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木茹苗圃位于道孚县木茹林区,春季解冻迟,霜期长。晚秋降温早,土壤结冻快,露天育苗只能春播,1年生苗木质化程度低,越冬死亡率高。因此我们在总结塑料大棚春播育苗经验的基础上,1980年8月进行了大棚秋季播种育苗,次年秋季移床培育试验。解决了在高海拔地带秋季育苗的降温和病害问题。缩短了苗木培育时间,提高了产苗量,降低了育苗成本,大棚每亩1年生苗可移植10亩,每亩成本仅为357元,露天培育2年生苗,1亩只移2.5亩,每亩成本达1336元,约为大棚的4倍。大棚内一年生鳞皮云杉,平均苗高4.28厘米,基径0.085厘米,叶片67片,主根长约9厘米,千株苗地上部分  相似文献   

2.
常规育苗,是从种子入土开始,苗木出圃为止,定植后再嫁接定干,总共需要五六年时间.采用大棚板栗根接、圃内定干育苗,仅6个月就培育出初成树形的壮苗.2005年3月28日岳西县城关叶畈板栗根接入圃,9月21日对1 600多株苗木实测,平均地径1.74厘米,最大地径2.89厘米,平均苗高1.23米,最大苗高1.63米;成苗率91.43%,当年就可上山定植.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决日本落叶松在辽宁东部山区育苗木质化问题,从而实现一年生苗木上山造林,我圃今春进行了日本落叶松塑料薄膜大棚育苗试验。通过试验,小苗生长旺盛,发育健壮。苗木的平均高为30.7厘米,最高可达59厘米;平均地径为0.34厘米,最粗可达65厘米。根系发达,根长平均达19.8厘米,侧根均在10条左右,分枝数均为13.8个,且  相似文献   

4.
1980年,我场共培育国外松苗15.2亩,共用种子42.2斤,计产合格苗33.23万株,平均每斤种子产苗7874株.平坦分场创造了湿地松育苗高产记录,每斤产苗11082株,铁路林分场、老山科研所创造了火炬松育苗高产纪录,每斤分别产菌10000株、11111株.苗木生长良好,湿地松苗平均高25—30厘米,粗0.4—0.6厘米,最高52厘米,粗0.9厘米,火炬松苗平均高20—25厘米,粗0.5厘米,最高54厘米,粗1.2厘米.  相似文献   

5.
油松是西北和我省黄土高原造林的主要树种。近几年来,桥山林业局建庄、店头林场和宜川县英旺林场进行山地育苗获得成功。建庄林场培育的2年生苗平均高26.2厘米,根径0.55厘米,每亩产苗量17万株。英旺林场培育的1年生苗一般高8~14厘米,根径0.17~0.22厘米,亩产18~22万株;2年生苗一般高17~19厘米,根径0.35厘米,亩产14~18万株。山地育苗具有就地育苗,就地造林,不与农田争地,省工、省时、省运输,苗木生长健  相似文献   

6.
几年来,由于推广、应用了温床育苗芽苗移栽新方法,火炬松、湿地松的大田育苗每公斤种子产苗量达2万株以上.但如何提高火炬松、湿地松造林的成活率,特别是遇到春夏连续干旱的情况,保证一次造林成功,尚无有效的方法.为了解决这个问题,1984年我们在省林科所指导下进行了火炬松、湿地松容器育苗,共育苗20万株.苗木生长良好,平均高20厘米,平均地径0.46厘米,并在7—9月的雨季利用这些苗木对新造林地进行了补植,共补植苗木3万多株,成活率达99%以上,获得了满意的效果.现将有关技术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了选择山苍子育苗圃地合适的土壤条件以解决山苍子人工育苗产量低的问题,文中对湖南省长沙县人工培育的山苍子苗木生长情况和苗圃地土壤特征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在合适的土壤条件下开展山苍子人工育苗,大田育苗的苗木密度应控制在16万株.hm-2左右,大棚育苗的苗木密度应控制在24万株.hm-2左右,按照这两种规格种植的苗木其平均地径都能达到1 cm以上、平均苗高都能达1 m以上。山苍子人工培育的苗木适合在偏酸性的土壤里生长,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土壤全氮、全磷和全钾等元素对山苍子人工培育苗木的生长都有影响,特别是土壤中的有机质含量对其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8.
国槐营养钵育苗可延长苗木生长期,使苗木个体生长健壮整齐,对不良的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使出圃率在90%以上。据测量,一年生苗木平均高2.65米,平均地径2.3厘米,亩产优质壮苗4000株以上。其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温室大棚内和常规露天培育美国山核桃实生苗育苗试验表明:大棚育苗平均出芽率、成活率分别比常规育苗高出18和20个百分点,1年生苗高和地径分别是常规育苗的1.69倍和1.23倍。利用大棚育苗能促进苗木快速生长,缩短育苗周期,实用性强,方法简单。  相似文献   

