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丹贝发酵食品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丹贝是起源于印度尼西亚的发酵仪器。西方国家已有丹贝产品销售,而我国尚属空白。丹贝生产优势菌株是少孢根霉,具有很强蛋白分解酶和脂肪分解酶活性。东南亚国家采用传统天然发酵生产丹贝,而规模化生产采用纯培养工艺技术。发酵后大豆丹贝具有较高营养价值和食用安全性。大豆丹贝中存有抑菌作用抗菌素和生物学活性物质-异黄酮。  相似文献   

2.
苹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发酵条件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根霉、白地霉、啤酒酵母的混合菌种为发酵剂,研究了发酵果渣生产菌体蛋白饲料的影响条件,初步确定了果渣固态发酵的适宜条件,即发酵温度为32℃,物料质量比(果渣∶麸皮)为85∶15(水分含量在660g/kg),发酵料投放量为150g,采用自然pH值,发酵周期为72h左右。  相似文献   

3.
利用菠萝皮渣生产蛋白饲料的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菠萝皮渣为原料生产蛋白饲料,选出最佳的菌种组合后,通过调整混合菌种比例、接种量、固态培养基的料水比例、固态培养基的料层厚度,进行单因素发酵试验,以发酵产品中粗蛋白的含量为依据,优选发酵条件。结果表明:混合菌种发酵生产的蛋白质含量优于单菌发酵,其中根霉+产阮假丝酵母混合菌混合比例为6∶4时,发酵产品中粗蛋白含量最高,可达18.72%。试验所得最佳参数为:根霉+产朊假丝酵母混合菌接种量10%,固态培养基的料水比例3∶7,固态培养基的料层厚度3 cm。  相似文献   

4.
本研究利用异Vc钠生产废液(WEP)复合玉米秸秆进行固态发酵生产高蛋白饲料.通过富集培养、分离与鉴定等方法得到1株耐15%WEP的犁头霉(Absidia sp.)Z2菌株,在此基础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Z2和白地霉混菌固态发酵WEP和玉米秸秆生产高蛋白饲料的条件.结果表明:m秸秆∶m麸皮=5∶1,固∶液(液体为15%WEP,1 g·L-1硫酸铵,0.5 g·L-1磷酸二氢钾,0.1 g·L-1的硫酸镁)=1∶4,初始pH值5.5,28℃,发酵4 d时发酵物料中的粗蛋白和真蛋白含量最高,分别为101.2 mg·g-1和62.5 mg·g-1,比对照分别提高了22.96%和26.01%;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降解率分别为11.20%和8.57%,发酵后物料为黄褐色、香味浓郁.异Vc钠生产废液复合玉米秸秆经犁头霉和白地霉混菌发酵后提高了玉米秸秆作为饲料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解决农林废弃物数量庞大治理困难的问题,实现农业废弃物无害化处理的全程自动化监控,实现资源高效化利用.[方法]设计FPJ-A型翻抛机械装备,并对物料的翻抛作业过程、基质发酵过程、工艺参数监测过程以及根据采集的工艺参数值实现实时响应的控制过程的各组态功能软件进行设计.[结果]FPJ-A型翻抛机综合了滚筒式与链板式翻抛机的优势,并且在翻抛机的传动系统、防护系统以及换槽作业方面作出了较大的改进,使其性能大幅度提高;同时设计了能实现智能控制物料的发酵工艺参数,并能自动定位堆体、自动调整翻抛的速度、深度、位置的控制系统.[结论]实现了基质发酵过程中各动态工艺参数的精确控制,物料分布均匀的工艺目标;保障了产品质量实现了基质车间连续生产的全程自动监控.所设计的人机界面友好,便于操作.  相似文献   

6.
[目的]对动物粪便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处理。[方法]利用新鲜的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以自行设计的生物反应器研究不同温度和物料起始pH对沼气生产进程和产气量的影响。[结果]牛粪、兔粪和熊粪作为发酵物料均可产生沼气,沼气产量随碳氮比成正相关。发酵物料的初始pH对沼气产生菌的影响十分敏感。调整温度和发酵物料起始pH值对产气周期影响不明显,但可改变产气进程和总产气量。[结论]该研究为动物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提供了数据依据。  相似文献   

