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1基本情况母猪分娩是一个易疲劳、易发生代谢紊乱的过程,如遇应激较大或母猪便秘可能导致生产时间过长。生产时间越长,母猪消耗越大、疼痛越大,其阴户水肿更严重,产后虚弱,代谢越紊乱,恢复越困难,母猪受感染的  相似文献   

2.
正母猪围产期是指产前7d~产后7d这段时间,此期管理目标是使母猪安全分娩,顺利产仔,多产活仔,促进母猪产后泌乳,使仔猪健康发育,快速生长,科学的管理母猪分娩是养猪场饲养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围产期管理的好坏,对猪场效益具有重大意义。1做好产前准备工作1.1产房的清扫、消毒分娩前对产房彻底清扫,消毒。产房应保持充足的阳光照射、干燥、温度应控制在20℃左右,相对湿度应该在70%左右。产  相似文献   

3.
在母猪产后第1周添加泌乳母猪营养补充剂——泌乳精(由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和矿物质配比而成),研究其对母猪生产性能的影响。选择健康、体质量和分娩日期相近的2~3胎经产母猪30头,随机分为2个处理组,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基础之上在产后2~7 d添加泌乳精200 g/d(分2次投喂),母猪自由采食。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哺乳母猪7 d内失重显著降低(P0.05)、断奶后母猪发情间隔显著缩短(P0.05)、仔猪平均日增重及断奶仔猪成活率显著提高(P0.05)。母猪平均日采食量及仔猪腹泻率均有一定改善,但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4.
辽宁省清原满族自治县英额门镇粮库2008年饲养的母猪体质良好,新产的仔猪强壮,12窝分娩母猪同在一栋猪舍内饲养,于6月17日有1窝仔猪在生后5d发病4头,陆续在20d内又在相邻的4窝仔猪发病,患病达21头,占5窝仔猪数36头的58%,发病日龄从出生到21d,经抗生素和对症治疗无效全部死亡。  相似文献   

5.
母猪产后由于生产时体力的损失,子宫的体积和质量急剧变化,导致母猪体质下降,抵抗力降低,易患一些产后疾病。一旦母猪患病,仔猪成活率大大降低,因此加强母猪的产后饲养管理。1产后管理1.1饲料方面母猪分娩前5~7天,应按日粮的10%~20%减少精料量,至产前1~2天减至日粮的一半,同时停止喂青绿多汁饲料,防止产后乳汁分泌过多而引起乳房炎。  相似文献   

6.
母猪产后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称。该病死亡率低,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根据临床发病的先后可分为产后即不食型、产后几天不食型和产后30d后不食型3种。1病因1.1产后即不食型:多因临产前改变饲料,突然饲喂精料过多、分娩时间长、分娩过度疲劳、全身各部肌肉收缩无力造成消化不良及膀胱麻痹积尿等因素引起。1.2产后几天不食型:主要是由细菌感染(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大肠杆菌)阴道或子宫,引起发热。母猪喜吃凉食,喜喝凉水或冰雪,引起腹痛不食,临床较多见。1.3产…  相似文献   

7.
母猪产后厌食症是一种代谢紊乱性疾病,在母猪分娩后经常发生.主要特征是产后食欲顽固性降低或者彻底废绝,该病形成原因非常复杂,如不及时治疗会造成母猪高度消瘦,泌乳机能下降,直接导致哺乳仔猪抵抗力下降、生长缓慢,甚至出现僵猪.母猪产后厌食可从饲料营养,猪舍环境等饲养管理多方面来改善. 1 母猪产后厌食原因 1.1 炎症或缺水原因 在母猪生产时,会消耗母猪的大量体力,使其出汗或存在虚脱情况,需要对水分尽快补充;部分母猪本身没有良好的体能,在仔猪生产时又消耗了太多时间,使其体力的消耗会较为严重,若生产之后也没有对其细心及时的照顾,或者存在护理不当的问题时,便会让母猪的食欲下降.其次,部分母猪会因为生产而出现产道损伤的状况,引发炎症.而在胎衣不全、胎衣不下时,会让母猪出现子宫炎,会使其产后厌食.  相似文献   

