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发动机悬置系统的动静态特性影响整车的行驶平顺性,因此对发动机动力总成的研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乘车的舒适性和行驶的平顺性;同时合理地选择动力总成悬置参数有利于降低发动机的振动向车架的传递,改善汽车的NVH性能。本论文对汽车动力总成研究的方法和理论做出了详细的论述,并对悬置元件的发展作了扼要说明,为发动机悬置系统的研究提供了完善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2.
针对汽车发动机引起的整车振动问题,本文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置于整车环境,研究其耦合振动特性。建立了包含动力总成和整车、车身和悬架系统的多体动力学模型,分析了动力总成与整车系统的耦合振动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整车模型的振动特性与6自由度悬置系统模型的振动特性存在差异。经对悬置系统进行参数优化,其减振效果得到了有效改善。  相似文献   

3.
汽车动力总成的振动是汽车整车振动噪音的主要来源,如何有效地隔离动力总成的振动向车架/车身的传递成为汽车设计的一个重要问题。以某客车为研究对象,应用ADAMS软件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13自由度振动力学模型,通过仿真计算,得到了在不同工况下动力总成质心处的各种运动响应曲线和各个悬置点支承处的动反力曲线,并对悬置系统的固有特性和双向隔振性能进行分析,研究了其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的双向隔振性能。最后,对其进行优化设计,将优化前方案和提供的两种优化方案进行比较,优化后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有明显的改善。  相似文献   

4.
以某国产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该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力学及数学模型,应用ADAMS系统动力学软件,以能量解耦及振动传递率最低为目标函数,以悬置元件的刚度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对悬置系统进行了优化设计.仿真结果表明系统隔振性能得到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分析与解耦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动力学模型,对原悬置系统进行隔振特性分析,计算了各阶模态固有频率和能量分配百分比,根据分析结果和能量分布矩阵对某轿车动力总成悬置的刚度参数进行了振动解耦优化设计。在调整刚度参数后,系统各方向的解耦程度都得到了极大提高,固有频率分配更趋合理,共振频带的宽度减小了20%,取得了明显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悬置刚度进行优化能有效提高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激励方向的模态解耦程度,改善系统的NVH性能。  相似文献   

6.
针对某中型混合动力城市客车在怠速工况下振动噪声较大的问题,在ADAMS软件中建立了考虑压缩机皮带刚度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6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在MATLAB软件中建立了悬置系统六自由度数学模型,计算了系统的固有频率和能量解耦率。以悬置位置与安装角度、悬置刚度、皮带刚度等参数为设计变量,以能量解耦率和悬置支承处动反力为优化目标,采用Isight软件集成ADAMS与MATLAB软件进行联合仿真优化。优化结果表明,该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模态固有频率分布更加合理,能量解耦率得到大幅提高,动力学仿真与振动噪声试验表明,该车的隔振性能得到了一定改善。  相似文献   

7.
针对某SUV减速带工况振颤问题,通过仿真分析发现是由动力总成engshake模态与簧下质量模态耦合引起。通过优化动力总成模态频率及解耦率,利用动力总成bounce及pitch耦合,分散动力总成振颤能量,并将pitch设置在簧下质量模态附近,使动力总成作为吸振器,改善振颤问题。通过实车测试,车身振动RMS降低0.19g,问题改善明显,验证了悬置系统模态耦合设计思路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8.
基于联合仿真技术,运用Matlab软件对不同悬置元件的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建立非线性悬置仿真模型;通过信息交换接口进行数据传递,在ADAMS软件环境中对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隔振特性进行研究,对比分析不同悬置系统的隔振性能,为悬置系统的优化分析、匹配选型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基于非线性悬置模型的动力总成悬置系统振动特性更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9.
为了研究橡胶悬置的刚度特性对汽车过减速带平顺性的影响,建立了包含悬置系统在内的整车13自由度模型。模型中考虑了液压悬置的刚度、阻尼动态特性;橡胶悬置的多级刚度,主簧和撞块间的间隙。利用建立的模型对过减速带时汽车的动态响应进行计算,通过实车试验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分析了橡胶悬置刚度性能参数对过减速带动力总成振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减小主簧和撞块间的间隙,增大主簧和撞块的刚度可抑制过减速带时动力总成的振动。建模与分析方法可以为橡胶悬置前期设计开发提供有效参考。  相似文献   

10.
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振动特性直接影响着汽车的乘坐舒适性,而橡胶悬置系统具有工艺简单、性能可靠和使用维护方便等优点。因此本文选取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性能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当前国内外汽车动力总成橡胶悬置系统性能的研究概况以及理论研究方法和实验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和今后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阐述了汽车动力总成悬置系统主要作用,及虚拟样机技术在悬置系统设计中的应用,应用机械系统动力学分析软件ADAMS中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六自由度的模型。以ADAMS/View为二次开发平台,定制一个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用户化模块,使用户在不是很熟悉ADAMS操作的情况下也可以完成悬置系统的建模及性能分析,提高了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2.
3060型联合收割机发动机减振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根据振动理论进行参数设计和选择减振垫,建立了3060型联合收割机发动机系统振动模型,从而找出有效的减振措施。通过试验,检测了发动机振源对整机工作状态的影响,分析了不同减振垫的减振效果,并验证了理论推断  相似文献   

13.
轮式车辆传动系自激扭转振动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BJ212汽车为研究对象,建立了轮式车辆传动系动力学模型,研究了硬激励自激振动稳定性分析方法,推导出具有负反馈作用非线性阻尼力矩及线性部分传递函数的表达式。找到了传动系平衡点的全局渐近稳定性条件,首次用波波夫稳定性判别法分析了传动系中硬激励自激振动产生的原因和条件,找出影响传动系稳定性的因素。从而得出如下结论;若系统负阻尼反馈力矩曲线位于波波夫直线和横轴之间,则相应系统平衡点全局渐近稳定。  相似文献   

14.
以某大型客车悬置系统作为研究对象,利用ADAMS建立了动力总成悬置系统的6自由度刚体动力学模型,求解其固有频率。并运用能量解耦法,反复修改设计变量,对优化前后的能量分布和动力学仿真进行比较。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动力总成悬置支架在汽车NVH控制中起关键作用.介绍了频响理论和IPI分析及评价方法用于研究某商用车动力总成悬置点的动刚度性能.利用有限元软件NASTRAN进行仿真分析,发现刚度值不满足目标要求.针对不同原因,结合车身结构特性提出了优化方案:对左右支架及后悬置点处地板进行结构优化.验证结果表明该方案有效提高了动刚度值,为此类车型的悬置点动刚度分析提供了基本方法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基于六自由度传动系模型的自动变速器起步仿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装备电控机械式自动变速器车辆的起步过程。基于实车传动系各主要部件的惯量、刚度、阻尼等扭振参数,建立了六自由度车辆传动系动力学模型,在考虑变摩擦因数和干式离合器从动盘波形弹簧非线性压缩特性的条件下,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分别控制节气门开度变化率和离合器压盘接合行程量及接合速度,维持发动机恒转速起步。通过仿真,验证了该起步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得到了考虑传动系扭振因素的起步过程离合器传递转矩与冲击度,仿真结果更加接近于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17.
针对微型三轮车行驶平顺性较差的问题,根据试验样车的结构特点,提出悬浮式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方案,系统介绍了该悬置系统的结构特点,并对发动机悬置系统设计中的几个关键问题进行探讨,试验结果表明所设计的发动机悬置系统具有良好的隔振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