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辽宁省黑土区耕地质量状况及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业农村部在昌图县等17个县(市、区)划定为辽宁黑土区,共布设2000余个耕地质量调查点位,采集土壤样品7000余个,对土壤p H、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等5项耕地质量主要指标进行了监测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黑土区土壤p H值平均偏酸,有机质平均含量整体不高,氮素含量处较低水平,磷素和钾素含量处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2.
通过长期定位监测数据,对1984年后的广东耕地土壤速效钾变化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984年以来,全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总体水平增加了近1倍,年平均增加1.8mg/kg,全省监测点速效钾含量属于中上水平(大于100mg/kg)的频率由"七五前"的10.1%上升到"十二五"期间的38.4%,提高幅度超过28.3%,而属于低水平(小于100mg/kg)的频率在相同时期内则由89.9%下降到61.5%,全省土壤速效钾整体仍处于较缺乏水平;不同区域的耕地土壤速效钾增加速率明显不同,其中珠三角地区速效钾含量增加76mg/kg,增幅为155%,年平均增加2.6mg/kg,明显高于其他区域。施用钾肥是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不同耕地利用类型、施肥处理、秸秆是否还田与土壤速效钾含量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3.
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状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浙江省11个市82个县(市、区)的35 571个耕地土壤分析数据中筛选出35 516个样本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浙江省耕地土壤速效钾平均含量处于较低水平,≤80 mg·kg-1的占比为48.17%。土壤速效钾含量分布存在较大的空间分异,并受土壤pH、地貌类型、土壤质地和土壤类型等的影响。当pH>4.5时,耕地土壤速效钾含量随pH的下降而下降。不同地貌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平原>水网平原>河谷平原>低丘>高丘,不同质地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黏土>黏壤土>壤土>砂土,不同土类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表现为滨海盐土、石灰(岩)土、红壤、粗骨土>紫色土、潮土>水稻土。建议根据各区域耕地的土壤速效钾含量进行钾肥分区管理。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凭祥市大面积耕地的主要养分(有机质、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状况以及理化性状(p H值、质地)等方面的调查结果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凭祥市耕地土壤明显变酸,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不同程度上升,建议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施用化肥、深耕改土、加强土壤酸碱度监测与治理。  相似文献   

5.
2012年对新疆兵团农十三师耕地土壤养分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有机质含量平均为17.3 g/kg;碱解氮含量平均为92.05 mg/kg;速效磷含量平均为15.85 mg/kg;速效钾含量平均为232.93 mg/kg;土壤有机质含量和速效磷含量为中等偏少,碱解氮含量中等,而速效钾则为偏高,土壤的养分不平衡明显,整体表现为缺氮、少磷、富钾。  相似文献   

6.
朱国华  刘芳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6):161-165,225
为进一步了解乌兰察布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分析了乌兰察布市10个旗(县、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结果发现各旗(县、市)耕地土壤中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存在较大差异.其中,卓资县耕地土壤平均全氮含量最高,为1.45 g/kg.察右中旗耕地土壤平均有效磷含量最高,为25.6 mg/kg.化德县耕地土壤平均速效钾含量最高,为242 mg/kg.通过研究乌兰察布市各旗(县、市)耕地土壤全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为改善和提高全市耕地土壤质量提供重要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1981~2004年农五师耕地养分三次统计调查,结果表明在24年间,各养分含量变化有升有降,有机质、碱解氮的含量以2001年为转折点,之前耕地含量以低水平为主,之后有向中含量发展的趋势;耕地速效磷的含量明显升高;耕地中速效钾的含量在2001年普查后由高含量向低含量的方向发展。在了解耕地养分变化趋势的基础上,制定合理的耕种施肥措施,实现土地的用养结合,保护和维持土壤的生产力,实现博乐垦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8.
分析了金山区20年来耕地质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金山区耕地有机质与全氮含量略有下降,土壤有酸化趋势,速效养分氮磷增加而钾肥降低,土壤中微量元素含量比较丰富;有机质、全氮和阳离子交换量北部中部均高于东部,但pH相近;北部速效氮磷含量丰富,中部速效钾含量丰富,东部速效磷钾含量丰富;耕地环境质量总体良好,但少部分区域Hg超标.并提出了5种耕地质量提高的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对秀屿区耕地土壤进行取样分析测定,结果表明:全区耕地土壤总体偏酸,有机质含量处于中等水平,碱解氮含量处于较缺乏水平,有效磷含量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偏低水平,中、微量元素含量明显失衡,硼、镁含量总体处于缺乏水平;并据此提出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10.
宜良耕地土壤养分现状及施肥技术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2000个土样共18800项次的测试结果分析研究表明,宜良耕地养分,水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高,速效钾含量中等;旱地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含量均高,速效钾含量极高。与第2次土壤普查结果相比,耕地养分含量明显提升了,水田、早地提高幅度最大的均为速效钾,其次是速效磷,再次是全氮和有机质,最低为碱解氮。施肥上要按照水田“控氮稳磷增钾、增施农家肥”,旱地“稳氮磷钾、增施农家肥”的原则。大力推广实施测土配方施肥。  相似文献   

11.
政和县耕地土壤检测结果表明: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丰富,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处于中等水平,速效钾、有效锌含量丰富,有效硼处于缺乏水平,微酸性土壤面积有所增加,耕地土壤的保肥供肥性总体较差,耕地总体质量中等,以中产耕地占多数.并提出相应的耕地改良利用对策.  相似文献   