8.
怎样养好临产母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做好临产母猪的饲养管理工作,对保证母猪顺产,提高仔猪成活率十分重要. 1 清除体外寄生虫 如发现母猪身上有虱或疥癣,要用2%敌百虫溶液喷雾灭除,以免分娩后传给仔猪. 2 变换饲料 母猪产前10~15 d,逐渐改喂哺乳期饲粮,防止产后突然变料引起消化不良和仔猪下痢.  相似文献   

9.
在养猪生产周期中,如何提高仔猪成活率并使仔猪长得健壮,对整个饲养期都很关键。仔猪的哺乳期一般需要21到35天时间,在此期间仔猪生长发育快,代谢旺盛。生产实践中主要采取以下几项综合措施可以提高仔猪成活率:1强化哺乳母猪的饲养管理1.1产前在产前15天左右给母猪适量喂一些生姜,可提高仔猪成活率,而且仔猪长得健壮、结实,增重快。在母猪分娩前后8小时肌肉注射5毫升长效抗菌剂或一针康注射液,对预防母猪产后感染和仔猪下痢有一定效果。1.2产后哺乳母猪直接影响到仔猪,仔猪在哺乳期内出现的所有问题几乎都可以从母猪那儿获得解决的办法,因此…  相似文献   

10.
围产期中药保健对母猪分娩及产后恢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母猪异常分娩显著增多,普遍存在产程过长的现象,母猪体力消耗加大、疼痛时间延长、代谢紊乱加重、感染风险加大、产后恢复时间延长,外源性激素特别是缩宫素并不能很好解决母猪异常分娩的问题。本试验通过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母猪围产期进行综合保健,观察其对母猪产程、产仔及产后恢复等的影响,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母猪产后不食是消化机能和内分泌机能紊乱所致的多种疾病的总和。虽死亡率低 ,但对母猪的乳汁质量、泌乳量及哺乳仔猪的生长发育影响很大。根据临床发病的先后可分为产后即不食症、产后几天不食症和产后30d左右不食症三种。1 病因产后即不食症 :多因临产前突然喂精料过多 ,分娩时间长 ,分娩过度疲劳以及产后立即饲喂 ,喂凉食、饮冷水伤了胃 ,造成消化不良。产后几天不食症 :主要是细菌感染 (葡萄球菌、链球菌、溶血链球菌、大肠杆菌等 )阴道或子宫引起发热 ,腹痛不食 ,临床多见。产后 30d左右不食症 :多因平时饲喂不佳 ,母猪营养不良 ,体弱…  相似文献   

12.
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在饲养怀胎母猪中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如果不重视,往往会造成母猪的难产,仔猪的闷死或产后被母猪压死、踏死等意外的损失;同时还会造成母猪和仔猪在产后的生病死亡。根据我场的经验。可从下述两个方面来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一)根据母猪的怀胎日数来预测母猪的分娩时间。母猪自交配受胎到分娩,一般是  相似文献   

13.
<正>妊娠指从配种至分娩的生理过程,妊娠母猪即为正处于妊娠期的母猪。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是养猪生产过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之一,科学、有效的妊娠母猪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母猪的繁殖性能和仔猪的生产性能,是决定猪场效益的关键。在母猪妊娠期间,良好的饲养管理可使受精卵及胎儿在母体内较好地发育,每窝所产仔猪的数量增多并且仔猪健康状况良好,并且有利于母猪泌乳及之后的发情配种。本文重点阐述妊娠母猪不同时期不同的营养需求,以及  相似文献   

14.
母猪无乳综合症,是当今集约化猪场分娩母猪哺乳期的常见病,多见于初产及老龄母猪。 一、病因 导致母猪无乳综合症的原因很多,主要有饲养管理不当,饲料单纯或不足,产后缺乏精料及青绿饲料,后备母猪早配或早产或老龄体质瘦弱,乳腺发育不良;内分泌失调造成激素分泌机能紊乱;全身性疾病或传染病引发母猪无乳;难产延长分娩时间、胎衣碎片滞留及子宫继发性细菌感染;母猪过肥过瘦、妊  相似文献   

