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消毒是提高养猪效益的重要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验证科学、规范的消毒才是提高养猪效益的关键措施,我们于2002年3月1日至5月30日在南平八仙种猪场全面推行福建农大信农消毒理念及信农消毒规程制度,取得一定成效。在其它因素基本不变的情况下,3个月内,月均用药费降低6.11%,仔猪育成率提高1.29%。现将试验情况阐述如下,供同行参考。1试验的理论依据消毒是指用消毒药剂杀灭病原微生物,切断传染途径,预防和控制传染病流行,达到提高畜禽健康水平,避免经济损失的目的。现阶段,由于受到养殖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制约,疫病频频发生,使用药物和疫苗进行预防。一…  相似文献   

2.
高寿增 《中国蜂业》2001,52(4):38-38
越冬蜂的群势是直接关系到蜂群能否安全越冬的关键因素。在东北地区 ,蜂群安全越冬的最起码群势应在 5框蜂以上。但在养蜂生产中 ,由于多种因素影响 ,常造成越冬蜂群势强弱不均 ,相差悬殊。这就需事先有计划地进行平衡 ,使弱群也能达到最起码安全越冬群势。下面介绍几种蜂群越冬前平衡群势措施。一、在繁殖越冬蜂之前 ,逐步完成平衡群势工作对于子脾少蜂多的小群 ,利用强群的蛹脾加强。如果外界有丰富的蜜粉源 ,强群中撤走 1张蛹脾 ,再加上 1张空脾或巢础 ,蜂王产上卵 ,保持该群的子脾数。而弱群中补充的蛹脾出房后 ,蜂王接着产上卵 ,不仅保…  相似文献   

3.
增加蚕桑效益的几点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个产业,效益是产业稳定和发展的关键,蚕桑产业也不例外。针对部分蚕农在种桑和养蚕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科学、不规范的操作现象,导致桑园产量不高,蚕儿中毒、发病时有发生,蚕茧产量低,质量差,经济效益不高。根据多年实践,总结以下几点增产增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淳安县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西郊,地处浙、皖交界处.东与建德、桐庐接壤;南界忂县、常山;西与安徽省的休县、歙县相邻;北接临安市,是全省地域面积最大的一个县.在2004年第八届全球花园城市决赛中荣获B 类城市金奖,被授予"国际花园城市称号".由于环境优美,气候宜人,劳力充裕,十分适宜蚕桑生产.  相似文献   

5.
羔羊的育肥生产在国内外养羊业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重视。从国外看,自上世纪60年代起,现代化的养羊大国都把羔羊生产放在首位,新西兰、英国、澳大利亚等国的羔羊肉占羊肉产量均在90%以上,美国占83%。从国内看,新疆、内蒙古等畜牧业发展比较快的地区,从上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兴起羔羊育肥,目前我国羔羊肉生产占羊肉产量平均为4%~6%,其中新疆为15%、内蒙古为12%、黑龙江为10%,可见,我国的羊肉生产中羔羊肉所占比例很少。贵州省羔羊育肥生产起步晚,仍未被有效的推广利用。目前,羔羊育肥研究在毕节地区尚处空白。  相似文献   

6.
中蜂是我地家庭养蜂的主要品种,不费劳动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很好的一项农村传统副业。但目前,还多为旧法饲养,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管理,蜂蜜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7.
中蜂是我地家庭养蜂的主要品种,不费劳动力,投资少,见效快,收益大,是很好的一项农村传统副业.但目前,还多为旧法饲养,不能很好地进行科学管理,蜂蜜产量低、质量差.  相似文献   

8.
8年前,因对养蜂这个职业感兴趣,几次拜访奈良县藤田养蜂场。专业养蜂家藤田久雄和他的儿子丰彦先生,非常认真地给我讲解与养蜂职业密切相关的花和蜜蜂的知识。藤田先生是战后从果树栽培改行成为养蜂家的,当时,养蜂是一项比农业收入高的理想工作。  相似文献   

9.
<正>(续上期)当年笔者所在的土产公司蜂场建立之后,经过2年多的发展,蜂场经营得有模有样,很有成绩。不仅可以自食其力、自负盈亏,还可以安置一些下乡青年。县供销社的领导看到土产公司蜂场发展得不错,就产生了一个想法,打算把蜂场扩大成一个单独的企业,多安置一些青年点的青年,以缓解供销社系统越来越大的就业压力。县社领导的想法,也得到上级领导的支持。1976年4月28日,县社周殿兴主任陪同牡丹江地区供销  相似文献   

10.
对扩大养蜂规模和提高养蜂效益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树壮  陈丽  朱长艳 《蜜蜂杂志》2012,32(10):34-35
随着对蜜蜂以及养蜂生产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蜜蜂对自然、生态、农业生产和人类生活、生存具有的重大意义逐渐被人们所认识。研究如何扩大养蜂规模和提高养蜂生产效益是养蜂科技工作者和生产者的重要课题,而研究如何提高养蜂生产效益是扩大区域乃至全国养蜂生产规模的必要前提。1基本情况随着我国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医疗保健。蜂产品对人体的保健作用逐渐被大众所认识,全国蜂产品的销量逐年递增,各地的蜂业公司、蜂产品专卖店如雨后春笋般建立。在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蜂产品公司由2000年的1家发展到现在的9家;蜂产品专卖店由2000年的2家发展到现在的20家。区内的黑龙江省饶河东北黑蜂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在国内10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1000余个销售网点。目前,我国没有蜂产品销售专卖的城市极少。随着我国蜂产品销售网络的逐步扩大和国家对行业发展扶持力度的逐年增加,对蜂产业的拉动作用逐年增强,按理说蜂业产业规模应是逐年扩大。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目前还未见我国养蜂规模有较大提高的报道。  相似文献   

