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佯黄竹生物学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佯黄竹(Bambusa changningensis Yi et B.X.Li)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野生资源分布区及人工培育栽植区域内调查记载其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研究表明:该竹种发笋期长,发笋量大,易繁殖,适应性广,耐肥,耐湿,抗污染、抗台风、抗雪压能力强,有较强的抗性及抗病虫害能力。该竹种较喜光、不耐庇荫,喜温暖湿润的气候,适生地区年均气温为18℃左右,绝对最低温度可达-2℃,绝对最高温度可达39℃,喜欢在光照充足,海拔1 000 m以下的低山丘陵区向阳山地生长,尤其在溪河两岸的冲积土上栽植,生长最好。  相似文献   

2.
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经对云南省龙竹生产区的定点、定期观测研究,基本摸清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本文从龙竹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地下茎生长;竹笋出土生长;幼竹的枝叶生长;成竹生长;开花结实习性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3.
经对云南省龙竹生产区的定点、定期观测研究,基本摸清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本文从龙竹的地理分布及生态学特性;根系生长特性;地下茎生长;竹笋出土生长;幼竹的枝叶生长;成竹生长;开花结实习性等方面系统地论述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  相似文献   

4.
报道了龙竹的生物学和生态学特性。提出:龙竹适生于热带、南亚热带和中亚热带(要求无重霜)等气候环境,龙竹以南亚热带海拔1200~1800米范围内生长最好;龙竹为暖热性喜湿怕寒竹种,有一定的抗旱耐瘠能力;龙竹无性繁殖小苗,在2~3年内能抽笋成竹四代(实际为四级分蘖),高粗度逐代增加近一倍,笋眼数也增加近一倍;第四代竹的形态特征已接近母竹的形态特征;龙竹的成竹生长过程可以划分为幼龄竹,壮龄竹,成熟竹和过熟竹四个阶段;龙竹开花是由于竹林衰老和环境恶化造成,可以通过松土除草,挖除老竹蔸、灌溉、施肥和喷施生长素等措施来进行复壮更新。  相似文献   

5.
本文简述了日本厚朴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人工繁殖技术现状,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6.
为拓宽紫杉醇原料来源,昌宁县1998年起开展南方红豆杉引种种植,对南方红豆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10多年观察,并研究不同的生境、不同的种子贮藏方法、扦插和实生育苗对南方红豆杉苗木生长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南方红豆杉的生理成熟期为7 a;雌雄比例约为7∶1;坡向因子对红豆杉高生长影响显著,阴坡红豆杉生长明显好于阳坡,红豆杉生长对湿度的要求较高;侧枝扦插所培育苗木无顶端优势,生长差,生产上种植红豆杉应选择种子播种育苗造林;种子覆土厚度以2.0~2.5 cm为佳,需加强出土不久幼苗的病虫害防治;营养袋直播育苗效果最好;鲜叶含水量随季节变化而变化,3月含水量最低。  相似文献   

7.
云南旱冬瓜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地理分布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旱冬瓜的生物学特性.从适生环境条件、木材特性、主要生态作用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旱冬瓜的生态学特性.并从它的水平和垂直分布论述了其地理分布.旱冬瓜对山地土壤的改良有较好作用,是营建生态林、用材林等多功能林的优良树种.为此提出进行旱冬瓜的优树选择和种源对比试验,建立良种基地进行良种繁育.  相似文献   

8.
本文对塔落岩黄芪的生长规律、地下根状茎、刈割性能、抗逆性等生物学、生态学特性进行了初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依据云南红豆杉的前期研究成果,从形态特征、物候学特性、种子特征、生长特性等方面论述了云南红豆杉的生物学特性,还从地理及垂直分布状况,适生环境条件,主要生态型等个体生态学特性方面阐明了云南红豆杉的生态学特性,为云南红豆杉研究工作的深入开展和其有效发展、利用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本文就绥棱林业局红皮云杉(PiCea—Kraensis)人工林的实践经验,讨论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和生物学特性,以便更好地推动红皮云杉人工更新造林工作。一、红皮云杉生态学特性1.光照:天然红皮云杉林是在一定庇荫条件下更新和生长起来的,有很强的耐萌力,但在营造人工林时进行林冠下造林或在一定庇荫度下造林,虽然也能成活、成林,但较之全光下造林生长缓慢。实践证明红皮云杉在全光条件下生长良好,发育正常,比林冠下生长速度快,以半阳坡最好,阳坡中等,阴坡半阴坡最差。20年生优势平均高半阴坡为7.61m、阳坡为6.57m,而阴坡、半  相似文献   

11.
为了有效控制松树皮象对河北省塞罕坝林区落叶松、云杉、樟子松的为害,对松树皮象的生物学特性及生态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塞罕坝地区松树皮象主要为害落叶松、云杉幼树,1a1代,以老熟幼虫或成虫在地下越冬。调整选林时问以及幼树喷施绿色威雷药剂均可有效控制松树皮象的为害。  相似文献   

