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为了筛选出适合遵义县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高产优质、抗性强、生育期适宜的优良水稻新品种,2003年进行水稻新品种品比试验。  相似文献   

2.
适宜籽粒机收玉米杂交组合的鉴定和筛选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57个玉米杂交组合为材料,分析不同组合的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单产、果穗秃尖长和异常果穗比例性状,以筛选高产、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且果穗性状表现优良的玉米杂交组合.结果表明,57个玉米杂交组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差异显著,最高为36.23%,最低为20.80%.单产性状分析表明,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以上的组合有3个,比对照郑单958增产5%以内的组合有4个.果穗秃尖长和异常果穗比例分析表明,果穗秃尖长最大为3.13 cm,最小为0.00 cm,差异显著;异常果穗比例最高为21%,最低为1.95%,差异显著.综合收获时籽粒含水量、单产、果穗秃尖长和异常穗比例4个性状分析,杂交组合JK 609、JK 610、JK 618、JK 638收获时籽粒含水量低且丰产性突出,同时果穗秃尖短、异常果穗比例低,是优良杂交组合,可重点研究利用.  相似文献   

3.
杂交水稻制种本田的高产栽培湖南省桃源县种子公司陶用力杂交水稻制种是一种特殊的间作栽培方式。为了协调好父母本共生关系,达到父母本双健,应采取的主要技术措施是:1选择好行比、行向和插植方式早熟组合因父母本生育期均短,父本攻苗较难,往往花粉量不足而异交结实...  相似文献   

4.
根据江华瑶族自治县多年的秋季制种实践,针对秋制短组合父本生育期短、分蘖期短、开花历期短、植株矮小等特征,提出增加父本用量、采用软盘育秧、适龄手插移栽、及时足量施肥、多次偏施父本肥、巧喷“九二0”、喷施硅肥等栽培管理技术,以获得制种高产。  相似文献   

5.
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初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刘顺毅  张勇 《耕作与栽培》2009,(4):48-48,55
为促进乌当区杂交水稻的进一步发展,提高稻谷产量,增加稻农收入,促进水稻生产向高产、高效发展,特进行了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试验。  相似文献   

6.
水稻是巴基斯坦第二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约为 279.6 万 hm2,杂交水稻种植面积约占 18.5%。中国杂交水稻品种在巴基斯坦表现优异,巴基斯坦市场对中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的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在巴基斯坦开展中国杂交水稻新品种筛选和示范试验,以期推选新品种到巴基斯坦市场,结果显示 40 个参试杂交水稻品种中有 7 个品种,即梦两优丝苗、安两优 989、隆两优晶占、08S/49 占、隆两优黄占、泰丰 A/R8612 和广两优 1813 综合表现优异,产量较高且生育期适宜,可以在巴基斯坦进行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7.
万育麟 《种子》1995,(2):44-45
1当前贵州省杂交水稻生产中的主要问题1.1推广面积停止增长自1985年左右以汕优63为主的一批优良组合推向生产后,全省杂交稻种植面积从1987年开始迅速增长,1992年全省种植面积达56.6万公顷。从1986年至1992年的7年中,杂交水稻的面积由11.4万公顷发展到566万公顷。这7年的年  相似文献   

8.
黔南自治州是一个立体结构的山区农业,海拔在240~1800米的范围内,全州稻田面积164.37万亩,其中,海拔1000~1400米的稻田面积87.86万亩,占稻田面积的53.46%,属水稻的低产区,单产长期在150~200公斤以内徘徊,稍为遇灾,产量急剧下降,农民温饱问题  相似文献   

9.
为筛选出适应性广、抗逆性强、品质优、产量高的杂交水稻新组合,以促进杂交水稻的发展,特进行本试验。1 材料与方法1.1 供试品种(1)汕优多系1号(作对照)  (2)K优4号(3)菲优多第1号(4)特优59(5)K优5号(6)金优46以上6个品种均由遵义市种子公司提供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采用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小区面积10m2,每个小区栽8行(4个宽窄行),退穴栽30穴,重复间间隔33cm,四周保护行与小区间距离为33cm,栽插方式为宽窄行,宽行33cm,窄行16.7cm,株距…  相似文献   

10.
通过超高产杂交水稻品种、种植密度、氮肥施肥比正交试验及试验结果分析表明:品种选择是因影响产量的主要因子,种植密度是次要因子,氮肥施肥量没有显明的影响;开阳县杂交水稻超高产栽培技术组合是选择杂交水稻品种中优9801,种植密度1.3万窝/667 m2(双株种植),氮肥基蘖肥与穗肥施肥量比为基蘖肥40%、穗肥60%为最好。  相似文献   

