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2.5%溴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烟青虫田间药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烟草烟青虫有效的防治药剂。[方法]采用大田试验研究2.5%溴氰菊酯水乳剂防治烟青虫的效果。[结果]2.5%溴氰菊酯水乳剂在18.75和22.50 g/hm~2这2个处理浓度下对烟青虫的杀虫和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 d平均残虫数为1.00,防治效果最高达91.02%。  相似文献   

2.
 2006年5~8月于云南省通海县九街乡烟站, 对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商品名:科满)在烟田防治烟青虫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烟田喷雾使用0.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后,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施药后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明显,在剂量为450 mL/hm2时,药后第2d,5d,10d和14d防效分别为95.4%,96.6%,96.9%和97.1%,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5.4%,96.3%,96.7%,96.7%,在低剂量150 mL/hm2时的防效分别为88.1%,93.1%,92.3%和91.6%,虫口减退率分别为88.8%,94.1%,95.8%和93.4%。与2.5%氯氟氰菊酯乳油相比,在用药后5~14d,两者在虫口减退率及防治效果间无明显异,而该药剂为高效无公害抗生素类杀虫剂,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需求。因此。该研究结果为烟青虫防治无公害药剂筛选及使用剂量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筛选出用于小麦蚜虫无公害防治的杀虫剂。[方法]以虫口减退率和防治效果为评价指标,对5.0%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和50.0%甲基对硫磷乳油无公害防治小麦蚜虫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药后1 d,溴氰菊酯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88.93%,防效91.23%;啶虫脒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差。药后7 d,啶虫脒乳油的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85.99%,防效96.75%,与其他药剂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除甲基对硫磷乳油外,其他3种药剂均未对小麦产生药害,但对天敌有一定的杀伤作用,而甲基对硫磷乳油对天敌的杀伤力较强。[结论]5.0%啶虫脒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是防治小麦蚜虫的理想药剂,可完全取代高毒农药。  相似文献   

4.
85%丙草胺微乳剂防除移栽水稻田杂草效果研究结果表明,85%丙草胺微乳剂在水稻移栽后5 d施药,可较好地防除稗草、千金子、异型莎草、鸭舌草、节节菜等禾本科杂草、阔叶杂草和莎草科杂草。用药量525600 mL/hm2,施药后45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为78.84%600 mL/hm2,施药后45 d对各类杂草总草株防效为78.84%80.92%、鲜重防效为81.78%80.92%、鲜重防效为81.78%85.04%,显著高于人工除草,与对照药剂30%扫弗特乳油在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防效相当;建议其用药量以52585.04%,显著高于人工除草,与对照药剂30%扫弗特乳油在同等有效成分用量下防效相当;建议其用药量以525600 mL/hm2较为经济有效。  相似文献   

5.
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烟青虫药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巧丽 《现代农业科技》2010,(11):156-156,159
对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防治烟草烟青虫进行了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烟青虫有良好的防治效果,药效可持续10 d以上,与对照1.8%阿维菌素乳油的防治效果相当。在剂量为200~450 mL/hm2时,药后10 d的防效均达到97.7%以上,虫口减退率也均达到97.4%以上,且对烟草安全,建议生产中施用剂量为200~450 mL/hm2。  相似文献   

6.
【目的】 筛选应急防控番茄潜叶蛾的绿色、高效农药,为防止进一步扩散为害提供指导。【方法】 选择9种内吸性杀虫剂,分2个浓度梯度,总计在田间设置18个药剂处理和1个清水对照,在药后1、3、7和14 d调查虫口,计算虫口减退率及防效,筛选绿色高效的农药及最佳药剂浓度。【结果】 60 mL /667m2的6%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24%甲氧虫酰肼SC、7.5 mL/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 3种药剂对番茄潜叶蛾的防治效果和虫口减退率均在90%以上,后两者在后期效果最为明显,具有持效性。3种药剂在药后14 d防效分别为93.6%、93.16%和93.72%,虫口减退率分别为91.20%,90.59%和91.36%。37.5 mL /667m2的0.3%印楝素EW在整个过程防效最低,药后14 d防效为38.04%,其减退率仅为14.79%。【结论】 轮换使用60 mL/667m2的阿维·氯苯酰SC、42 mL /667m2 24%甲氧虫酰肼SC、7.5 mL /667m2的20%氯虫苯甲酰胺SC在生产上。  相似文献   

