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畜产品质量安全事关广大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生命安全,关系到社会稳定,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之一。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的前提条件之一。近年来所发生的瘦肉精、三聚氰胺事件,都与饲料和畜产品的质量有关。经过多年的建设,我国已建立了国家、省、市(县级)三级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但还存在机构不健全、人员不足、设备不配套、经费紧张、职责不明等诸多问题。为保证食品安全,保障人民的身心健康,应从机构、人员、设备、投资方式、职责等方面入手,建立一个机构健全、职责明确、功能齐全、保障有力的饲料及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完善的饲料与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是保证食品安全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正>自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以来,舒兰市畜牧业管理局以推进乡镇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机构为契机,进一步净化畜牧业投入品市场,保障动物产品安全,通过加大源头治理,建立溯源制度,实施全程监管,集中对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等畜牧业投入品进行了专项整治,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为市民吃上"放心肉"、"安全肉"提供了重要保障。本文介绍我们的一些主要作法。1加强领导,明确任务市畜牧业管理局成立了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领导小  相似文献   

3.
就红河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的机构建设、人员、仪器设备、承检能力等作了现状分析,指出了导致上述现状的根本原因,即体系不健全、资金投入不足、法规不健全、监管不到位等。提出了健全和完善红河州兽药饲料质量安全监测体系建设的对策及措施,即健全完善兽药饲料监测体系,加强以州兽药饲料监察所为中心,弥勒、建水、个旧、蒙自四县为监测站点,石屏、泸西和屏边六县为网络的监测体系建设;强化监测机构的资源整合和能力建设;健全完善兽药饲料法律法规;创建兽药饲料信息网络化管理。  相似文献   

4.
提高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结果准确性是为了贯彻、响应、落实当前《食品安全法》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相关规范内容,切实保证食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检查工作过关。在该过程中,需要深入基层探究畜产品安全检测站相关检测结果,大力检测样品包括肉、蛋、奶等食用畜产品,同时也对饲料、兽药、饲料添加剂等投入品进行检测,全面优化包括养殖场、屠宰场、奶站、贸易市场、兽药经销点、超市等地方畜产品质量,这关乎到广大消费者的食品安全问题,关乎国计民生。  相似文献   

5.
食品安全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要,也是国家稳定和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相继颁布与实施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提供了法律保障。畜产品安全是食品安全的重要部分,但目前,我省乃至我国的畜产品安全不容乐观,畜产品的品质及安全性、养殖业对环境污染、控制动物疫病的压力等问题已对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形成了挑战。笔者认为关健应抓住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的几个监管环节,从而保证畜产品质量安全。  相似文献   

6.
畜产品的安全问题,直接影响人体健康和畜牧业的健康发展。畜产品质量安全涉及到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的生产、经营、使用,动物的饲养管理,动物疫病防治,动物的屠宰、加工、包装、储藏运输和销售等的多个环节,一个环节监管不到位,畜产品质量安全就难以保证。因此,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畜产品消费安全,是我们广大兽医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本文结合本地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实际,探讨影响畜产品质量安全主要因素及监管对策。  相似文献   

7.
饲料是畜牧养殖最主要的投入品,饲料质量安全直接影响着畜产品的质量安全。本文从饲料原料、生产加工、规范使用、检验监管等方面分析了饲料质量安全问题,提出了建立饲料监管长效机制和强化饲料质量安全监测等应对措施,旨在为防范饲料质量安全隐患、保障畜产品质量安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主攻方向以保障肉蛋奶有效供给、保障饲料和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环境和生态安全为核心任务,转变畜牧业生产方式,继续实施全国生猪、肉牛、肉羊和奶牛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加强畜产品优势产业带建设。发展重点加快建立健全良种繁育体系,加速畜禽品种改良步伐;加快建立健  相似文献   

9.
<正>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加快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县域农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邯郸县精心组织,协调配合,标本兼治,扎实开展种植业产品、畜产品、兽药和饲料、农资、"三品一标"等各专项整治工作,深化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各项工作,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有效保障了全县农产品质量安全与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农产品安全责任体系  相似文献   

10.
<正>从河南省畜牧局获悉,河南省内18个省辖市均已建立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共有64个县级畜产品质量监测机构,省市县三级监测检验体系正在形成。据了解,目前河南省畜产品质量监测检验中心已经具有兽药、饲料及饲料添加剂、动物性食品、水质、兽药GMP洁净区(室)环境等五大类检测资质,主要开展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当下我国市场经济体制下的食品安全现状,认为其已成为危及人体健康的重要因素,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针对性的食品安全监管法律法规尚不健全,法制监管体系内部机构设置不完善;另一方面,法制监管执法队伍素质不高,执法人员自律意识不强,人情执法、利益执法现象难以根除,使得食品安全状况难以保障。对此,建议加大食品安全法律制度建设,形成立体化全程式监管机制;优化监管机构职位设置,实行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制度;全面加强执法队伍的作风建设与执政能力建设,进而构建高效的食品安全法制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   

