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夯实农业基础、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件大事,对于节约农业用水、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012-2013年,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补助资金111亿元。两年来,黑龙江、吉林、内蒙古、辽宁等四省区稳步推进项目建设,深挖粮食增产潜力,不断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已发展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300多万亩。  相似文献   

2.
三农动态     
《新农业》2012,(7):20-22
东北四省区粮食生产能力将新增100亿公斤人民日报2012年6月28日消息: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签订责任书,正式启动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项目。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380亿元,在东北四省区集中连片建设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公斤,年均增收160亿元,项目区农田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8以上。项目建设资金按中央、省、市县、群众自筹6∶2∶1∶1的比例筹措。中央按亩均1000元标准落实60%的补助资金,共计228亿元。  相似文献   

3.
《新农业》2012,(7)
人民日报2012年6月28日消息:水利部、财政部、农业部与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签订责任书,正式启动实施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项目。计划用4年时间,投资380亿元,在东北四省区集中连片建设3800万亩高效节水灌溉工程,新增粮食综合生产能力100亿公斤,  相似文献   

4.
水利部为解决东北四省区水资源供需矛盾推出的"节水增粮行动",对于提高项目区灌溉效率具有显著的作用。为使朝阳县"节水增粮行动"顺利实施,需要对项目区进行必要的水资源平衡分析,以此促进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正>2012年,"节水增粮行动"正式启动,自2012年至2015年将在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辽宁省四省区发展高效节水灌溉工程的面积3800万亩,为国家粮食安全提供坚实支撑。PVC-U管作为一种非金属材料,具有重量轻、价格低、经久耐用、输水阻力小等优点,在高效节水灌溉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对于确保工程建设质量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东北四省深秋和冬季气温较低,施工难度大,如果措施不当,容易造成PVC管材管道破裂、粘结不牢,直接影响工程质量根据近年节水增粮行动工  相似文献   

6.
《中国农资》2013,(34):3
<正>本报讯截至目前,中央财政已全部下达2013年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180亿元,用于进一步扩大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覆盖面,加快推进东北四省区"节水增粮行动"。据统计,自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已累计安排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专项资金  相似文献   

7.
<正>1 2014年任务目标河北渤海粮仓建设涉及48个县(市、区),2000万亩中低产田,500万亩盐碱荒地,通过项目实施,到2017年实现增粮30亿斤,到2020年增粮50亿斤。按照省领导"2014年打基础、2015年见成效、2016年全面铺开、2017年组织验收"的总体要求,2014年主要任务目标是:集成主体技术,确立有效推广模式,在项目区有代表性的县开展规模示范,实现增粮3亿斤、节水1亿方。2重点工作任务2.1组建河北省"渤海粮仓"建设工程创新团队。  相似文献   

8.
该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信息化工程对灌区地下水位、用水流量、气象信息、土壤墒情、实时视频等因子进行综合采集,并为方便用户用水设计了射频卡机井灌溉控制装置。通过构建的节水增粮行动项目信息化远程监控管理信息平台,对监测采集的数据进行存储、管理、分析、描述,最终达到节水增粮的目的。该文详细讨论了系统的结构和原理,并给出了系统的软硬件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9.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后,进一步增产的形势更加严峻。现有依靠资源消耗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采取革命性的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节水增粮的路子。据不完全统计,以全(半)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水稻覆膜保墒等为主的节水增粮技术在三北和西南地区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年应用面积达到587.3万hm2,年增粮119.6亿kg。根据降水、灌溉、气温、作物等条件分析,以上技术在粮食作物上还有0.28亿hm2的发展空间,节水增粮还有3122亿kg的巨大潜力。为"八连增"的基础上实现继续增产,推进节水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3项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0.
对富裕县2014年实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进行了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结果表明:高效节水灌溉工程面积0.93万hm~2;经效益分析与经济评价表明,每年可新增节水能力1 044.71万m~3,玉米增产3 900 kg/hm~2;该项目社会效益较好,经济效益显著,增加了农民收入,推动了当地节水灌溉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正>一、着力提高粮食生产水平(一)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搞好高标准农田规划,根据不同区域、不同地块因地制宜、科学编制。按照统筹规划、分工协作、集中投入、连片推进的思路,整合涉农项目资金,加大投入力度,大规模改造中低产田,建设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重点落实好节水增粮行动项目、落实好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稍加整治)项目,重点建设102沿线两侧乡镇。到2020年,全市  相似文献   

