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6 毫秒
1.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传染病。以排泄灰白色或乳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以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母猪一经染菌,终生带菌,疫情不易扑灭,其所产仔猪都要受到传染,发病率超过50%,死亡率可达30%。既使耐过的仔猪也易形成僵猪,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该病的特点。采用母仔同治的方法,治疗仔猪白痢2565头,治愈2539头,治愈率达99%,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母仔同治治疗仔猪白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仔猪白痢是 1 0~ 3 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传染病。以排泄灰白色或乳白色浆状、糊状粪便为特征 ,以 O8- K88抗原的大肠杆菌为主要致病菌 ,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母猪一经染菌 ,终生带菌 ,疫情不易扑灭 ,其所产仔猪都要受到传染 ,其发病率超过 5 0 %,死亡率可达 3 0 %。既使耐过的仔猪也易形成僵猪 ,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经验的基础上 ,针对该病的特点 ,采用母仔同治的方法 ,治疗仔猪白痢 2 5 6 5头 ,治愈 2 5 3 9头 ,治愈率达 99%,现总结如下。1 病因病机仔猪白痢由特异的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  相似文献   

3.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的某些血清型所引起,是10—30日龄仔猪的一种常发病、多发病。内排腥臭味白色或灰白色浆状至糊状的粪便为特征。本病的流行极普遍,几乎所有繁殖猪场都有发生。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多因母猪感染后,传染给仔猪,其发病率较高,致死率低,如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会使耐过的仔猪形成僵猪,严重影响生长发育。我们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的基础上,针对病情轻重、发病日龄,采取中西医结合、母仔同治、针药并用等综合防治措施,治疗仔猪白痢3521头,治愈3415头,治愈率97.02%,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4.
(一)仔猪黄白痢 仔猪黄白痢为仔猪的常见病,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其感染源通常是带菌母猪。致病性大肠杆菌经母猪排出后,散布圈舍,污染了母猪的乳头和皮肤,仔猪经吮乳或舔母猪皮肤而感染。治疗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5.
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10~30日龄仔猪常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本病以10~20日龄仔猪发病最多,临床上以排出具有恶臭腥味、呈乳白色或灰白色糊状粪便为主要特征.带菌母猪、仔猪及其排泄物为该病的传染源.母猪一经感染,终生带菌,疫情不易扑灭,其所产仔猪均要受到传染.即使耐过的仔猪也易形成僵猪,在很大程度上给仔猪的生长发育造成一定的影响,也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损失.笔者在多年的兽医临床实践中,针对该病的特点进行探讨,现就其诊断与防治方法总结如下,供同道参考.  相似文献   

6.
<正>仔猪白痢主要是由病原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肠道感染性疾病,是引起仔猪死亡的重要疾病之一,给养猪业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因及流行病学特点猪场卫生条件差、环境潮湿、寒冷、母猪奶水不足或母猪带菌、更换饲料和饲养管理不当等多种不良因素可诱发该病。仔猪白痢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以寒冬、早春发生最为严重,在季节变化时尤其容易发生该  相似文献   

7.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新生仔猪的一种常见多发病,影响养猪场的经济效益。2019年7月至2021年12月,开福区捞刀河街道部分散养农户母猪产后仔猪发生黄白痢,通过采用中药方剂对母猪和仔猪进行预防和治疗,预防母猪282头,未发病264头,有效率93.6%;仔猪2986头,仔猪共2712头,有效率90.8%;治疗患病仔猪黄白痢1285例,治愈1194例,好转73例,无效18例,有效率98.6%。结果表明,在仔猪黄白痢发病早期,该中药方剂防治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8.
<正>仔猪白痢是仔猪多发的一种肠道传染病,多发于10~30日龄。该病在农村散养猪群中广为流行,感染率极高,如得不到有效治疗,会给养殖者带来极大的经济损失。1仔猪白痢的病因和症状1.1发病原因仔猪白痢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肠道传染病,发病原因复杂。发病的仔猪大多处于10~30日龄之间,白痢传染迅速,一头仔猪发病,会相继传染至整窝仔猪。据观察,仔猪白痢大多是因为仔猪抵抗力差引起的。其原因是:(1)母猪在怀孕期间抵抗力差产出仔猪也相对较  相似文献   

9.
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在昌宁县广泛流行。为有效控制该病 ,探索预防仔猪黄痢和仔猪白痢的有效途径 ,笔者进行了该试验 ,现报告如下。1 材料与方法1 1 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LT 双价工程苗 由江西生物制药厂生产 ,规格为 2头份 /瓶。1 2 过奶安 由广西北流市兽药厂生产 ,规格为 30g/包 ,批号 990 92 0。1 3 土霉素片 由云南省生物制药厂生产 ,规格为 2 5万IU× 10 0 0片 ,批号 990 6 30。1 4 选择杜洛克公猪与本地母猪杂交的妊娠母猪 30头 ,按预产期分成 6组 ,每组 5头。Ⅰ组妊娠母猪产前 5~ 10d颈部肌肉注射仔猪大肠杆菌腹泻K88-L…  相似文献   

10.
1 仔猪黄、白痢的发病特点 仔猪黄痢、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以腹泻为主要症状的肠道传染性疾病,是初生仔猪的~种急性、致死性传染病。临床特征是排黄色液状粪便。该病的传染源主要是带菌母猪,由粪便尿液排菌污染乳头和皮肤,乳猪吮乳、舔母猪时被传染,被感染的仔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本病多发生于7日龄内的仔猪,以1~3日龄多见,7日龄以上很少发病,开始1~2头发生,继而全窝感染,发病率高,死亡率100%,特别是刚产的第2天就开始排黄水的病仔猪,  相似文献   

