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调整牛群结构淘汰老龄母牛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繁殖母牛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以上。2利用杂交优势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品种的杂交后代生长快,18个月龄的杂种肉牛体重可达300千克左右,比同龄本地黄牛高50%以上。淘汰本地公牛,取缔杂种公牛配种,防止杂交滥配;普及细管精液配种,以提高受配率和受胎率,扩大冻精配种覆盖面。3秸秆加工利用农作物秸秆经过青贮、氨化、微贮等处理后,营养价值和利用率都有所提高。饲喂5千克青贮玉米或4千克氨化麦秸,可节约1千克精料。提高养肉牛经济效益的措施@赵雪飞$黑龙江省鸡东县畜牧…  相似文献   

2.
一、调整牛群结构,增加母牛比例。母牛是发展养牛业的基础。不仅可使役,还可产犊。要增加繁殖母牛的数量,淘汰老龄母牛及丧失繁殖能力的母牛,使繁殖母牛比例达到40%以上,出栏率达到25%以上。 二、加大改良力度,提高养牛效益。夏洛来、西门塔尔、利木赞等肉牛品种的杂交后代生长快,产肉多,效益高。18个月龄的杂种肉牛体重可达300公斤左右,比同龄本地黄牛提高50%以上,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一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者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工作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四川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应用示范效果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探索适合我省农区养牛生产的黄牛改良综合技术,在宣汉、汉源两县选点应用杂交改良、繁殖配种、难孕母牛防治、犊牛适时断奶、杂交母牛培育和肉牛肥育等技术,在农村户养条件下,其试验结果为:参配母牛1018头次,年均受胎率达92.24%,建卡母牛260头,年度繁殖率95.05%;杂种母牛头平年产奶提高50.76%,达1749.9kg;强度肥育的杂交公牛日增重为l173g,屠宰率54.7%;农户养牛经济效益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8.
母牛配种受胎率低会严重影响母牛的繁殖性能,对肉牛养殖场的养殖经济效益造成严重的影响,引起母牛配种受胎率低的原因主要包括公牛精液品质较差,母牛生理上问题,如先天的不孕,母牛的饲养管理不当,以及母牛患有生殖器官疾病等。为了提高母牛的配种受胎率,需进行综合性的分析,并采取综合有效的方法,包括提高公牛的精液品质,做好母牛的选育工作,加强母牛的饲养管理和疾病的预防工作等。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县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安全,现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1产前进行直肠检查  相似文献   

10.
肉牛冷配即采用冷冻精液,通过人工授精给发情母牛配种,达到改良肉牛品种,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实行肉牛冷配最大的益处在于扩大种公牛的配种数,增加良种公牛的改良范围和效果,达到迅速改良本地品种的目的;可以克服公母畜体格大小悬殊  相似文献   

11.
今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将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造成分娩困难的儿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笔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2.
人工授精是采用假阴道人工采集种公牛的精液,通过质量检查和稀释后,再把精液通过器械注入母牛生殖道内,以代替公牛、母牛自然交配的配种方法. 采用人工授精技术,可提高优良公牛的配种效率,特别是在使用冷冻精液技术的情况下,1头种公牛1年可配母牛达万头以上,并实现远距离异地配种,减少生殖道疾病的传播.对推动牛的杂交、改良和提高繁殖力,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3.
姜国铭 《畜牧兽医杂志》2010,29(1):77-77,79
1意义1.1充分发挥优秀种公牛的改良作用。一头优秀公牛一生中可生产20万头份0.25mL的细管冻精并承担10万头适龄母牛的配种,其改良率提高了10倍以上。1.2显著提高母牛受胎率肉牛细管冻精是符合国家标准的优质冷冻精液,采用人工授精技术,母牛的受胎率可提高8%以上.  相似文献   

14.
正牛人工授精技术是利用专门器械采集公牛精液,并进行精液品质检验、稀释、冷冻等特定处理后,用器械把解冻后的精液输送到发情母牛生殖道内适当部位,使母牛受孕的繁殖技术。牛人工授精技术可以提高种公牛的配种效率,在品种改良、疾病控防和提高经济效益等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目前,在奶牛配种上,已经广泛普及应用了人工授精技术。但是,在肉牛繁育方面,尤其是散养户和小规模养殖场,受多种因素影响,人工授精技术并未像奶牛那样得到良  相似文献   

15.
伴随着黑龙江省“两牛一猪”项目的推进,黑龙江肉牛产业得以迅速发展,人工授精技术在肉牛养殖过程中逐渐变成了最主要的繁殖技术之一。肉牛人工授精是指人为地使用特殊的器械采集公牛的精液,经过技术处理、保存后,借助器械在母牛发情时期将精液注入子宫内,以达到受孕的目的。人工授精受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养殖者的经济收入,受胎率的高低与多种因素有关。文章主要从母牛体况、母牛健康、母牛营养、精子活力、精液贮存、输精时间、器械卫生、冻精解冻、配种操作等方面介绍了提高人工授精受胎率的技术措施,这些措施对提高肉牛人工受胎率都有明显的作用,希望为广大肉牛从业者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6.
<正>近年来,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大大促进了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每年均有大量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是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比当地牛提高50%~100%,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时母子双安全,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接产和助产工作介绍如下。1注意产前进行直肠检查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 d左右。母牛在临产前约半个月,胎儿将由妊娠胎位转变为分娩胎位,在  相似文献   

17.
利用肉牛冷冻精液人工授精技术提高能繁母牛受胎率,充分发挥优秀公牛的潜在繁殖能力,提高牛群生产质量,减少或防止传染性疾患,是发展现代养牛业最具推广价值的关键技术措施。结合实际,对基础母牛群减少、冷配量下降、劣质公牛淘汰不力、种公牛选择方向不明确、技术人员缺乏、资金投入不足、冻精质量不稳定等困扰肉牛冷配改良工作的难点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做好肉牛改良工作的应对措施,旨在为全面推进冷配工作的进村入户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正>近年来,随着冻精冷配技术的推广和普及,我市肉牛杂交和当地黄牛的改良工作有了较大发展,每年有10多万头适龄母牛参加配种。但由于采用良种公牛冷冻精液与当地黄牛配种所产杂种一代犊牛初生体重明显大于当地牛,致使母牛分娩困难的机率明显增加。为了确保分娩母牛母子双安全,现就如何做好分娩母牛的有关接产和助产技术介绍如下。1注意产前进行直肠检查牛的妊娠期一般为280 d左右。母牛在临产前半个月左右,胎儿将由妊娠胎位转为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随着我国畜牧业的蓬勃发展,肉牛的人工授精技术在全国各地业已广泛应用,不仅大大提高了母牛的受胎率,而且推动了肉牛业快速高效、持续健康的发展。由于利用冷冻精液进行人工授精,优秀种公牛的精液可以长时间保存且便于运到较远地方,公、母牛的配种不受地域限制,可以有效解决种公牛质劣地区母牛的配种问题。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因客观、人为操作不当等原因,造成肉牛人工授精受胎率较低,严重影响肉牛业的快速发展。为此,笔者根  相似文献   

20.
利用人工受精技术改良本地黄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西南山区黄牛数量虽多,但品质差、个体小、生长缓慢、繁殖率低、出栏率不高、经济效益差.为改变这种状况,必须引进优良种公牛和优良种公牛冷冻精液采取自然交配和人工受精的方法与本地母牛进行杂交配种,产下杂种犊牛,改良地方品种,提高养牛经济效益,促进养牛业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