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前,在我国奶牛业发展中,农村奶牛小区以其经济实用、环保卫生、自主经营、集约化生产等优势日益成为奶牛业发展的亮点。陇县自1995年开始兴建农村奶牛小区,通过近10年的探索和实践,己建成奶牛小区36处,存栏奶牛3900多头。现将陇县在奶牛小区建设及建筑设计中积累的一些做法作以介绍,供奶牛生产者在实践中参考应用。1奶牛小区设计的基本原则1.1奶牛小区在设计前必须科学准确地进行项目的可行性论证。1.2奶牛小区建设的资金必须落实,而且建设项目需一次性完成。1.3坚持专业设计,最大限度地杜绝非行业设计,以确保奶牛小区设计的合理性。1.4把…  相似文献   

2.
奶牛养殖小区中的环境问题在近几年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暴露出来.特别是在寒冷地区显得尤为突出。本文针对我国奶牛养殖小区规划设计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从小区的总体规划、牛舍设计及粪污处理等角度分别提出了改善奶牛养殖环境、节约利用能源和发展循环经济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为规范奶牛养殖,确保鲜奶质量.各地加大了奶牛小区的建设力度。经过九个多月的努力,已建成了一大批标准化程度较高的奶牛小区。就奶牛养殖大县行唐而言,现有奶牛小区的设计存栏量已完全可以容纳所有挤奶牛,这为行唐县实现标准化、规模化奶牛养殖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新建小区基础设施建设的完成,并不能说明小区已进入了正常运转。近期,笔者对行唐县新建奶牛小区进行了调查,发现一些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进一步影响新建奶牛小区的良性运行,  相似文献   

4.
奶牛养殖小区的设计与建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农村产业结构及畜牧业内部结构的调整.奶牛养殖小区不断涌现。奶牛养殖小区实行“六统一分一集中”式管理,即统一领导、统一规划设计、统一饲养管理、统一服务、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奶牛分户饲养,集中机械化挤奶。奶牛养殖小区的建筑设计是否得当,直接关系到奶牛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的高低。  相似文献   

5.
乔兴勇 《北方牧业》2007,(10):49-50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奶牛养殖小区依靠“四统一分”(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管理模式、统一饲喂技术方案、统一机械挤奶交奶、分户饲养)的管理优势,使广大养牛户认识到进驻养殖小区饲养奶牛的优越性。因此,建设奶牛养殖小区.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通过对我县前几年建设的奶牛养殖小区的调查,发现养牛小区存有很多的问题。有的小区投资规模过大,入驻率不到30%,造成损失;有的选址不科学,有的在规划布局方面不合理,有的在设计上有漏洞,对防疫灭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机器挤奶是奶牛饲养管理的主要生产环节。机器挤奶,需要正确的操作.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因不正确操作造成奶牛乳房炎的发病率高达30%。为提高奶牛养殖小区的经济效益,避免利用机器挤奶造成的乳房炎,我们必须弄清挤奶机的工作原理和掌握正确的操作规程。  相似文献   

7.
奶制品安全要求促进了奶牛养殖方式的转变。2008年是国家大力支持奶牛养殖小区建设的一年,今年已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优质高产奶牛已全部进入奶牛养殖小区内饲养.我国的奶牛养殖方式实现了跨跃式发展。今年冬季是许多新建奶牛小区正式运行的第一个冬天,受资金、鲜奶价格、饲养管理经验、小区设计模式等方面因素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从有关部门了解到.天津市以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标准及小区建设规划为指导.从今年开始启动现代设施化奶牛养殖小区建设项目.年内建设6个.累计建设30个现代设施化奶牛养殖小区。据了解,奶牛养殖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不仅可以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提高市场竞争力,还可以通过标准化生产,达到增产增效、节本增效、优质增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奶牛养殖业发展迅速,奶牛存栏量大幅增加,奶牛养殖小区(托牛所)的数量像雨后春笋般快速发展起来.对促进奶牛业发展。提高奶牛集约化、规模化程度.提高牛奶质量,提高奶牛饲养管理水平起到了重要作用。牛奶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乳品加工企业的产品质量。而且也直接影响小区自身的经济利益。养殖小区.作为乳品企业的第一车间.牛奶质量至关重要。因此提高牛奶质量势在必行。我们在保定农垦总公司徐水奶牛场的长期实践当中.总结出一套提高牛奶质量的十项措施,并且在河北新天香乳业所属奶牛养殖小区的推广应用。效果比较理想,现将具体方法总结如下.供广大奶牛小区管理者参考.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随着奶业产业化发展,奶牛庭院式养殖方式正由千家万户分散饲养向以小区为载体的规模化、规范化养殖过渡。小区内奶牛实行集中饲养,分户经营核算管理.方便了进入小区的奶农从事规模化奶牛生产,是一种全新的发展个体奶牛生产经营模式。但经过调查,目前奶牛养殖小区在发展过程中针对奶牛的疫病的预防、监测、诊断、控制、扑灭和动物检疫,尤其是奶牛“两病”净化和防控问题.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和加以解决。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小区的兴建,人们对奶牛疾病的预防工作越来越重视。但有些奶牛养殖小区对日常的消毒工作存在错误的理解.缺乏科学的指导方法。养牛小区的常见问题有:  相似文献   

