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近年来,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当代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也应进行相应转变。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日益多元化对高校思想教育工作带来了诸多挑战。当前各高校必须创新教育手段和方法,针对新时期大学生的思想特点,以及大学生思想教育工作面临的挑战,高校应当努力完善大学生素质教育、培养大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利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采用求真务实的态度、加强思想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教育的成效。  相似文献   

2.
本根据农守校大学生的思想素质特点以及当代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新形势和新任务,认为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应从全员育人意识着手,充分发挥“两课”主阵地、主渠道作用,以邓小平理论“三进”工作为中心、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在当今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的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既面临有利条件又面临严峻挑战,针对当代大学生中存在的某些问题及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薄弱环节,如学生价值取向的多元化、心理压力的增大、“网络时代”带来的新挑战、学校后勤化改革的新问题、学生来源多元化产生的认同差异等,本文提出了“六结合”思路,对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做初探性研究。  相似文献   

4.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新挑战,尤其是教育方法需要革命性变革。“欣赏式激励”作为一种全新方法迎合了时代需求。笔者以为,它作为柔性教育方法将成为21世纪主要的思想教育理念之一。文中提出“欣赏式激励”教育理念,对其内涵、价值和运用进行了分析和阐释。  相似文献   

5.
大学生年龄时期正是世界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对高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尤为重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为新时期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明确了方向。以党的十八大精神为指引,围绕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本文就当代大学生普遍存在的思想问题,对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6.
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中存在偏重认知道德教育而忽视道德情感教育的现状,使大学生的道德教育肤浅化、表面化、形式化,这种教育不能使道德准则内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和道德实践的动力。笔者首先分析了道德情感教育在现行大学生道德教育中的缺失,提出了情感性道德教育是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并设想具体培养情感性道德教育的一系列策略,旨在加强道德情感教育在道德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需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研究的基础理论之一,对于分析人类活动的出发点与归宿具有重要作用,能够针对人的需要寻求满足需要的有效途径。对于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而言,借鉴需要理论的思想与方法有助于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面对日益发展的中国以及由此而导致的的大学生思想观念、处事方式的转变,我们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必必紧随时代步伐,适应广大大学生的需求:在弘扬中国先进文化旗帜的同时,把握以人为本的主要思想,同时利用好当今网络为当代高校思想健康教育带来的机遇。在其模式的构建时应关注大学生感受,让其体会到思想政治的时代感和紧迫感,并意识到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是高校为学生工作的核心,全力学习及配合。  相似文献   

9.
长征精神对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长征精神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伟大精神财富,必须要世世代代弘扬和继承。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也必须借鉴红军长征途中的方式方法,对当代大学生进行理想信念教育、艰苦奋斗教育、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和服从组织纪律等方面的教育。  相似文献   

10.
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将对象作为能动的、自主的、独立的个体,通过启发、引导其内在的思想政治需求,培育他们的主主体意识、自主能力、创造才能,以促进他们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为目标的思想政治教育。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是主体性的发展,而主体性发展主要靠教育,尤其是思想政治教育,因此,对他们进行主体性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1.
对当代大学生树立正确价值观进行有效引导的主渠道是思想政治教育,同时也是培养高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在新形势下的发展态势,对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为此,就大学生价值观多元化发展态势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发展路径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本文根据心理学的相关理论,阐述了逆反心理、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内涵及思想政治教育逆反心理的表现形式,并从思想政治教育主、客体,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形式、环境等五个维度深刻分析了当代大学生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形成逆反心理的成因。  相似文献   

13.
“以人为本”就是贯穿人才的培养规格即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的根本问题。正确认识和解决好这个问题,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针对性和实效性的现实需要,是培养德才兼备人才的重要战略任务,是事关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前途命运的根本问题。构建“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念,不但要在教育观念、内容、方法上与大学生的要求相适应,而且要切实贯彻全面育德,真正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落到实处、收到实效。  相似文献   

14.
大学生群体是整个社会生活中较为活跃、知识水平较高、思想较为敏锐的一部分,是未来社会发展的主力军。大学生的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和决定着中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直接影响和决定着历史使命的完成和成才目标的实现。因此,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的各方面素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内涵丰富,意蕴深长。文章结合当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现状,以传统孝道教育为切入点,挖掘蕴涵在孝道文化中的德育资源,将孝道中蕴含的博爱、感恩、责任、向善思想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汲取传统孝道文化中的正能量,探索当代大学生孝道教育的实践途径。  相似文献   

16.
随着社会进入信息时代,在网络环境下,大学生的思想受到外界的干扰越来越大,大学生对于思想政治教育的个性化诉求也不断提高,如何创新性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这是摆在广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面前急需解决的课题。在对该问题的具体分析之上,尝试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当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人文关怀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面对网络发展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的机遇和挑战,要认清网络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高校要唱响网上思想政治工作主旋律,抢占网络教育新阵地,就要加强校内网站建设,构筑高校大学生网上精神家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活力和丰富性,注重大学生网络道德教育,强化网络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确保网络安全健康运行,努力提高教育者和管理者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前全国人民共同的价值规范和行为准则。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与接班人,他们的价值导向将会对中国社会的发展有重大影响。而实践对培育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意义重大,用科学的理念来指导大学生开展实践活动,将“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建设紧密相连,融入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以内化成学生心中的信仰和外在行动上的追求,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要选择。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农林院校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凸显出诸多思想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对大学生价值观、社会责任感、职业思想和心理素质等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缺失。要改变这一状况,就需要多途径加强学生就业中的思想政治教育,积极发挥辅导员在就业工作中的思政教育作用,确保思想政治教育“四到位”。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技术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逐渐成为了现代人们生活所不可缺少的得力的工具,大学生常常作为新鲜的事物和新兴的观念首先接触者,因此无论是电脑还是互联网技术大部分大学都能十分熟练地掌握和运用,并且网络也十分明显地深入到了大学生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甚至深深地对当代大学生的思想和观念都有巨大的影响。针对这些现状,当代高校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随之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机遇和挑战,因此,如何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性,让信息化能够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二者得到紧密的结合,已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