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以‘台农一号’芒果(Mangifera indica L.cv.Tainong No.1)盆栽苗离体叶片为试材,研究在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和保护响应。结果表明:芒果不同叶龄叶片经增强UV-B辐射处理后,幼叶的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急剧升高,叶绿素a/b值急剧下降,可溶性蛋白含量发生不稳定地升降变化;而老叶的这4个指标则变化较为缓慢;成年叶表现居中。不同叶龄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基本无显著变化,幼叶对增强UV-B辐射处理最敏感,老叶则不敏感,成年叶居中。幼叶的SOD和POD活性总体表现出下降趋势,而老叶的维生素C、还原型GSH、类胡萝卜素和类黄酮含量却在增强UV-B辐射处理全程表现增强,且幼叶均表现最低,老叶除后期类黄酮含量降低外均表现最高,成年叶居中。叶片CAT活性在中后期例外地表现为按照老叶、幼叶和成年叶递增。总体上,增强UV-B辐射处理下不同叶龄叶片的损伤表现与其保护能力变化一致。  相似文献   

2.
以台农一号芒果盆栽苗离体幼叶为试材,研究增强UV—B辐射条件下芒果幼叶的损伤和保护反应。结果表明:UV—B辐射处理使芒果幼叶MDA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升高、叶绿素含量和叶绿素a/h降低,且随处理时间的延长叶片损伤加重。UV—B辐射处理叶片可溶性蛋白含量、抗氧化酶(SOD、CAT)活性、保护色素(类胡萝卜素、类黄酮)和还原型GSH含量显著高于对照叶片,UV—B辐射处理叶片VtiC含量和POD活性显著低于对照叶片,表明增强UV—B辐射可诱导叶片细胞通过提高活性氧清除能力和积累保护色素来直接吸收部分UV—B辐射,从而提高抗增强UV—B辐射损伤的能力。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增强UV-B辐射对芒果成年树光合作用、产量和常规品质的影响,为制定芒果抗增强UV-B辐射栽培技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台农一号芒果成年树为试验材料,设6个增强UV-B辐射(采用UV-B紫外灯进行照射)处理(20、40、80、120、160和200 W),以自然光照射为对照(CK),测定分析各处理成熟叶片的光合指标、果实产量和常规品质.[结果]增强UV-B辐射处理芒果成熟叶片的叶绿素含量、类胡萝卜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蒸腾速率(Tr)和气孔导度(Gs)总体上均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下降,且表现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160和200 W处理芒果的株产低于CK,其余增强UV-B辐射处理的株产与CK相当;可溶性糖含量、果实糖酸比和维生素C(Vc)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降低,且除第2造果的200 W处理外其他处理果实的糖酸比、80 W以上处理的可溶性糖含量及120 W以上处理的Vc含量均显著低于CK(P<0.5,下同);可滴定酸含量总体上随增强UV-B辐射剂量的增加而升高,其中80 W以上处理显著高于CK.[结论]芒果成年树受增强UV-B辐射后其叶片光合作用受到抑制,果实可溶性糖含量、糖酸比和Vc含量降低,且具有增强UV-B辐射积累效应和剂量效应,引起果实减产和品质变劣.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增强UV-B辐射对芒果叶片光合作用影响的叶片组织形态学机理,笔者以生长健壮的‘台农一号’芒果树为材料,采用低剂量(24 kJ·m~(-2)·d~(-1))和高剂量(96 kJ·m~(-2)·d~(-1))的UV-B紫外灯在田间模拟增强UV-B辐射处理,观测了树体产量和果实主要品质、叶片光合生理指标和叶片组织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高剂量处理引起树体产量显著降低,果实品质显著下降;低剂量处理则对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高剂量处理使叶片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均降低,低剂量处理与对照在这些观测指标上则差异不显著。高剂量处理导致叶片栅栏组织细胞碎裂成小细胞而与海绵组织细胞混杂,海绵组织细胞变大和细胞间隙变宽;低剂量处理导致叶片栅栏组织细胞变短变粗,但仍保持其结构完整。与对照相比,高剂量处理导致其叶片表面角质层增厚明显,低剂量处理则增厚不显著。可见,高剂量处理通过破坏叶肉光合组织结构而抑制叶片光合作用,通过加厚叶片表面角质层而阻碍叶片吸收二氧化碳和抑制蒸腾作用,进而引起树体减产和果实品质变劣;低剂量处理则对叶片显微结构有一定影响,但未破坏其基本结构,对光合作用无显著影响,所以其对树体产量和果实品质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采用盆栽试验测定金荞麦在干旱和UV-B辐射胁迫下超氧化物歧化酶 (SOD) 活性、过氧化物酶 (POD)活性、总黄酮含量、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试验结果显示在充足水分状况下,增强的UV\|B辐射提高了金荞麦叶SOD活性、总黄酮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强的UV-B辐射在处理前期和后期提高了金荞麦叶POD活性;增强的UV\|B辐射在处理前期增加了金荞麦叶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胁迫下,增强的UV-B辐射在处理中期提高了金荞麦叶SOD活性,而在处理前期和后期却降低了其SOD活性;增强的UV-B辐射在处理后期提高了金荞麦叶POD活性以及游离脯氨酸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在干旱条件下,金荞麦通过酶系统和保护物质的调节减少胁迫带来的不利影响,增强试验设定强度的UV-B辐射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提高其对干旱的抗性。  相似文献   