12.
沙柳(Salix gordejevii Chang et Skv.)是一种大灌木,一般高3-4米,最高达6米(图1)。小枝幼时具绒毛,以后渐变光滑。叶线形或线状披针形,背面带灰白色,边缘具腺锯齿。葇荑花序,长2-4厘米,雄蕊2本,合生,子房具毛,花柱明显,柱头2裂。沙柳枝叶繁茂,生长迅速,根系发达,喜沙压,越压越旺,萌蘖力强,插条造林成活率高,为防风、固沙的优良树种。沙柳枝条绵软细长,去皮后洁白并具光泽,为编织的优良原料。沙柳落叶多,材质好,为干旱沙区提供了饲料、燃料和修建材料,所以深受群众欢迎。  相似文献   

13.
西藏濒危植物巨柏的生物学与生态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巨柏天然分布区的样地调查,并结合实验与长期的观测,研究了巨柏的地理分布、物候特性、繁殖特性和光合特性以及个体生态学和群落学特性。结果表明:(1)巨柏分布范围极其狭窄,个体数量十分有限;(2)巨柏雌雄花期不同步,结实率低,种子千粒重仅为2.70g;(3)巨柏种子活力最高只有39.8%,平均只达到34.6%,室内条件下,种子发芽率较低,平均只达到32.67%,巨柏在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下,种子萌发困难;(4)巨柏苗木适合在23℃、相对湿度60%左右的条件下生长,巨柏自然分布区的条件不利于苗木生长;(5)自然环境条件下,巨柏光合速率表现为单峰形曲线,能有效积累光合产物,为巨柏在逆境中生长创造了有利条件;(6)巨柏群落科属组成丰富,乔木层树种组成单一,种群结构多为衰退型。种子萌发困难、结实率低、外界干扰是导致巨柏濒危的主要原因。除了对迁地保护进行深入研究,扩大繁殖和栽培外,对巨柏的保护应立足于就地保护。  相似文献   

14.
紫茎泽兰种群生态学特性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紫茎泽兰(Eupatorium adenophorumSpreng.)为一种严重为害农、林、牧生产的恶性杂草。我省于1983年成立“紫茎泽兰防除技术研究”课题组。对紫茎泽兰进行联合攻关。各协作组对紫茎泽兰种群、个体特性及防除技术进行了大量研究工作。但对光照因子与紫茎泽兰关系未作详尽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15.
树莓和黑莓为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的浆果类灌木树种.一般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分离的种类称为“树莓”(Raspberry),把聚合果成熟时与花托不分离的种类称为“黑莓”(Blackberry).树莓和黑莓果味酸甜、口感好,含有丰富的营养成分,因而被称为“第三代果树”.近年来,随着我国与世界贸易的接轨、转移,树莓和黑莓外贸出口栽培基地的建设迅速在国内兴起,先后从国外引进了许多优良的品种,已在黑龙江、江苏等地建立了万亩生产基地,但是仍然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为了适地适树、合理布局,更好地发展树莓和黑莓产业,现将树莓与黑莓的生物学、生态学特性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节节红板栗生物学、生态学特性及其经济性状   总被引:5,自引:5,他引:0  
节节红板栗是安徽省最近选育出的板栗新品种,对其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性及其主要经济性状3个方面初步研究的结果表明,该品种早实丰产,坚果粒大,外形美,雌花量多,适应性、抗逆性强;大砧(4年生)嫁接幼树(2~3a)重截后,表现出2次抽梢,可持续开花结果,丛果性强,且能正常成熟,未发现空蓬.无生理落果,耐贮藏,具有区别于其它板栗品种的独特特征和优势。  相似文献   

17.
树种选择的适当与否是造林工作的成败关键之一。因此 ,在治沙造林过程中要考虑生态因子 ,并对其加以认真分析 ,得出正确的理论根据。对植物的生物学特性要充分地掌握 ,从而做到适地适树  相似文献   

18.
通过两年的调查与研究,证明板栗结果母枝的粗度与结实力呈明显的直线相关,其相关系数为0.673,而母枝长度对产量影响极小;结果母枝之顶茅和次顶芽所抽生的结果枝及其上着生的栗棚数,分别占总果枝和总结实量的79.89%与84.74%,是构成产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十分明显的表面结果现象,其树冠外缘0~100cm 处的栗棚数,占全株的96.30~98.93%;板栗一年有两次落花落果高峰,其中以前次较严重;枯枝量远较其他果树多,枯枝由冠外向内膛有逐渐变大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豆腐渣果是一种药用植物,分布于我国热带、南亚热带地区。文中在豆腐渣果天然分布区调查以及育苗试验的基础上,介绍了豆腐渣果的经济价值、生物学生态学特性以及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