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业户逐年增加,有些人对林蛙的特性不甚了解,因而制约了养殖生产。特别是在林蛙越冬环节,采用"平面越冬"技术,在养殖数量增多而越冬池无地扩建时,林蛙只能超密度越冬,常常越冬失败,损失巨大。为解决这一技术难题,研究所通过养殖试验,探究出了"立体越冬"技术。采用本技术不仅可以大幅度增加林蛙越冬数量,越冬成活率高;而且可以减少越冬期的室用面积,降低养殖管理成本,提高养殖效益;同时,有利于林蛙人工养殖的规模化发展。  相似文献   

2.
正中国林蛙人工养殖也叫圈养,是利用人工办法在林蛙的整个生长过程中,推行一套人工养殖技术措施,达到人工养殖目的。中国林蛙人工养殖越冬技术分为林蛙越冬前、入蛰期、深眠期、出蛰期、出越冬池五个越冬阶段的管理。一、越冬所需设备保温室即用于建造林蛙越冬水池的房舍。该房舍可采用砖瓦或板夹泥,然后再加保温层的结构,其保温性必须良好,同时安装适当数量的门窗,以保证越冬适应期能同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保温室的面积根据林蛙数量而定。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4种不同越冬模式下的越冬情况。[方法]在粤北山区设置室外水陆越冬、室外水越冬、室内旱越冬与室内冷冻箱水越冬4种越冬模式,将东北林蛙分别放在这4种越冬模式下进行越冬管理。记录时间、温度以及东北林蛙的越冬情况;同时,对越冬前后的各组东北林蛙分别进行数量统计与体重测量,计算林蛙在越冬期的体重消耗率和成活率。[结果]室外水陆越冬模式与室外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仅有40.0%与41.5%,室内旱越冬与冷冻箱水越冬模式中林蛙成活率达到了82.0%与84.5%。[结论]温度、越冬模式以及东北林蛙自身的肥满度是影响东北林蛙在粤北山区安全越冬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中国林蛙的人工地窖越冬法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三年实验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地窖越冬的适宜温度为2℃左右,最低湿度在50%以上,并对其自然越冬与窖内越冬的观测值进行了统计学比较。本文为无水条件下中国林蛙地窖越冬的可行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
<正> 中国林蛙生长过程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幼蛙养殖期三个生长期。 1 越冬期管理。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冬眠。 2 繁殖期管理。①将冬眠复苏后的林蛙从越冬池中取出,按雌雄  相似文献   

6.
对不同越冬密度的成年东北林蛙进行溶解氧测定实验,确定不同密度林蛙在越冬过程中所需的最低溶解氧浓度。结果表明:成年林蛙在越冬密度低于60g/L时,所需溶解氧浓度均相同,当密度高于60g/L时,所需溶解氧浓度开始升高。初步推定,越冬林蛙的最佳越冬密度为30kg/m2。  相似文献   

7.
中国林蛙生长过程分为越冬期、繁殖期、幼蛙养殖期三个生长期。 1.越冬期管理 当外界气温降至10℃以下时,林蛙的活动减少,不再取食。随着温度逐渐降低,林蛙开始冬眠。林蛙的冬眠方式有两种:一种是在陆地上直接冬眠,另一种是在水中冬眠。 2.繁殖期管理 ①将冬眠复苏后的林蛙从越冬池中取出,按雌雄1:1比例放入产卵池,放养密度为30对/米2。产卵池水深15-20厘米,池中要设置隐蔽物,池底要求平  相似文献   

8.
北方封沟养殖林蛙,多以水域越冬为主。每年9月下旬至第2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冬眠在水下。这期间林蛙心节律减慢、血液循环变缓、呼吸次数减少、肺活动基本停止、靠皮肤呼吸、进行微弱的新陈代谢。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的这些生活特征,人为选择、创造林蛙适宜的越冬场所,使其安全越冬。若林蛙冬眠场所条件不当,极易造成林蛙死亡。因此,在林蛙养殖业中,越冬保活技术是很重要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中国林蛙人工池塘孵化与越冬技术。[方法]2005~2007年,在牡丹江自然保护区内挖人工池塘12个,分别设置不同水温进行林蛙孵化试验,计算孵化率和变态率;设置3个越冬池进行越冬试验,计算林蛙存活率。[结果]孵化池水温在10~12℃、12~14℃时的孵化率可达到97%以上,且明显高于其他温度下的孵化率;胚胎在8~20℃温度范围内均能正常发育,变态率达91%左右;越冬池放养密度为40只/m2左右,林蛙的越冬存活率可达95%。[结论]人工池塘孵化的最适温度是10~14℃,水深保持在2m左右;林蛙越冬的放养密度建议控制在40只/m2左右,并每月换水1次,水温控制在5℃左右。  相似文献   