12.
新疆畜产品有着典型的地域特色和区位优势,建立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及高效生产监测预警体系,成为新疆现代畜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本文探讨了畜产品监测预警体系构建方法,分析确定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预警影响因子,制订和实施相关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通过网络集成系统采集产品生产过程信息,建立数据库系统,监测、预警模型分析和评价体系,形成监测和预警机制,以提升和保障新疆畜产品安全和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13.
通过分析我国食物消费趋势发现,需求增长较快的饲料用粮将占去70%的食物当量,我国现有的农业结构模式面临巨大挑战。作为构建粮食安全的思路创新,草地农业蕴含着巨大的生产潜力。我国草业工作者经过多年试验研究,提出了南方农区水稻/玉米-黑麦草轮作、南方山区和牧区多年生混播草地栽培、黄土高原粮草轮作、西北绿洲农区“公司+养殖区+农户”肉牛养畜以及农牧交错带多年生牧草栽培-“粮+草+牲畜养殖”系统等草地农业创新模式,对于食物的增产增收、节粮替粮作用明显。因此,可以通过草地农业建立持续高效的农业生态系统来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14.
食品安全问题是当今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它关系到我们的民生问题。近几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屡见不鲜,这就警示食品生产企业必须高度重视食品安全,同时对政府监督部门也加大了压力。运用混合策略纳什均衡的方法,建立政府监督机构与食品生产企业对食品安全行为的博弈模型。讨论政府监督机构与食品生产企业在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决策的选择,并提出关于食品安全方面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们生活水平由温饱型向营养健康型转变,动物食品的需求快速增长。为保障动物食品供给,保证食物安全,保持社会稳定,发展动物农业是高效生态农业的必然选择。提出大力发展农区秸秆草业、草原草业、种植高产饲料作物3大草业支柱,为动物农业发展奠定可靠的饲料基础;以养奶牛、养羊和养鸡为重点,发展节粮型养殖业,是动物农业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6.
王冲 《农业科学研究》2006,27(3):90-92,98
针对饲料中有毒有害物质的危害、兽药残留量、农药及工业“三废”污染、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感染等因素的影响,造成我国畜产品安全性较低,远不能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的要求,对我国畜禽业的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进行了论述.并提出要采取有效措施,科学选址,合理布局,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料监管,确保饲料安全;合理使用和控制使用药物;建立严密的兽药残留监控体系;防止环境化学毒物污染食品,大力发展有机畜禽养殖,打造绿色品牌,提高畜禽产品安全性,实现畜牧业持续快速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台湾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构建起步早,并逐步形成体系相对独立、功能互为补充、并行推动管理的4大认证产品,及其配套标准体系、管理体系和法律法规体系。福建则以农业"三品"为重点,并逐步推行农产品可追溯制度。比较闽台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认证机构、管理机构和认证体系的发展特点,福建应重视对台湾认证标准的研究、消化和借鉴,规范认证机构管理并提高公信力,推进两岸安全管理机构合作,逐步与国际通用认证方式接轨。  相似文献   

18.
从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理论分析入手,比较并梳理了欧美等发达国家食品安全管理经验和发展趋势,结合中国农产品质量安全制度建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通过从顶层设计建立覆盖农产品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要素的系统化制度安排;以源头治理为重点形成关口前移和信息共享的动态监管模式;强化资源整合和条件保障,建立稳定的监管资金投入和补贴渠道;构建政府、企业、消费者、社会多元参与的协同监管运作机制这4个方面,推进完善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19.
加强饲料监管 确保饲料安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从饲料质量安全角度,阐述了饲料监管工作的重要意义,提出要加强饲料安全监管,强化饲料质量标准化研究和制定,提高饲料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机构的整体水平,注重饲料监督管理,重视饲料标准体系和饲料监测体系建设的工作建议。引用宁夏2007年饲料卫生、质量监测到的情况和数据,提出了确保饲料质量安全落到实处的具体措施,并对本所饲料监管、检测工作做出了具体要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的发展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惠源 《中国农业科学》2015,48(17):3541-3546
中国是世界粮食生产和粮食加工大国,米面加工能力和产量均居世界之首,米面产品结构不断优化、总体质量水平明显提升,加工企业规模和生产集中度显著提高,工业化生产和加工装备水平提升。但在产业规模化、产业链建设、粮食资源高效利用及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一定差距;对中国粮食加工科技与产业发展中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进行分析,主要问题是发展方式比较粗放、初加工产能相对过剩、粮食加工产品质量安全和保障体系不够完善、主食品工业化水平不高,主要成因为基础研究薄弱,技术创新跟不上产业发展的需求;同时展望了中国粮食加工业的发展前景,要更加推进产业结构调整与升级,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提升关键装备自主化率水平,加速提高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加强全谷物食品的研发与推广。未来10年,中国粮食加工的区域布局和产业结构将更加合理、产品将更加丰富多元、质量更加绿色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