12.
宁夏引黄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趋势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对比1985年和2005年两次土壤调查结果,发现宁夏引黄灌区20年来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趋于增加,速效磷质量分数明显增加,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平均为14.18g/kg,年增幅平均为0.4%.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趋于增加,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全氮质量分数为0.945g/kg,增幅为0.9%.耕地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变化不大,平均为54.48~65.77 mg/kg.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磷质量分数为34.86 mg/kg,增幅为8.6%.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趋于降低.2005年灌区耕地土壤速效钾质量分数为150.1 mg/kg,平均年降幅为1.8%.灌区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空间变异以速效磷质量分数变异系数最大,反映出灌区耕地磷肥施用量不均衡.从影响耕地土壤有机质及养分质量分数变化的各种因素方面,阐明了其变异趋势的原因,提出要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积极开展以增施有机肥为中心沃土工程等培肥地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养分含量与分布的影响。[方法]从贵州普定县典型喀斯特山区耕地、林地和荒地采集96份土壤样品,并对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养分进行室内理化分析。[结果]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pH值依次为:荒地>林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依次为:林地>荒地>耕地。3种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全氮含量均较丰富,碱解氮含量偏低,尤其是耕地;全磷含量水平很低,全磷含量低于1.0 g/kg的土壤分别占耕地、林地和荒地的95.23%、95.83%和100%;耕地有效磷含量较高,而林地和荒地有效磷含量较低;荒地全钾和速效钾含量较高,林地和耕地均存在不同程度地缺钾。[结论]该研究为喀斯特石漠化地区生态系统的恢复重建和农业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对会宁县耕地变化与人文驱动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000~2009年会宁县耕地面积变化表现波动性中的下降,上升—平稳—下降—平稳特征显著。但在各个乡镇的表现态势不一致,利用ArcGis生成耕地相对变化率空间分布图,发现变化率在0.59~0.75的区域是耕地面积减少最为明显的区域,主要有会师镇;变化率在1.40~1.56的区域是耕地面积增加最为明显的区域,变化除了一部分自然和政策的因素外,主要受人口和经济增长影响。  相似文献   

15.
石林县耕地数量和质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石林县1996年以来耕地、人口、粮食动态变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云南农用地分等成果,分析了耕地数量和质量状况,结果显示:1996~2006年,石林县随着人口的增长,耕地面积、粮食产量呈平缓下降趋势,人均耕地占有量明显下降,10年共减少耕地面积4476.33hm2,年均减少耕地447.63hm2,人均减少耕地0.047hm2。耕地的自然质量等别、利用等别、经济等别依次下降。耕地生产力主要为中低产水平。石林县耕地、人口和粮食生产矛盾主要表现在耕地质量水平较低和土地利用结构及布局不够合理等方面。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布局,提高现有耕地生产能力,促进耕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衡东县耕地的地力状况,选取5 891个土样进行养分含量检测,与1980年第二次全国土壤普查土壤养分含量平均值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衡东县耕地土壤偏酸性,有机质、碱解氮含量较高,有效磷含量适宜,速效钾的含量偏低,与1980年相比,pH值有所下降,其他均有所提升。  相似文献   

17.
响水县耕地地力变化趋势及应用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江苏省响水县1984年与2010年2次地力评价所涉及的土壤有机质含量、有效磷含量、速效钾含量、pH值、耕层厚度等评价指标因子的变化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响水县耕地地力总体呈上升趋势。针对该县地力变化趋势,提出了增施有机肥、开展测土配方施肥、进行深耕深松、系统地进行耕地质量监测等应用对策。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茌平县1985年土壤普查数据和2003年的耕地地力调查分析数据,运用G IS软件和数理统计分析软件系统研究了该县1985~2003年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养分的时空动态变化,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养分动态变化的主要原因。结果表明,由于土地利用、管理方式以及耕作方式等的改变促使该研究区土壤养分(有机质、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有了大幅度提高,土壤总体养分水平明显提升,其中有机质含量大于10g/kg的比例提高了56.7%,全氮含量大于1.0g/kg的比例增加了38.2%,碱解氮含量大于60mg/kg的比例增加了47.6%,速效磷含量>20g/kg的比例增加了20%,速效钾含量大于150mg/kg的比例提高了28.7%。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为例,对耕地整理适宜性进行了评价,经过基础权重的确定,评定该区耕地整理适宜性等级,并划分等级区。结果表明,涞源县耕地整理适宜性划分为4个级别,分别为适宜整理区、比较适宜整理区、基本适宜整理区、不适宜整理区。其中,适宜整理区占涞源县耕地总面积的43.8%,比较适宜整理区占33.2%,基本适宜整理区占3.5%,不适宜整理区占19.5%。可以看出,适宜整理区、比较适宜整理区、不适宜整理区占比较大,基本适宜整理区占比较小。  相似文献   

20.
侯俊国  邵丽亚 《安徽农业科学》2012,(31):15441-15444
基于社会、经济、生态3大效益综合考虑,以重庆市荣昌县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数据库为基础数据,利用DPS线性规划模型对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得出2020年荣昌县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方案。结果表明:优化后耕地面积合理减少,满足荣昌县粮食需求和社会经济发展需要;设施农用地、生态用地、基础设施用地有所增加,利于荣昌县特色产业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建设;城乡建设用地内部结构有保有压,土地利用集约度大幅提高;未利用地减少29.70 hm2,土地利用效益水平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