7.
试验初步研究了高寒阴湿地区利用鸡粪生产有机肥过程中存在的不同生物发酵菌、不同物料配方、不同堆放高度、不同含水量,对发酵温度的影响规律,分析筛选出了在高寒阴湿地区利用鸡粪生产有机肥过程中最佳的生物发酵菌种,提出了科学的物料配方、堆放高度、含水量,此试验结果在国内同行中具有指导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筛选静态厌氧发酵产甲烷的最佳试验条件.[方法]自行研制甲烷厌氧发酵装置生物反应器,以牛、兔和熊的粪便为发酵物料,对甲烷产生的最适温度、物料发酵初始pH以及物料的初始碳氮比对甲烷产生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酵温度为35℃,物料的初始pH为7时可获得最大的甲烷产量,牛粪的碳氮比最适合发酵产甲烷气.改变发酵温度和物料初始pH对总产气量有影响,但对发酵周期影响不大.[结论]该研究可为利用家畜粪便制造沼气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9.
利用饲用益生菌发酵生产生物饲料的例子很多,但绝大多数是厚层固态发酵技术,不仅设备投资大,操作工艺复杂,而且极易受环境温度影响,产品质量的稳定性差。可移动式固态发酵技术具有设备少、操作简单,产品质量稳定等优点。在食品行业中,泡菜和豆腐乳就是比较典型的可移动式固态厌氧发酵,它们是古老的发酵产品,同时也显示了长盛不衰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0.
本实验应用的有机固体废弃物干发酵反应器为"棚—膜—封闭车库槽"组合厌氧反应器,由2个单槽容积为200m~3发酵槽构成。将发酵槽、集气囊、日光棚有机组合在一起,其结构紧凑,减少工程占地,便于保温,便于单体反应器扩大。畜禽粪便与铡切秸秆按一定比例混合进料,送入反应器发酵槽中,进行物料好氧发酵补能增温,为厌氧发酵初期提供温度保障,同时促进物料水解,该过程采用气体提升均热系统向物料通入空气,补充氧气,加快好氧发酵升温,提高发酵产气率。  相似文献   

11.
丹贝异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从丹贝中分离到一异黄酮组分,经薄层层析、紫外光谱分析和荧光显色等特征确定为大豆甙元,其含量随发酵时间延长而增加。抑菌活性测定表明,丹贝异黄酮(即大豆甙元)对6种食品细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将大肠杆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接种到发酵基质中,结果发现两菌在丹贝发酵环境中不能存活。  相似文献   

12.
木霉的营养生长及发酵条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木霉是一类分布广泛的土壤习居菌,而且对一些病原真菌有很大的生防潜力。大部分木霉对营养的需求并不十分严格,可以分解利用纤维素、半纤维素、几丁质等多种多聚物作为其生长的碳源物质,也可以利用多种简单的和复杂的氮源化合物生长。为了应用木霉防治真菌病害,研究者摸索了各种培养条件,以求在低成本的前提下获得高的培养产物。其中包括应用糖蜜、麦麸、植物秸杆、虫草头孢废液和玉米粉等进行的固体培养、液体培养和固液两相培养,为大规模工业化生产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根霉固体发酵生产植酸酶的产酶条件,以MR020为试验菌株,研究了产植酸酶活力较高的固体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以麸皮为基本培养基,添5%的蛋白胨,0.2%NH4Cl、0.01%FeS04、0.07%MgS04组成的培养基在相同条件下产酶活力较高,该菌种在此培养基上培养4.5d(108hr)时达到产酶高峰。  相似文献   

14.
[目的]优化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及产孢的最佳条件。[方法]采用正交试验优化固态发酵时的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和接种量,并研究了产孢时的光照条件、温度及空气相对湿度。[结果]温度是影响固体发酵生物量积累的重要因素,优化的发酵温度组合为延滞期24~26℃、对数生长期27~28℃和稳定期温度28~29℃,发酵120 h可达到最大生物量(279.32 mg菌体/g干重基物)。发酵基质含水量、培养基厚度、接种量3个因子对球孢白僵菌菌体生长的影响都达到极显著水平,各因子的主次关系大小为培养基厚度、发酵基质含水量、接种量,但各因子之间差异不显著。优化的发酵条件参数为:培养基厚度8 cm,接种量0.4 L/kg,发酵基质含水量55%~60%。对发酵基物的产孢条件研究表明,在连续光照、温度为25℃、相对湿度为63%时产孢量达最高(1.570×1010个孢子/g干发酵产物),比国内同类研究的产孢量提高了35.34%。[结论]为球孢白僵菌固态发酵的产业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人粪与不同原料配比对厌氧发酵产气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提高人畜粪便和农作物秸秆资源化有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研究了人粪与各种不同原料混合发酵的产气效率。试验通过自行研究设计的可控性恒温发酵装置,以人粪、牛粪、鸡粪和玉米秆为消化原料,以常温厌氧发酵池的底物为接种物,在总固TS质量分数为8%条件下,进行批量厌氧消化试验,研究人粪分别与牛粪、鸡粪和玉米秆按不同比例(干物质质量比为1∶1、2∶1、3∶1)混合发酵的产气速率、累积产气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在25℃恒温条件下,人粪与3种原料的混合发酵,均能正常产气,均能在厌氧发酵开始后的5~14d达最大产气速率,在30d左右各自的累积产气量均能达到总产气量的87%~92%,其中人粪与牛粪的混合产气效率最好,各组物料的3种配比的平均累积产气量分别为26713、21281和21227mL,各组物料的最优配比的最高产气速率分别为1500、1260和1100mL·d-1。在25℃下,人粪与牛粪混合发酵的最优配比为3∶1,人粪与鸡粪的为1∶1以及人粪与玉米秆的为3∶1,为人粪与不同原料配比的混合厌氧发酵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he aim was to optimize the appropriate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SSF)conditions.[Method] The optimization of solid state fermentation using a mixture substrate of bean curd residue and the marc with Bacillus natto was developed.[Result] The best fermentation condition optimized by the test of single factor and the orthogonal design respectively was mixing ratio of bean curd residue to marc 2∶1,substrate pH value 6,fermentation temperature 39 ℃,inoculum volume 10% and fermentation time 48 h.Under this optimized fermentation condition,the content of crude fiber in the substrate decreased from 107.8 mg/g before SSF to 56.2 mg/g after SSF,and the degeneration rate of crude fiber was 47.87%.[Conclusion] The bean curd residue in its palatability was enormously improved by SSF with Bacillus natto strain,which could be expected to be widely used as raw material of health foodstuff.  相似文献   

