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盆插月季     
家庭繁殖月季数量少,采用盆插十分合适,现将盆插的方法简介于下: 月季开花后2—3日,剪取插条,插条的长度为5—8厘米,一般要留3个芽,留2片小叶,下部用锋利的刀片在近芽处削成斜口,放在阴湿处备用(图1)。花盆选用直径20厘米以上的,  相似文献   

2.
美国Alex Wambach最近发明了一种能促月季枝条生根的新方法,目前已在美国得到推广。具体操作如下:用一个木制框作扦插容器,内装10厘米左右的砂子。并准备一些泥炭(每个插条约需7个泥炭球粒),用水首先湿润泥炭球,使之膨胀。然后选择带3个叶片的嫩枝作插穗,在茎节下约0.65厘米处剪断枝条(或从分枝处剪,此处细胞易生根),顶部从芽处以上约0.65  相似文献   

3.
扦插月季,如能在插前用维生素B_(12)处理枝条,则可提高其成活率。方法是:扦插前备好足够的1毫升装B_(12)注射针剂(每支含B_(12)0.1毫克),然后,把长7—10厘米的插条剪成单叶双芽,将插条下端剪口  相似文献   

4.
紫薇较易生根,因此扦插培植是获得盆景材料的一个捷径。 3月中、下旬,在紫薇未萌芽之前,截取形状优美的树干,粗1~3厘米,长15~25厘米,修去枯枝及影响美观的枝条,保留一部分细枝,使其带5~6个芽。将插条浸于500ppm的吲哚丁酸溶液中15分钟,然后插于疏松的土壤中,深10厘米左右。浇透水后,将盆罩在塑料袋内,使袋内始终保持湿润。细  相似文献   

5.
月季的扦插繁殖方式很多,普遍采用的是沙插和水插,两者各有利弊。本人经反复试验摸索出一种绿枝悬水扦插法,效果较好。现介绍如下: 一、插条的采集剪取花谢后10~15天生长充实的枝条,直径最好在0.5厘米以上,腋芽生长饱满而尚未萌发。二、插条处理 1.插条分为长、短两种类型,长插条长23~25厘米,短插条长12~14厘米,长短插条之比应为1∶4~5。从插条上部距芽1.5厘米处平截,以减少蒸发面积。  相似文献   

6.
扦插是繁殖月季的主要方法,如果在插条插入苗床之前先进行短期砂藏处理,扦插效果更佳。方法如下: 选择当年生健壮枝条,以花后枝为宜,其它枝条也可用。先剪除枝条上的残花、叶片和叶柄,然后剪下腋芽饱满的一段,每段带3~4个芽,长不超过8~12厘米。剪截工具要锋利,用前须用酒精消毒处理。插条顶端剪口要平滑;下端剪口在节下0.3厘米  相似文献   

7.
山茶、杜鹃都是木本花卉,适宜用半木质化的枝条作扦插材料。夏季,剪取当年生半木质化枝条,每枝长10—15厘米,去掉下部叶子,再将插条基部用利刀削成马蹄形。插前先用千分之一的过锰酸钾溶液浸泡5—6小时,再用吲哚丁酸或萘乙酸100ppm的溶液,浸渍插条基部6—10小时,取出后,可以悬泡在玻璃瓶内水插,每日换清水一次。也可以扦插在珍珠岩、草炭土或(石至)石的扦床内,放室内阳光处或半遮荫环境中,加薄膜保温,一般一个月左右即生根成苗。大量育苗时,冬季在室内用地热温床,控制沙床  相似文献   

8.
小叶女贞采用春季硬枝扦插成苗率高,但到翌春移栽育苗时间过长;而夏季嫩枝扦插管理较难,成苗率不高。近年我们采用夏秋季硬枝扦插,收到较好的效果。做法如下: 1.需用物品扦插基质(1份腐殖土和1份河沙混合而成);促进生根激素;剪枝剪;遮荫材料等。 2.插条选取从母株上选1~2年生无病虫害健壮枝条,截成3~4芽一段作插条,上端在芽上方1厘米处剪断,下端在芽下方0.5厘米处剪断。  相似文献   

9.
增加插床底温当扦插介质的温度比适宜扦插的气温高出3~5℃时,有利于插条早日生根,在冬季温室内使用尤为明显。具体做法:在插床下部铺垫20~30厘米厚的谷壳、麦糠、马粪或牛粪等作酿热物,利用其发酵时产生的热量增加温床底温。如采用电热温床扦插(床温便于人为调节和自动控制),效果更佳。白糖水溶液处理插条草本插条用2~5%的白糖水,木本的  相似文献   

10.
用常规的蘖芽子球扦插法繁殖苏铁,一般要4个月左右才能生根,而且成活率低。如果扦插前用ABT生根粉处理一下蘖芽,不仅成活率高,而且大大缩短生根时间。去年7月,我从母株上切下两个没有发叶、直径为2.5厘米左右的子球,先将其在100ppm的ABT生  相似文献   

11.
2005年3月19日下午,在盆栽的经过枝接改造成活的紫叶李一年生枝条上,采用带木质芽接法,在距盆土表面60厘米往上,间隔28厘米左右,连着嫁接了3个美人梅芽,圆弧面向上。为了便于管理,接口在同一方向,外包保鲜膜保护。由于上一年水分充足,砧木健壮,树高2米,冬季脱盆假植,来春用肥沃壤土加腐熟农家肥和大两号的花盆重新栽植,并盖地膜增温。到5月22日,接芽萌发的新梢最长的超过30厘米,短的26~28厘米不等。为了不影响生长,在傍晚将嫁接时捆绑的塑料条解去,此时砧  相似文献   