7.
采用浸叶法和田间小区试验分别测定了阿维菌素与多杀霉素的混配剂对小菜蛾的增效作用和田间防治效果。试验结果显示:阿维菌素与多杀霉素混配对小菜蛾具有最大增效作用的质量比为3.0∶2.0,其共毒系数为161.9;在药后10 d,按上述比例配制成的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水乳剂18.75 g/hm2和22.50 g/hm2处理对3个不同地区小菜蛾种群的防治效果达86.66%93.64%,对2个阿维菌素高抗小菜蛾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158.88和95.03)的防效在83.21%以上。建议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水乳剂的施用量为18.7593.64%,对2个阿维菌素高抗小菜蛾种群(抗性倍数分别为158.88和95.03)的防效在83.21%以上。建议5%阿维菌素·多杀霉素水乳剂的施用量为18.7522.50 g/hm2,在小菜蛾低龄幼虫高峰期施用。  相似文献   

8.
不同药剂及浓度对草履蚧的防效研究结果表明,同一种药剂不同浓度条件下,蚧斩以浓度为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90.4%;甲胺磷以浓度为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87.4%;高效氯氰菊酯以浓度为500倍液防治效果最好,虫口减退率达88.7%。3种药剂相同浓度条件下,500倍液防治效果最明显的是蚧斩,虫口减退率达90.4%,其次是高效氯氰菊酯,虫口减退率达88.7%;1000倍液防治效果最明显的是蚧斩,虫口减退率达85.9%,其次是甲胺磷,虫口减退率达85.0%;1 500倍液防治效果最明显的是甲胺磷、高效氯氰菊酯,虫口减退率均达81.5%。3种药剂不同浓度条件下防治效果最明显的是蚧斩500倍液。  相似文献   

9.
15.0%卫根微乳剂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进一步明确15.0%卫根微乳剂的防治效果。[方法]设置15.0%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以1.8%阿维菌素乳油15 L/hm2为对照,研究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结果]卫根微乳剂7.5、15.0、22.5 L/hm2 3个处理,药后90 d土壤中2龄幼虫数量减退率分别为-14.10%、38.27%和54.98%,而对照药剂1.8%阿维菌素15.0 L/hm2处理的线虫减退率为16.12%。药后90 d 15.0%卫根微乳剂各处理对番茄根结线虫的防治效果分别为66.19%、70.97%和76.00%,而对照药剂为67.10%。[结论]15.0%卫根微乳剂可有效地控制根结线虫对番茄的危害,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0.
进行不同药剂防治稻纵卷叶螟的药效试验,结果表明:参试药剂对稻田水生物、天敌等均无害,对稻株生长无明显不利影响,其中1.8%阿维菌素乳油(新)和1.8%阿维菌素水乳剂对稻纵卷叶螟防治效果明显,建议在稻纵卷叶螟大发生年份,将1.8%阿维菌素乳油(新)作为首选药剂,推荐用量为1 800 m L/hm2,以1.8%阿维菌素水乳剂作为备选药剂,推荐用量1 800 m L/hm2。  相似文献   

11.
通过调查死亡数这项指标比较了3种杀虫剂对蔬菜小菜蛾的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4000×的1%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乳油对小菜蛾的防治效果最好,其次是1.8%阿维菌素乳油,2.5%高效氯氟氰菊脂微乳剂防治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12.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新型高效低毒化学药剂供湘南地区烟叶生产上使用。[方法]采用田间比较鉴定、室内检测分析等方法,从烟株的抗虫性、初烤烟叶外观和内在品质等方面研究了4种化学药剂的防治效果及其对烟叶生产的影响。[结果]参试的4种化学药剂中,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对烟青虫和斜纹夜蛾的防效显著,其药后7、15 d防效分别是94.77%和83.14%、89.85%和80.29%,优于化学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且对烟叶的外观和内在品质无负面影响。[结论]20%氯虫苯甲酰胺乳油可替代高效氯氟氰菊酯在烟草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
为验证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设计了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3个不同剂量与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及清水对照试验。结果表明:2.5%三氟氯氰菊酯微胶囊剂对菜青虫具有较好的防治效果,优于对照药剂2.5%三氟氯氰菊酯乳油,并且持效期较长,是值得推广的一种高效低毒杀虫剂。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葡萄沟顶叶甲在南宁市的发生规律,并进行药剂防治试验,为有效防治葡萄沟顶叶甲危害,提高葡萄品质提供参考.[方法]以中国—东盟(南宁)现代农业园区内的葡萄树为观察对象,记录2009~2011年葡萄沟顶叶甲的发生时间、发生特点及为害部位等,并选用80%敌敌畏乳油、2.5%溴氰菊酯乳油、5%氰戊菊酯乳油、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90%晶体敌百虫和2.5%功夫乳油进行葡萄沟顶叶甲药剂防治试验,统计防治效果.[结果]葡萄沟顶叶甲在南宁市1年发生1代,为害时间为3~6月,主要为害展叶期葡萄的嫩叶、嫩梢和花梗,越冬成虫主要分布在葡萄根际半径15 cm、深5 cm土层内.在成虫出土前采取根际覆土、盖膜等措施,可减少葡萄沟顶叶甲对葡萄的危害.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对葡萄沟顶叶甲成虫的防效达100.0%,2.5%功夫乳油、5%氰戊菊酯乳油的防效达90.0%以上,80%敌敌畏乳油、90%晶体敌百虫、2.5%溴氰菊脂乳油对葡萄沟顶叶甲的防效为79.3%~87.1%.[防治措施]采取人工振落捕杀葡萄沟顶叶甲成虫及幼虫,在成虫出土前于葡萄根际覆土、盖膜,在葡萄叶片伸展期喷洒50%辛硫磷乳油、48%毒死蜱乳油、2.5%功夫乳油和5%氰戊菊酯乳油等,均可有效轻减和控制葡萄沟顶叶甲的危害.  相似文献   

