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研究长白猪、大白猪、杜洛克猪及槐猪的骨调素(OPN)基因多态性及其与猪繁殖性状的关系.研究表明:OPN基因在6136 bp处发生同义突变(C→A),发现大白猪、长白猪和槐猪群体中存在3种OPN基因型(CC、CA和AA),而在杜洛克群体中仅发现AA型.在槐猪群体中,CC、AA型初产母猪个体的总产仔数(TNB)均显著高于CA型(P<0.05),不同基因型初产母猪的产活仔数(NBA)差异均不显著(P>0.05);CC、AA型经产母猪个体的TNB均极显著高于CA型(P<0.01),CC型经产母猪的NBA极显著高于CA型(P<0.01),AA型经产母猪的NBA显著高于CA型(P<0.05),但无论是初产母猪还是经产母猪,CC型和AA型的TNB和NBA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群体中,OPN基因对其TNB和NBA均无显著影响(P>0.05).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猪骨桥蛋白基因(Osteopontin,OPN)组织特异性的表达规律,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qRT-PCR)分析方法,以β-actin基因为内参,对猪OPN基因在心、肝、脾、肺、肾、大脑、小脑、垂体、下丘脑和子宫内膜等10种组织中的mRNA表达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OPN基因在子宫内膜的表达量为最高,其次是在小脑,在心、肝、脾和肺也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肾、下丘脑和垂体的表达量很少,从而提示OPN基因在子宫内膜中可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脂联素基因作为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猪BAC文库筛选及primer—walking的测序方法获得脂联素基因的启动子序列,采用PCR—RFLP技术对蓝塘猪、大花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290头猪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进行了分析。[结果l脂联素基因的5’侧翼区-1010bp(G/A)的SNP位点,本地猪种中GG基N型频率明显高于外来猪种;-394bp(T/C)的SNP位点,本地猪种基因型分布较为丰富,而在外来猪种申却没有检测到CC基因型,且外来猪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结论]脂联素基因上游-1010bp(G/A)的SNP位点突变可能会引起该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而-394bp(T/C)的SNP位点与基因转录水平及与脂肪沉积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4.
番鸭催乳素基因微卫星多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根据肉鸡和火鸡催乳素基因微卫星序列设计5对引物,进行番鸭催乳素基因微卫星多态性分析。结果表明:引物AW21831没有扩增产物;引物AW21827和AW21833为单态;引物AW21825和AW21829具有较丰富的多态性,多态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68和0.62。说明引物AW21825和AW21829可作为PRL基因的微卫星标记、数量性状位点基因定位的候选标记和标记辅助选择的候选标记。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脂联素基因作为脂肪沉积候选基因的研究提供依据。[方法]通过猪BAC文库筛选及引物步移法(primer-walking)的测序方法获得脂联素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具体步骤:通过已经发表的部分猪脂联素基因cDNA序列设计特异引物用于BAC克隆的筛选。以超级池DNA为模板进行第1次PCR反应,筛出含阳性克隆的超级池;以挑出的阳性超级池的3维池DNA为模板进行第2次PCR反应,根据阳性板池、列池、行池序号得到可能的阳性克隆号;依照阳性克隆号从工作文库中取出相应的BAC克隆,平板划线37℃倒置培养20 h。待菌落长好后,做菌体PCR鉴定,以确认克隆的正确性。将获得的BAC阳性克隆平板划线,37℃摇菌过夜培养,进行BAC的提取、纯化与酶切回收。先以M13引物向BAC两端测序,再以发表的cDNA序列外显子1设计测序引物采用primer-walking的方法,获得连续的DNA序列。采用PCR-RFLP技术对蓝塘猪、大花白猪、大白猪、长白猪和杜洛克猪5个品种共290头猪的脂联素基因启动子区的多态性进行分析。[结果]脂联素基因的5′侧翼区-1 010 bp(G/A)的SNP位点,本地猪种中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外来猪种;-394 bp(T/C)的SNP位点,本地猪种基因型分布较为丰富,而在外来猪种中却没有检测到CC基因型,且外来猪中T等位基因频率较高。[结论]脂联素基因上游-1 010 bp(G/A)的SNP位点突变可能会引起该基因转录水平的改变,而-394 bp(T/C)的SNP位点与基因转录水平及与脂肪沉积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6.
骨调素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大河乌猪繁殖性状相关分析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骨调素基因对大河乌猪繁殖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大河乌猪初产活仔数、二产活仔数各基因型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中,初产活仔数的基因型189/171/166/150与基因型189/171/150之间差异显著,二产活仔数的基因型166/150与基因型189/171,189/166之间差异显著;而初产的总产仔数、乳头数、初生仔重各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骨调素基因型189/171/166/150和基因型166/150是有利基因型,骨调素可能是影响大河乌猪繁殖性状的侯选基因,可以作为提高大河乌猪初产活仔数和二产活仔数的遗传标记。 相似文献
7.