12.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实现“八连增”后,进一步增产的形势更加严峻。现有依靠资源消耗的生产模式已经难以为继,必须采取革命性的措施,大力发展节水农业,走节水增粮的路子。据不完全统计,以全(半)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水稻覆膜保墒等为主的节水增粮技术在三北和西南地区得到大面积示范推广,年应用面积达到587.3万hm^2,年增粮119.6亿kg。根据降水、灌溉、气温、作物等条件分析,以上技术在粮食作物上还有0.28亿hm2的发展空间,节水增粮还有3122亿kg的巨大潜力。为“八连增”的基础上实现继续增产,推进节水农业又好又快发展,提出3项政策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13.
正本报讯近日,从在京召开的中国塑料节水灌溉产品在农业现代化中的应用技术研讨会上传出消息,一系列横跨"十二五"和"十三五"的大型节水灌溉工程正在全国范围内推进,总投资额高达2200亿元,它对水肥一体化和水溶肥产业强大的拉动效应将在"十三五"显现。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研究所副所长龚时宏介绍,水利部正在实施四大节水灌溉工程:一是东北节水增粮工程,覆盖农田3800万亩,投资380亿元;二是华北节水压采工程,到2017年前要发展3000万亩节水高效灌溉,投资313亿元;三是  相似文献   

14.
<正>农作物秸秆含有大量的有机质和矿物质养分,作为肥料还田,有利于培肥地力、促进农业稳产高产。2015年以来,中央财政每年安排5亿元专项资金,在东北四省(区)选择17个县(市、区、旗)开展东北黑土地保护利用试点,围绕秸秆还田、增施有机肥、控制土壤侵蚀、耕作层深松耕、科学施肥灌溉核心措施,推广一批"可推广、可复制、能落地、接地气"的黑土保护综合技术模式。农业部配合国家发展改  相似文献   

15.
一周要闻     
《中国农资》2012,(11):3
<正>22省份11.5亿元重奖粮食生产先进本报讯日前从农业部获悉,为调动地方政府重农抓粮、农民群众务农种粮和农技人员科技兴粮积极性,河北、内蒙古等22个省(区、市)在全国粮食生产表彰奖励大会后,相继组织开展本辖区粮食表彰奖励活动。据统计,22个省(区、市)共安排表彰奖励专项资金11.5亿元,表彰粮食生产  相似文献   

16.
<正>"张杂谷"在全国华北、东北、西北14省区累计推广2000万亩,节水20亿方,增粮20亿公斤,增饲200万吨,增收60亿元,带动全国240多个县(旗)百万农户实现了脱贫致富,"小谷粒"成为了"金疙瘩"。河北省张家口市农科院研究员赵治海致力于谷子杂种优势利用研究35年,培育出高产抗旱优质的"张杂谷"系列谷子杂交种,改变了百万贫困农民的生活,特别是"张杂谷"让干旱地区的谷子单产翻了一番,"小谷粒"成了脱贫致富的"金疙瘩",为贫困山区的农民带来福音。  相似文献   

17.
为加强水资源宏观调控,促进水资源优化配置,实现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科学管理,保证建平县"节水增粮行动"建设项目的合理用水要求,保障项目取水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对取水灌溉的合理性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中国农资》2013,(15):3
<正>本报讯当前已进入春耕关键时期,但今年东北遭遇严重春涝,农资市场启动受到影响。日前,农业部在黑龙江召开东北四省(区)抗春涝保春播座谈会,部署打好春耕生产首个攻坚战。农业部副部长余欣荣指出,目前东北春播工作突出表现为"五碰头",即春整地任务重,去年秋整地面积不足上年一半;农民筹措资金难,粮食含水量高卖粮难、粮价下行农民种粮收益减少;生产投入高,去秋抢收、今  相似文献   

19.
《中国农技推广》2023,(10):81-82
<正>水是生产之要,是农业命脉。有收无收在于水,收多收少在于肥。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农业要节水化”重要指示,研讨节水增粮技术路径和增粮潜力,交流节水增粮推进县建设成效,支撑服务新增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10月20日,全国农技中心在山东青岛举办首届节水增粮论坛。本次论坛是第二十四届肥料双交会六大论坛之一,紧扣双交会主题“肥水与粮食产能提升”,是探索节水增粮新路、勇担稳粮保供使命的最新实践。国际锌协会技术顾问樊明宪、  相似文献   

20.
数字     
<正>50亿斤服从国家粮食安全大局,不断提高省内粮食自求平衡能力。着眼提高粮食单产、种粮效益和种粮农民积极性,严守耕地保护红线,划定永久基本农田,确保耕地面积、粮播面积、粮食总产"三个不减"。项目、资金和科技服务向粮食生产大县倾斜。实施旱作农业区新增50亿斤粮食产能项目。推广全膜双垄沟播技术1500万亩、农艺节水1000万亩,发展高效农田节水100万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