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粉病是露地甜瓜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北林区发生比较普遍,一般病株率5%~15%,发病重的地块,病株率可达70%以上,对露地甜瓜生产影响极大。防治甜瓜白粉病,应首选安全高效的理想药剂,规范农药用量及方法,降低农药残留量,以提高甜瓜品质。  相似文献   

2.
1995年新疆甜瓜白粉病大发生白粉病是新疆甜瓜的一种常发性病害。北疆瓜区多在7月下旬发生。60~70年代用硫磺粉防治,80年代用粉锈宁防治都能取得较为理想的防治效果,虽然也有部分瓜地因防治不力或灌溉不当而全田毁灭的,但多在第一批瓜采收以后,很少大面积...  相似文献   

3.
甜瓜白粉病内生拮抗细菌的筛选鉴定及其防治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从高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植株内分离筛选出对甜瓜白粉病有较好防效的内生拮抗细菌菌株,为甜瓜白粉病生物防治探寻新途径。[方法] 采用温室盆栽试验和叶盘漂浮法分离筛选有较好防效的内生拮抗菌,并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 从高抗白粉病的甜瓜品种‘MR-1’植株内分离获得31株内生细菌,其中1株内生菌Mg15对甜瓜白粉病盆栽试验防效达到74.3%。在离体叶盘上,经Mg15发酵液处理12 h后白粉菌孢子萌发率仅为9.29%,14 d后产孢量与对照相比降低了60%。扫描电镜观察发现,Mg15发酵液处理后的病菌菌丝皱缩生长,甚至产生畸形。Mg15发酵原液温室防病效果达80.66%。[结论] Mg15对甜瓜白粉病具有显著防治效果,经鉴定该菌株为枯草芽胞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4.
甜瓜是黑龙江省重要的园艺作物,在农业产业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利用棚室进行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是高寒地区发展优质果蔬、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有效途径。近年来,黑龙江省大棚甜瓜发展迅速.在农村种植结构中已形成与市场有效衔接的支柱产业。但由于棚室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病虫害发生较为严重.成为制约产业发展的主要瓶颈。2011年在大棚甜瓜反季节延后生产中,因白粉病、蔓枯病、疫病的大面积发生,导致甜瓜生产损失严重。因此,有效预防病虫为害是发展高寒地区甜瓜反季节延后栽培、提高棚室生产效益的关键措施。  相似文献   

5.
大棚甜瓜三种主要真菌病害拮抗细菌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从甜瓜根际土壤、牦牛粪、蚯蚓粪等样品中分离出245株细菌,用平板对峙法筛选出14株对甜瓜枯萎病菌具有良好抑制作用的菌株,分别采用管碟法和凹玻片法测定拮抗细菌发酵液对甜瓜枯萎病的抑制效果和对甜瓜白粉病菌、甜瓜霜霉病菌孢子囊萌发的抑制效果。抑菌试验结果显示,菌株FCJ2发酵液对甜瓜枯萎病菌的抑制率为64.7%,对甜瓜白粉病菌、甜瓜霜霉病菌孢子萌发抑制率为62.3%、49.2%。盆栽试验结果显示,FCJ2对甜瓜枯萎病、甜瓜白粉病和甜瓜霜霉病的防效分别为88.5%、93.6%和82.6%,与农药对照组相比均具有显著差异(P0.05)。经形态特征鉴定、生理生化特征鉴定及16S rDNA序列分析,确定FCJ2为芽孢杆菌属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相似文献   

6.
新疆甜瓜上的几种主要病害及其防治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介绍了新疆甜瓜上细菌性叶斑病、霜霉病、白粉病、真菌性叶枯病和疫霉病 5种主要病害的发生危害情况及其综防措施。  相似文献   

7.
棚室厚皮甜瓜采用保护地栽培技术,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然而,由于棚室内温度高、湿度大、空气流动性小,会导致病害加重。据调查,厚皮甜瓜主要病害有炭疽病、疫病、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等。现将其发生特点及防治措施简述于后,供参考。一、病害发生特点1.炭疽病:俗称黑  相似文献   