10.
我站在总结1977年落叶松全光育苗的基础上,1978年协助岚城社办林场育落叶松苗8亩,平均亩产苗木12.5万株。现将我们在育苗实践中,摸索出的苗木管理经验总结如下:一、育苗概况:圃地选在干渠旁,能排能灌。高床育苗,床高20厘米,宽50—70厘米。从省种子公司调入种子,饱满度40%,室内发芽率20%,质量较差,影响了出苗率和产苗量。种子处理采用温水浸泡后,混拌锯沫、河沙催芽,经5天大半数种子裂嘴即下种。4月底播种,10天后出齐。二、五个不同苗木生长期:为了做到科学管理苗木,我们将落叶松一年生播种苗从下种到第二年返青,大致分为五个不同苗木生长期,不同时期有不同的管理要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提高种子的产苗量、成苗率,从1980年开始,我们结合国外松大田育苗,苗床补缺,进行了芽苗移栽的试验,获得了成功.1981年,又在本场石洞工区苗圃,试用芽苗移栽的方法进行火炬松育苗.结果1.5市斤种子,产苗16,543株,每市斤种子产苗达到了11,028株,成苗率达到86.8%,且苗木健壮,平均高30.5厘米,基径达0.89厘米,最高的苗高达到52厘米,基径1厘米.现将二年来国外松芽苗移栽育苗中的一些主要技术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2.
在上级党委和有关部门的关怀与支持下,我们大队林场自一九七三年春以来,开展了毛竹种子育苗和造林试验。先后共引进广西毛竹种子4.5斤,实生苗造林和移苗68亩,支援兄弟社队苗木4万余株。一九七四年春分丛移栽的一年生实生苗,一九七五年春平均每穴长出散生态小毛竹25株(最多42株),平均高196厘米(最高278厘米),平均地围径4.4厘米(最粗7厘米),竹鞭越长越粗,新鞭向四周扩展延伸,最远的达330厘  相似文献   

13.
库尔勒地区气候寒冷,早春气温低,地温回升慢,地表和地下温差大。新疆杨露地扦插育苗,由于发芽早、生根慢,容易“回芽”(死亡),致使成活率低。如待地温升高到插条生根要求时再扦插,缩短了生育期,苗木质量不佳,当年出圃的合格苗少。为了解决上述问题,1983年春,我们采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催根,地膜覆盖扦插育苗成活率90%以上,当年苗木平均株高3.17米,最高4.67米,平均地径2.4厘米,最粗3.3厘米。  相似文献   

14.
两年来,我场在海拔1,600米、黄土山地的苗圃,试行白桦播种育苗4.5亩,已获得初步成效。经检查结果:一年生苗木,平均亩产量40万株,苗高25厘米,地基径0.3厘米,其中最高的达50厘米。按照不同播种时期及施肥、松土等情况,有以下比较:  相似文献   

15.
1978年春,我县乌泥林场从省林科所引进意大利树共10个品系,当年扦插育苗,保存500株。翌年春出圃时,苗木平均高5m,地径5cm。1979年,该场又扦插育苗4,000株,次年出圃平均苗高3.5m,地径6cm;1980年又繁殖苗木3万株。1981—1983年,全县育苗发展到20多处,共提供苗木50多万株,  相似文献   

16.
阿里河林业局阿里河经营所中心苗圃,为了培育更多的优质造林用苗,在已开展塑料大棚育苗的同时,充分利用大棚的边角空地,甚至在大棚上部空间吊起木板,进行塑料容器育苗,又获成功。不仅提高了苗圃的生产能力,而且苗木质量好,造林后不需缓苗,还使苗圃一年四季都有苗木可供造林。他们是用购置的长15厘米,直径6厘米的塑料圆筒,内装精心调制的育肥土壤(土70%、沙20%、粪肥10%经消毒、  相似文献   

17.
桧柏为常绿树种,树形高大优美,是城市庭园绿化的优良树种之一。桧柏育苗有播种、扦插两种方法,播种苗枝叶密茂,树冠丰满,树形更为美观。用播种苗的枝条作插穗,进行扦插育苗成活率也高。过去,我们繁殖桧柏时,把元月份采得的种子,沙藏至10月间进行冬播,2年生苗高仅12.2厘米,亩产苗木17262株。近年来随着城乡绿化事业的发展,桧柏苗木已供不应求。为了提高桧柏苗木的产量和质量,我们试用桧柏种子隔年沙藏春播育苗,获得了良好效果。10月间调查,当年生苗平均高21.6厘米,亩产量达20705株,每亩提高经济效益688元。我们采用的方法如下:1.种子处理:元月采种后,揉搓果实,阴干,除去果皮即得净种。对取得的净  相似文献   

18.
沙棘扦插育苗获突破性成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北京林业大学与河北省涿鹿县科委协作,在大堡乡搞沙棘扦插育苗试验研究,获得突破性的成果。通过部级鉴定,专家认为这项技术为国内首创,其扦插发根率己达到国际水平。解决了沙棘苗木人工控制雌雄株,短期内大量培育相同遗传性的自根苗等技术问题。四年来,先后建起了国内仅有的电子间歇自控全光喷雾育苗装置,建起5亩嫩枝、硬枝扦插试植示范围。1987年扦插成苗的两万株,平均苗高40厘米,地径0.5厘米,在  相似文献   

19.
<正> 水杉,池杉、落羽杉(以下简称“三杉”)种源缺乏,当前主要采用无性繁殖培育苗木。我们从1977年以来,先后在本县的汪群、城北、孔桥、马甸、永安等公社林场进行嫩枝全光水插育苗试验,已先后培育“三杉”苗50多万株,水插平均成活率从70%提高到90%,最高达96%。夏季扦插苗木高生长量从20厘米提高到50厘米;成本费从每亩200元左右降低到15元以下。实践证明,水插育苗是一种多快好省的育苗方法。一、圃地选择和整地圃地宜选择地势平坦、肥沃,靠近水源的沙壤土为好。我们的试验证明:在沙壤土上扦插成活率达92.9%,苗木当年高生长达32厘米,最高56厘  相似文献   

20.
为响应毛主席“绿化祖国”的伟大号召,努力建设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我场去年培育杉木苗39.44亩(占全场育苗总面积的40%)。据秋后调查,苗木平均高28.2厘米,最高的达52厘米(见表一)。产苗量8.65万株/亩,共产苗320余万株。其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