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正常猪场:母猪年产2.2胎,胎产活仔10头以上,每头公猪应保证20~30头母猪的配种,如果猪场没达到以上指标,很有可能是饲养了不少无效公母猪。 相似文献
2.
3.
4.
5.
种猪的生产性能关系到整个猪群的生产水平,优良的种猪才能繁殖出良好的后代,要想获得大量优质的仔猪,必须有高质量的种猪群。在生产实践中,要合理的选留后备公、母猪,及时淘汰不合格的种猪,才能有效的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6.
7.
集约化猪场种猪淘汰的原则及异常淘汰的预防措施杜宗亮王立军薛继才(东北农业大学原种猪培育中心·哈尔滨·150030)(黑龙江省畜牧技术服务中心)(延军农场畜牧科随着集约化、规模化养猪生产的发展,管理手段的提高,管理者为了追求猪群的高生产效益,提高了管理... 相似文献
9.
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有一定的年限,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人工授精时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 相似文献
10.
11.
12.
1.体质赢弱、发育不良的后备母猪。2.超过300日龄,经各种方法处理不能配种的后备母猪。3.连续两次产仔少于8头的母猪。4.具有无效乳头或无乳少乳(21日龄仔猪平均体重低于5千克)的母猪。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随着养猪业的发展,种猪生产技术水平的提高迫在眉睫,据我们观察种猪的淘汰已成为制约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因素。正确掌握种猪群的淘汰原则,坚决淘汰不达要求的种猪个体或无饲养价值的个体,同时认真分析本场种猪淘汰原因,从选种、饲养管理、疾病预防等方面严格抓起,从源头上降低淘汰率,才能大幅度降低饲养成本。 相似文献
14.
15.
有效的淘汰措施是保障畜群生产良性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本目的是经济上的回报。如果一个猪群淘汰率偏低,就会使猪群的年龄老化,易感染某些特定疾病,导致生产水平下降。反过来,淘汰率偏高则会使青年猪比例加大,猪群生产水平下降,缩短了猪的生产寿命。高的淘汰率要求将较多的猪补充到群体中去,增加疾病感染的机会,同时也破坏了正常生产秩序。1年淘汰率一个猪场一般都制定自己的淘汰率。相对讲,母猪淘汰率几乎都大于公猪淘汰率。猪场中淘汰率也高低不等,一般国内猪场的淘汰率都偏低。调查一些规模化猪场,其淘汰率都在25%以内,很少有超过这… 相似文献
16.
17.
18.
王雪飞 《畜牧兽医科技信息》2016,(4):82
正淘汰种猪就是将生产能力下降明显或者已经消失的公母猪进行宰杀,从而培育生产能力更加出色的公母猪,保证养殖场种猪的生产能力。防疫管理工作是进行疾病预防和控制,减少疾病带来的不利影响,保证养殖工作顺利进行。1种猪淘汰和防疫管理存在的问题1.1种猪淘汰存在的问题一般情况下,种猪生存的时间要比育肥猪生存的时间更长,育肥猪当达到出栏的标准之后,就会被宰杀,进入消费市场,而种猪则要进行后代的繁殖过程,其生存的时间更长,这 相似文献
19.
《养殖与饲料.饲料世界》2010,(1):87-87
如何淘汰更新这里面的讲究也是很大的,种猪是猪群增殖的基础,是整个养猪生产的核心。由于种猪的使用是有年限的,自然交配时公猪一般不超过2年,母猪不超过8胎,采精公猪使用3~4年,母猪不超过8胎,而且种猪个体间生产性能差异很大。因此,只有实行科学、合理的种猪淘汰与更新制度,才能实现稳定或提高种猪的生产水平,达到提高猪场经济效益的目的。那么,怎样淘汰与更新种猪呢?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