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正1备耕1.1选地和整地种植地膜马铃薯的地块要求平坦,旱能浇、涝能排,土壤耕作层深厚、疏松,以沙质壤土最佳。种植地膜马铃薯的地块要深耕,一般耕深不能浅于23㎝。整地要深浅一致,增加土壤保墒能力和土壤的透气性,而且减轻杂草和虫害危害。1.2购置地膜地膜的厚度一般为0.3丝,幅宽90㎝左右。2种薯准备及种薯处理1.1选择优良品种选用适应本地区中早熟优良品种,荷兰7,早大  相似文献   

2.
<正>2014年乐都区马铃薯种植面积1.4万公顷,占全区总耕地面积58%,是我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中的主要作物之一。地膜马铃薯适应于我区川水、沟岔半干旱地区是头岔主要作为之一,地膜马铃薯在我区种植面积有0.2万公顷。1播种前准备1.1整地前茬作物收获后及时深翻、耙耱等到第二年春季施肥。1.2施肥马铃薯是喜肥忌氯作物,一般每公顷施农家肥45000~75000kg,尿素150~300kg、饼肥750kg或马铃薯专用肥375~450kg,肥料全部用作基肥。为了防治地下害虫,每公顷用50%辛硫磷乳油7.5kg加土350kg拌匀  相似文献   

3.
文章主要对膜侧种植农艺原理、参数、优势,配套播种机具结构、工作原理、主要技术指标,机具应用时耕整地要求、机具安装调试、播种等内容作了全方位的阐述解析,并对现有膜侧播种机具取籽结构、适用范围和优化改进方向进行了探讨。通过膜侧种植技术及配套播种机具应用研究表明,膜侧种植技术在保留地膜覆盖优点的同时,铺设地膜宽度由70cm缩减至55cm,可捡拾地膜投入量约21.4%,同时作物种植在地膜外边缘3-5cm处,避免了根茬对地膜、土块的缠绕,有利于地膜的机械化回收。  相似文献   

4.
正一、机械深松整地,严格轮作倒茬。种植地膜谷子地块应进行秋翻、秋整地,耙压保墒,机械深松深度达到25cm以上,彻底打破犁底层。结合机械整地亩施腐熟优质农家肥2500~3000公斤。谷子忌连作,在茬口安排上必须注意与其它作物轮作,严格防止重茬。二、选择高产优质品种。进行精量播种,地膜覆盖能促进谷子的生长发育,提早成熟,在品种选择上应以大穗、增产潜力大、品质好、抗倒  相似文献   

5.
<正> 早春地膜栽培马铃薯具有上市早、适口性好、病虫少、效益高等特点。要种好地膜马铃薯,必须抓好以下技术: 1.整地。选择未种过马铃薯、土壤疏松、肥沃、能排能灌的田块种植,播前要清除前茬残留物,深耕细耙,达到田平土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农田地膜残留的影响因素,探讨农田地膜的残留规律.[方法]选择新疆31个地膜使用重点县市的棉田、玉米田和加工番茄田作为研究对象,分析覆膜年限、离村庄距离和作物种植种类对地膜残留规律的影响.[结果]农田覆膜年限、离村庄距离和作物种植种类对新疆农田地膜残留都有影响,其中农田覆膜年限和作物种植种类对地膜残留的影响较大.随着覆膜年数的增加,农田残膜密度会增加;离村庄距离<1km的农田地膜密度相对较小;不同作物农田地膜残留规律不一致,同等条件下,加工番茄田残膜密度最小.[结论]该研究为新疆农田地膜污染的防治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榆中县农田地膜残留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甘肃省榆中县11个监测点的农田地膜残留情况进行调查及取样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和蔬菜作物农田中地膜残留量与覆膜年限和种植作物种类密切相关,地膜残留量随着覆膜年限的增加呈线性增长;蔬菜田中地膜残留量高于玉米田中地膜残留量;农田地膜残留量当年秋季高于下年春季。  相似文献   

8.
青海省农田地膜残留状况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青海省主要农业区选取具有较强代表性的12个地膜残留监测点,对全省地膜残留的情况开展调查分析。结果表明,青海省地膜残留量变化在0.90~7.05kg·hm-2,地膜当年残留率平均为3.25%。种植方式、覆膜年限和种植作物类型均是影响地膜残留量的主要因素,其中露地蔬菜的种植方式残留量最高,达到了3.73kg·hm-2;地膜覆膜年限越长,残留率越大;不同作物类型中循化线椒的地膜残留率最高。说明目前青海省地膜残留较全国其它省份轻,危害程度相对较小。  相似文献   

9.
1选地整地优质杂交萝卜新品种日本大根系深根型蔬菜,因此,整地时要达到细碎、平整,无坷垃,无废旧地膜,无前茬作物根、砖瓦等杂物,同时耕深达到40厘米以上,并结合整地施地虫绝杀以防治地下害虫。另外,种植日本大根的地块在大根生长期内干湿不稳也会造成萝卜出现多杈、裂根、根块  相似文献   

