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城乡统筹视角下的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形势下,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才能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做好城乡统筹不仅要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还要加快农村自身的发展,城乡统筹能促使城乡市场的接轨,为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提供契机,因此必须在城乡统筹的战略部署下加快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  相似文献   

2.
在借鉴国外城乡一体化发展经验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中国西部地区新农村建设的启示与建议: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缩小城乡二元差距;以基础设施为着眼点,突破新农村建设瓶颈;加快城乡一体化区域规划布局,优化农村空间结构;健全社会事业发展,实现社会保障一体化.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近几年来,烟台市福山区坚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根本要求.围绕抓好机制建设、经济发展、社会事业三个方面,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逐步形成平等和谐的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新格局.  相似文献   

4.
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河南社会经济发展新阶段的必然要求.当前河南省农村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业发展,农村繁荣,农民增收,城乡一体化进程不断发展,取得了重大成就,但河南省城乡一体化进程仍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应通过促进农民增收,增强农民的"造血"功能;科学推进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进程,避免盲目性;榜样示范,增建基础设施,加大农村社会保障力度;以工带农、工农结合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城乡一体化等促进河南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关于推进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新形势下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根本要求和重要任务。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跨越式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通过对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发展的研究和考察,总结了垦区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的有利条件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为推进黑龙江垦区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李秉文 《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10):34-35,116
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具有重大创新价值的发展战略。科学发展观与城乡一体化的基本要义是不谋而合的,以科学发展观来统领城乡一体化发展是现实选择。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引,用科学的视角、科学的理念、科学的制度来推动。  相似文献   

7.
刘德忠 《农学学报》2012,2(7):66-71
为了研究如何在黑龙江省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实现城乡一体化建设目标,运用调查研究的方法,以黑龙江垦区的相关农场和地方试验区为样本,对黑龙江省城乡一体化建设进行了分析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近10年来黑龙江省城镇化水平呈现出增长幅度放缓的态势,制约了城乡一体化的进程。黑龙江省要实现城乡一体化,必须以农民居住集中化、土地利用集约化为基础。其必要性表现在:有利于实现农业生产规模化和机械化;有利于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有利于缩小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差异,实现城乡统筹发展;有利于整合和优化社会资源,集中财力物力加快城镇化建设步伐。同时又具有政治、经济与财政、技术、行政可操作性方面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正>实现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城乡经济社会各个方面,包括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环境等各个领域,要求对城乡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上实现一体化,使整个城乡经济社会全面、协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长期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模式,已经严重阻碍了城乡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从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到十八大提出"推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现出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  相似文献   

10.
刘世亮 《吉林农业》2010,(12):48-48
将旧村改造和农村集中居住区建设纳入园区建设一体化发展布局,打破城乡二元结构,努力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格局有效保护和节约了耕地,逐步实现农村城市化、农民市民化、管理社区化,加快了城乡一体化进程,  相似文献   

11.
基于C-D生产函数的黑龙江省农业科技进步与发展实证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黑龙江省农业近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构建黑龙江省农业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测算科技进步率,考察资本、劳动、土地、技术对于黑龙江省农业总产值贡献的大小,结合黑龙江省农业发展的实际,分析黑龙江省农业的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黑龙江省农业今后的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2.
滨海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产业升级的路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翔  付娜 《安徽农业科学》2011,(8):4934-4937
运用查阅资料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天津滨海新区城乡一体化进程中农村产业发展现状,指出新区一体化进程中存在突破城乡二元结构困难、区域内经济发展不均衡、第三产业发展滞后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优化农业产业结构,推动农业产业化,形成设施农业、园区农业、高端农业为主的滨海都市型农业模式,实现农业集约发展;合理布局农村工业结构,形成区域主导产业,发挥工业带动作用,实现工业调整发展;加快以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建设,形成现代农村服务业体系,使现代服务业成为主导产业,实现第三产业飞跃发展。  相似文献   

13.
张勇  周宝同  杨康 《农学学报》2017,7(5):69-75
为了促进隆昌城乡统筹的快速发展,在对隆昌实地考察和收集资料的基础上,应用SWOT态势分析方法对其城乡统筹的发展现状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隆昌县具有发展历史悠久、交通区位优越、自然资源丰富、成渝经济区的确立和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支持等优势和机遇;同时,也存在着区域发展不平衡、开发程度低、缺乏核心竞争力和面临外部其他区域竞争的威胁等劣势和挑战。基于以上分析结果提出隆昌今后应紧抓成渝经济合作机遇、加大技术和资金扶持力度、促进三大产业协调发展和重视生态环境建设等发展策略,以促进隆昌城乡统筹发展。  相似文献   

14.
利用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近十几年的统计数据,构建黑龙江垦区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方程,测算黑龙江垦区技术进步率,考察资本、劳动、土地、技术等生产要素对于黑龙江垦区三产业总产值贡献的大小,结合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的实际状况,分析黑龙江垦区产业发展中资源配置现状和存在问题,对黑龙江垦区今后的产业发展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剖析影响黑龙江垦区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制约因素,进而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研究表明,黑龙江垦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在于政府体制僵化致使角色错位;垦区农产品加工企业与农户农业循环经济意识不强;垦区监督组织较落后。结论是黑龙江垦区要协调明确循环农业生产各主体关系;运用经济与法律手段推进其发展;采取多种措施保障发展机制良性运行,为农垦总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政策依据。  相似文献   

16.
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构架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钰 《农业现代化研究》2009,30(2):168-170,194
本文从循环经济理论出发,探讨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发展循环经济的重大意义,同时对黑龙江省林区产业的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在此基础上,重点构建了黑龙江省林区循环经济发展体系,指明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构建的发展重点;提出了黑龙江省林区产业循环经济体系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以国家"三农"政策和黑龙江省垦区"科教兴垦"等一系列举措的实施为背景,主要评述了农业数字化信息系统的研究发展情况及黑龙江垦区的数字化农业发展情况,并对农业经济信息统计工作对农场经济发展的支持作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8.
根据国家颁布的生态省(市)建设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法)对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以此获得生态省建设中主要指标建设情况、完成程度的排序。结果表明:黑龙江省生态省建设在总体建设指标上取得了较大的进展,但是仍然处于初期建设水平阶段;从单项建设指标看,环境保护和社会发展两个方面进步明显,但在经济发展方面仍然处于相对落后的位置;从省内各地区建设情况看,发展不平衡,建设水平差距较大。  相似文献   

19.
身份融合是理解农民工经济行为的重要概念。基于2013年浙江省的农民工调研数据,本研究探讨了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为了解决可能存在的自选择问题,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身份融合对农民工的劳动参与有显著影响,身份融合对农民工自我雇佣和工作强度的影响并不显著;身份融合对农民工就业的影响存在明显的代际差异、性别差异以及户籍地差异。本研究获得的政策启示在于:促进农民工的城市融入有利于稳定他们的就业预期,实现劳动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对中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