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监测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蛋在孵化期间的最佳失重为孵化前蛋重的12~13%.这一失重是蛋内水分通过蛋壳气孔蒸发而造成的.如果种蛋在孵化期间的失重小于12%或大于13%,或是不知失重多少,都是无法获得最佳孵化率的。影响种蛋在孵化期间失重的最主要因素是孵化器内的湿度.而测定孵化器维持一定湿度能力的最准确方法,就是从孵化前直至整个孵化过程中都对种蛋抽样称重.这种方法只要求每天用几分钟时间称取蛋重就能测得准确的水分蒸发量.下面我们举出最近的一个实例来说明如何运用这一技术。收集数据我们在一家孵化厂检查了雏鸡和孵化设备之后,怀疑孵化器中种蛋失水太多了。管理人员使孵化器内湿球温度保持在86°F,但我们见到每台孵化器的湿度指示灯都一直亮着.我们使用一台感量为 相似文献
2.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3.
孵化期不同阶段对黄鬃鹅229枚种蛋进行称重,探讨孵化期种蛋失重规律及其与蛋重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鬃鹅种蛋孵化期平均失重率为11.95%;0-7胚龄的相对失重率为2.51%;8~18胚龄失重速度增加,相对失重率达4.20%;孵化后期失重速度最快,19~28胚龄的相对失重率达5.74%;而孵化期各阶段蛋重与19—28胚龄相对失重率呈显著负相关(P〈0.05),相关性随胚龄增加而增强,说明入孵蛋重对孵化后期失重率有影响;死胚蛋失重率较正常蛋显著偏高,但蛋重不是造成死胚蛋失重率偏高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4.
种蛋是由蛋壳和内容物两大部分组成的,其水分约占65%。在孵化过程中,胚胎会摄入O2并同时排出CO2及水,由于排出的CO2量和摄入的O2量很接近,所以种蛋在孵化期失重基本上失去的是水份,这种正常的失水是胚胎发育所必须的。但失重过多或过少均会对孵化率和雏... 相似文献
5.
孵化期间鹅种蛋失重及其孵化效果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鹅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及孵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1d-28d平均失重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籽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豁鹅与籽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籽鹅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孵化率籽鹅与豁鹅、莱茵鹅比较,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入孵蛋重与28d胚蛋重呈强正相关,失重率随蛋重增加而降低;蛋重越大,初生重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通过对不同品种鹅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及孵化效果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种蛋1 d~28 d平均失重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籽鹅比较差异显著(p<0.05),而豁鹅与籽鹅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受精率以莱茵鹅最高,与豁鹅比较差异达到了显著水平(p<0.05),与籽鹅比差异极显著(p<0.01)。受精孵化率籽鹅与豁鹅、莱茵鹅比较,差异分别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和显著水平(p<0.05)。入孵蛋重与28d胚蛋重呈强正相关,失重率随蛋重增加而降低;蛋重越大,初生重也随之增大。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高海拔地区肉鸡种蛋孵化期间的失重规律,我们在青海某县种鸡场做了种蛋失重测定。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设定在50%±2%,孵化19d,平均失重为13.7%,入孵蛋孵化率为77.7%;相对湿度设定为55%±2%,19d平均失重12.54%,孵化率为82.2%;相对湿度设定为60%±2%,19d平均失重11.67%,孵化率为82.7%。 相似文献
8.
9.
简汉新 《广东畜牧兽医科技》1993,(4):23-25
1 种蛋孵化失重率的概念及其意义众所周知受精蛋在孵化过程中,因胚胎的发育而消耗蛋中的营养物质和水分,同时蛋中的水分亦会通过蛋壳气孔而散失,因此种蛋在孵化过程中会失重,其所失重量与入孵前重量的百分比即为失重率。用数学公式可表示为: 相似文献
10.
张会刚 《河南畜牧兽医(综合版)》2007,28(3)
在孵化过程中种蛋的失重与气室变化会直接影响孵化率。而影响种蛋失重和气室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孵化过程中的温度和湿度。为了提高种蛋的孵化率,通过试验探索藏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与气室变化符合胚胎发育的正常规律。在温度1~6天为37.58℃、7~14天为37.56℃、15~20天37.50℃、21天37.40℃;相对湿度1~6天为60.12%、7~14天为60.36%、15~20天61.12%、21天62.33%时,在整个孵化期中藏鸡种蛋的失重平均在11.58%,气室5~11天倾斜度逐渐增加,11~18天倾斜度比较明显,到了17~18天气室达到最大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11.
12.
藏鸡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失重与气室变化符合胚胎发育的正常规律熏即温度1~6d为37.58℃、7~14d为37.56℃、15~20d为37.5℃、21d为37.4℃;相对湿度1~6d为60.12%、7~14d为60.36%、15~20d为61.12%、21d为62.33%时,在整个孵化期中藏鸡种蛋的失重平均在11.58%,气室5~11d倾斜度逐渐增加,11~18d倾斜度比较明显,到了17~18d气室达到最大的倾斜度。 相似文献
13.
14.
采用鸡孵建昌鸭种蛋,观察其失重规律。结果,建昌鸭种蛋孵化过程胚蛋失重与孵化日龄呈正相关关系(r=0.43),且与胚胎发育阶段形成有规律性的失重。 相似文献
15.
16.
17.
禽蛋的最佳失水率与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紧密正相关。定期监测种蛋失重是孵化厂最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通过对"高产"批次种蛋失水率的监测,可获得该批次蛋的最佳失水率,继而在下一批次孵化生产中,定期监测种蛋,并通过相应地调整湿度可达到最佳失重率、最高的孵化率及雏鸡质量,因此,监测种蛋失重不仅是确定不同胚胎发育阶段适宜湿度的最准确方法,也是孵化厂最好的质量控制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18.
种蛋孵化期失水率及蛋壳气孔密度与孵化率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海佩科和罗斯种蛋孵化期间失水率及蛋壳气孔密度,研究其与出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未出雏的种蛋失水率较高,且蛋重愈大,失水愈多。罗斯科蛋失水率较高。蛋壳气孔密度影响胚胎气体交换,未出雏的死胚蛋壳气孔密度显著较低。 相似文献
19.
试验对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即在同一孵化条件下进行试验,测定其在同一孵化条件下的孵化效果;同时对种蛋在孵化过程中的受精蛋和白蛋失重进行了测定。将鸡、鸭种蛋清洗、消毒后装入孵化机进行孵化,采用变温孵化,湿度控制在60%~65%之间,翻蛋1次/2 h,孵化中后期对鸭种蛋进行凉蛋处理,每隔3 d对鸡、鸭种蛋的重量进行测定,同时对孵化结果进行测定。鸡、鸭受精蛋失重率分别为10.84%、11.12%;鸡、鸭平均每天失重为0.60%、0.41%,鸡、鸭种蛋的受精蛋孵化率分别为96.8%、86.0%,健雏率分别为97.3%、96.5%。鸡、鸭种蛋进行同机孵化是可行的,蛋重对失重率有一定影响,鸡、鸭种蛋失重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