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三新加坡的总统微笑着竖起拇指说道:“中国历史传承有人呀!”那根正先生被称作颐和园里的活字典,这里还有一个典故。有一次,新西兰总统来北京,那先生陪同他游览颐和园。当时他见到颐和园里亭台楼榭上那些用满文书写的镌刻、楹联、匾额时,就向身边的人问起这些是什么意思,而外交部人员,包括翻译,礼宾司的人,竟没有一个人认识满文的。于是,那先生就给他解释了一下,并向他介绍了一下满族文化,听了那先生的介绍,他不住的点头。最后,他微笑着向那先生竖起拇指,说道:“中国历史传承有人呀!”  相似文献   

2.
正这是一个不让自己懈怠的80后,30出头,面色朗润,按说正值壮年,他却带着两鬓神秘的灰白发,微微泛白的头发与富有艺术气息的盆景统一了风格,使得传承颐和园盆景的使徒形象更为鲜明。作为颐和园盆景第四代继承人,肩负盆景与百年古桂的传承,刘伟永远在双线并行,获取双重价值。"人生的每一个阶段,我都是一步一个脚印。"  相似文献   

3.
为了揭示颐和园内建筑物景观空间布局规律,通过文献归纳与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式对颐和园建筑空间布局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万寿山与昆明湖建筑物布局与寿桃、蝙蝠形态相似;颐和园长廊建筑物与展翅翱翔的蝙蝠形象相仿,形态逼真;颐和园耕织图景观区和铜牛建筑与星空中牛郎、织女星对应,突出景观布局的天地对应;园内整体建筑层次分明,与双"蝙蝠"(万寿山蝙蝠、长廊蝙蝠)左右对称。最后对影响颐和园建筑布局思想的因素进行探讨,为今后的颐和园发展和保护提供有效的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4.
颐和园作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拥有极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在树木品种的选择和配置上独具匠心,其植物的种植充分记录及显示着颐和园的历史发展与变迁。本文通过对丁香这一花灌木在园内的种植历史追溯、现状调查、应用配植依据的分析等,就其在颐和园中应用的合理性进行了初步的研究,为今后丁香在颐和园中更好的应用及发展奠定基础,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5.
正烈日当空,四月下旬的北京已经有了夏日韵味儿。走进颐和园东宫门,十余株古树遮天蔽日,被太阳灼晒的肩部瞬时被古树带来的荫凉抚平,古树的挺拔威武给人一种视觉上的震撼,令人不由得心生敬意。绿荫环绕,廊宇交错,水榭交融,使得颐和园成为游人和市民群众游览、锻炼身心的绝佳去处。在颐和园中与古建筑遥相呼应的便是1601株"老兄老弟"。试想一下,如果这1601株古树在颐和园全部消失,雕栏玉砌、古色古香的颐和园又该是何种面貌?让我们一起走近颐和园"绿色古董"。  相似文献   

6.
指出了颐和园作为至今保存最为完整、拥有极其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在树木品种的选择和配置上独具匠心。其园内丁香种植历史悠久,特色鲜明,已成为公园园林文化的显性载体。追溯了丁香在颐和园的种植历史,介绍了其种植现状,从单株造景、植物搭配以及建筑结合等三方面分析了丁香在颐和园中应用的合理性,结果表明:丁香在颐和园种植历史悠久,具有深厚的文化内涵和人文底蕴,是颐和园景观重要的组成部分。研究为丁香在颐和园中更好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基础,对更好地宣传和保护园内丁香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7.
本文立足于颐和园的具体情况和特色,对园内人工及野生地被植物种类、数量、分布、应用效果等进行实地调查,总结了颐和园地被应用的经验和地被发展中应注意的问题,旨在使大家对颐和园地被植物的发展历史和应用现状有所了解,并为地被植物应用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古代四大园林赵兴华世界观存最瑰丽园林——颐和园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北郊,面积290公顷,园内主要由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其中水域占四分之三。它抱山拥湖,在湖光山色中点缀着3000多处殿堂楼阁、廊榭亭桥,布局得直,浑然一体。虽由人造,宛如天成。颐和园充分...  相似文献   

9.
西山文化带的保护利用是新版北京市总体规划中的一项重要内容,颐和园作为西山文化带中的最为重要的文物资源和旅游资源,应当明确自身在西山文化带中的定位,并在西山文化带的建设中发挥应有的作用。本文通过文献的查阅,首先理清了西山文化带建设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对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提炼出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中的定位,并结合"全域旅游"的概念,提出颐和园在西山文化带建设中的面临的问题,同时以问题为导向,提出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0.
刘慧兰 《北京园林》2006,22(4):36-39
野生的乡土地被在园林绿化中越来越显示其重要性,由于古树尤其是松树与冷季型草在生态习性和需水特性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多年来颐和园古树自身及其下草坪的生长状况之间一直存在矛盾。文章分析了颐和园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其野生地被的历史、现在状况,并结合颐和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野生地被的养护管理手段。  相似文献   