17.
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米根霉ADH突变株的碳代谢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乙醇脱氢酶(ADH)是米根霉发酵生产L-乳酸代谢途径中的支路关键酶,选育米根霉ADH突变株,降低ADH活力,可以提高乳酸转化率。【方法】利用亚硝基胍(NTG)诱变米根霉As3.3462,在含丙烯醇的YPD选择培养基上筛选获得ADH突变株,研究了突变菌株在限氧与通氧条件下的乙醇、乳酸、ADH与L-乳酸脱氢酶(LDH)的特性。【结果】 获得11株ADH突变株,其中mut-2突变株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对乳酸的转化率比出发菌株分别提高了84.6%和175%,而对乙醇的转化分别下降了39.5%和59.8%。mut-2突变株的最大ADH活力在通氧和限氧条件下均比出发菌株降低,而LDH活力在限氧条件下显著增加,通氧条件下变化不明显。【结论】氧气的供给对米根霉发酵产L-乳酸的产物组成比例影响很大,限氧发酵条件下ADH活力提高,乙醇积累。结果还表明,通过筛选米根霉ADH突变株,是获得L-乳酸高产菌株的一种简单快速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8.
测定了灰葡萄孢菌(Botrytis cinerea)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高粱、黄瓜、油菜的幼苗和幼根生长抑制活性。浓度20 mg/mL的固、液粗提物对4种供试植物的幼苗和幼根的抑制率均达到100%;对4种植物的幼苗和幼根同时具有抑制作用的最小有效浓度均为0.62 mg/mL;相同浓度的粗提物(5 mg/mL),液体发酵粗提物对小麦幼苗的抑制作用显著高于固体粗提物,而对高粱幼根和黄瓜幼苗的抑制作用却显著低于固体粗提物(p<0.05),对高粱幼苗、小麦幼根、黄瓜幼根、油菜幼苗和幼根的抑制作用与固体粗提物均无显著差异(p>0.05)。综合评价除草活性效果,灰葡萄孢菌固体和液体发酵粗提物均有很高除草活性,而固体发酵因原料廉价、操作简单具有更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秦恩华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7):7887-7888
[目的]选出最适合根霉与酵母生长的锌浓度,为含锌根霉及酵母的生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分别从4个酒曲厂的酒曲中分离纯化得到根霉和酵母菌种,用不同锌浓度的液体培养基培养,观测其菌落的生长情况并对其生物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来自后山湾的酒曲的根霉生长最好,来自金子坝的酒曲的酵母生长最好。不同浓度锌时根霉与酵母生长的影响有较大的不同,当锌浓度在0-1mg/L范围内时,孢子长势较好,孢子数增加了1倍;当锌浓度超过5mg/L时,孢子数下降,且锌浓度越高孢子数越少。锌浓度为1mg/L时最适合两株菌生长。当锌浓度在0~1mg/L范围内时,菌落生长良好,1mg/L锌浓度的菌落重量为无锌菌落的两倍。[结论]低浓度锌促进根霉与酵母的生长,高浓度锌抑制其生长。  相似文献   

20.
微量元素及维生素对蜡蚧轮枝菌分生孢子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定量地向平皿PDA培养基中添加6种微量元素和7种维生素,并接种蜡蚧轮枝菌菌株Tri-BA81进行培养研究,初筛出微量元素Mn和Ni、维生素叶酸(VM)和烟酸(VB3)对分生孢子的产生具有促进作用。对初筛出的微量元素和维生素设置不同的浓度梯度添加到单一固体基质谷子中,进行发酵筛选,结果表明,微量元素Mn和Ni的最适使用浓度均为25μg·mL-1维生素叶酸(VM)、烟酸(VB3)的最适使用浓度分别为10、1μg·m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