12.
案头菊又称微型盆菊,快速培育应选大花系茎杆粗壮、叶长肥大、姿态舒展的品种。可用以下两种方法培育。 (1)带蕾菊枝扦插:在9月中旬左右正当培育的母菊现蕾,蕾径在0.6厘米—1.5厘米时,取带蕾菊枝长10—15厘米左右,下端摘除叶片,离节半毫米处用刀削平口或斜口,再用30烷醇植物生长刺激素20—30ppm液浸泡10分钟左右(以促进伤口愈合,发根良好)后插入插床。深3—5厘米(用竹块引插),压紧插条土壤后,浇透水,遮阴。插床选用疏松轻粘质土壤,插  相似文献   

13.
所谓插接技术,就是一种先嫁接后扦插的育苗方法,简便易行。现简介如下: 一、插床整理插床床面低于地面15~20厘米,床深20~25厘米,底铺10厘米厚的卵石或炉渣,上铺10~15厘米厚的河沙或蛭石。使用前要先将基质曝晒2~3天,然后用10%硫酸亚铁或福尔马林消毒。二、材料采集以易生根的野蔷薇或普通月季为砧木插条。插条  相似文献   

14.
为了促进插条生根,缩短繁殖周期,下面向您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方法: 1.增加插床底温。当扦插介质的温度比适宜扦插某种花卉的空气温度高出3℃—5℃时,有利于插条的早日生根。尤其是冬季在温室内使用此法有明显效果。具体做法是:在插床下部铺垫20—30厘米厚  相似文献   

15.
适宜在秋季扦插繁殖的花卉较多,这里仅介绍一品红、米兰、扶桑三种。一品红宜在8月下旬至9月扦插。插条最好选用当年生粗壮枝条,将其剪成10厘米长、不带叶的茎段。剪下的插条,剪口会有白色乳汁流出,可用炉灰或草木灰涂抹,待剪口干燥后,再插入装有素沙土或蛭石掺细炉灰的地箱或盆中,插深5厘米左右。插后浇透水,室温保持在20~25℃,约30天可以生根。  相似文献   

16.
苗木繁育过程中,普遍采用先扦插,移栽后苗木形成一定的规格再进行嫁接,但苗木的繁殖速度较慢。笔者多年采用先嫁接后扦插的方法来繁殖、改良品种获得较好的效果。主要方法如下: 1.嫁接时间一般选择在9月,视砧木在未停止生长之前进行,过早接芽易萌发,过晚成活率低。用芽接的方法,如果接穗不易取芽可采用带木质芽接,嫁接的部位视其插条的长短,长枝每隔10~15厘米接1芽,短枝在枝条的上端接1芽。  相似文献   

17.
天竺葵的繁殖以扦插为主。试验表明:带踵扦插天竺葵,生根快,成株快。扦插基质以含腐殖质丰富而又排水良好的土壤为佳。扦插宜在春、秋季进行。插条选择一年生健壮枝条,长3~4厘米,先端留2~3片叶,基部带长1~2厘米的老校,将剪口剪平,带老校(即带踵)扦插。插条取好后,晾干伤口浸出液,再将老枝全部埋入土中,一年生枝插入 1/3左右。插后注意养护,2~3周后生根。  相似文献   

18.
无花果“三当”栽培,是指当年扦插、当年上盆、当年结果的栽培方法。扦插时间宜早不宜迟,一般应掌握在2月中旬至3月初。选择3~5年的结果树上的粗壮无病虫一年生枝条。将其截成15~20厘米长的插条,下端接近节处剪成平口。30根扎成一捆,在500ppm萘乙酸中浸3秒钟,然后用木炭灰涂抹剪口待插。苗床整理选择地势较高、背风向阳、排水透气性能好、具肥沃的砂质壤土处作苗床。扦插前进行一次深翻细整。扦插方法将整理好的苗床,用喷壶浇透水,后用竹签引洞,株行距15×18厘米,将处理好的插条插入洞内,入土深度为插条长的三分之一,用手指按紧,使插条入土部分与土壤紧密接触,扦插完毕后,再撒一薄层  相似文献   

19.
近年我们对山茶嫁接加以改进,利用5—10天生的油茶嫩芽嫁接山茶花,结果1~1年半就可出圃。方法如下: 一、培育砧木用本地产普通油茶种子催芽,待胚芽长到6厘米长且尚未木质化时,便可用于嫁接。二、采集接穗选取位于树的中上部、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半木质化或木质化春梢作接穗。三、嫁接方法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中旬以及9月上中旬嫁接。首先,把芽砧洗净,从种子上部胚芽2厘米处切断,再用薄刀片从断口中心纵切,切口长约1厘米。然后从穗条上切取带叶的芽,芽的下端长1.5厘米,上端长0.5厘米,下部要削成一个长约1厘米的楔形面,叶子也要切去一半。削好后立即插入砧木内,使二者形成层对齐,并用2.5厘米长、0.7厘米宽的牙膏皮绑紧,使接穗与芽砧紧密接合。四、嫁接苗栽植用河沙作成厚20厘米、宽1米的床,长视场地而定。同时在其上方搭好荫棚,棚高1.7米左右。在栽植前两天,将沙床  相似文献   

20.
一、选种要选用节间短粗和对矮壮剂反应灵敏的品种,如凤凰振羽、孔雀开屏、金龙现爪、墨菊、粉万石、黄石公等。二、推迟扦插一般地区菊花都是在5~6月扦插。为了矮化植株,可推迟到7月20日左右。扦插前一天,先向母株喷施一次灭菌剂、灭虫剂。次晨选剪10厘米左右的健壮嫩枝,切面应为绿色肉质实心,不能用白色絮状空心的插条,这样的插条生根慢,易腐烂,不易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