6.
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在植物的形态特征、生理特性和分子调控等方面对UV-B辐射响应的研究成果,并提出了该领域研究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的研究重点与方向.  相似文献   

7.
\t\t\t\t\t目的\t\t\t\t\t大田原位种植条件下,研究人工模拟UV-B辐射增强(0、5.0、10.0 kJ/m2)对元阳梯田地方水稻品种白脚老粳齐穗期根、茎通气组织的影响。\t\t\t\t\t\t\t\t\t\t\t\t\t\t\t\t\t\t方法\t\t\t\t\t采用传统石蜡切片法制备水稻根和茎基部横切面切片,用Leica DMLB2显微镜对其照相并测量水稻根、茎中通气组织大小。\t\t\t\t\t\t\t\t\t\t\t\t\t结果\t\t\t\t\t5.0和10.0 kJ/m2 UV-B辐射导致水稻根横切面积显著增大,5.0 kJ/(m2·d) UV-B辐射导致根内部维管束面积极显著增大。5.0 kJ/(m2·d) UV-B辐射导致倒1、倒2和倒3的茎壁面积均显著降低,倒4的茎壁面积显著增高,倒3、倒4的髓腔面积显著减小。5.0 kJ/(m2·d) UV-B辐射增强处理后,倒1、倒2、倒3和倒4节的气腔面积显著增加,10.0 kJ/(m2·d) UV-B辐射显著提高了水稻倒3节间的气腔面积,显著降低倒4节间的气腔面积。UV-B辐射后,不同节之间维管束面积有不同的变化趋势,倒4节间的维管束面积呈不同比例显著增大。\t\t\t\t\t\t\t\t\t\t\t\t\t\t\t\t\t\t结论\t\t\t\t\tUV-B辐射增强会导致元阳梯田水稻的通气组织发生显著变化,维管束面积以及气腔面积占节间、茎壁横切面积比例均显著增加。\t\t\t\t  相似文献   

8.
不同氮素水平下UV-B辐射增强对水稻生理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不同氮素水平下增强的UV-B辐射对水稻沈农265生理作用的影响.结果表明,UV-B辐射增强能够降低相同氮素水平下水稻的叶绿素a、叶绿素b、SOD和POD活性,提高类胡萝卜素的含量、外渗电导率、MDA的含量;在增强的UV-B辐射条件下,随氮素增加,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增加,MDA含量降低,而外渗电导率无影响,SOD先增加后降低.  相似文献   

9.
增强紫外B(UV-B)辐射对植物生长发育和光合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大量使用氯氟碳化合物导致大气臭氧层减薄,大大降低了臭氧层过滤UV-B辐射的能力,因而到达地表的UV-B辐射明显增强。主要介绍增强UV-B辐射对植物形态、生物量、花粉萌发、开花等生长发育过程的效应及对植物光合作用的直接和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0.
以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为材料,通过施加低强度(40μw·cm-2)和相对长时间(7 d)的UV-B辐射,研究拟南芥幼苗和成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即山奈酚-3-O-鼠李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1)、山奈酚-3-O-葡萄糖基-7-O-鼠李糖苷(K2)、山奈酚-3-O-鼠李糖基-7-O-鼠李糖苷(K3)含量及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表达水平对UV-B辐射的响应.结果表明,拟南芥幼苗三种山奈酚糖苷含量均为成苗的10倍左右.经过7 d的UV-B辐射处理,拟南芥幼苗中山奈酚糖苷积累水平、合成途径关键酶编码基因chs和fls1的相对表达量均显著高于对照植株,山奈酚糖苷表现为响应UV-B辐射而积累.在拟南芥成苗和幼苗中三种山奈酚糖苷组合模式应对UV-B辐射的变化并不一致,这与其在防御机制中的不同角色有关  相似文献   

11.
对雷州市覃斗镇芒果生产基地灌溉水、大气、土壤的质量进行监测和环境质量评价,结果表明,灌溉水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05,处于清洁水平;大气的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21,属于清洁水平;土壤的各单项污染指数均小于1;综合污染指数为0.761,属于尚清洁污染水平,污染等级为警戒级;芒果产地环境符合绿色食品基地环境质量的要求。  相似文献   