8.
廖华刚 《植物医生》2005,18(1):28-29
小麦白粉病是金沙县小麦生产上的个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多数品种种植时间过长,品种抗性退化,发生危害较重.为加强小麦白粉病的防治,2003年秋播,金沙县选择了几个主栽小麦品种,用15%粉锈宁WP拌种进行防效试验.  相似文献   

9.
为了明确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代谢在甜瓜抗病性诱导中的作用,以抗白粉病甜瓜品种Tam Dew和感病品种卡拉克赛幼苗为材料,通过盆栽试验研究了苯丙噻二唑(BTH)喷雾或白粉菌接种后甜瓜叶片超氧阴离子(O2.-)产生速率、过氧化氢(H2O2)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变化。BTH处理或白粉菌接种均可诱导甜瓜叶片SOD、PAL活性升高,抑制CAT活性,导致叶组织O2.-产生速率和H2O2含量增加,BTH喷雾+白粉菌接种比二者单独处理效果更好。结果表明,BTH处理后叶片O2.-产生速率提高和H2O2积累是甜瓜抗白粉病能力提高的重要机制,BTH通过诱导ROS代谢酶活性调节H2O2含量,且BTH诱导的甜瓜抗病性与品种的基础抗性有关。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枯草芽孢杆菌对甜瓜白粉病的田间防控效果,以50%嘧菌酯水分散粒剂为对照,在甜瓜白粉病初期喷施不同浓度的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调查应用效果发现,该枯草芽孢杆菌制剂与嘧菌酯防效相当。施药处理后14 d,200亿个活芽孢/g枯草芽孢杆菌可湿性粉剂100倍液和500倍液对甜瓜白粉病的防效分别达96.72%和81.40%;对甜瓜株高、叶面横径、叶面纵径、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果实糖度指标的促生作用分别达24.28%~31.78%、36.85%~50.08%、42.42%~52.21%、61.14%~69.14%、39.58%~49.12%、23.29%~29.86%。  相似文献   

11.
中国香瓜与菜瓜地方品种资源白粉病抗性评价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春秋2个季节在温室利用风媒接种方法对搜集的102份香瓜和14份菜瓜种质资源进行了白粉病抗性评价,结果鉴定出7份香瓜和1份菜瓜高抗白粉病,其病情指数为零,1份菜瓜抗病,其病情指数0.9,表明我国香瓜和菜瓜地方品种资源中蕴涵着潜在的改良甜瓜白粉病抗性的基因资源。  相似文献   

12.
利用28S rDNA D1/D2区和ITS rDNA序列鉴定甜瓜白粉病病原菌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明确宁夏干旱带压砂甜瓜白粉病病原菌,从病原菌分生孢子中提取DNA,PCR扩增ITSrDNA和28S rDNA D1/D2区段,测序后进行BLAST比对.结果表明,病原菌的ITS rDNA和28SrDNA D1/D2序列与菜豆叉丝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phaseoli、凤仙花又丝单囊壳白粉菌P.bal-saminae、菊科叉丝单囊壳白粉菌P.fwca、苍耳单囊壳白粉菌P.xanthii、瓜类单囊壳白粉菌P.fuligi-nea等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的多个种的ITS rDNA和28S rDNA D1/D2序列之间相似度均大于99%,鉴定甜瓜白粉病病原菌为叉丝单囊壳属Podosphaera.  相似文献   

