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1 毫秒
1.
刘强  姚拓  马晖玲 《草业学报》2014,23(5):223-230
在草坪的日常管理中,肥料施用是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在实际生产中,一般通过常规的氮、磷肥施用促进草坪草的生长,达到提高和改善草坪质量的目的,而通过施用微生物肥料和柠檬酸等辅助性肥料来改善土壤微生物环境、提高土壤养分有效性,从而促进草坪的生长方面研究较少。本文研究了柠檬酸和促生菌肥的互作处理对冷季型草坪质量及土壤生物学特性的影响,从而探讨柠檬酸和促生菌肥提高草坪草质量的机理,为草坪的科学管理提供理论依据。研究表明,1)一定量菌肥配合柠檬酸增加了石灰性土壤中微生物数量,尤其是深层土壤放线菌数量,且提高了土壤蔗糖酶和脲酶的活性。2)柠檬酸的施用,显著提高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3)在一定量的氮、磷肥施用水平下,柠檬酸和促生菌肥有效提高了草坪质量。  相似文献   

2.
采用纤维素分解菌肥、联合固氮菌肥、EM混合菌肥3种微生物菌肥配以水分添加和划破草皮等方法对退化高寒小嵩草草甸进行土壤养分改良,以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及pH变化评价改良状况。结果表明,退化高寒小嵩草草甸土壤中添加微生物菌肥+划破草皮处理与对照相比,没有明显改变0~20cm土层速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和pH剖面分布特征;不同微生物菌肥+划破草皮处理明显改变土壤中速效氮含量的分布特征,其中,EM处理明显提高土壤表层硝态氮含量,CD处理明显提高土壤中表层氨态氮含量,CD和EM处理可以显著提高土壤表层速效氮(硝态氮+氨态氮)含量,但单纯划破草皮G处理只能改变不同形式的速效氮在土壤垂直剖面中的分布格局,没有明显提高土壤中速效养分含量。因此,采用EM和CD处理均可以改善土壤中速效氮缺乏的现状,但作用微弱,可能同选用的微生物菌肥在青藏高原高寒恶劣气候条件下活性变弱有关。筛选或分离适应高寒草甸生态系统生存的微生物菌肥再配以适宜的施用方法可改善退化草地土壤养分状况。  相似文献   

3.
施用生物菌肥对饲用玉米生长和土壤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饲用玉米进行随机区组试验,测定了生物菌肥对玉米生长指标(株高、干鲜比和地上生物量)、土壤有效养分(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以及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生物菌肥对玉米生长有着促进作用,玉米株高和地上植物量较对照分别提高6.3%和10.1%,且与对照差异显著(P0.05);土壤有效氮、有效磷和有效钾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7.7%,27.9%和7.5%,其中,有效磷增加明显;土壤细菌和放线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分别较对照增加322.0%和101.6%,而真菌的数量显著低于对照(P0.05),与对照相比,施用生物菌肥后,土壤真菌数量减少了67.9%。  相似文献   

4.
重茬120是由济南巨微生物有限公司农业专家联合东北农业大学博士专家组,专门针对作物产生重茬的主要原因(养分失衡、土传病害严重、微量元素缺乏、自毒现象),复合经过强化的抗生放线菌及磷钾微再生菌,通过专利技术加工而成。该菌种可在土壤中迅速繁殖,激活土壤中被固定的磷钾及微量元素,并能有效抑制30余种常见土传病害,微生物代谢过程中分泌大量植物生长调节物  相似文献   

5.
<正>生物菌肥又称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有的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体制品。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刺激植株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减少呼吸作用,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其次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生成的植物激素,通过激素作用,使作物根系活力增强,光  相似文献   

6.
1特点目前的复合肥生产多使用测土配方测出土壤的养分情况,测土配方施肥是以土壤测试和肥料田间试验为基础,根据作物需肥规律、土壤供肥性能和肥料效应,在合理施用有机肥料的基础上,提出氮、磷、钾及中、微量元素等肥料的施用数量、施肥时期和施  相似文献   