8.
为深入挖掘淳安花猪优良种质特性,运用PCR-RFLP方法,对淳安花猪的雌激素受体(ESR)基因、促卵泡激素β亚基(FSHβ)基因、生长激素(GH)基因、黑素皮质激素受体4(MC4R)基因、兰尼定受体1(RYR1)基因进行分子遗传学检测,结果表明:淳安花猪MC4R,RYR1基因分别只有1种基因型AA,BB;ESR,GH基因各有2种基因型AB和BB;5个基因的基因型分布在淳安花猪群体中符合哈迪-温伯格平衡(P0.05)。结果提示,淳安花猪具备繁殖性能较好、瘦肉率较低、生长周期较长、抗应激性较好等遗传特性。 相似文献
9.
通过PCR-RFLP方法,检测外来品种大约克猪和江苏省地方品种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以及培育品种苏钟猪共144头,结果表明,PGC1基因序列经AluⅠ酶切后存在AA、AT和TT 3种基因型,其中大约克猪中AA基因型占优势,A等位基因频率为0.7;江苏省地方品种猪中,TT基因型占绝对优势,T等位基因频率平均为0.99,梅山猪和二花脸猪均为TT型。PGC1基因的PCR-RFLP基因型分布χ2检验结果表明,大约克猪与苏钟猪、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苏钟猪与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差异极显著;梅山猪、二花脸猪、姜曲海猪三者之间无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0.
猪的21—羟化酶基因位点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纯种大约克和纯种二花脸猪血样提取基因组DNA,分别用11种限制必内切酶消化,以非放射性狄高辛试剂盒标记4.8kb21-羟化酶(CYP21)基因方为探针,经Southern杂交对猪的CYP21基因位点的限制性片长度多态性(RFLPS)进行了研究。结果在BanI、HindⅢ、KpnⅠ、PstⅠ和TaqⅠ5种限制性内切酶位点检测出了PFLPS,且BanⅠ和KpnⅠ酶切位点的多态性为首次发现;而在其他 相似文献
11.
绵羊生长激素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包括蒙古羊、小尾寒羊、德国美利奴羊以及德美寒杂交一代在内的绵羊生长激素(GH)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在1188~1502 bp片段上,德国美利奴羊及杂交后代中,AA型个体占多数,而小尾寒羊则以BB型个体为主.对这个片段的纯合型(AA,BB)分别进行克隆测序发现:1188~1502 bp片段上,AA型在第1406位发生了T→C的突变.实验结果证实绵羊生长激素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序列多态性. 相似文献
12.
绵羊高繁殖力候选基因GDF9的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寻找与绵羊产羔数相关的分子遗传标记,根据生长分化因子9(GDF9)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检测GDF9基因突变位点的多态性,研究不同基因型和小尾寒羊产羔数间的相关性.检测结果表明:小尾寒羊、白萨福克和特克赛尔绵羊都检测出AA、AB和BB 3种基因型,而在藏羊中只检测到AA、AB 2种基因型.测序结果表明,BB型为突变纯合型,其外显子2的75个碱基发生了C→T的突变(G2突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为沉默突变.小尾寒羊产羔数的最小二乘均值关系为AB>AA>BB,但3种基因型间差异不显著(P>0.05).GDF9基因的G2突变对小尾寒羊高繁殖力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13.
早期生长反应因子2(EGR2,Krox20)能够参与脂肪代谢并具有可以结合靶基因启动子富含GC序列的3个锌指的转录极早期转录调控因子。EGR2能够调控CCAAT增强子结合蛋白Beta(C/EBPβ)、类Krupple因子5(KLF5)、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Gamma(PPARγ)的表达来参与对脂肪代谢的影响。对EGR2基因外显子2进行克隆测序,获得1247bp序列,并利用PCR-SSCP方法对其进行分子扫描,寻找多态位点,分析不同基因型在不同猪种间的分布规律。χ2独立性检验表明,野猪、民猪、大白猪、杜洛克、长白猪间不同基因型的分布存在着极其显著的差异(P<0.01)。 相似文献
14.