15.
营养水平对哺乳母猪及仔猪性能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用景宁县生源良种母猪养殖场体重、胎次相近.产后20d仔猪在8头以上的60头长大经产母猪进行对比试验,对产后20—45d采用不同的营养水平饲养,探讨对成年哺乳母猪及其仔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生产中,有些母猪产仔数较多,而限于母猪体质、泌乳力和乳头数不能哺育过多的仔猪:也有些母猪产仔数过少(寡产),若让母猪哺育少数几头仔猪,经济上不合算,更有些母猪因产后无乳、产后患病或产后死亡,其新生仔猪若不妥善处理就会死亡。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就是寄养与并窝。所谓寄养,就是将母猪分娩后患病或死亡造成的缺乳或无乳孤儿,以及超过母猪正常哺育能力的多余仔猪过寄给另一头母猪或几头母猪哺育。并窝则是指把两窝或几窝的仔猪,合并起来由一头泌乳性能好、母性强的母猪哺育,其余母猪提早催情配种。  相似文献   

17.
母猪产程过长导致仔猪死产率高是母猪生产力低下的主要原因之一.论文讨论母猪产程和仔猪死产率的关系,分析现代母猪的基因型和饲养制度对母猪产程的影响.客观评价了缩宫素催产、诱发分娩、分娩母猪体力的补充、预防便泌、增加母猪的运动量等缩短产程的措施.指出改进饲养方式、增加母猪的运动量、改善母猪体质是缩短母猪产程从而降低死产率的根...  相似文献   

18.
仔猪护理是养猪生产中的一个首要环节,护理仔猪也是饲养人员最费精力的一项工作,精心护理好仔猪,这是减少仔猪死亡率,提高养猪生产经济效益的技术保证。为了进一步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笔者结合养猪生产实践,并与广大饲养人员一起,对如何做好仔猪的护理工作,现总结出如下系列点滴经验供参考。1集中分娩具有一定饲养规模的母猪场,要求母猪的产仔期应有计划的按批相对集中进行分娩产仔。这样做的好处是有利于仔猪相互寄养,不然,甲母猪产仔过多,而乙母猪产仔数又过少,若产仔期相隔时间长,就难以寄养仔猪;如遇到母猪产后疾病或无乳不能带仔时,就…  相似文献   

19.
母猪产后无乳症是分娩母猪哺乳期内的常见病,多见于初产和老龄母猪。主要是由于初产母猪乳腺发育不全、促进泌乳的激素和神经机能失调、妊娠期间饲养管理不当以及一些疾病等因素导致母猪产后厌食、精神萎靡、泌乳期间乳腺机能紊乱,乳房无乳或泌乳不足。该病可造成仔猪饥饿消瘦、营养不良、生长缓慢、发病率和死亡率升高,给养猪生产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笔者在畜牧生产中根据对该病的防治体会,现将母猪产后无乳症的发病原因及综合防治措施简要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母猪血清淀粉酶型与其产仔行为及头胎繁殖力关系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试验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平板电泳法对 1 1头纯种长白初产母猪血清淀粉酶 (Am)多态性进行检测 ,并观察和记录其分娩行为、产后行为和繁殖性能 (包括产仔数、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2 1日龄个体重和断奶仔猪数等指标 )。结果表明 ,不同Am基因型长白初产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均存在一定差异 ,AmAB型母猪在产仔行为和繁殖性能上都较AmBB好 ,两种Am类型母猪间分娩行为及产后 1 2小时内的卧息时间趋于一致 (P >0 .0 5) ,而在产后站立活动时间和兴奋性上则表现为显著差异 (P <0 .0 5) ,产后 4 5天内断奶仔猪的压踩死率也出现了显著的差异 (P <0 .0 5)。同时AmAB型母猪在断奶仔猪数上也显著地高于AmBB型母猪 (P <0 .0 5)。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