7.
通过盆栽试验,并施用以纤维素为载体的微生物菌肥,通过测定土壤中有效氮、磷的变化及玉米茎高、茎粗、根长、叶宽、叶绿素含量等农艺性状指标,分析该微生物菌肥对植物的促生效果。结果表明:加入纤维素载体的土壤有效氮磷含量分别比原样土分别增加175% 和311%|加入纤维素载体菌肥的植株与不加载体菌肥的植株相比,茎高增加3.52%,茎粗增加19.65%,根长增加11.94%,叶宽扩大22.70%,叶绿素含量增加17.37%。以纤维素为载体的混合微生物菌肥可以显著提高土壤中植物需要的营养素含量,并对玉米的生长起到明显促进作用。 [关键词] 纤维素载体|微生物菌肥|玉米|促生作用  相似文献   

8.
生物菌肥又称微生物肥料,是一种含有活体微生物,通过其生命活动增加植物营养元素的供应量,有的还能产生植物生长激素或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体制品。微生物菌肥的作用机理主要表现为微生物肥料可以通过提高土壤供应营养元素的能力,改善植物营养条件,增强根系活力,刺激植株生长,增加叶绿素含量和叶面积,减少呼吸作用,最终使作物获得增产。其次是微生物在生长、繁殖过程中所生成的植物激素,通过激素作用,使作物根系活力增强,光合作用效率提高,使作物获得充分的营养成分,最终提高产量。促成作物增产的另一因素是通过改善作物的营养环境和释放的激素,对植物病虫害也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降低了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马源  张德罡 《草业学报》2020,29(11):172-182
了解根际土壤养分碳、氮和磷的转化和循环利用是解决草地农业生态系统可持续利用性和提高草地生产力的根本问题。草地根际过程能够反映土壤碳、氮和磷等养分的周转速率,影响植物、土壤微生物对养分的竞争和捕获,维持根际微环境中各组分的养分平衡,同时与作物相比,草地土壤中养分元素碳、氮和磷的耦合性更强。因此,根际微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在维持养分转化和循环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大量文献报道,调控根际微环境改变的关键因素是植物与土壤进行物质交换和信息传递的关键物质-根际分泌物,同时根际分泌物也是介导根际微生物和根际酶活性的关键物质。当草地环境发生改变时,该区域的根际分泌物、根际酶活性和根际土壤的微生物的组成和多样性也将发生根本性改变,从而导致该区域土壤养分的供应量和有效性发生改变,最终影响草地生产力和养分的有效利用效率。因此,深入探究草地根际过程对养分循环的调控机理,对于揭示草地植物与微生物间养分物质的分配利用和养分收益方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综述了根际分泌物、根际酶和根际微生物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和互作机理,总结草地根际过程参与养分循环的机制,并对草学领域未来在根际微域的研究进行了一定的展望。  相似文献   

10.
国外微生物肥料的研究和生产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微生物肥料又称为微生物接种剂、细菌肥料或菌剂,是农牧业生产中使用的一个肥料品种,与化肥、有机肥、绿肥不同,它是一种活体制品,随着生态农业的兴起和发展,微生物肥料的位置和作用将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虽然世界上最早于1895年在美国就有  相似文献   

11.
肥料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但必须注意以下问题: 能够混合施用的肥料。(1)过磷酸钙与硫酸铵均为生理酸性肥料,如长期单一施用,对作物生长发育和土壤理化性状都不利,如将它们混合施用,则可以大大减轻不利影响。(2)过磷酸钙与硝态氮素化肥混合后,会加速氮素化肥的分解和挥发,促进养分释放,因此,混合后不宜存放时间长,应随用随混合,以提高肥效。(3)圈肥、堆肥均可与过磷酸钙或钙镁磷肥混合施用,混合后  相似文献   