10.
作物地膜覆盖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是一项综合栽培技术措施,用它种植作物不仪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早上市,获得更可观的经济效益。但地膜作物的种植也有一定讲究,必须在精耕细作、科学管理的基础上,才能获得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究高光效环保地膜在作物种植上的应用效果,开展了高光效环保地膜玉米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高光效长寿环保2号地膜(白色)保温保水性好,适宜在玉米种植中推广应用;而高光效长寿环保1号地膜(正面银色反面黑色)在玉米种植中有待进一步试验。  相似文献   

12.
对14个可控全生物降解地膜样品开展田间试验,通过曝晒试验、埋土试验和玉米覆膜栽培试验,研究其降解时间、温度变化、农田覆盖效应及其对玉米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参试降解膜降解诱导期与玉米生长对温湿需求难以吻合,大部分可控性相对较差;多数参试膜在整地水平较高的条件下能适应农艺操作要求,且对作物的保温性和增产效果与普通地膜接近;降解地膜在一定时间内能达到消除地膜残留污染的目标,在保护生态环境、推动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方面具有较好的前景。  相似文献   

13.
如何做好地膜蔬菜套种栽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地膜蔬菜的套种栽培技术,能够充分发挥地膜的保温、保水、保肥等诸多优点,而且一次投入两茬受益。这项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和产出率,增加农民的收入。1.选择适宜茬口和地块。根据前茬栽培作物选择不同茬口,最好采用大田作物与蔬菜作物进行轮作,如选择蔬菜田为前茬,应选不同科的蔬菜作物进行轮作。地块应以保水、保肥能力强,能进行灌水的高岗地块为宜。2.精细整地、重施底肥。于上年秋季对所选用的地块  相似文献   

14.
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增产幅度大,经济效益明显。但土壤里中地膜残留使作物吸水、吸肥及呼吸受到影响;特别是地膜中含有有害成分,直接对作物构成危害。因此,提出了浇头水前揭膜、翻地、整地、播种前用地膜回收机械回收废旧地膜等措施。一、调查方法1.调查地块在拣出根茬和残枝、耙耱后待播的棉田内进行。  相似文献   

15.
<正>玉米作物作为我国的粮食产物之一,其种植范围较大,对我国农业经济发展的影响也较为突出。为了提升玉米种植的产量与质量,需要加大对种植技术的研发力度。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可以为玉米作物的生长提供更佳适宜的生长空间,使玉米作物的生长效率得到有效提升,从而达到增收增产的目的。本文,就针对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特点进行分析,并且探讨相应的推广应用策略。希望可以进一步提升地膜玉米栽培技术的应用范围,  相似文献   

16.
在宁夏平罗县推广应用的地膜马铃薯套种玉米、地膜马铃薯复种大白菜、地膜马铃薯收获后移栽甘蓝3种种植模式的地膜马铃薯产量在3.75万kg/hm2左右,玉米、大白菜、甘蓝产量分别为8 250 kg/hm2、9.00万kg/hm2、7.50万kg/hm2,两茬作物合计产值达24 675~35 250元/hm2。作者重点从选地、整地、施肥,选择适宜品种,适期规范播种,田间管理及收获等方面介绍了各种模式的配套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7.
<正>玉米在我国种植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我国三大主要的粮食型作物之一。在大田种植过程中,如何持续提高玉米的产量和品质一直是研究人员不懈的追求。在玉米栽培过程中,做好大田玉米高产种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于促进整个地区的玉米产量的提高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1、整地整地分为秋季整地和春季整地两种形式。其中秋季整地主要是在秋季作物收获之后对土地及时的进行翻耕。在秋季整地过程中一定要保证整地的质量,一般采用旋耕机  相似文献   

18.
1.选茬口、整地与施肥萝卜最适宜土层深厚、富含有机质、保水保肥力 强、排水良好的砂壤土种植.前茬宜选用瓜类、豆类、洋葱、马铃薯、玉米等茬口,但对十字花科作物的田块,最好间隔2~3年轮作1次.前茬作物收获后,应及早多次深耕(30厘米以上)、晒垡、风化、耙平耙细,并捡出里面的砖头、瓦块和残留的地膜等有害物质,以便萝卜的主根能有个良好的生长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1玉米常见种植技术目前,我国玉米种植中的常见技术主要包括地膜种植技术、深松整地技术和保护性耕作技术等,具体内容如下所述。1.1地膜种植技术该种玉米种植技术主要是通过在玉米种植期间的区域上覆盖特定的地膜来确保玉米种植土壤中的水分,促进玉米植株对于水肥和光能的吸收,提高种植土壤中生物活性来达到玉米种植增产增效的目的,尤其  相似文献   

20.
塑料地膜地面覆盖栽培是一项综合性栽培技术措施,不仅能大幅度提高产量,还能提前10~15天上市,提高品质,调剂旺、淡季余缺,增加种植效益。但是地膜作物的种植也有一定的讲究,必须在精耕细作的基础上,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应掌握以下技术要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