11.
李宜森 《蜜蜂杂志》2020,40(2):20-21
<正>养蜂车,是机械现代化养蜂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养蜂行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利器。然而,现阶段被充分利用的程度不高——没用上养蜂车的在说三道四;少部分已用上养蜂车的,因为经验不足,没有真正发挥养蜂车的作用。下面谈谈笔者在养蜂车应用中的体会与大家探讨与分享。养蜂车是养蜂生产中的工具,不是某些人想象中的"摇钱树"。首先我们对养蜂车养蜂要有全面的认识,充分了解并掌握在地面上养蜂与在养蜂车上养蜂的区别。养蜂人都知道:群强才高产,只有在花期前把自己的蜂群培育  相似文献   

12.
13.
王长春 《中国蜂业》2013,(11):52-53
很多养蜂人都在记养蜂日记,实践出真知,把养蜂实践过程中的发现、探索、观察、思考、试验等各种经验记录下来,也称做备忘录。俗语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笔者初养蜂时,并不做日记,单凭记忆力。后来随着养蜂数量的增加,加之年龄的增长,检查完蜂群发现的问题,不要说时间长,有时转身就记不准了,这才开始做养蜂日记。坚持二十多年的记录,从中悟出一个道理,“知识在于不断的学习,经验在于点滴的积累”。通过记养蜂日记,把养蜂实践中的成功经验失败教训及新的探索发现,加以整理记录下来,对养蜂人也是一个提高的过程。在养蜂生产实践中,找出规律来,达到精益求精。我的体会是:  相似文献   

14.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随着农村生产责任制的不断完善,全区养蜂业从总的看,有了新的发展,出现了一批养蜂专业户。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产量产值程度不同的有所提高,生产费用逐步降低,经济效益比较显著。我区南部山区的海原县,由于领导重视,思想对头,在认真总结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改善经营管理办法,推行承包责任制,有力地促进了养蜂业的发展。这个县在  相似文献   

15.
养蜂是我省广大农村传统的养殖业。我省历来是全国中蜂的主要基地之一,有极为丰富的蜜源。在本世纪内实现国民经济翻两番,养蜂业有条件大大提前和超额,从而对农林牧的翻番起有力的促进作用。我省的养蜂优势,蜜源是养蜂的物质基础,它是有待蜜蜂去开采的宝藏,我省蜜源植物蕴藏量十分丰富。春有油菜、苕子、紫云英’夏有红、白三叶、乌桕、黄荆条;秋有盐肤木、荞麦、秋菊、香薷;冬有拎木(野桂花)等;全省可产商品蜜的主要蜜源植物约  相似文献   

16.
常年利用最佳群势,是数控养蜂法的一个极重要的原则。凡小于最佳群势的蜂群,就是弱群;凡大于最佳群势的蜂群,就是强群。不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最佳群势标准,而且,同一时期中,不同的地区,由于自然条件不同,最佳群势的标准也是不相同的。弱群越冬,如果通风,就会使蜂巢变冷,后果不良;如果不通风,又会受闷,后果也不良。  相似文献   

17.
中蜂分蜂性较强 ,群势普遍小于西蜂。什么群势为弱群 ,什么群势为强群 ,怎样的群势最有利于蜂群增殖等 ,还缺乏较为定性的标准。加之我国幅员辽阔 ,地形复杂多样 ,纬度、海拔差异都很大 ,中蜂品种又多 ,模糊的群势标准 ,对生产实践的指导意义不大。这就需要有一个较为定性的、适应范围较广的、操作性较强的群势标准。一般地 ,无论何种蜂 ,其群势划分的标准我认为都是富余哺育力的有无和多寡。下面以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遍饲养的中蜂为例 ,来论述中蜂的群势。1 中蜂的极限群势中蜂优质蜂王的最高日产卵量约为 12 0 0枚 ,计算方法 :封盖子总数 (…  相似文献   

18.
19.
我养蜂 4 0多年 ,蜂种是自己培育的喀意单交种和东北黑蜂正反交的三交种。经过十几年的筛选、优选 ,形成了一种性情温顺 ,便于管理 ,繁殖力强 ,宜养成大群 ,采集力强 ,适合采集流蜜最大的蜜源 ,又能利用秋季的零星蜜源 ,越冬性能好 ,节省饲料 ,泌蜡造脾能力强 ;长期使用“易翔”牌巢础 ,蜂儿个体大 ,抗病力强 ,适合我地区饲养的优良蜂种。我地养蜂主要是夺取刺槐蜜、椴树蜜、秋季杂花蜜三大蜜源。在我地采刺槐蜜 ,群产 2 5~ 4 0公斤。要达到此产量早春必须有强群为基础。早春的强群又是从上年秋繁 ( 8月 2 0日~ 9月 1 5日 )抓起的。我把巢…  相似文献   

20.
韩振和 《中国蜂业》2005,56(1):30-31
在养蜂生产中,我们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培养强群,提高产量.所谓强群,就是三多:蜂多、子多、脾多,即每群蜂达到15框蜂以上足蜂、8~10框子脾、蜂数在3万只以上的蜂群.但在养蜂生产实践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蜂群群势较强,但在某个蜜源生产过程中,生产效益并不好.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没有科学地、适时地、有计划地限制蜂王产卵,使大量的采集蜂"内耗",如子脾过多、幼龄蜂过多,一方面占据大面积的巢脾,使储存蜜脾的面积变小,另一方面哺育幼子、幼蜂消耗大量采集蜂的精力,使大量的外勤采集蜂转做内勤哺育幼子、幼蜂的工作,从而影响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