11.
基于更合理的欧氏距离Dj^*值的计算方法,利用AMMI模型对广东省2000年晚造杂交稻感温组区试资料进行分析,综合评价了各个区域试验点对组合的判别力,结果表明惠来、东莞、新兴、南雄和湛江这5个试点具有较强的组合判别,是较为理想的水稻感温组区试点。同时对几种估算区试点判别力垢参数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不同Xa21转基因杂交稻组合的大田试验与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北京、四川和江苏等地对Xa21转基因杂交稻进行了大田释放实验. 分别对转基因纯合的3个恢复系明恢63-Xa21、盐恢559-Xa21和C418-Xa21与各种不育系配组的23个杂交组合进行了抗性和农艺性状分析. 在不同的杂合遗传背景下转基因Xa21稳定遗传和高效表达, 所有杂交组合均具有对白叶枯病的广谱抗性. 转基因恢复系配制的杂交组合与  相似文献   

13.
对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中心天津分中心提供的9个杂交粳稻材料在哈尔滨生态区域进行栽培试验。通过杂交粳稻的物候期、生长发育调查、室内考种及测产等初步认定:杂交粳稻在寒冷地区具有明显的杂交优势,与当地普通水稻品种相比杂交粳稻返青早,分蘖能力强,穗粒数多,库容量大,在本年度没有遇低温情况下,产量比对照平均增产接近30%。通过灰色关联分析。关联度大小顺序为:穗长x4>千粒重x8>株高x1>活动积温x3>穗数x7>结实率x6>根干重x2>粒数x5说明提高杂交粳稻产量首先应该考虑大穗,其次是增加粒重,而株数对产量效应较小。在育种上需要加强大穗的选择;栽培上要注意种子的适应区,采取提高温度促进杂交粳稻发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丹寨适宜杂交稻品种筛选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更好地在丹寨县推广优质高产杂交稻品种,进行了8个新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两优3219、湘优22、深两优3059、Y两优3218、蓉18优662、宜香4245单产均高于准两优527(CK),两优3219单产最高为702.8kg/667m2,比准两优527(CK)高11.1%,宜香优2115低于准两优527(CK).  相似文献   

15.
胡建风  唐义  王道琴  李贵玉  赵丽萍  李华 《种子》2007,26(12):114-117
采用四元二次正交旋转组合设计方法进行试验研究,建立了杂交玉米品种黔兴201的主要栽培因子——种植密度、氮、磷、钾施用量与其产量之间关系的数学模型。通过效应分析,得出各因子对产量影响的顺序为种植密度>N>K2O>P2O5。初步筛选出该品种单产超过800kg/667m2的主要农艺措施:种植密度4732~5355株/667m2、纯氮用量21.55~25.55kg/667m2、P2O5用量20.15~31.85kg/667m2、K2O用量23.60~32.70kg/667m2。  相似文献   

16.
水稻纹枯病药剂筛选试验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水稻的水稻纹枯病药剂,选取目前用以防治纹桔病的7种药剂,进行不同药剂种类和浓度田间对比试验.结果表明:20%纹氟和27% FILIA II对水稻纹枯病防效较好,水稻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7.
优质杂交稻恢复系稻瘟病抗性初步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福建省上杭茶地稻瘟病自然鉴定点对162份有代表性的材料进行田间苗瘟、叶瘟和穗颈瘟发病率调查,茶地抗性鉴定综合表现为中抗以上的62份恢复系材料进行室内不同菌株的苗期鉴定,得到27份高抗至中抗稻瘟病水稻恢复系高代材料。调查结果表明苗瘟、叶瘟和穗颈瘟的发病率分别为3.01%、12.42%和26.21%,苗瘟与叶瘟、苗瘟与穗颈瘟、叶瘟与穗颈瘟的发病率相关系数分别为0.69、0.67和0.78,都达到极显著水平。穗颈瘟的发病率明显大于苗瘟和叶瘟且穗颈瘟在不同时期的发病较高。苗瘟4-5级,后期穗瘟鉴定很可能达到感病或高感;在本研究中穗颈瘟鉴定达到感病或高感,苗瘟或叶瘟鉴定一般为感病或高感。  相似文献   

18.
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与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合作,共同选育出8个超级杂交稻新组合.进行了品种比较试验研究,通过田间试验数据的调查和分析比较研究,初步筛选出适合云南主要籼稻区种植的高产优质抗病的新组合,其中综合表现超过对照Ⅱ优838的新组合有3个.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所需的适宜播种量,以杂交晚稻品种‘天优华9’为材料,设置每盘干种60,70,80 g 3个播种量水平,展开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播种量对可降解秧盘育秧的秧苗素质具有显著影响,供试水稻的叶龄、单株根数、倒二叶SPAD值、苗茎基宽、苗干重等随着播种量的增加均降低,株高增加,叶、茎、穗的干物质量和收获指数减小;播种量越少,根系生长速度越快,分蘖早发,70 g/盘最高分蘖数和有效分蘖多;不同播种量育秧对水稻的穗粒数、千粒重和结实率各处理间差异较小,播种量为60 g/盘和70 g/盘的实际产量分别比80 g/盘增产237.75 kg/hm2和228.15 kg/hm2,增产率分别为2.97%和2.85%。综合考虑各指标结果,杂交晚稻可降解秧盘育秧的最适播种量为60 g/盘。该研究结果可为南方双季杂交稻机插育秧技术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骏优172品种特征特性、亲本特征特性;总结2014年骏优172制种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