOC)含量,采用元素组成和红外光谱分析对土壤BC进行结构表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未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相比,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3年间各年土壤BC的含量分别增加177.0%、304.3%和434.2%,土壤BC占SOC的比例分别增加40.2%、143.5%和167.3%,说明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有助于表层土壤BC长期稳定的积累,且随时间的延长而增加;与对照相比,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表层土壤BC的碳元素含量增加,缩合度和芳香性增加,氧化度和脂族性降低,且随玉米秸秆生物质炭施用年限的延长表现得更加明显。长期施用玉米秸秆生物质炭后使土壤BC的结构向着芳香性增加的方向发展,稳定性增强,因而对于土壤固碳是有利的。  相似文献   

20.
沿海旱地玉米施用有机肥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通过沿海旱地种植果蔬玉米5年定位试验,探讨施用有机肥对果蔬玉米农艺性状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连年施用有机肥,可增加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提高土壤供肥能力,增强保水性能,改善土壤结构,促进果蔬玉米生长,提高产量;连年施用化肥,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减少,加重地力衰竭,造成减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