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河南省光山县电业局斛山乡供电所,在实施农电“两改—同价”工作中,对农村电工的管理在过去基础上又推出新招,从根本上解决了延续多年的“一村一电工”和“电工围着干部转,电工随着村干换”的问题,建立起一个新型的农村电工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村干部、村电工的用电及交费情况一直是农民关注的热点和焦点.村民们因猜疑村干部、村电工有“权力电”、“人情电”和“关系电”而拖交电费,甚至发生口角纠纷.而村干部们交钱又受冤,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使电费回收非常被动.山东省枣庄市山亭供电局城头供电站探索出了村支书、村主任、村文书、村电工电费统管的新办法.给了群众一个明白,还了村干部一个清白.  相似文献   

3.
通上电的农户仍有“三盼”一盼选好村电工,用上“舒心电”。农民盼望能公开选聘村电工,他们心目中村电工的标准是:能坚持原则,责任心强,具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电气基础知识,有志于献身农电事业的年轻人,不要成为村干部亲朋好友的“安乐窝”,别...  相似文献   

4.
1999年年底,山东省滕州市进行了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将原来的21个乡(镇)供电站合并成15个供电所,下设137个电工组,本着“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选聘了15个供电所的所长和电工组的人员,农村电工的各项管理都纳入了供电局统管之列。时间过去整整一年,统管效果究竟如何?日前,笔者走访了几位竞争上岗的农村电工。 在洪绪镇颜楼电工组,当了22年电工的丁继义十分感慨:农村电工统管确实是件大好事。从前,电工姓“村”不姓“电”,任免权由村里掌管,叫干不叫干村里说了算,难免出现“人情电”、“关系电”、…  相似文献   

5.
1 观念转变问题 由村电工到农电工,不仅仅是名字的变化,而有更深刻的内涵。必须加强学习教育,促使他们尽快完成由村电工到农电工角色的转换。村电工传统的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和工作方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农电工岗位,必须随体制的改变而改变,能否尽快转变思想观念,是实现新旧体制顺利接轨的关键,也是保证改制后各项管理工作顺利进行的前提。 2 安全管理问题 农村电工统管后,随着农村集体电力资产的无偿划拨和自愿上交,供电企业的安全责任将随电力设施产权的延伸而延伸,安全用电的管理难度也将随之加大。农电管理者必须对此有清醒地认识,及时调整工作思路和管理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农电事故。首先,必须明确产权分界点,签订产权协议,  相似文献   

6.
河南省虞城县自去年8月对农村电工实行全面统管以来,县局领导分片包干,配合各乡(镇)管电领导组,召开村干部和村电工会议,建立班组,制定计划,使统管工作获得了全面成功。  相似文献   

7.
电工通讯     
庄村电工有个好后清河南省商丘县城北乡张八庄村电价稳定,村用户通电率、电费结零率均为100/,连年安全罔电无事故。1995年该村电工被授予“河南省优秀村电工”光荣称号。如此好的用电秩序,得益于村电工的坚强后盾——村党支部。该村党支部为支持电工的工作,明确规定:村干部要带头交电费,如果村、组干部不交电费,直接由村书记处理;如果村民不交电费,由村干部负责。由于村党支部为群众着想,为管电工作着想,该村用电秩序越来越好。为了使广大群众更好地用好电,党支部带领村电工制定“安全用电须知”分发到各户。为安全用电,他们…  相似文献   

8.
2001年是实现“两改一同价”三大目标的最后一年,各地陆续完成了农电体制改革及农网改造,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亟待解决的新问题:如产权归属、管理权限、相应的法律法规滞后、农电工的称谓、农电工人数少、村干部管电积极性差、偷窃电现象严重、用电安全责任加大等等。本刊编辑部近来收到许多反映这类问题的稿件,他们在反映问题的同时,也根据在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提出一些对策:如制定地方性法规、用合同的形式界定产权及管理权,以明确各自的责任、提高农电工的素质,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在用电量大的村选聘临时村电工,报酬由各村解决等等。但呼声最高的还是要加快完善电力立法。本期我们选取了山东省的两篇来稿,供广大读者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前农电工管理存在的问题 实施县乡电力一体化管理后,农村电工归由县级供电企业统管。统管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因各种问题产生的两种矛盾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0.
1 农村电工统管方面的初步实践 1.1 改革农村电工的用工制度和分配制度,引入竞争机制是统管工作的重点.1998年8月在上级电业部门政策指导下,结合当时新密农电体制的现状,制定了农村电工统管实施方案和《农村电工统管实施细则》;成立了农村电工管理总站,乡(镇)电管站为电业局的派出机构;对村电工实行了招聘合同制、工资浮动制和指标考核制;进一步改善和解决了农村电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较好地处理了农村电工的工伤、养老、保险等福利待遇;增强了他们的责任心、事业心,使“人情电、权力电、关系电”得到了有效地遏制.  相似文献   