12.
光合细菌在植物上的应用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光合细菌具有较强的固氮能力,用其制成光合菌肥,对植物来说,可增殖有益共生菌,有效改善植物营养、增加土壤肥力、降解土壤农药残留和抑制病原微生物生长等。特别是随着近年来化工产业的迅速发展,大量的化学农药被带入土壤,虽给农作物的产量带来了很大程度的提高,但是作物的质量却每况愈下,农药残留加重,土壤板结,肥力日益衰弱。因此,作为一种有发展潜力的生物菌肥,本文对光合细菌在不同植物上的应用现状、施用效果和前景预测等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3.
根际是一类特殊的微生态系统,对研究土壤与植物群落间的相互作用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旨在探讨高寒草甸退化过程中根际与非根际土壤的养分和微生物量分布特征,以及优势植物根际养分富集的相关性和差异性。结果表明:不同退化程度条件下,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氮、磷和养分含量显著高于非根际土壤(P<0.05),且随退化程度加剧呈逐渐下降趋势;随高寒草甸退化程度的加剧,根际微生物量的碳、氮、磷和养分均出现富集效应,其富集率表现为重度退化草地 > 中度退化草地 > 轻度退化草地 > 未退化草地;由相关分析可知,根际与非根际土壤中微生物量碳和微生物量氮与全磷、全氮和有机碳之间均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综上所述,草地退化过程中土壤的有效养分和微生物量在植物根际存在富集和活化现象,这对于人们进一步认识和调控根际的养分循环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植物和土壤微生物是土壤团聚体黏合物和养分的重要来源,因此土壤团聚体组成及其养分库的变化可指示生态系统退化过程。本文在长江源区根据植被群落特征选取未退化、中度和严重退化高寒草甸,研究其土壤中大团聚体(>250μm)、微团聚体(55~250μm)和游离态粉粒黏粒(<55μm)含量、不同粒级团聚体碳氮磷含量及储量随草地退化的变化特征,并分析了植物和微生物活动与这些变化特征的关系。结果表明:未退化和中度退化高寒草甸土壤以微团聚体为主。退化使高寒草甸大团聚体和微团聚体碳氮含量及储量显著下降,但磷含量及储量未发生显著变化。游离态粉粒黏粒氮磷储量在严重退化高寒草甸显著增加。各团聚体碳氮含量与地上生物量和微生物量碳正相关,磷含量与微生物量碳负相关。本研究表明植物及受其影响的土壤微生物变化是造成高寒草甸退化后不同团聚体碳氮磷库变化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5.
土壤解钾菌研究现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论文基于近些年微生物菌肥研究热点问题,结合钾素在植物生长过程中所发挥的抗逆性等重要作用,综述了解钾菌与草地可持续发展的关系,钾素作为土壤中重要养分的分布及利用现状。并概述了解钾菌肥所带来的社会效益,解钾菌的研究现状及解钾菌的类型和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6.
为探究施用玉米专业菌肥对绿洲区玉米根际土壤理化性质和土壤酶活性的调理作用,寻求减少化肥施用量的有效途径。在甘肃武威黄羊镇设7个处理,不施肥(A),全量化肥(B),菌肥(不施化肥,C);85%化肥(85%B),85%化肥+菌肥(85%B+C),70%化肥(70%B),70%化肥+菌肥(70%B+C)。成熟期测定土壤养分、3大微生物计数和微生物量碳氮;并在苗期、拔节期、开花期和成熟期分别测定玉米根际土壤蔗糖酶、脲酶、碱性磷酸酶、过氧化氢酶活性和土壤呼吸。研究表明:85%B+C处理能够显著提高土壤全氮、全磷、有效磷和有机质含量;过氧化氢酶、蔗糖酶和脲酶在玉米的开花期达到最大值,碱性磷酸酶在拔节期达到最大值;蔗糖酶、脲酶和碱性磷酸酶含量均表现出处理85%B+C显著高于其他处理,过氧化氢酶处理B(全量化肥)高于其他处理,且A处理均表现为最低;施肥处理对土壤细菌数量的影响最大,是未施肥处理的1.97~5.01倍,此外,土壤真菌数量均表现出处理A(不施肥)显著高于其他各个处理;微生物生物量碳氮以85%B+C处理最优且显著优于其余处理;减量化肥并配施菌肥可以增加土壤呼吸速率。减量化肥并配施菌肥能够有效的提高绿洲区玉米地土壤的养分含量和酶活力,是减少绿洲区玉米化肥施用量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为探讨农用微生物菌肥在桑树上施用的效果和对家蚕的安全性,筛选适于桑树生长且对家蚕安全的微生物肥料,对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等3种微生物肥料进行了对比试验,通过对桑树种子萌发、桑苗长势、桑树剪伐以及桑树安全性等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同时通过田间试验评价了上述3种微生物肥料在桑树上的施用效果,并采用浸叶法测定了其对家蚕的安全性。结果表明,这3种微生物肥料对提高桑树种子的萌发率、促进桑苗生长发育、增强剪伐桑树复壮能力等方面均有较好效果;供试微生物肥料均对桑树生长无害,但复合微生物肥料在使用过程中应控制好使用浓度;田间试验中微生物菌剂、生物有机肥和复合微生物肥料均能促进桑树生长,桑树产叶量与未施肥比较分别增加8.70%、5.80%和12.86%,以复合微生物肥料作用效果最好;施用3种微生物肥料的桑叶均对家蚕饲养安全或有益,综合家蚕的发育经过、生命力和茧质成绩,3种微生物肥料对家蚕的有益性效果大小依次为复合微生物肥料>生物有机肥>微生物菌剂。  相似文献   

