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通过对低温冷害对于水稻生产的影响程度、低温冷害的主要类型两方面的阐述,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进行阐述、分析,并对水稻抗低温冷害栽培技术的大趋势做出预测。  相似文献   

2.
吉林省水稻低温冷害发生现状及综合防御措施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根据吉林省近50年来的气温变化、冷害空间地理分布及发生规律,总结出吉林省防御水稻低温冷害的主动性防御措施和应急性防御措施,对吉林省科学预防水稻低温冷害,指导低温冷害年安全生产,减轻低温冷害对水稻的影响,减少农民经济损失作出贡献。  相似文献   

3.
为促进黑龙江省玉米播种的合理布局,基于BCC_CSM1.1模式模拟结果,结合玉米低温冷害指标,对未来气候情景下黑龙江省玉米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2020年代至2050年代,一般低温冷害和严重低温冷害变化规律相似,均为2030年代发生频率最高,2040年代和2050年代发生频率较低;2021、2024、2026、2031、2034、2035、2037、2039、2045和2057年发生一般低温冷害的格点数多于20个,2021、2022、2023、2024、2026、2036、2037和2048年发生严重低温冷害的格点数多于20个;严重低温冷害较一般低温冷害分布范围广,一般低温冷害的最大发生频率高于严重低温冷害。  相似文献   

4.
低温冷害是大同市农业生产上主要气象灾害之一,根据大同市1960~2004年月平均气温及低温冷害资料,运用统计和气温距平等方法,总结出了大同市低温冷害(倒春寒、夏季低温、秋季低温)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危害,并且提出了一些预防低温冷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贵州低温冷害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近几年贵州低温冷害的发生情况,对贵州低温冷害的类型、特征和受灾情况进行了分析.表明:贵州低温冷害的基本类型为中级灾害秋风和中级灾害倒春寒,发生频率为28%和32%;特重低温冷害和无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小,中级低温冷害发生频率大.为减轻灾害程度,提出了相应的防御对策.  相似文献   

6.
围绕着东北地区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系统回顾了我国东北地区低温冷害的研究进展。主要针对冷害的类型和指标等概念,对形成我国东北地区夏季低温的环流特征、影响因子,低温冷害的预测、预报和防御等方面做了总结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7.
对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利用重庆市34个测站1960~2008年冬季(2月)日平均气温资料,根据小麦低温冷害的标准,分析重庆市冬小麦低温冷害的时空分布特征。结果表明,重庆市低温冷害多发区域集中在东部高寒山区,多为局部发生;从时间分布上,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前期(1960~1972年)为冷害的频发时段,90年代以后为冷害低值期。可根据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选择抗寒品种、掌握最佳播期等措施尽量减少低温冷害对冬小麦产量的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8.
设施蔬菜低温冷害的防范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菜农对低温冷害缺乏认识,阐述了设施蔬菜冷害的识别方法,并从棚室选择、幼苗锻炼、生长期水肥管理、采取保温措施等方面介绍了设施蔬菜低温冷害的预防措施,并简要介绍了低温冷害过后的一些补救措施。  相似文献   

9.
黑龙江省地理纬度较高,热量资源不足,年际变化较大。低温冷害的发生具有普遍性、多发性。笔者从低温冷害对水稻主要病虫害的影响入手,探讨水稻生产上对低温冷害的防御对策,以减轻冷害的危害程度,促进黑龙江水稻生产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0.
低温冷害是楚雄州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对农业生产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干旱.从低温冷害形成的原因、含意和类型,低温冷害发生的时空分布作了详实的统计和分析,解析了低温冷害对楚雄州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了防预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低温冷害要以培育壮秧和浅水灌溉为中心,关键期要以水护苗,防低温冷害,推广增温促早熟栽培技术,坚持常年促早熟。保证水稻在适宜的正常生长活动积温范围内生长、发育、适期成熟。在农作物生长季节,0℃以上低温对作物的危害,称为冷害,也称低温冷害。低温冷害在春、夏、秋季都可能出现,危害的农作物主要有水稻、玉米、高粱、谷子、豆类及果蔬等。根据低温冷害对作物的危害机制,一般可分为三种类型:一种是延迟型冷害,一种是障碍型冷害,第三种是混合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低温冷害特点及其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系统阐述了云南低温冷害发生特点、历年典型事件和对农业的主要影响,分析总结了全球气候变暖背景下云南低温冷害的变化趋势,概述了云南农业低温冷害的防灾减灾对策。对系统认识云南农业低温冷害的影响和防灾减灾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延边地区受低温冷害影响,常导致水稻大幅减产。本文对低温冷害的概念、主要类型进行总结,针对障碍型冷害和延迟型冷害,分析了1991—2016年延边地区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情况,并提出合理建议,以期为当地水稻生产中减轻灾害损失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李惠  朗杰次仁  拉珍  拉巴卓玛  尼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20):6222-6222,6230
利用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8个气象观测站1978~2000年2~4月的月平均气温资料分析该区域春季低温冷害气候特征。结果表明,4月份的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高于2、3月份,严重低温冷害出现的频率2月份明显大于3、4月份;沿江西段历史低温冷害(严重低温冷害)出现频率明显高于沿江东段。1978和1983年西藏雅鲁藏布江春季低温冷害的范围最广,1978、1983、1990年低温冷害的程度最重,其中尤其以1983年更甚。20世纪80年代初期之前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农区出现了连年的春季低温冷害天气过程,从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期春季低温和高温交替出现。90年代初期之后,沿江西段又出现了频繁的低温冷害时段,而沿江东段较为正常;西藏雅鲁藏布江流域出现春季低温冷害的年代际特征为,70~80年代出现低温冷害的年份明显多于90年代之后。  相似文献   