15.
5种生物药剂防治烟田烟青虫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通过室内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对5种防治烟青虫的生物杀虫剂进行筛选,结果表明,供试生物杀虫剂防治效果都优于对照药剂2.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倍液,其中0.5%甲维盐微乳剂1500倍液对烟青虫的防效最好,施药后第3天的室内和田间防效均达到80%以上。施药后第7天,除16000 IU/mg Bt可湿性粉剂750倍液的室内防效为73.70%外,其他4种生物药剂的室内和田间防治效果均超过90%。  相似文献   

16.
赵桦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12):5563-5563
[目的]研究甲基化-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合物的制备及田间药效。[方法]用液相法制备甲基化-β-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舍物,用红外光谱法对该包舍物进行表征,并对其杀虫效果进行试验。[结果]结果表明,该方法能使甲基化.肛环糊精和三氟氯氰菊酯包合成功,2.5%甲基化-β-环糊精·三氟氟氰菊酯包舍物对大白菜无明显药害现象。[结论]甲基化-β 环糊精·三氟氯氰菊酯包舍物极具推广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杏树鬃球蚧在伊犁野果林暴发,严重威胁了野杏的生存和野果林生态系统。为了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危害,采用喷雾法在室内筛选出对杏树鬃球蚧表现出较高死亡率的药剂,并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和1龄若虫涌散期进行地面人工喷雾试验和无人飞机防治试验。结果表明,室内条件下5种药剂对杏树鬃球蚧若虫的校正死亡率在4.32%~81.19%,其中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对出蛰期、涌散期若虫的校正死亡率最佳,分别高达81.19%、73.24%。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杏树鬃球蚧越冬2龄若虫出蛰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4%以上,其中5%甲维盐微乳剂6 000倍液防效高达91.33%;飞防作业区以吐尔根药后7~8 d的虫口减退率最高,为50.96%。在1龄若虫涌散期,使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进行防治,施药后第14天防效均达71%以上,其中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1 000倍液防效高达89.28%;飞防作业区虫口减退率为55.17%,防治效果为36.23%。可选用5%甲维盐微乳剂、5%高效氯氟氰菊酯水乳剂、20%啶虫脒可溶液剂和22%噻虫·高氟氯微囊悬浮-悬浮剂作为当前防治杏树鬃球蚧的理想药剂,可有效遏制杏树鬃球蚧的危害。  相似文献   

18.
戴珏  冯再兴  王影  李凤丽 《安徽农业科学》2013,(27):11022-11023
[目的]筛选出防治烟青虫的高效、低毒杀虫剂。[方法]通过大田喷雾方法研究了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结果]5种杀虫剂对烟青虫均具有较好的防治作用。其中以8000IU/山苏云金杆菌悬浮剂1500g/hm^2、10%醚菊酯悬浮剂1350ml/hm^2、25g/L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375ml/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防治效果最好,药后7d防效分别达到92.94%、91.00%和90.96%,明显高于其他2种药剂及清水对照;5%高氯·甲威盐微乳剂90g/hm^2、0.5%苦参碱水剂1500g/hm^2喷雾处理对烟青虫的药后7d防效均也达到80%以上。[结论]为烟青虫防治和烟草生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