10.
林蛙有水下冬眠越冬的习性。每年9月下旬至翌年4月中下旬,长达6个月。人工封沟养蛙的越冬管理就是根据林蛙这一时期的生活特征需要,人为选择、创造适宜的越冬场所和水域环境,保证其安全越冬。[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2002年至2005年6月,在取得中国林蛙兰州亚种人工繁殖试验成功后,康乐县娘子沟中国林蛙试验养殖场向本场2200亩林地放养变态幼蛙100万只,据2005年10月下旬入水越冬前粗略统计,生产出1年生幼蛙25万只,逃跑、死亡75万只,2006年建造防逃围栏后,逃亡率降低到10.20﹪,取得人工繁殖、越冬、放养的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12.
中国林蛙的迁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前言 中国林蛙(Rana temporaria chensinensis)在水中繁殖并完成变态之后,离水登陆,由繁殖地定向迁移抵达越冬地。 研究迁移及其诸因子间的关系无疑是十分复杂的生态学问题,但考虑迁移在林蛙生命过程中占据极其重要的地位,因而,研究迁移规律,不仅对林蛙的生态学且对资源的  相似文献   

13.
蝌蚪培育是寒露林蛙异地保护的基础,国内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技术研究较为薄弱。为实现对寒露林蛙进行有效的异地保护,本文从寒露林蛙种蛙选育和配对、蝌蚪人工孵化、蝌蚪饵料选择及配比、蝌蚪越冬管理等方面对寒露林蛙蝌蚪人工培育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林蛙封沟养殖及产品加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蛙 (哈士蟆 )分布于我国东北三省 ,主要种有中国林蛙 (Rana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 (R .amurensis)。林蛙体型大、含油量高 ,具有独特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林蛙既是美味佳肴 ,又是名贵中药材 (蛙油 ) ,国内外市场需求空间大 ,发展林蛙养殖前景十分广阔。1 生活习性林蛙  相似文献   

15.
林蛙即人们通常所说的哈士蟆,我国主要有中国林蛙(Rana chensinensis)和黑龙江林蛙(R@amurensis),在我国东北三省广泛分布.  相似文献   

16.
恒温养蛙     
《农家致富》2008,(7):23
黑龙江省方正县育林乡农民潘晓峰,经过3年奋斗,养林蛙已收入50万元。 1998年春,潘晓峰开始养殖林蛙。去年9月,他又投资40万元,对养殖区的水利设备进行了改造,增大越冬池面积3万平方米,并将水全部蓄满,确保今年林蛙养殖水源的需求。  相似文献   

17.
中国林蛙是我国有益的、有重要经济价值及科学研究价值的"三有"保护动物。而在我国所产的林蛙中,又以吉林省长白山区域生产的林蛙以其体格大、体质健壮、产油率高、繁殖率高,成为林蛙中的极品。中国林蛙的自然资源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种种原因日趋枯竭,造成野生的林蛙数量减少,且不断遭到毁灭性破坏,使野生林蛙资源濒于灭绝的边缘,这严重制约了林蛙业的发展。本文主要探讨吉林省中国林蛙蝌蚪培育存在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就长白山东北坡中国林蛙越冬前的形态构造作了详细的描述,并测定出体尺及内脏器官的重量,对雌性和雄性的部分体尺以及内脏器官重量作了较为详细的比较。同时,对某些内脏器官占体重之比同一些脊椎动物也作了比较。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饥饿补偿对中国林蛙肌肉生化组成的影响。【方法】在室内环境条件下,将1 000只供试中国林蛙随机分成饥饿0(CK),3,6,9,12d5组,每组200只,饥饿结束后恢复投喂饵料,试验时间均为22d,比较各组中国林蛙饥饿结束和试验结束时的粗蛋白、脂肪、糖原含量以及体质量和摄食率的变化,并对中国林蛙补偿生长过程中的能量来源进行分析。【结果】饥饿不同时间后,各饥饿组中国林蛙肌肉中的糖原、蛋白质含量均有所降低,其中糖原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达极显著水平,蛋白质含量差异不显著;各饥饿组中国林蛙的脂肪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其中饥饿12d组与对照组的差异达极显著水平,其他各组差异均不显著,但饥饿6,9d组的脂肪含量与3d组相比不降反升。试验结束后,中国林蛙各饥饿组的体质量均接近对照组,且差异不显著,呈现出完全补偿生长现象;中国林蛙肌肉中的脂肪含量均有所升高,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除饥饿6d组林蛙的糖原含量略有增加外,其余各饥饿组林蛙肌肉中的糖原含量与试验前相比均有所降低,且与对照组有极显著差异;除饥饿6d组林蛙的蛋白质含量与对照相比极显著下降外,其他各组林蛙的蛋白质含量均极显著升高。【结论】中国林蛙具有完全补偿生长现象,其补偿生长效应是通过提高摄食率实现的。补偿生长过程中中国林蛙的能量消耗主要来源于肌糖原,其次是蛋白质和脂肪,即饥饿时中国林蛙首先动用糖原提供能量。  相似文献   

20.
中国林蛙主要分布于中国东北三省,在长白山林区分布较广。近年来,吉林省林区兴起了中国林蛙养殖热,且在逐步扩大。养殖中国林蛙会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是林区群众致富的一条好途径。但是要克服盲目性,应当认真考察中国林蛙的生存环境。掌握其生活规律,少走弯路,避免不必要的经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