11.
日庄供电站隶属于山东省莱西市电力工业公司,于1998年上半年开始实行农电体制改革,对辖区内65个用电村进行了统一管理.其间,遇到了许多困难与阻力.如:统管电工责任心不强,工作没有完全到位;村干部对新体制认识接受程度不同,致使工作阻力增大;少数村民对统管电工不理解,无理取闹,谩骂甚至殴打电工.这些实际问题对我们的启示是,改革的关键是思想意识的转变.  相似文献   

12.
农电工与“五天工作制”江苏淮安市供电局曹树春牛建仁(季桥乡季桥村电工):农电工土生土长,工作生活在最基层、多年来,我们的劳动作息表上几乎没有节假日。一名村电工担负着一个村几百户人家的安全用电、电费抄收和日常维护管理。农户用电或配电线路设备发生故障,不...  相似文献   

13.
张发勤 《农村电工》1999,(10):10-10
这次农电管理体制改革对电业部门来说,既是难得的机遇,又增加了不少工作量.既要改制,搞农村电工统管,又要改造农村电网,提高电网运行水平.可是,统管过程中出现的诸多问题仅靠电业部门一家是很难解决的.比如:有的村班子瘫痪或无班子,统管与农网改造无法进行;有的村干部心存私念,认为统管剥夺了他多年享受的用电不拿钱的特权而耿耿于怀;有的村原电工是“光棍头”,不好惹,撤换不下来;有的村落聘电工心怀不满暗中进行捣乱;有的村陈欠电费交不上来等等.这些矛盾的解决往往都离不开各级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因此笔者想就统管过程中出现的一些新情况列举一二与大家共同讨论,寻求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14.
切实抓好电费电价工作萧树阳富阳县供电局组织乡电管站对农村电费电价管理,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做法是:1.开展“两个统管”:一是村电工统一管理,管电价先管人,签订村电工聘用合同,落实报酬,实行例会,提高电工素质,严格考核。二是实行电费电价统一管理,即统...  相似文献   

15.
加强农电工队伍建设提高服务水平三河市供电局李凤宝1加强宗旨教育,树立为民思想农村实行联产承包后,农村电工一度比较混乱。实行电工统管觉得工资太低,相当一部分电工思想不稳定,有的混事.工作马马虎虎;有的工作态度生硬,号称“小电霸”;有的则以电谋私.人情电...  相似文献   

16.
农村电工实行行业统管以后,考虑农电工的切身利益,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将是我们农电战线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永年县电力局主要做了四个方面的工作.1 合理测算农电工工资农电工的工资来源是随电量征收的2.5分/kW·h低压维护管理费.对如何测算和发放电工工资要进行综合性考虑.既要考虑工作量大小,又要兼顾到淡季的生活保障,调动整个电工队伍的积极性,同时又不脱离当地干部群众的实际收入水平.根据上述要素,经过分档测算,把2.5分钱化解成各项考核因素的系数,再按系数计算工资发放值,形成一种多结构的浮动性工资制.  相似文献   

17.
农村电工统管后,很多问题是一时不能单靠统管解决的,特别是经济基础较差和供电量小的台区,农村电工报酬是农电站一时难于解决的问题.农村电工的生老病死等切身利益,也是电工统管工作中不可回避的问题.对此我们分别采取:1 整改落后台区 对线路质量较差,供电半径大的台区采取大手术.改造低压线路.打开线路通道,普校表计,集箱管理.为防止农村电工统管后村委甩包袱,县电管委及时下发了村电工统管后的“四不变”,即:配变  相似文献   

18.
1.1困惑之一:农电工到底是农民工,还是农电职工?过去,农村用电属地方政府管理,乡电工就是乡镇电管站职工,行使政府管电职能,属群众性组织,具有集体职工属性。村电工是村委会成员之一。在行政上接受乡镇电管站和村委会的领导,在业务上接受供电企业的指导。农电体制改革之后,取消乡村管理农电工,实行电力一体化管理。农电工仍是从事农村用电管理,接受供电企业工作分配,完成企业工作任务。  相似文献   

19.
山东省阳谷县的农电体制改革工作于1999年7月底全面完成.经过改革,撤消了原有农电站,依据“供配合一”和“营配合一”的原则,建立了18个供电所.新建立的供电所作为公司的派出机构,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取消原有的村级管电组织和1180名村电工,在“公开、公正、公平”的竞争中,重新招聘了38O名农电工.根据就近和便于服务的原则,建立了80个电工组.1 加强教育.加快由村电工向农电工的转换  相似文献   

20.
新形势下的农电工队伍建设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电体制改革后,农电工已经不再是过去的村电工,他们已经收编成为供电企业的员工,直接承担着农电安全、营销管理、设备维护、供电服务等工作任务,是农电工作的主力军.但是,由于大部分农电工由原来的村电工聘用而来,有一部分人员存在着技术水平和文化水平较低,年龄偏大、素质不高等问题.同时,由于待遇不高,造成人才流失,又因其工作地点分散,给管理造成一定的难度.如何加强农电工管理,保持农电工队伍稳定,已成为县供电企业的当务之急.如何抓好农电工队伍建设,笔者认为应从以下4个方面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