15.
水稻低温冷害是宁夏的主要农业气象灾害,低温冷害的实时监测与预警对趋利避害、减轻灾害损失十分重要。在前人水稻低温冷害指标研究的基础上,在GIS支持下改进了温度的小网格推算方法,提高温度推算精度;利用多时相遥感资料,提取水稻种植区域;将低温冷害的监测指标推算结果与水稻种植区域相结合,实时判定低温冷害等级分布及区域,并利用天气预报资料,对水稻低温冷害进行预警,开发了自动监测预警系统。将此方法和系统应用到业务工作中,制作了水稻低温冷害业务监测预警产品,监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相符,取得较好的监测服务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夏季低温冷害是云南水稻减产的主要原因之一,文章为准确评估、预测低温冷害对水稻产量的影响展开研究。【方法】基于36年水稻物候和空壳率及气候资料,使用相关、主成分和回归分析与典型年水稻冷害气候分析相结合,研究粳稻夏季低温冷害的气候特点和指标。【结果】孕穗抽穗期是粳稻低温冷害的主要敏感期,滇中地区一季稻夏季冷害对夜间低温较为敏感,最低气温是引发冷害的首要因素;滇中夏季气温典型偏低、多雨寡照特征和气温波动明显,从而易于引发水稻低温冷害。【结论】连续2 d最低气温均值15.5℃、连续3 d最高气温均值22.5℃可作为滇中水稻夏季冷害的参考性临界指标;使用抽穗前11-5 d最低气温和抽穗前2 d至抽穗后4 d最高气温及此二时段平均气温构建了夏季低温冷害综合指标H,它与水稻空壳率呈高度负相关,对滇中粳稻夏季低温冷害有一定的表征能力。  相似文献   

17.
水稻的低温冷害有延迟型冷害、障碍型冷害和混合型冷害三种。所谓延迟型低温冷害是指因气候条件差,生育积温满足不了作物需求,作物在整个生育过程中生育延迟.抽穗开花延后,成熟度差,而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危害。障碍型低温冷害是指作物进人生殖生长期后,因低温穗尖退化,花粉发育不良,开花受精受到障碍,产生空壳粒而对作物产量的危害。两种冷害并发叫混合型冷害。  相似文献   

18.
春季低温冷害对平顶山农业的影响及防御对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春季低温冷害是影响农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的重要灾害之一,平顶山市每年因低温冷害造成的损失巨大。分析了春季低温冷害对冬小麦、油菜、水稻和设施农业的影响,并针对平顶山市的冷害特点,提出防御对策,以期为平顶山市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寒地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我国最主要的粳稻生产区,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起到重要作用.但是黑龙江省地处寒地稻作区,每年受低温冷害影响,水稻减产幅度较大.针对现阶段寒地稻作区水稻低温冷害研究现状,从冷害诊断、监测预警、抗冷品种选育、培肥地力、栽培措施、冷水增温技术、化控技术等方面综述了水稻低温冷害防御技术研究进展,提出水稻低温冷害防御今后的重点研究方向,为寒地水稻防御低温冷害发生提供思路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刘辉  李莉  梁涛 《农业与技术》2012,32(10):147
本文统计分析了义县低温冷害发生特征,并进一步探讨低温冷害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危害,提出农业应对低温冷害的防御措施,为农业安全、高效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