11.
正颐和园是世界著名文化遗产,1998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存在于历史名园中的古树可以说是文化的载体,历史的见证。颐和园前身是乾隆修建的清漪园,是清朝鼎盛时期三山五园的代表之作,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价颐和园是世界几大文明的有力象征,园中的古树守望着这座历史名园,延续着民族文化的辉煌。颐和园共拥有古树名木1599株,以松树和柏树为主。其中,油松253株、白皮松16株、侧柏941株、圆柏370株、楸树6株、国槐13株。  相似文献   

12.
颐和园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西北郊,是当今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占地4300亩,始建于公元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毁于战火,1885年至1894年重建,更名为"颐和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缮,保存了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原有风貌,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理事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3.
《国际木业》2019,(5):58-58
原木、板材及木制品.市场与贸易国内发行机构:北京市报刊发行局国外发行机构: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国际标准刊号:ISSN 1671-4911国内标准刊号:CN11-4769/S邮发代号:82-129最新定价:50.00元(期)*6=300.00元(年)请将款项汇入银行汇款:开户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北京海淀支行营业部户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帐号:11050101040034436(汇款的附言里注明:订阅《国际木业》杂志和订阅期数)邮局汇款:收款人:《国际木业》编辑部地址:北京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邮编:100091(汇款单的附言里注明:订阅《国际木业》杂志和订阅期数)填写完毕后请将表格及汇款底单传真或邮寄至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科技信息研究所地址:北京颐和园后中国林科院科信所  相似文献   

14.
颐和园南湖岛是"一池三山"园林的代表,是目前国内唯一保存完整的园林珍品,2014年颐和园对南湖岛上的建筑进行了修缮,为配合建筑修缮,2015年实施了南湖岛景观提升工程,为了对南湖岛的植物保护、调整、养护提供合理的依据,我们制定了本规划。该规划不仅对在施的景观提升工程提供了理论依据,还将为颐和园其他区域的相关工作提供可借鉴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颐和园座落在北京市海淀区的西北郊,是当今世界上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价值最高的一座皇家园林博物馆。它占地4300亩,始建于公元1750年,原名“清漪园”,1860年毁于战火,1885年至1894年重建,更名为“颐和园”。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多次修缮,保存了颐和园皇家园林的原有风貌,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理事会认定为“世界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16.
旅游解说系统是一个旅游景区不可或缺的方面,它是联系游客和景区之间的重要纽带。作者在多次对颐和园景区内的解说系统进行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大量资料分析的基础上,从向导式和自导式两方面分析了颐和园景区内解说系统的现状。  相似文献   

17.
西堤位于颐和园昆明湖的南端,这里有形态各异的桥,湖烟旖旎的柳,间有历来的诗词题咏,一派径幽桥静、闲怡惬意。本文通过对颐和园西堤界湖桥、豳风桥、玉带桥、镜桥、练桥、柳桥六桥的名称意义的考证疏通,同时引列了相关诗词题咏与匾额楹联,从而提炼展现出了以桥,柳景观为特色,人文自然交萃,一年四季各有不同的颐和园西堤的风光特质。进而吸引着各方游人闲暇惬意之际来此寻味鉴赏。  相似文献   

18.
颐和园乔木资源及种植配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指出了作为我国古典园林的璀璨明珠,颐和园拥有着丰富的乔木资源及经典的植物造景手法。全园现种植了3.5万余株各类乔木并遗存一、二级古树名木1601株,是祖国文化遗产宝库中珍惜资源。对颐和园乔木进行区域样方测量及全园实地普察两种方式取得的数据来源,结合品种数量、群落结构、种植配置等方面进行了梳理、分析、总结了古典皇家园林植物景观营造手法,进而对未来颐和园乔木资源科学利用与种植配置提出了建议与展望。  相似文献   

19.
浅谈颐和园的植物造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颐和园作为中国古典皇家园林和北派园林的最杰出代表,除了在山、水、亭、台、楼阔、轩、榭等建筑艺术形式上取得的成就外,其在树木品种选择和配置造景上也独具匠心。对其主要植被配置特点及造景手法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对于提高颐和园绿化水平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0.
正景福阁景福阁位于颐和园万寿山东部山顶,前后各五楹,皆南向,有曲廊相通,是一座六瓣莲花形的三层楼阁,为礼佛场所。昙花阁里供的是普贤菩萨,是佛教里面一个重要的人物。昙华阁咸丰十年(1860)被英法联军烧毁,其原址在光绪十年(1892)改建为景福阁,成为现在的厅堂式建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