12.
芒果皮萃取物抑菌成分稳定性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芒果皮采用乙醇提取后再用乙酸乙酯萃取得到的萃取物进行抑菌性能研究,抑菌谱测定结果表明,萃取物对小麦纹枯、小麦赤霉和水稻纹枯等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菌活性;平皿叶片法结果显示,萃取物对水稻纹枯病菌的治疗效果接近于50%多菌灵WP 1000倍液的防效。同时以水稻纹枯病菌为指示菌,研究芒果皮乙酸乙酯萃取物活性成分的稳定性,结果表明,温度对其抑菌活性影响最大,超过40℃抑菌能力明显下降,但80℃后有所回升;经酸、碱处理后萃取物的生物活性没有变化;紫外光照射对其活性没有任何影响;常见金属离子(Na 、K 、Ca2 、Mg2 、Fe2 、Fe3 )除Na 和K 外,对其活性也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3.
氟污染与套袋对芒果果实某些生理过程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受氟污染紫花芒果皮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持续上升,在果实发育初期SOD、CAT、POX活性上升,在谢花后33d出现活性高峰,以后迅速下降,芒果组织及器官出现黑顶。套袋具有机械防氟作用,套袋早,酶活性可恢复到正常水平,芒果果实发育正常;套袋迟,酶活性受到干扰,果实出现黑顶症状。在氟污染逆境下,芒果果实在谢花后40d开始产生伤害乙烯,黑顶症状大量出现,谢花后33d前果实套袋可有效降低伤害乙烯的生成,防止黑顶症状发生。  相似文献   

14.
紫花芒果的果实生长与脱落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紫花芒果的果实生长呈双S型,分为四个发育阶段,即初始有限生长期(0期)、第一迅速生长期(Ⅰ期)、缓慢生长期(Ⅱ期)和第二迅速生长与成熟期(Ⅲ期)。0期长短与花开放日期有关。其余各期的持续时间分别是39.7和49d。Ⅰ期主要是果实大小增长,果长达到成熟时的88.0%。干物质主要在Ⅲ期累积。纤维质的内果皮(种核)在Ⅱ期硬化,落果主要在谢花后5周内,以2周内最多。紫花芒果有熟前落果现象。果实发育期95~138d。  相似文献   

15.
摘要:采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法和石蜡切片法对真菌侵染芒果花序的过程进行观察,结果显示:不同年份受真菌感染率不同,感染率与取材年份的气候状况有关;低温(日均气温10-20℃)条件下,芒果花蕾受真菌感染率由常温(25-30℃)下的37.80%上升至68.18%;不同种类的真菌对芒果花序具有协同侵染作用;真菌分生孢子在花蕾表面及内部空腔萌发,菌丝体经花瓣分泌组织侵入体内,沿细胞间隙生长,在组织内形成分生孢子囊并导致组织病变坏死,或进入花蕾维管组织(主要是导管)并在维管束中形成分生孢子囊,成熟后分生孢子沿维管束在组织内传播扩散。  相似文献   

16.
唐志鹏  王惠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8):10939-10941
综述了国内外在不同枉果品种上发生的果实生理病害种类、特征、发病率、与品种及相关因素的关系,以及病害的原因及控制等,以期引起研究者和生产者的重视和关注。  相似文献   

17.
利用保守DNA衍生多态性(CDDP)分子标记技术,对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保存的31个杧果品种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为杧果种质资源的鉴定及分子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筛选出8条CDDP引物对供试的杧果品种进行PCR扩增,分析电泳图,并进行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从31个杧果品种中共扩增出107条清晰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NPB)100条,多态性比率(PPB)达到93.57%。平均每条引物可扩增出13条带和12条多态性带。每个位点的平均等位基因数(Na)、有效等位基因数(Ne)、Nei’s基因多样性(H)、Shannon信息指数(I)分别为1.847 1、1.636 8、0.410 8、0.84,表明杧果品种间具有丰富的遗传多样性。供试杧果品种间相似性系数范围为0.620 6~0.920 8。UPGMA聚类结果表明,在遗传相似系数0.690 6处可以将供试杧果划分为7类,主成分分析结果与聚类分析结果基本一致,划分结果与杧果来源地无密切关系。筛选获得的CDDP引物对杧果种质资源有较高的多态性检测率,适用于资源鉴别及亲缘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18.
以台农1号(Mangifera indica L'Tainong 1')和爱文(Mangifera indica L.'Irwin')品种为材料,进行花粉离体萌发试验和人工授粉试验.结果表明:温度对芒果花粉活力有显著影响:温度介于10~20℃时,台农1号花粉发芽率为6.25%,爱文为1.05%;温度在20℃以上时,萌发率随温度的上升有增加趋势;温度在25~30℃之间时,台农1号与爱文的花粉萌发率分别为36.52%和15.47%,达最高.自然低温(气温10~20℃间)影响授粉率,并抑制芒果花粉管生长;常温(气温25~30℃)下花粉管进入胚囊的平均时间为24 h,低温条件下,授粉48 h后花粉管虽能进入胚珠,但未能到达胚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