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茱萸早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山茱萸为试材,对山茱萸早产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选择优良无性系进行无性繁殖是实现山茱萸早果、早丰、优质、高效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
山茱萸是我国常用的传统大宗中药材,市场需求量较大。目前山茱萸栽培管理比较粗放,影响了山茱萸药材的产量和品质。本文从优良种质筛选及新品种选育、品种选择及种子处理、种子繁殖、定植、定植后的管理、采收及加工等方面介绍了山茱萸优质栽培技术,为优质山茱萸药材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山茱萸果实营养丰富,为药品、保健食品的重要原料,其果品安全生产日趋重视。从园地选择和处理、栽植、土肥水管理、树体管理、病虫防治及贮运技术等方面编制了山茱萸绿色生产技术规程,以促进山茱萸可持续生产。  相似文献   

4.
山茱萸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山茱萸的药用、营养价值和发展前途.根据山茱萸的生长习性和结实特点,阐述了山茱萸适宜的生态环境及培育优质壮苗的方法,同时对选择合理的经营方式、适宜的造林密度以及促进早实、优质丰产的抚育管理措施等作了全面综述.  相似文献   

5.
山茱萸修剪打顶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茱萸亦称萸肉、药枣、石枣等,以果肉入药,具有滋补肝肾之功能。我县山茱萸产量居全国之首,年产量35万公斤,占全国年产量的40%,且质量亦居全国之冠。但我县山茱萸长期处于野生自然生长状态,近年来,虽然加强了对优良品种的选择和对野生林的抚育管理,但树冠郁密,枝梢发展不齐,有的树冠内部光秃空虚,导致果小质差,降低了山茱萸的产量和质量,据统计,全县平均亩产干枣皮不足7.5公斤。为此,我们于1983年始,依据山茱萸的生理特性及树体结构和树龄大小,进行了山茱萸修剪、打顶试  相似文献   

6.
一、品种选择选择质优、丰产、抗性强的山茱萸品种作为种植品种。二、育苗(一)种子繁殖1、采种10~12月,果实成熟时选择山茱萸优良植株,采摘果大、肉厚、饱满、无病虫害的果实,除去果肉,洗净作种。2、种子处理浸沤法采种后将种子浸入60℃温水中浸泡48h,于向阳处挖深40cm沤坑,将  相似文献   

7.
在山茱萸繁殖过程中,常见的繁殖方式有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两方面,其中,有性繁殖种子需要经过相应的技术处理后方可达到繁殖目的。从种子采集、种子处理、圃地选择与播种、芽苗移栽、苗期管理五方面,论述了山茱萸苗木的有性繁殖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山茱萸,山茱萸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其成熟果实为中药,别名山萸肉、药枣、枣皮,味酸涩,性微温,为收敛性强壮药,有补肝肾止汗的功效。产自山西、陕西、甘肃、山东、江苏、浙江、安徽、江西、河南、湖南等省。河南省西峡县是山茱萸最适宜的生产区之一,该地利用种子繁殖山茱萸苗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和方法,现总结技术如下。一、种子采集选择品种纯正、树势健壮、冠形丰满、生长旺盛、高产和抗病虫害的中龄  相似文献   

9.
山茱萸是落叶小乔木或灌木。山茱萸果实别名枣皮、药枣,以果肉供药用,具有补肝益肾、涩精敛汗的功能,药用和滋补价值高。西峡县的山茱萸分布较广,为"中国名特优经济林山茱萸之乡"。根据笔者的生产经验和调查情况,现就西峡县山茱萸栽  相似文献   

10.
山茱萸是重要的经济树种,也是常用的特产中药材.以果肉供药用,具有补益肝肾、涩精敛汗的功能,现代医学研究表明,山茱萸具有抗癌、抗艾滋病毒的新功能,市场供不应求,前景广阔.为规范山茱萸种植,确保山茱萸质量,我们课题组于2003年开始对山茱萸GAP栽培技术进行试验研究与实践,现将山茱萸GAP栽培技术总结如后.  相似文献   

11.
山茱萸又名酸枣、肉枣,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枣肉是著名中药材.  相似文献   

12.
山茱萸由于自花授粉结实率低、花期低温霜冻和阴雨等为害以及树体营良不良等原因,造成落花落果严重,高达95%。通过适地建园,选择优良品种、合理配置授粉树,适当延迟开花期、避开或减轻早春低温或霜冻为害,人工授粉和疏花疏果,加强土肥水管理,合理修剪,防治病虫害等技术措施,综合防治山茱萸落花落果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3.
山茱萸是我国的常用大宗中药,其推广栽培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生态意义。然而,在长期的栽培过程中,山茱萸产量的提高进入瓶颈期,且由于各产区的环境、栽培技术、加工方法等存在明显差异,造成了山茱萸药材质量良莠不齐、管控管理没有统一明确标准等问题,质量因素已经制约了山茱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从生产基地选址、种质种子要求、栽培管理、病虫害防治与采收加工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介绍,以期为山茱萸种植户提供技术参考,在保证高产的同时提升山茱萸质量,推动山茱萸产业向规范化、标准化发展。  相似文献   

14.
山茱萸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具有较高的药用价值和观赏效果,是我国珍贵的传统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在园林中常作绿化树种。在栽植过程中若任其自然生长,产量低。修剪是提高山茱萸单株产量和果实品质的重要措施,通过修剪调整树体形态,提高空间和光能利用率,可调节山茱萸生长与结果、衰老与更新及树体各部分之间的平衡,促使山茱萸早结果、多结果、稳产优质、增加经济效益。为广大药农提高山茱萸的种植效益,介绍了山茱萸的整形修剪技术。  相似文献   

15.
为优化山茱萸营养枣片的配方工艺,以山茱萸、红枣为主要原料,经过调配、打浆、熬制、烘干、切片等步骤,制备山茱萸营养枣片。以山茱萸营养枣片的质构和感官评分为指标,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山茱萸营养枣片的最佳配方:红枣100 g、山茱萸16.7 g、淀粉5.0 g、柠檬酸0.6 g和白砂糖25 g。在此条件下,山茱萸营养枣片风味独特、酸甜可口、软硬适中,感官评分达到92.63分,与市售红枣枣片的质构特性及感官评分相近,具有一定的市场接受度。  相似文献   

16.
山茱萸又名枣皮、药皮、萸肉,是我国传统珍贵的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十分广泛。陕西省佛坪县栽植山茱萸历史悠久,业已形成规模生产,2001 ̄2002年,分别被国家林业局、国家科技部命名为“中国山茱萸之乡”、“国家级山茱萸药源基地县”。而且山茱萸已成为佛坪县生态建设的重要组成  相似文献   

17.
高标准培育山茱萸高效林,可提高山茱萸单位效益。介绍了伏牛山区山茱萸高效林培育技术,以期指导该地区山茱萸的栽植。  相似文献   

18.
张和  李桃 《陕西农业科学》2018,(11):101-104
山茱萸是我国传统珍贵木本中药材,医药用途广泛,属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山茱萸在生产过程中,管理粗放,虫害猖獗,降低了山茱萸果实的品质和产量,药农收入偏低,缺乏生产积极性,加上对虫害认识不清,不会用药,或者滥用药,造成严重污染,增加农药残留,制约了山茱萸产区的经济发展。因此,加强对山茱萸常见虫害的认识及其科学防治,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9.
山茱萸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分析了山茱萸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山茱萸常见病虫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20.
山茱萸具有重要的药用和保健价值。本文分析了山茱萸药用价值和经济价值,提出了山茱萸常见病虫害的物理、化学和生物防治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