13.
为明确宁夏回族自治区温室瓜菜白粉病菌的分类地位,对采自该地区温室的南瓜、黄瓜和甜瓜上的白粉病菌基于ITS序列分析进行分子鉴定;利用孢子捕捉器对温室中甜瓜白粉病菌的孢子量进行监测,分析环境因子、孢子量和病情指数之间的关系,并采用逐步回归分析法构建温室甜瓜白粉病的流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基于ITS序列的分子鉴定结果,3种瓜菜白粉病的病原菌均为单囊壳白粉菌Podosphaera xanthii。发病期间,每日温室中甜瓜白粉病菌的孢子量在12:00—16:00时段最多,占24 h内总孢子量的34%~81%,20:00—08:00时段最少;白粉病菌孢子的释放与光照强度有关,相关系数为0.602。第t天的病情指数与标准累积温度、标准累积湿度、t-4 d前08:00—12:00时段的累积孢子量、第t-4天16:00—20:00时段的孢子量均具有显著的相关性,相关系数分别为0.935、0.938、0.956和0.921。以标准累积湿度和第t-4天16:00—20:00时段的孢子量为预测变量构建了温室甜瓜白粉病流行预测模型,决定系数为0.962,表明该模型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厚皮甜瓜 ,俗称“洋香瓜” ,因其味道甜美、营养丰富而深受人们喜爱。近几年在潍坊市保护地栽培面积逐年扩大 ,目前已达近 6666hm2 。但由于连年种植 ,造成重茬面积越来越大 ,又加上棚内高温、高湿 ,导致白粉病、霜霉病等病害的发生日趋严重。一般田减产2 0 %~ 3 0 %,严重者达 50 %以上 ,严重影响了厚皮甜瓜的品质和瓜农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工作经验 ,结合当地生产实际 ,提出如下几种主要病害的简易识别方法及综合防治措施。1 几种主要病害的症状识别1 )白粉病 (ErysiphecucurbitacearumZheng&Chen)…  相似文献   

15.
两种药剂防治葡萄白粉病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葡萄白粉病在新疆发生范围广、为害重,是造成新疆葡萄减产的重要病害之一。近年来该病的发生有日趋加重之势,无论鲜食葡萄或酿酒葡萄均受害严重,且在不少地区始发期直接侵染果实,易造成误诊,导致明显减产,甚至毁园绝收。2011年~2013年发生都较为严重,特别是2013年新疆各地不少品种果实平均受害率达40%,重者达70%以上。因此有效控制葡萄白粉病是葡萄丰产、丰收的重要措施之一。因此,笔者选择了几种高效药剂,对葡萄白粉病发病前和发病初期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为大田防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6.
沈阳地区温室番茄发生白粉病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番茄白粉病是一种由专性寄生菌白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栽培番茄对这种真菌病害具有极高的易感性,是无公害蔬菜生产的大敌.番茄白粉病已对欧洲温室番茄生产造成了极大的损失,近些年在中国保护地番茄栽培中也开始发生.我国南方番茄白粉病有蔓延的趋势,但在北方很少发生.  相似文献   

17.
药肥混合液防治小麦赤霉病和白粉病试验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小麦赤霉病、白粉病是影响我市小麦产量的主要病害。近年,随着小麦种植面积扩大,种植大户大量种植感病品种,我市赤霉病和白粉病大发生频率增高,小麦赤霉病继2012年大发生后,2014年又一次大发生。在小麦抽穗扬花期应用喷施杀菌剂、杀虫剂和微肥混合液,  相似文献   

18.
厚皮甜瓜枯萎病又称萎蔫病或蔓割病,是一种世界性瓜类土传病害.自1894年Smith在美国南卡罗来纳州首次发现以来,目前已几乎发生于世界各个甜瓜产区,严重威胁着甜瓜的安全生产.海南的西瓜生产,除了海滩新植地使用直生苗外,重茬地85%以上已经使用嫁接苗栽培,西瓜枯萎病的发生已得到有效控制.嫁接苗在海南厚皮甜瓜生产上使用较少,枯萎病和病毒病是厚皮甜瓜的主要病害,危害极为严重.  相似文献   

19.
戴启洲 《植物医生》2011,24(2):36-37
白粉病是黄瓜上发生普遍的病害之一,常与霜霉病并发,严重影响黄瓜的产量,阻碍黄瓜生产的发展。生产上主要使用甲基托布津等传统农药进行化学防治,但效果不是十分理想。为了寻求防治黄瓜白粉病的理想药剂,以控制黄瓜白粉病的为害,笔者于2009年用5%己唑醇悬浮剂,对黄瓜白粉病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  相似文献   

20.
甜瓜真菌性叶斑病作为多种病原真菌引起的甜瓜叶部斑点病害的统称,主要包括链格孢菌引起的甜瓜叶枯病、甜瓜黑斑病和甜瓜大斑病,瓜类尾孢引起的甜瓜斑点病,瓜灰星霉菌引起的甜瓜叶点病以及棒孢霉引起的甜瓜棒孢叶斑病.针对这几种真菌性叶斑病的病害症状、发生为害、病原菌种类、病害循环及其综合防治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