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BMP15基因外显子1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GenBank发布的绵羊骨形态发生蛋白(BMP15)基因外显子1的序列设计1对引物,采用PCR-SSCP技术分析BMP15基因外显子1在甘肃现代肉羊新品种选育群(简称新品种选育群)中的单核苷酸多态性,研究该基因对新品种选育群羊繁殖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所设计引物扩增片段在所检测的新品种群中存在PCR-SSCP多态性,分别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B和BB),而在32只多赛特母羊群中只检测到AA基因型。这说明所检测的BMP15基因外显子1在新品种群中存在多态性,但统计分析结果初步表明3种基因型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故该区域可能不是影响新品种群羊繁殖力的功能结构区域。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进一步探索氨基咪唑氨甲酰核苷酸转甲酰基酶/次黄嘌呤核苷酸环水解酶ATIC基因与肉质风味性状的关系,寻找猪肉质风味性状相关分子标记,研究采用PCR-SSCP的方法对ATIC基因进行序列扫描,寻找SNP位点并分析不同等位基因在不同品种猪间的分布规律,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对ATIC基因在猪子宫、背肌、肠、肺、脾脏... 相似文献
17.
为探索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的多态性,采用PCR-SSCP技术,对‘德克塞尔羊’、‘无角陶赛特羊’、‘小尾寒羊’、‘蒙古羊’、‘德国美利奴羊’、‘滩羊’和‘藏羊’7个绵羊品种共计414个个体的PGR基因第4外显子进行了遗传多态性检测分析.结果表明:绵羊PGR基因第4外显子存在多态性,发现了AA、BB和AB 3种基因型.不同基因型PCR产物测序结果显示,该多态的产生是由于PGR基因第4外显子扩增序列的第227bp处发生了C→T的碱基突变.基因型和基因频率统计结果表明,‘小尾寒羊’同时存在AA、BB和AB 3种基因型,‘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只存在AA基因型,而其他品种存在AA和AB 2种基因型;在所检测的品种中,AA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A等位基因均为优势等位基因.χ2适合性检验结果表明,7个绵羊品种在该基因座位都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不同基因型在7个绵羊品种间分布的独立性检验结果表明,在该位点,‘无角陶赛特羊’与‘藏羊’之间表现为差异极显著(P<0.01);‘无角陶赛特羊’与‘蒙古羊’和‘滩羊’之间,‘德国美利奴羊’与‘滩羊’和‘藏羊’之间均表现为差异显著(P<0.05);‘无角陶赛特羊’与‘德国美利奴羊’只发现同一种基因型,不存在差异;其他绵羊品种之间均表现为差异不显著(P>0.05).多态信息含量(PIC)分析结果表明,‘无角陶赛特羊’和‘德国美利奴羊’在该位点没有多态,其他属低度多态. 相似文献
18.
合作猪Nramp1基因第六内含子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PCR-SSCP方法检测了135头合作猪Nramp1基因第六内含子的多态性.结果表明:序列比对分析发现10个新的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转换7个,颠换2个,插入1个;试验群体发现5个基因型,即AA、AB、BB、CC、AC,其中B等位基因为优势等位基因,AB基因型为优势基因型;经χ2适合性检验,该群体处于Hardy-Wein-berg平衡状态(P0.05);Nramp1基因遗传多态指数中,杂合度为0.617 4,多态信息含量为0.537 3,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613 7.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4个品种马MxA基因第13外显子的多态性。[方法]根据GenBank中已公布的MxA基因序列设计引物,利用PCR技术从三河马、锡尼河马、乌审马和巴尔虎马血液基因组DNA中扩增MxA第13外显子基因片段,利用PCR-SSCP方法检测该基因片段多态性并进行测序。[结果]只有乌审马MxA基因第13外显子存在多态性,第2 018位点发生了突变,鸟嘌呤(G)→腺嘌呤(A),由此导致氨基酸发生改变,由谷氨酸(G lu)→丙氨酸(A la)。[结论]该研究为探讨马MxA蛋白基因抗病毒作用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0.
鸡FATP1基因多态性与屠体性状的相关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FATP1基因多态性与优质肉鸡屠体性状的相关性,为进一步加快育种进程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利用PCR-SSCP技术对381只大恒优质鸡FATP1基因的部分外显子进行群体遗传学检测,计算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对多态性与屠体性状进行相关分析。【结果】在FATP1 P3和P4两个位点上分别存在3种多态以及9种单倍型组合。P3位点不同基因型对活重、屠体重、半净膛、全净膛、胸肌重和腿肌重有显著影响,P4位点不同基因型对腿肌重和腹脂率有显著影响。9种单倍型组合AAMM、AAMN、AGMM、AGMN、AANN、AGNN、GGMM、GGMN和GGNN的频率分别为0.538、0.052、0.265、0.029、0.045、0.037、0.024、0.005和0.005,不同单倍型与腹脂重、胸肌重和胸肌率存在相关性。【结论】鸡FATP1不同基因型和单倍型组合与部分屠体性状和腹脂率存在相关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