18.
桑树应用复合生物肥料效果试验绍兴市农校夏娟萍,金允昌浙江省农科院微生物所薛智勇,汤江武复合生物肥料是以城市污泥、畜禽粪和其它有机废物及有益微生物母剂为原料配合成的新型复合肥料,具有速效、缓效养分兼备的特点。桑园每年都要施用大量肥料,为寻求更广泛的肥料...  相似文献   

19.
磷是微生物生长的必须营养元素,也是微生物细胞成分的组成元素。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作为土壤微生物生物量中的一部分,其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因此准确测定土壤中微生物生物量磷的含量对检测土壤环境及其土壤养分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硫酸过硫酸钾消化,高温高压湿热处理对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含量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显示:25mL的土壤碳酸氢钠提取液,依次经1mL33%硫酸和4mL5%过硫酸钾消化后,110℃~115℃处理25min或120℃处理10min测得的微生物磷与文献报道的土壤微生物磷含量范围吻合,该法可为高寒草地土壤微生物生物量磷的进一步研究提供一种简单、快捷的的测定方法,减少实验过程中磷的损失。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以青海省贵南县退化高寒草甸为对象,评估了富含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微生物菌肥在不同的添加梯度(150 mL·m-2,200 mL·m-2和250 mL·m-2)下对高寒退化草甸地上植被生物量和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研究发现:地上植被的生物量随着微生物菌肥施用量和施用时间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最大值均出现在施用量为200 mL·m-2的处理,分别为192.32 g·m-2(2017年),191.76 g·m-2(2018年)和202.68 g·m-2(2019年),菌肥施用处理第三年的地上植被生物量比对照高184.24%;土壤有机碳(Total organic carbon,TOC)和全氮(Total nitrogen,TN)含量在0~10 cm土壤表层中均在施用量为200 mL·m-2处理达到最大,在10~20 cm土层中,TOC和TN在菌肥施用量为250 mL·m-2时增加至37.49 g·kg-1和3.32 g·kg-1;土壤铵态氮含量在微生物菌肥施用前两年显著增加而后下降,而硝态氮含量在施用第三年显著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随施用量和施用时间的增加整体上呈增加趋势。结果表明富含乳酸菌和醋酸杆菌的微生物菌肥在退化高寒草地修复中具有改善土壤理化性质的潜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