12.
1奶牛小区的污染源 奶牛小区的污染源是小区产生的废弃物.主要包括固态废弃物、液态废弃物和气态废弃物。固态废弃物如粪便、绒毛、垫料;液态废弃物如尿液、污水;气态废弃物如牛嗳气及固态、液态废气物中挥发的不稳定物质和被微生物降解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物质。奶牛小区的主要污染物为粪尿和污水.尢其是粪尿。加强对小区奶牛粪尿的管理。是保证奶牛小区环境质量的首要条件。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奶牛养殖小区新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标准化建设为切入点,以甘肃省临泽县平川镇芦湾村奶牛养殖小区为示范点进行了研究。按照当前奶牛规模化养殖基础与现行标准设计,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每户年存栏奶牛30头,每户年可实现纯收入8.1万元。本小区建设模式概括为"51266"模式,即小区占地50亩,建设1座挤奶厅,容纳20个养殖单元,存栏奶牛600头,实行"六统一"管理。  相似文献   

14.
吴据庭 《北方牧业》2007,(11):42-43
流产是危害养牛业生产的重大疾病之一,它给养牛业带来的损失是非常巨大的。从去年下半年至今.奶牛的流产数量和死胎数量大大地增加。据统计小区内80%以上的小区奶牛户出现过奶牛流产的情况.现就我县奶牛小区和一些散户的实际情况作一下分析。[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湖北畜牧兽医》2012,(2):43-44
截至2012年1月上旬.宝鸡市进口良种奶牛已达到1.3万头.成为陕西省规模最大的高产奶牛基地。奶牛和肉牛养殖被称为畜牧业中的朝阳产业.近年来,该市高度重视畜牧业发展.市县农牧部门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促进畜牧业由散户饲养向小区大场集中、由数量扩张向质量提升转变。同时.对千头现代化奶牛场和标准化奶牛小区进行政策扶持:按存栏良种奶牛头数,每头给予1000元基础设施补贴:对进口良种奶牛。  相似文献   

16.
1隐患主要表现方面1.1防疫、检疫方面许多养殖小区在建设时,没有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设计,防疫、检疫设施不配套,有的甚至没有。有的小区建成以后,奶牛进入小区时不做任何检疫,使一些带有传染病的奶牛进入小区,造成这些小区传染病的流行,给没有传染病的养牛户和小区造成很大的损失:小区建成投产后,也没有严格的防疫、检疫制度,没有专业的管理人员,有的小区虽然建有防疫、检疫设施,但形同虚设,只是为了应付检查。  相似文献   

17.
《湖北畜牧兽医》2012,(5):45-45
近年来.天津市武清区作为全国奶业发展综合实力20强县(市)、京津地区规模最大的奶牛绿色生态养殖基地和无公害奶源生产供应基地.通过发展小区集约化饲养.推广使用TMR技术(奶牛全程合日粮饲喂技术)、全程机械智能化挤奶、建立养殖电子信息平台等现代养殖技术手段.推动奶牛产业向更高水平发展。目前,该区奶牛存栏5.2万头,建成标准化养殖小区56个,小区饲养率达100%.生鲜奶年产量达22.6万t.产值7.8亿元。奶牛产业成为武清农民致富的主要途径。(来源:中国畜牧业信息网)  相似文献   

18.
秋季是奶牛养殖环节中的一个疾病多发季节,发展奶牛养殖小区采用“五统一”模式,降低多种病原茵的发病,特别是乳房炎的发病几率。本文对建立小区后应该注意和采取相应的积极措施进行有益探索.达到不断扩大小区规模,减少疾病发生,提高奶牛养殖户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赵建营 《北方牧业》2007,(11):19-20
冀中南宁泊洼一带拥有奶牛4万余头。年产鲜奶12万多吨,随着《无公害食品——生鲜牛奶》标准的实施和各加工企业验收标准的提高.奶牛养殖小区应运而生并呈雨后春笋般的速度发展起来.到2005年底统计该地区已建成奶牛养殖小区42个.其中标准化奶牛养殖小区6个.通过河北省无公害畜产品产地认定的5个.经过几年不断的探索与磨合。基本形成了一个固定的生产经营管理模式。[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近日应邀去重庆市江北区新建的某奶牛小区,会诊奶牛肢蹄病。该小区计划饲养奶牛l,000头,已初步进场的86头牛仅月余时间,竟有18.6%的牛发生肢蹄病,现已和将死亡淘汰共10头,经济损失不小。笔者忆及早年工作时期,也曾经历若干奶牛有此病的发生与危害。据此认为,这是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国内外经验表明:坚持不懈地采取系统性的预防措施,问题是可迎刃而解的。特摘译此文请供有关业者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