11.
<正>仔猪白痢又称迟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仔猪肠道的条件性细菌引起的急性病,该病是危害仔猪的重要疾病之一,该病的发生于仔猪的日龄密切相关,10~30日龄以内的仔猪均可发病,在预防和治疗措施不当常造成死亡或生长发育不良,并对养猪业的发展危害严重。1发病情况肃南县马蹄乡农户饲养的4头母猪,2013年8月20日和8月24日分别有2头母猪产仔,共产仔13头。在8月20日产仔母猪所产的6口仔猪在16  相似文献   

12.
为探讨仔猪白痢的综合防治措施,为仔猪的健康生长提供保障,本文对仔猪白痢的临床表现、病因病理进行分析,在明确仔猪白痢的危害性与发病原因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其预防与治疗措施。仔猪白痢发病急、传播快,窝发病率高达90%~95%,个体发病率达30%~60%,死亡率一般在30%左右,主要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生长中营养跟不上、卫生条件不佳也会提高发病率。结论:在妊娠母猪、哺乳母猪以及仔猪饲养中,需做好日常管理,改善猪舍环境,同时做好免疫工作,及时补充营养,有效降低仔猪白痢发病率;若是仔猪已经发病,需及时治疗,采取综合治疗方法,母猪和仔猪一起治疗,抵抗病菌、消毒化炎、止住腹泻,有效控制病情,防止出现大规模的感染。  相似文献   

13.
仔猪黄痢又称早发性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初生仔猪的急性致死性传染病,病程短而致死率高,主要特征为排黄色液体粪便。病原体为致病性大肠杆菌,但其血清型与仔猪白痢及仔猪水肿病不尽相同,带菌母猪是本病的传染源。仔猪都是通过吮乳或舔食污染的物体,饲料而经消化道传染,还与一些诱发因素如气候突变、阴湿寒冷有关。本病主要在生后数小时至七日内发病,以1~5日龄最为多见。猪群中一旦发病很快传播开,一窝仔猪中的发病率可达40%~80%,病死率可达90%。传染源为带菌母猪和病猪排出的粪便,一般为消化道感染。养殖户饲养卫生条件差,管理不当能促进本病的发生和流行。  相似文献   

14.
猪大肠杆菌病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猪的一种肠道传染性疾病,根据日龄及临床表现的差异可分为仔猪黄痢、仔猪白痢和仔猪水肿病三种。1流行特点致病性大肠杆菌主要存在于母猪的肠道、产道及周围环境中,因此带菌母猪是本病的主要传染  相似文献   

15.
仔猪白痢是指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2—4周龄仔猪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临床上以排出乳白色、灰白色、腥臭浆糊状粪便为特征。1流行病学大肠杆菌是家畜肠道里的常见菌,带菌哺乳母猪及患病仔猪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  相似文献   

16.
苏凤琴 《中国猪业》2022,17(4):42-44
为探究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疗效果,选择胎次相同、初生日期和体重接近的患黄白痢病仔猪1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30头猪,试验Ⅰ组(母猪+中药治疗组)、Ⅱ组(仔猪+中药治疗组)、Ⅲ组(仔猪+母猪+中药治疗组)、Ⅳ组(仔猪+西药治疗组),治疗周期为5 d。结果表明,试验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33%、73.33%、96.67%、83.33%。由数据可知,蒲公英复方中草药对仔猪黄白痢的治愈效果优于西药组,且对母猪和发病仔猪同时用药的治疗效果优于母猪或仔猪单独给药。  相似文献   

17.
正四川省沐川县建和乡内多家母猪饲养户曾因仔猪黄白痢造成仔猪成活率低、经济效益不佳的局面。笔者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溯本求源,总结出仔猪黄白痢产生的根本原因在于原母猪已带有致病性大肠杆菌,并直接由母体垂直传播感染于仔猪。因而以预防母猪为突破口,把母猪的带病带菌问题解决在产前。现将"仔病母防"详作介绍如下。一、发病情况2011—2016年10月,沐川县建和乡的母猪饲养户因年年每窝仔猪都  相似文献   

18.
仔猪黄白痢是由致病大肠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肠道传染病.大肠杆菌是所有动物肠道中的常见菌群,当仔猪由于各种诱因使之消化障碍时,机体抵抗能力下降,致病大肠杆菌大量繁殖而引起仔猪发病.传染源是带菌母猪,病原菌随其粪便污染环境,沾污母猪的皮肤和乳头,仔猪因吮乳及到处乱舐而感染.病仔猪又成为新的传染源.黄痢的窝发率和病死率较高,白痢的发病率与病死率均低.  相似文献   

19.
仔猪白痢是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及其毒素引起哺乳期仔猪发生的一种传染病,在位于云南省西南地区的保山、德宏州等地区一年四季都可发生,特别是龙陵县以饲养母猪为主的山区发病率更高.临床上以30日龄以内的仔猪多发,其中又以15~25日龄的哺乳仔猪发病最多.耐过的仔猪易形成僵猪,影响仔猪的生长发育,给饲养户造成一些不必要的经济损失.笔者在借鉴前人治疗仔猪白痢经验的基础上,针对该病的特点,采用母仔同治等一系列综合防治的方法,治疗仔猪白痢275窝,治愈率达94.89%.  相似文献   

20.
正由致病性大肠杆菌引起的仔猪黄白痢是造成哺乳仔猪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该病主要通过消化道感染,带菌母猪为主要传染源,以侵害30日龄以内的仔猪为主;发病急,死亡率高,无季节性,但寒冷时发病较高,产房潮湿、卫生条件不好时发病更高,一旦发病很难根除。1主要症状特征为病猪口渴,吃乳减少,脱水、消瘦,排出腥臭稀便,便中含凝乳小片和小气泡,10日龄以内以黄痢居多,10日龄以后病仔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